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Imagination將Ensigma Wi-Fi技術出售給半導體晶片巨頭Nordic

2020-12-05 驕陽網

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半導體智慧財產權(IP)供應商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以下簡稱Imagination)宣布,將其Ensigma Wi-Fi開發業務和Wi-F...

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半導體智慧財產權(IP)供應商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以下簡稱Imagination)宣布,將其Ensigma Wi-Fi開發業務和Wi-Fi IP技術資產出售給挪威半導體晶片巨頭Nordic Semiconductor(以下簡稱Nordic)。

此次收購包括Imagination在英國、瑞典、印度和中國臺灣的大量員工,在這些員工中,

大約有15%是低功耗藍牙(Bluetooth Low Energy,簡稱BLE)專家,他們將進一步加強北歐半導體公司現有的低功耗藍牙團隊。目前,這筆交易的交易金額尚未披露。

Imagination表示,此舉將使其能夠專注於圖形、視覺和人工智慧處理技術,這些技術佔據了該公司業務的大部分。

在收購完成之後,Nordic計劃將其內部無線技術專業知識擴展到Wi-Fi領域。

Imagination成立於1985年,總部位於英國赫特福德郡金斯蘭利,致力於創建和授權廣泛的矽智慧財產權,涉及圖形處理、人工智慧(AI)、神經網絡和連接/Wi-Fi領域。2017年,該公司被全球私募股權投資基金CanyonBridge收購。

該公司銷售PowerVR移動圖形處理器、MIPS嵌入式微處理器和消費電子產品。此外,該公司還提供無線基帶處理、網絡、數位訊號處理器、視頻和音頻硬體、IP語音軟體、雲計算,以及晶片和系統設計服務。(小狐狸)

相關焦點

  • 巧用啤酒罐自製Wi-Fi信號放大器
    感謝淘金幣首頁的投遞以下圖片教你如何用一隻啤酒鋁罐自製wi-fi信號放大器.管用嗎?一試便知.
  • Wi-Fi賜予我電量吧——MIT的「真」無線充電設備
    雖然已經應用多年,大眾似乎對這一新技術並不感冒。究其原因主要是這一充電手段並不能完全擺脫充電頭和插座的依賴,比起傳統的「線充」,目前的「無線充電」還需要多帶一個需要插電的無線充電基板,所以也被一些媒體稱為「華而不實的噱頭」。另外,這個技術本身還有不少問題影響用戶體驗:(1)可充電區域太小。充電時需要專門擺放好手機,否則充不上電;(2)充電過程中手機溫度升高。
  • 5G Wi-Fi如何設置 網速更穩定
    以您自己路由器的設置方式為準)打開5Wi-fi。如果關閉無線功能,則可以關閉5gwi-fi。用更少的人設置Wi-Fi頻道和頻道帶寬一般來說,如果5GHz附近的人很少,則可以使用149、153、157、161和165。事實上,路由器可以支持超過這些通道。
  • 我們都錯了 Wi-Fi的縮寫不是它
    客戶是個美國人,他愣了一下,說自己不清楚,但推測應該是wireless fidelity,和 hi-fi結構相同。我慚愧地低下了頭,作為設計師整天說hi-fi lo-fi prototyping,怎麼就沒想到是wireless fidelity呢。但反省過後,我開始質疑(客戶)了,Wi-Fi真的是wireless fidelity的縮寫嗎?
  • Synaptics向清芯華創出售顯示整合觸控晶片業務
    日前全球顯示觸控巨頭新思科技宣布將旗下的TDDI顯示整合觸控晶片業務以1.2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清芯華創。
  • 晶片巨頭出大事:暴跌1775億
    如果談判遲遲沒有進展,後續市場的焦點將變成官方何時確認「大選前不會有刺激協議」。 業績不及預期,晶片巨頭暴跌,市值蒸發超1600億 周五,晶片巨頭英特爾跳空低開,盤中最低跌近12%,截至收盤,報48.2美元,跌幅10.58%。市值一夜蒸發超24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600億元。
  • 中國院士說的沒錯,美巨頭400億併購或將泡湯
    其實如果將晶片行業進行更加細化的區分,可以發現華為要解決的不只是晶片的製造和代工問題,在一些技術專利上,華為也沒有任何主動權。去年9月份,美企晶片巨頭英偉達讓整個晶片業都為之一振,企業宣布將耗資400億去併購英國晶片架構巨頭ARM。坦率地講,400億的美金足夠誘人,但對比ARM所具備的市場潛力,這些資金都是毛毛雨。
  • 中國晶片產業的技術壁壘
    【財新網】(作者 王元)美國商務部禁止美國公司7年內向中興通訊出售元器件、軟體和技術,讓中國通信行業首次感受到「缺芯」之痛。  壞消息不止這一個。有消息稱,英國政府建議本國通訊企業減少向中國企業購買通訊設備。  在此背景下,國內圍繞晶片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出現了很多評論。
  • 繼蘋果 Google 之後,AI 晶片領域迎來另一家世界級巨頭
    晶片已經成為一個群雄逐鹿的戰場;除了那些從一開始就致力於 AI 晶片的創業公司之外,更有蘋果、Google、微軟這樣基於自身業務需求而涉足這一行業的世界級巨頭。現在,這個行業又多了一個巨頭:亞馬遜。這意味著,亞馬遜已經成為下一個自行開發 AI 晶片的巨頭。
  • 美國開啟「半導體民族主義」,中國尖端技術何去何從?
    美國正在重建全球半導體的產業鏈,以期全面控制其從設計到組裝和測試的過程,這被稱為「半導體民族主義」。 在技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和地區都需要為應對日益加劇的反全球化做好準備,並將發展戰略從一體化轉變為自主發展。
  • 2020年半導體行業回顧:這些大事件震動全球
    而隨著AI時代的到來,2020年的晶片行業正迎來向上發展期,整個行業也面臨著大洗牌。   半導體行業在經歷了2019年的疲軟態勢之後,2020年開始呈現蓬勃發展態勢。在經歷了幾起收購之後,2020年半導體行業的生態格局正在發生變化。未來很有可能會出現強者恆強,弱者將面臨被收購的局面。想要在這個飛速發展的半導體行業立於不敗之地,還是要有過硬的技術和不斷創新的能力。
  • 晶片技術大揭秘 人體晶片未來將何去何從
    晶片技術大爆發 人體晶片未來將何去何從  生物晶片技術大爆發  現在很多國外的研究人員正在嘗試將人體的一些習慣組織以常見的電腦晶片的形式植入人體當中   據外媒報導稱,哈佛大學和其他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款治療巴斯綜合症的「心臟晶片」。
  • 中興7nm晶片是什麼晶片?中興通訊7納米晶片量產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晶片不是 5G SoC,而是 5G 設備和基礎架構的核心部分。目前在中國能夠開發基於 5nm 工藝晶片的公司數量並不多。華為是其中一家,傳聞中的麒麟 1020 晶片也將採用 5nm 工藝製造。進口的新 5nm 晶片技術還將使中興通訊達到半導體領域的最新標準。隨著中國進入半導體行業,這也標誌著半導體市場的顯著轉變。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1期:遭遇「斷供」危機!華為麒麟晶片將...
    華為麒麟晶片將絕版8月7日,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在深圳華為坂田基地總部舉辦。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會上表示,今年秋天上市的Mate40手機將搭載更為強大的麒麟9000晶片,「遺憾的是今年可能是我們最後一代華為麒麟高端晶片。」他表示,華為並未參與重資產投入、密集型的半導體製造產業,只參與晶片的設計,這也使華為在此領域受制於人。
  • 外媒:英特爾一季度將提高新款數據中心晶片產能
    據國外媒體報導,晶片巨頭英特爾公司在當地時間周一表示,他們將在一季度提高新款數據中心晶片產能,下一代的晶片製造技術將在今年的產能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從外媒的報導中來看,英特爾在當地時間周一還透露,採用10nm工藝的伺服器處理器Ice Lake,也將在一季度開始生產,但並未透露具體的產量。
  • 半導體(晶片)發展史
    什麼是半導體? 半導體是導電性介於導體和絕緣體中間的一類物質。與導體和絕緣體相比,半導體材料的發現是最晚的,直到20世紀30年代,當材料的提純技術改進以後,半導體的存在才真正被學術界認可。
  • 中國晶片巨頭市值3.3萬億,取得2nm技術突破,衝刺1nm晶片
    晶片製程工藝的提升,不僅可以提升處理器的性能,還能降低晶片在運作時對手機的功耗。眾所周知,無論是7nm時代還是5nm時代,中國晶片巨頭臺積電都是全球範圍內第一個實現量產的晶圓代工企業,正是因為如此,臺積電才會成為各家晶片廠商首選的晶片代工廠。
  • 日本IT巨頭半導體量子晶片即將量產,英特爾另闢蹊徑緊隨其後
    不久前,業界都還認為半導體量子技術離我們很遠,甚至 D-Wave 的 CEO Vern Brownell 也曾在接受 DT 君的專訪時表示,要實現半導體量子計算的商業化至少要 10 年以上,但隨著日本 IT 巨頭富士通的數字退火量子(Digital Annealer)計算晶片即將量產,以及英特爾在矽自旋量子比特(silicon spin qubit)技術的突破,
  • 半導體巨頭崛起,突破5nm蝕刻機技術!中國芯有望突出重圍
    我們所說的蝕刻機,是指在晶片製造過程中必須使用的一種設備,這種設備的作用就像雕刻時用的刻刀,用各種方法將一片完整的金屬片上的多餘部分去掉,剩下的就是我們需要的電路。這樣的突破進一步使國內晶片技術更加國產化,取得這一突破的公司是中微電子。 該公司一直在國內晶片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並且表現非常出色。目前,該公司的5nm蝕刻機已成功進入臺積電的產業鏈,不久即可實現量產。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也就能在半導體行業中佔據領先地位。
  • 中國半導體巨頭崛起,突破5nm蝕刻機技術,或帶領中國芯突出重圍
    由於我國在半導體領域的起步較晚,再加上「造不如買」的方針存在,使得我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雖然當前我國在諸多行業都實現了彎道超車,但是晶片這一短板卻成為最大的瓶頸,尤其是在華為事件發生之後,更是對我國龐大的電子產業結構敲響警鐘,在晶片領域實現獨立自主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