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重器北鬥全球導航系統的背後為何沒有清華、北大的主力身影

2020-08-27 大鄭教育漫話

2020年7月31日,中國自主研發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建成並開通,55顆衛星架構起中國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成為目前全球第二個可以提供全球衛星導航服務的國家。

北鬥全球導航系統的全量上線也意味著我國在這一領域達到了和美國GPS同等級別的技術水平。

我們都知道一項高科技成品的面世都意味背後深厚的理論學術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尤其和高校的學術科研部門離不開關係。然而,在北鬥的面世中,我們卻驚訝的發現:在支撐北鬥的主要高校科研力量中並沒有我國最頂端的兩所學府——清華大學、北京大學。

這是為什麼呢?如此的尖端技術居然沒有我國頂尖大學的主要科研支撐。

這其實並不是說北大、清華科研力量不夠,而是每所大學都有自己不同的優勢學科,而這些優勢學科需要時間和人才的積累。建國初期開始就對於航空航天、重大工業技術等方向的發展做了規劃,不同的高校也承擔了不同方向的科學研究。就像大家所不大清楚的哈工大,它在上世紀的規模甚至比清華北大加起來還要大,當然這其中也離不開當時前蘇聯對我們的幫助,因此哈工大承接了許多的技術學習和研究任務。

像北鬥這樣的任務,清華、北大自然是沒有先發的技術和人才優勢,並不是頂尖大學所有學科都是頂尖的,大部分排名靠前學校也都有自己的特色優勢專業。像北鬥全球導航系統的開發,最起碼要涉及空間科學技術、飛行器設計與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材料科學與工程、大氣科學、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信息工程、遙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和地球物理專業等11個大類專業。


根本上而言,這樣的成果來自於我們國家對教育的大力投入所積累的人才和技術資源,最終才支撐起了整個北鬥導航系統的建立以及後續的使用和管理。

相關焦點

  • 北鬥導航系統背後的高校主力軍,網友:沒有清華和北大?
    2020年7月31日,中國自主研發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建成並開通,55顆衛星架構起中國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成為目前全球第二個可以提供全球衛星導航服務的國家。然而這份成功卻來之不易,經歷26年,無數科研人員的共同攻關才成就今日的輝煌,北鬥全球衛生導航系統的背後還有著一批高校主力軍的支持。
  • 北鬥導航系統背後的高校主力軍,網友發問:竟然沒有清華和北大?
    值得紀念的日子2020年7月31日,中國自主研發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建成並開通,55顆衛星架構起中國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成為目前全球第二個可以提供全球衛星導航服務的國家,然而這份成功卻來之不易,經歷26年,無數科研人員的共同公關才成就今日的輝煌,北鬥全球衛生導航系統的背後還有著一批高校主力軍的支持
  • 北鬥3號組網成功,網友發問找不到清華、北大的影子
    2020年7月31日,中國自主開發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建成。當然這麼複雜的工程背後肯定是由許多大學團隊提供支持的,其中包括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的團隊。從1995年的會議開始,北鬥1號到3號系統的建設全過程都得到了北航、南航和哈工大等院校的支持,正是他們的支持才有了北鬥的成功。
  • 清華北大又被嘲諷了!我國十大工程領頭人,竟無一出自清北
    這些大國重器都是我們驕傲,是民族的榮光。同樣令我們驕傲的是背後的科學家和學術帶頭人。這一項項大國重器,是捍衛我國的國防利器,是天塹變通途的法寶,是星辰大海的夢想。但大家有沒有發現,在這前十排行裡面,竟然沒有清華北大!
  • 大國重器之北鬥系統—— 「雅努斯科學思維訓練營」舉辦第四期活動
    ,講座主題是「大國重器之北鬥系統」。中國衛星導航工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員郭樹人開講北鬥中國衛星導航工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員郭樹人、中國科普研究所政策室主任鄭念等嘉賓出席本次活動,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學生發展中心主任王田老師主持了全場活動
  • 從無到有,北鬥導航系統成啦!北鬥名字背後代表的是信仰
    我們從無到有,自主研發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了中國北鬥人用20多年的時間實現了55顆衛星的研製發射。其間,中國北鬥人走過了從「埋頭追趕」到「昂首領跑」,從「受制於人」到「自主可控」,從「區域服務」到「全球指路」的艱辛歷程。
  • 北鬥導航系統正式商用,經濟效益預計多達萬億,或超持有美債總量
    我國為研發北鬥導航系統不僅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而且投入也是非常巨大,現在組網成功,就應該要產生經濟效益了。我們每個人的手機裡都有內置導航功能,以前只有GPS,現在也有自己的北鬥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北鬥系統發射了第55顆衛星組網成功後,已經能夠向全球用戶提供全天時全天候高精度的全球定位導航服務,精度最高可以在10釐米以內,在技術層面上己經對GPS系統實行壓倒性優勢。
  • 國之重器,北鬥全球導航系統全面建成,為啥搜星要比GPS慢?
    在2020年7月份的最後一天,習近平宣布北鬥三號正式開通,這標誌著我國的衛星導航系統終於完成了全球組網,可以媲美美國GPS了。20多年的時間,我們完成了從北鬥一號3顆衛星,到北鬥二號16顆衛星,再到北鬥三號30顆衛星的升級,增加的不僅僅只是衛星數量和性能,更有一個大國獨立自主發展高科技的信心。
  • 國之重器!北鬥三號系統正式開通,全世界已有一半以上的國家使用
    7月31日上午10時30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將在京舉行。這是中國第一個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務的重大空間基礎設施,也使得中國成為世界範圍內有能力提供全球導航定位服務的四大實體之一。 北鬥三號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簡稱:北鬥三號系統
  • 中國北鬥 為全球指路
    2020年7月31日上午,註定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歷史性時刻,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復移小凳扶窗立,教識中天北鬥星。」自古以來,北鬥星就如星空中的一座燈塔,幫助中國人辨別方向。
  • 【網信e點通】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好在哪?
    北鬥導航系統對我市建立暢通、高效、安全、綠色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可謂意義重大。當然,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作為國之重器,其好處不僅僅如此——▲ 北鬥導航衛星組網示意圖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2000年,我國首先建成北鬥導航試驗系統,成為繼美、俄之後的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 GPS用著挺好,為什麼還要花20年做「北鬥導航」?
    ,近20年的時間,59顆導航(試驗)衛星,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從無到有,可以說是花了大力氣。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結合國情,我國科學、合理地提出自主研製北鬥系統建設的「三步走」規劃:2000年建成北鬥衛星導航試驗系統,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建設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012年左右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服務能力;
  • 民族脊梁「國之重器」
    今天來聊聊我們國家哪些大學盛產為國貢獻的科學家,他們負責的項目都可以稱之為國之重器,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崛起離不開他們的奉獻和努力,以前總是有人說清華北大是美國人的,我還不信,今天終於信了。這些「國之重器」的負責人是中華民族真正的脊梁,也是祖國和民族的崛起做出了突出貢獻,就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的腰杆才硬,說話有底氣,他們有的來自全國頂尖名校,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有的來自「雙非」大學,如重慶交通大學、南華大學等,基本都是從這些學校王牌專業畢業的。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背後的經濟帳
    我國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標誌著我們在全球衛星導航領域,徹底擺脫了美國的GPS訛詐。在當下國際經濟戰和貿易戰風雲詭譎的背景下,全球衛星導航領域無疑也是各國經濟戰中的制高點之一。說其是大國重器,一點兒也不為過!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為何是在發射一個月後?
    7月31日,中國正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中國自主研發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在全球亮相,不僅彰顯著中國衛星導航技術已經邁入國際領先行列,同時也為全球民眾的衛星導航需求提供更多的優質選擇。大家還記得,這顆衛星實際上已經在6月23日發射,但為何是現在才宣布正式開通?圍繞北鬥系統,還將產生怎樣的應用?
  • 北鬥導航:國之重器,惠澤全球
    羊城晚報評論員 孫梓青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7月31日上午在北京舉行。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開通,不僅是我國在衛星導航和航空航天領域的新裡程碑,而且將惠澤世界,助力全球太空基礎設施建設。衛星導航系統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小到人們日常出行,大到國家戰略部署,北鬥導航系統具有廣泛的應用場景。
  • 中國北鬥全球夢圓——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之際
    國內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企事業單位數量在14000家左右,從業人員數量超過50萬,形成珠三角、京津冀、長三角、鄂豫湘、川陝渝五大產業區。在這項大國重器橫空出世的背後,還有無數普通人在幕後辛勤付出。2017年11月到2020年6月,31個月時間,我國成功發射30顆北鬥三號組網星和2顆北鬥二號備份星,成功率100%,以超過月均1顆星的速度,創造世界衛星導航系統組網發射新紀錄。上下齊心,其利斷金。正如錢學森所言,「沒有黨的領導,沒有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廣大科技人員的協同攻關,這樣的事情誰能辦到?一切歸於黨,歸於集體。」
  • 北鬥為我們導航,誰為北鬥「導航」?丨中國科學院撐起北鬥導航系統的時空基準
    習總書記在2020年新年賀詞中談到:「北鬥全球導航建設進入了衝刺期」,對國家基礎信息系統中這一至關重要、分秒依賴的國之重器的建設發展成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我國的GNSS即北鬥導航系統自1994年起經過了一號、二號到如今的北鬥三號工程,系統性能做到了與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等相當。
  • 從起步到全球組網,北鬥系統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同時這也是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這意味著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圓滿完成,並且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完成。對於中國人民來說,這無疑是值得我們倍感興奮自豪的事情,那麼在興奮自豪之餘,它將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何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