原標題: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棲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目標,推進『一網通辦、一窗通辦、一事聯辦、跨省通辦』集成改革提質增效。」「大力弘揚『店小二』精神,實施十大環境提升行動和企業『五心』工程,構建親清政商關係。」
新一年目標已經提出,如何將各項措施落到實處?代表委員們紛紛圍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出謀劃策。
抓重點
打造發展軟環境
深入推進「網際網路++放管服」改革,市縣兩級政務服務事項網辦率達99%以上,「一次辦好」平臺覆蓋市、縣、鎮、村四級,企業開辦實現全流程1日辦結……近年來,我市持續改善營商環境,積極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帶動了各類市場主體快速增長,贏得不少代表委員點讚。
「以前企業跑一項手續要來回四五趟,不是資料不全,就是程序不到位,辦結還要等三四天,很麻煩。現在,跑一次就能辦好。」市政協委員袁何超說,流程的精簡為企業辦事提供了便利。
「以前為了融資貸款或者繳稅,都是我們企業負責人或法人圍著銀行和稅務部門跑。」市政協委員金浩說,現在只要是國家出臺了新政策,稅務部門馬上就會讓企業享受到該政策,「找銀行貸款,周一銀行派人到企業走訪,周四就能放貸,這些事在以往都是無法想像的。」
「相關職能部門辦事越來越細心,有問必答,服務熱情,企業遇到困難,他們都主動上門服務。」市人大代表戴茂濱表示,近年來,窗口服務持續優化,從「多窗」辦理改為「一窗」辦理、開闢綠色通道等措施,都精準切入企業需求,讓企業辦事更便利、舒心。
優化營商環境,就要摸清、摸透企業生產經營中的痛點難點,強化政府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提升服務水平。
「抓營商環境就是抓幹部作風。荊州營商環境越來越好,離不開職能部門的努力。」市人大代表肖冬祥說,2020年復工復產之初,公安縣委縣政府、各部門機關幹部深入企業園區,傾聽企業訴求,現場辦公解難題,增強了企業疫後重振和高質量發展的信心。
市人大代表王先兵表示,近年來,荊州狠抓法治營商環境,給了企業極大的安全感;狠抓政務營商環境,提升企業辦事效率;狠抓政策營商環境,各項政策快速落實落地,「一系列環境的改善,給企業家吃下定心丸、注入強心劑,讓企業家輕裝上陣,安心發展、幹事創業。」
踏實幹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既要招商,更要安商。」市政協委員申勁表示,近年來,我市採取多種措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具體工作中還可以更加細化、優化,營造安商、穩商的和諧氛圍,「將企業招進來、資金引進來的同時,不能忽視後續工作。要從細節上關心企業,跟蹤服務,扶持好、服務好,讓企業發展好。」
如何進一步打破壁壘,為企業減負,優化營商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的根本目的在於『築巢引鳳』,要以生態環境好、宜居度高為目標,構建適宜人才成長的社會生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升服務的精準性。」市人大代表周漢中說。
「要加大對企業的金融扶持力度,打造信息溝通平臺,建立信息溝通機制,注重搭建與企業溝通交流的平臺。」市人大代表馬聖竣建議。
「針對各產業特性,推出量身定做的『政策套餐包』,推動惠企政策精準化、個性化,繼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進一步強化市場管理,規範經營秩序,加強各相關職能部門協作,更好為企業服務。」市政協委員張帆說。
優化營商環境,要從思想上「清障」。
「廣大幹部要甘當『店小二』,強化為人民服務的實踐體驗,要把自己擺進去,化『局外人』為『局中人』,變『要我服務』為『我要服務』。」市人大代表李靜芹說,只有牢固樹立「人人、事事、時時、處處都是營商環境」的觀念,才能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城市競爭力。
中小微企業佔我市民營市場主體的92.1%,是荊州經濟社會發展中一支生機勃勃的主力軍,然而,受疫情影響,全市小微企業承受了巨大壓力。
市政協委員蔣萍建議,要提高對中小微企業的主動服務意識,建立「政企通」線上服務平臺,推行「企業吹哨、部門報到」制度,儘快出臺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實施細則,大力減輕企業負擔,降低涉企收費。
「搭建民營企業家交流平臺,培育本土企業社會責任感,對營商環境也有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市人大代表楊曦建議,政府積極引導,讓民營企業家用好協會、商會等交流平臺,培育民營企業家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個綜合、系統工程,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站在『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我市要緊扣打造務實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營造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建立更加有效的政企溝通機制,營造出尊重和激勵企業家幹事創業的社會氛圍,讓企業在市場經濟大潮中盡顯身手。」市人大代表呂梁彬說。
「現在民營企業進入加速發展的深水區、轉型趕超的艱難期,相關部門更應堅持『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精神,將荊州營商環境打造成疫後重振與民企發展的強心劑。」市政協委員李霞光建議,我市今後應出臺更多更好的惠企政策,進一步簡化涉企行政審批流程,進一步減稅降費,為企業「鬆綁」,助力企業蓬勃發展。
築巢引鳳棲,花開蝶自來。市政協委員文玉蓮認為,只要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縱深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就會有更多優質企業「願意來、留得住、有發展」,必將為荊州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活力,推動荊州早日實現建設「一個中心城市」和「五個示範區」的發展目標。
(文章來源:荊州日報)
(責任編輯:DF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