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人才戰略:種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中青在線

2021-01-07 中國青年報

    2020年7月1日,26歲的江西小夥小吳入職浙江龍盛集團研究院。兩天後,公司為他交上了第一個月的社保,這意味著,他從此正式成為一名新紹興人。像小吳這樣的新增就業參保大學生,全市共有6908人。

    就在2019年,紹興新增就業大學生首次突破10萬大關,達到10.25萬名,同比增長66%,躋身浙江省吸納大學生城市第一方陣。

    紹興,坐擁「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理優勢,依託冰川石浪地理特色,擦亮了百年古村、千年梯田、萬年石浪的小鎮名片。這裡物華天寶、鍾靈毓秀,還是「鑑湖越臺名士之鄉」,陸遊、王陽明、魯迅……千古名士從這片山水中孕育。

    為搭建人才高地,紹興聚焦高校畢業生,開通輻射全國的「人才專列」招才引智,完善「引進、培育、留用」的全周期人才培養體系,用城市政策溫度為人才宜居宜業兜底,打造新時代「名士之鄉」人才戰略,加快城市綜合經濟實力提升,為更高水平、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人才動力。

    人才專列:提供招才引智的「到站式」服務

    紹興位於長江三角洲南翼,地處浙江中北部、杭州灣南岸,東連寧波市,南接金華市和台州市,西鄰杭州市,北隔錢塘江與嘉興市相望,交通區位優勢明顯,但在人才引進中,面臨寧波、杭州等周邊城市爭奪人才的壓力。

    如何突圍城市人才之爭?紹興主動出擊,走出紹興,開出一列「活力紹興·智引全球」的人才專車,對以高校畢業生為代表的青年人才精準引進。

    為高效「把脈」企業與人才需求,紹興組織開展「千企大走訪」活動,重點走訪需求最旺盛企業、年營收5億元以上企業、行業龍頭企業等500餘家單位,新增招聘崗位需求2.6萬個,讓人才都能在紹興「人才專列」上找到用「武」之地。

    2020年4月10日上午,以「感恩武漢 禮待人才」為主題紹興-武漢專列準時到達。紹興市人力社保局把76家上市公司和十大製造業集群重點培育企業崗位帶到武漢,集中推出495家用人單位的7900餘個高校畢業生和高層次人才需求,第一時間為湖北籍畢業生敞開大門。

    以武漢為「首站」,分赴東南、東北、西部、北部、東部、中部、西南七大片區開展線上線下的招才引智活動。

    紹興不斷探索出「人才專列」的新服務:開發「淘崗網」雲招聘平臺,打造「一校一碼一招聘」等雲招聘新模式;為500多家重點用人單位配備線上招聘「雲小二」,進行跟進服務;加大碩博等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舉辦「點對點」線下高層次人才招聘。

    「公司於2019年10月正式投產,目前員工約1400人,其中2019年新招聘大學生約800人。」紹興「萬畝千億」集成電路產業平臺的一家先進位造業企業負責人說。

    梧高花香,鳳鳴越池。紹興「人才專列」經過30多個城市、340多所高校,舉辦各類對接活動144場,線上線下達成就業意向14.8萬人次;籤訂人才智力合作協議80餘份,建立招才引智聯絡站69個,走出了一條具有紹興特色的招才引智路線。

    人才生態:搭建人才培養「孵化器」

    紹興是長三角一體化、杭紹甬同城化發展的中心城市,已經擁有集成電路、現代醫藥兩個省級「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在建立「雙十雙百」十大現代產業集群發展背景下,對各類人才需求極其旺盛。

    而人才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生態的競爭,紹興到底憑什麼來成就人才?

    用平臺留人,讓人才有存在感。在工匠培育上,開展以企業崗位大練兵、「以工代訓」、企業輪訓、項目制培訓等多形式的培訓;在平臺提升上,實現技工教育全市域覆蓋,形成「2+6+N」公共實訓基地體系新格局。

    創新是培育人才最肥沃的土壤。

    紹興現有各類創業孵化基地22家,累計入駐企業2797家;建設了e遊小鎮、東盛慧谷等適合高校畢業生創業創新的小微產業園、眾創空間;打造全球數字經濟大賽、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等活動,以「人才+項目」的方式引進和培育人才,形成了濃厚的「雙創」氛圍。

    高端人才的成長更需下苦功夫。從浙江新和成建站以來,出站了18位博士後,留企工作17人,成為支撐企業自主創新的重要力量。

    紹興將國家級、省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建站資助分別提高至100萬元、50萬元,全職博士後日常經費資助和生活補助分別提高到了20萬元、30萬元,增加了科研項目擇優資助。

    圍繞人才資源,政府、市場和社會力量在這裡有機結合,共同構成了一片神奇的「土壤」。

    人才反哺:城市溫暖人才,人才重塑產業

    2018年,小龔入職新和成,「2020年6月份就拿到了住房補貼,我和妻子一共有60萬元。近期,我們準備用這筆錢裝修新家,希望早點搬進去。」房子問題解決了,小龔感覺在紹興有個真正的家了。

    紹興推出人才新政,對高校畢業生實行「零門檻」落戶、先落戶後就業,並提供各項補貼;建成投用海智匯·紹興國際人才創業創新服務中心,全部人才政策在「1+9」兌現系統上線,實現「一門辦盡人才事」。

    疫情期間,對來紹創業就業的人才,可統一搭乘政府組織的「就業大巴車」,或提供交通補貼,對來紹對接創業創新項目的海外高層次人才,給予最高1萬元交通補貼。

    鳳凰棲息梧桐。「名士之鄉」人才高地的戰略也推動了產業的升級轉型。

    目前,紹興已被列入首批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名單。在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19萬家民營企業評價營商環境報告》中,紹興居全國第5位;集成電路和高端生物醫藥產業等新興產業重大項目如雨後春筍般迅速成長,為人才發展涵養了產業沃土。

    平臺項目、人才流量、就業質量,是判斷一個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標。紹興市人力社保局一位負責人說:「為各類人才搭建施展才能的舞臺和事業發展的平臺,用平臺來吸引人才和項目,讓項目圍著人才轉、人才帶著項目幹,紹興引才才能走得更遠,真正讓人才為紹興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力量。」

    (數據和信息來源:紹興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廣告·

相關焦點

  • 紹興人才戰略:種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為搭建人才高地,紹興聚焦高校畢業生,開通輻射全國的「人才專列」招才引智,完善「引進、培育、留用」的全周期人才培養體系,用城市政策溫度為人才宜居宜業兜底,打造新時代「名士之鄉」人才戰略,加快城市綜合經濟實力提升,為更高水平、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人才動力。
  • 我們經常說: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這梧桐樹是哪種樹呢?
    我們經常把未雨綢繆,提前做好的事情,或者是引入人才、引入資金,都會稱之為: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這句老話我們也經常聽見,念叨了這麼久的梧桐樹,是哪一種樹木呢?我們先來看看都有哪些樹木被稱作梧桐樹。泡桐樹:也被叫做梧桐樹,春季開花繁密,也是我們農村非常多見的一種速生樹木,木製輕盈,可以製作各種的板材,經濟價值比較高,這個就是我們引得鳳凰來的梧桐樹嗎?
  • 為什麼說「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梧桐樹是怎樣的一種樹?
    導讀:為什麼說「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梧桐樹是怎樣的一種樹?梧桐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詩經》,在《中國植物志》中確定為正式中名,別名還有青桐等,是梧桐科落葉喬木樹種,在我國南北各地栽培,從華北到海南都有分布;但是古人筆下的梧桐樹,至少在當下已經很少看得到了,可以這樣說,目前人們所說的「梧桐」,99%都不是真正的梧桐,只是近代廣為引種的懸鈴木,而真正的梧桐現在很少見,至於為什麼說「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梧桐樹是怎樣的一種樹?
  • 農村的梧桐樹是怎樣一種樹?為何說「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農村長的梧桐樹是怎樣的一種樹? 真正的梧桐樹 為什麼說:「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這句話源於《詩經》,《詩經》有這麼一段:「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意思是:鳳凰在高高的山崗鳴唱,梧桐樹在朝霞裡茁壯生長。
  • 「栽上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梧桐樹有何特點,竟贏得如此美譽?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最早來源於《詩經大雅》,其中是這樣描述的:「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如果種好了梧桐樹,就能吸引神鳥鳳凰在這裡安家落戶。後來又引申為執政者創造很好的條件,吸引才子賢士效力。
  • 常見的梧桐樹和泡桐樹不是一個樹種,梧桐樹是可以引得鳳凰來的哦
    梧桐樹和泡桐樹是不一樣的,不是一個屬的樹種,其實被稱作桐樹的除了梧桐和泡桐,還有一種是街道兩旁的「綠化樹之王」的法國梧桐樹,也被叫做梧桐,但和我國的真正梧桐樹是區別很大的,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是我國的傳統梧桐樹,不是泡桐樹,更不是法國梧桐樹,是我國的一種傳統樹種,樹幹筆直,樹皮青綠,有很好的觀賞性和遮陰性
  • 農村長的梧桐樹是什麼樹,為何說「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在我國民間,流傳著這樣的一句俗語: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其實,在農村,梧桐樹只是一種樹幹很高大的樹木,這種樹木的主幹可以用來製作木器。梧桐樹的優點在於具備觀賞和實用雙重價值。但總體上,梧桐樹很普通。 那麼,為什麼古人認為梧桐樹會引來鳳凰?
  •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浙江蒼南的「臺灣經驗」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浙江蒼南的「臺灣經驗」 2015-09-25 09:44:4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三原縣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三原縣緊盯行業100強,突出產業優勢,在引進伊利、煌上煌、得利斯、路大路肉製品等重點項目中,著力解決項目建設用地、雙高壓用電、配套支持等諸多問題。伊利項目去年10月投產,路大路、煌上煌項目庫正在加緊建設,得利斯項目近期開工,主導產業大項目招商取得了良好效果。圍繞全要素、做強產業鏈。
  •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棲
    原標題: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棲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目標,推進『一網通辦、一窗通辦、一事聯辦、跨省通辦』集成改革提質增效。
  • 寧波東睦:家有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獨家)
    寧波東睦:家有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獨家) 【2006.02.05 10:22】 來源:和訊獨家   作者:萬兵   公司的股改方案中承諾,05、06年將進行現金分紅,而且分紅比例不低於當年實現可分配利潤的50%,這也給投資者分享公司的成長性打了保票,從公司04年的分紅方案10轉增7派2.5元來看,公司分紅還是相當大方的。公司在05年連續得到所得稅優惠,1月29日公告,公司從2004年度起,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 栽好梧桐樹 引得鳳來栖!人民日報聚焦寧波高端人才引進
    寧波正處於高質量發展階段,迫切需要各類人才的支撐。  今天,人民日報以《栽好梧桐樹 引得鳳來栖》以題,報導了寧波如何集聚創新創業人才。在引進高端人才的政策體系看,寧波先後出臺"泛3315計劃"與"3315計劃",吸引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形成覆蓋更全的引才政策體系。
  • 陸良:栽下梧桐樹 引得鳳凰棲
    陸良:栽下梧桐樹 引得鳳凰棲近期,在陸良縣工業園區青山片區雲南李子園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100多名工人已有序上崗,兩條生產乳飲料和乳製品的自動化生產線正在全速運轉。看著生產線上出來的乳飲料,雲南李子園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小忠滿意的說,項目能按計劃完成投產任務,當地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服務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們企業入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縣委縣政府第一時間組織相關部門為我們解決問題。
  • 栽好「梧桐樹」 引得「鳳還巢」
    梧桐樹」 引得「鳳還巢」 我市激發返鄉人才活力助力脫貧攻堅   ▲永興電商扶貧中心運營主管王庭輝直播介紹脫貧戶的綠橙。  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開展離不開人才。近年來,海口以落實返鄉創業政策為重點,出臺優惠政策,不斷優化創業環境,通過人才集聚、技術培訓和資源整合,吸引了一批批青年人才返回家鄉,投入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中,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活力。
  •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志願者發布暱稱「小梧桐」:願「引得鳳凰來」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志願者發布暱稱「小梧桐」:願「引得鳳凰來」 澎湃新聞記者 姚似璐 通訊員 張華 2016-10-17 13:06
  • 栽下梧桐樹 引得鳳凰來——楚雄州政協「營商環境提升」專項民主...
    原標題:栽下梧桐樹 引得鳳凰來——楚雄州政協「營商環境提升」專項民主監督紀實  楚雄州政協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專項監督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一個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良好健康的政商關係和優良的營商環境。
  • 農村3種梧桐樹,哪種是正品(能引來鳳凰的)?
    農村常見的被叫做梧桐樹的有三種:一種是青桐,高大樹木;一種是泡桐,很多人也叫著叫著也成了梧桐;再有一種就是三球懸鈴木,引入我國之後,通常被叫做法國梧桐。以下分別看下這三種樹。青桐(梧桐)梧桐也叫青銅,錦葵科梧桐屬的高大喬木,能長大十幾米。
  • 栽下梧桐樹 引得鳳凰來——「涼」經濟「熱」了小紅村
    9月1日上午,正在發愁的李有錄聽到有人喊門,打開一看,原來是村裡今年新到任的駐村書記,他拿著一個文件袋,邊走邊說,「有錄,孩子快報到了,這是我先收集到的關於助學貸款需要的資料,還有些要你們來準備,來,我給你們說說。」在院子裡,這位駐村書記將資料攤在桌子上,將國家大學生無息貸款的政策講了講,還幫助李有錄整理好了所需的資料。
  • 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
    那是因為他家的肉好,所以這麼多的熟客以及新客,新客還會變成熟客,客人源源不斷,財源滾滾廣進。但是因為這些嗎?會不會這裡風水好,也說不定,雖然這有些迷信,但這是美好的,我願意去相信。倏下,店鋪前那棵高大挺拔的梧桐樹,迅速撞擊了我的大腦,難道是因為梧桐樹,我的大腦迅速的搜尋了一些信息,並快速的傳達給我一條關於梧桐樹與生意關係的規律,啊!果真因為梧桐樹。
  • 嶗山區金家嶺街道種好「梧桐樹」,誠引「鳳凰棲」
    作為嶗山區的核心區域、金融中心,金家嶺街道緊緊圍繞「南提北進、全域統籌」總體思路,聚力品質提升,攻堅突破「五大提升工程」,決戰決勝「五大戰役」,爭創爭樹「五個新標杆」,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危機感緊迫感使命感,全面開展「梧桐樹」行動,全力推進產業集聚、重點項目以及樓宇經濟突破行動,聚焦企業發展和項目推進中的難點問題,全心全意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旨在以營商環境的「綠水青山」涵養嶗山區高質量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