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日,26歲的江西小夥小吳入職浙江龍盛集團研究院。兩天後,公司為他交上了第一個月的社保,這意味著,他從此正式成為一名新紹興人。像小吳這樣的新增就業參保大學生,全市共有6908人。
就在2019年,紹興新增就業大學生首次突破10萬大關,達到10.25萬名,同比增長66%,躋身浙江省吸納大學生城市第一方陣。
紹興,坐擁「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理優勢,依託冰川石浪地理特色,擦亮了百年古村、千年梯田、萬年石浪的小鎮名片。這裡物華天寶、鍾靈毓秀,還是「鑑湖越臺名士之鄉」,陸遊、王陽明、魯迅……千古名士從這片山水中孕育。
為搭建人才高地,紹興聚焦高校畢業生,開通輻射全國的「人才專列」招才引智,完善「引進、培育、留用」的全周期人才培養體系,用城市政策溫度為人才宜居宜業兜底,打造新時代「名士之鄉」人才戰略,加快城市綜合經濟實力提升,為更高水平、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人才動力。
人才專列:提供招才引智的「到站式」服務
紹興位於長江三角洲南翼,地處浙江中北部、杭州灣南岸,東連寧波市,南接金華市和台州市,西鄰杭州市,北隔錢塘江與嘉興市相望,交通區位優勢明顯,但在人才引進中,面臨寧波、杭州等周邊城市爭奪人才的壓力。
如何突圍城市人才之爭?紹興主動出擊,走出紹興,開出一列「活力紹興·智引全球」的人才專車,對以高校畢業生為代表的青年人才精準引進。
為高效「把脈」企業與人才需求,紹興組織開展「千企大走訪」活動,重點走訪需求最旺盛企業、年營收5億元以上企業、行業龍頭企業等500餘家單位,新增招聘崗位需求2.6萬個,讓人才都能在紹興「人才專列」上找到用「武」之地。
2020年4月10日上午,以「感恩武漢 禮待人才」為主題紹興-武漢專列準時到達。紹興市人力社保局把76家上市公司和十大製造業集群重點培育企業崗位帶到武漢,集中推出495家用人單位的7900餘個高校畢業生和高層次人才需求,第一時間為湖北籍畢業生敞開大門。
以武漢為「首站」,分赴東南、東北、西部、北部、東部、中部、西南七大片區開展線上線下的招才引智活動。
紹興不斷探索出「人才專列」的新服務:開發「淘崗網」雲招聘平臺,打造「一校一碼一招聘」等雲招聘新模式;為500多家重點用人單位配備線上招聘「雲小二」,進行跟進服務;加大碩博等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舉辦「點對點」線下高層次人才招聘。
「公司於2019年10月正式投產,目前員工約1400人,其中2019年新招聘大學生約800人。」紹興「萬畝千億」集成電路產業平臺的一家先進位造業企業負責人說。
梧高花香,鳳鳴越池。紹興「人才專列」經過30多個城市、340多所高校,舉辦各類對接活動144場,線上線下達成就業意向14.8萬人次;籤訂人才智力合作協議80餘份,建立招才引智聯絡站69個,走出了一條具有紹興特色的招才引智路線。
人才生態:搭建人才培養「孵化器」
紹興是長三角一體化、杭紹甬同城化發展的中心城市,已經擁有集成電路、現代醫藥兩個省級「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在建立「雙十雙百」十大現代產業集群發展背景下,對各類人才需求極其旺盛。
而人才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生態的競爭,紹興到底憑什麼來成就人才?
用平臺留人,讓人才有存在感。在工匠培育上,開展以企業崗位大練兵、「以工代訓」、企業輪訓、項目制培訓等多形式的培訓;在平臺提升上,實現技工教育全市域覆蓋,形成「2+6+N」公共實訓基地體系新格局。
創新是培育人才最肥沃的土壤。
紹興現有各類創業孵化基地22家,累計入駐企業2797家;建設了e遊小鎮、東盛慧谷等適合高校畢業生創業創新的小微產業園、眾創空間;打造全球數字經濟大賽、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等活動,以「人才+項目」的方式引進和培育人才,形成了濃厚的「雙創」氛圍。
高端人才的成長更需下苦功夫。從浙江新和成建站以來,出站了18位博士後,留企工作17人,成為支撐企業自主創新的重要力量。
紹興將國家級、省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建站資助分別提高至100萬元、50萬元,全職博士後日常經費資助和生活補助分別提高到了20萬元、30萬元,增加了科研項目擇優資助。
圍繞人才資源,政府、市場和社會力量在這裡有機結合,共同構成了一片神奇的「土壤」。
人才反哺:城市溫暖人才,人才重塑產業
2018年,小龔入職新和成,「2020年6月份就拿到了住房補貼,我和妻子一共有60萬元。近期,我們準備用這筆錢裝修新家,希望早點搬進去。」房子問題解決了,小龔感覺在紹興有個真正的家了。
紹興推出人才新政,對高校畢業生實行「零門檻」落戶、先落戶後就業,並提供各項補貼;建成投用海智匯·紹興國際人才創業創新服務中心,全部人才政策在「1+9」兌現系統上線,實現「一門辦盡人才事」。
疫情期間,對來紹創業就業的人才,可統一搭乘政府組織的「就業大巴車」,或提供交通補貼,對來紹對接創業創新項目的海外高層次人才,給予最高1萬元交通補貼。
鳳凰棲息梧桐。「名士之鄉」人才高地的戰略也推動了產業的升級轉型。
目前,紹興已被列入首批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名單。在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19萬家民營企業評價營商環境報告》中,紹興居全國第5位;集成電路和高端生物醫藥產業等新興產業重大項目如雨後春筍般迅速成長,為人才發展涵養了產業沃土。
平臺項目、人才流量、就業質量,是判斷一個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標。紹興市人力社保局一位負責人說:「為各類人才搭建施展才能的舞臺和事業發展的平臺,用平臺來吸引人才和項目,讓項目圍著人才轉、人才帶著項目幹,紹興引才才能走得更遠,真正讓人才為紹興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力量。」
(數據和信息來源:紹興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