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Res. Int.|南京農大王虎虎副教授:金黃色葡萄球菌生物膜脫離細胞對超高壓均質的抗性

2021-02-15 肉類研究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導致食源性疾病暴發的主要病原體之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其能夠在與食物接觸表面上形成生物膜。從成熟生物膜上脫落的細胞會導致液體食品體系中微生物交叉汙染。超高壓均質(ultra high pressure homogenization,UHPH)作為一種非熱技術,被廣泛用於食品加工。南京農業大學江蘇省肉類生產與加工質量安全控制協同創新中心的Zhang Lingling等進行一項研究,旨在評估和比較金黃色葡萄球菌浮遊細胞及其生物膜脫離細胞對UHPH的抗性。

結果表明:當壓力為30 000~40 000 psi、循環次數為1和3時,脫離細胞和浮遊細胞的存活率均取決於所施加的壓力;在35 000~40 000 psi壓力下,UHPH抗性存在顯著差異,具體表現為40 000 psi時浮遊細胞數量減少了約2.0 (lg(CFU/mL)),而脫離細胞數量減少了0.5(lg(CFU/mL))。通過測定膜完整性和電位以及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觀察細胞進一步評估細胞UHPH抗性。SEM圖像顯示,與對照組相比,UHPH處理後生物膜中分散了更多的胞外多糖。此外,與脫離細胞相比,UHPH處理導致浮遊細胞細胞粒徑向較小粒徑方向變化,並且細胞粒徑分布更寬;這表明脫離細胞對UHPH抗性更強。這一研究結果表明,儘管UHPH在食品滅菌中具有巨大的潛在應用前景,但脫離細胞的UHPH抗性仍值得注意。文章《Resistance of detached-cells of biofilm formed by Staphylococcus aureusto Ultra High Pressure Homogenization》發表於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20年12月13日南京農業大學江蘇省肉類生產與加工質量安全控制協同創新中心的王虎虎副教授為本文通信作者文章連結:https://doi.org/10.1016/j.foodres.2020.109954

王虎虎,博士,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聚焦於肉類的動物屠宰、精深加工、品質評價、物流包裝和防腐保鮮,以及肉源性致病菌(沙門氏菌)的存活耐受、黏附致病等方面的科研與技術推廣工作。入選南京農業大學「鐘山學術新秀」計劃和江蘇省「科技副總類」雙創博士。主持各類科研項目 12 項,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其中以第一/通信作者發表SCI論文40餘篇、中文核心13 篇;參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 項;授權專利7 項,獲軟體著作權3 項,參與制定標準2項,參編/譯教材與書籍3 部。兼任中國微生物學會分析微生物專業委員會食品學組委員、中國畜產品加工研究會青年委員會委員、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內外20餘種學術期刊的評審專家。

相關焦點

  • 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怎麼辦?糖尿病增加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風險
    微生物與分子遺傳學系副教授Anthony Richardson博士說:金黃色葡萄球菌最常與這些類型的侵襲性感染相關,在糖尿病控制不佳的人群中尤其如此。 在過去的三十年中,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和糖尿病的發病率同步增長
  • 金黃色葡萄球菌研究現狀_金黃色_葡萄球菌_現狀_醫脈通
    金黃色葡萄球菌無芽胞、鞭毛,大多數無莢膜。革蘭染色陽性,衰老或死亡後可轉為陰性。       1.2培養特性        金黃色葡萄球菌營養要求不高,在普通培養基上生長良好,需氧或兼性厭氧,最適生長溫度37℃,最適生長pH7.4。
  •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誰?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誰?
  • 科學家用光來殺滅金黃色葡萄球菌
    近日,範德堡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Eric Skaar在其tweet上發表了這樣一句話「如果金黃色葡萄球菌像吸血鬼一樣喝我們的血的話,那麼讓我們用太陽光來殺死它」。推文一經發布被轉發了好多次,當然了,這也是研究領域中發表的最流行的推文之一了。
  • 致病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新療法
    目前眾所皆知的甲氧苯青黴素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MRSA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已普遍散播在社區與醫院環境中,伺機引起機緣性感染。 在足以致命的病原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可以侵襲人類皮膚,軟組織,骨頭,關節,甚至導致菌血症。
  • IgE效應子機制與肥大細胞共同促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宿主防禦的建立
    IgE效應子機制與肥大細胞共同促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宿主防禦的建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2 21:48:55 維也納醫科大學Sylvia Knapp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IgE效應子機制與肥大細胞共同促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宿主防禦的建立
  • PNAS|金黃色葡萄球菌胞內-胞外信息傳遞機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2020年11月16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生命科學學院陶餘勇教授、李旭副教授團隊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題為「Interface switch mediates signal transmission in a two-component system」的研究論文,綜合運用生物化學和結構生物學研究手段
  • 藥大學子用金黃色葡萄球菌畫出「天安門」!
    藥大學生在該校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陳向東副教授、王崢老師的指導下,提前設計好相關圖案,並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穀草芽孢桿菌、藤黃八疊球菌等菌落為「翰墨顏料」,在營養瓊脂培養基平板中繪製好自己精心準備的圖案,然後放入37攝氏度恆溫培養箱中。三天後,金黃色葡球菌等各色各形的培養菌落就能長成預先設計好的圖案。
  • Nature最新論文推翻前理論:第一張高解析度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胞壁圖像
    來自謝菲爾德大學的科學家們製作了第一張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胞壁的高解析度圖像,揭示了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菌外層的新結構 這一重要成果公布在4月29日Nature雜誌上,推翻了先前有關金黃色葡萄球菌外層結構的理論,有助於科學家們進一步了解抗菌素的耐藥性,為理解細菌如何生長以及抗生素如何發揮作用提供了新的框架。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圖像為細菌細胞壁的組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見解,並為開發抗生素,特別是對抗抗生素耐藥性提供新方法策略。
  • mBio:缺陷型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現出特異性的抗生素選擇性
    2012年12月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mBio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者揭示了針對含有陰性群體感應系統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的選擇。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人類機體中常見的一種共生菌,在某些條件下其可以轉化成致病菌,引發致命性的感染。
  • 【直播課堂】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性發生的分子機制
    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性發生的分子機制;摘要:我們利用分子遺傳學、生物化學和基因組學等技術手段,解析了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和VISA
  • 葡萄球菌的前世今生
    在這之前,人類滅殺葡萄球菌只能靠石碳酸、硼酸等一些防腐劑,即使後來合成出磺胺,但它對葡萄球菌似乎沒有太大的作用。青黴素對葡萄球菌具有強大的作用,它可以自由通過葡萄球菌的細胞壁,進入後與一種叫做PBPs的蛋白結合,抑制細胞壁的合成,葡萄球菌失去了細胞壁的保護後膨脹、裂解而死亡。
  • 殼聚糖衍生物清除細菌生物膜的構效關係研究取得新進展
    關鍵詞:殼聚糖,生物膜,構效關係以細菌生物膜形式存在的細菌與浮遊細菌有很大不同,最大的區別在於細菌生物膜可以耐受高濃度抗生素。隨著耐藥細菌的不斷出現,本來就很難清除的細菌生物膜變得更難應付。一些新的抗菌策略諸如兩親性小分子、納米材料、生物材料以及植物提取物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 廣州大學林璟副教授團隊:智能響應抗細菌黏附增強技術
    研究顯示:抑制細菌微生物危害的一種可行性方法是構築抗細菌黏附表面,以阻止細菌的初始黏附,阻止細菌生物膜的進一步危害。迄今為止,細菌在各表面的抗黏附仍然是一個需求突破的技術瓶頸。圖2抗菌率(a)、不同接枝濃度的複合表面(CM1、CM2、CM3、CM4、CM5)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
  • 南京專業超高壓清洗機使用方法_邁巴特清洗機品質有保障
    南京專業超高壓清洗機使用方法,邁巴特清洗機品質有保障,1.高壓清洗機系列邁巴特M10高壓清洗機技術參數:型號:M10壓力:100bar流量:12L/min電機轉速:1450rpm功率:2.2KW高壓槍:標配短槍,可選長槍高壓管:10米進水管:3米鋼絲軟管,帶過濾網噴嘴:3個快捷噴嘴(0度,25度,40度)邁巴特M25系列高壓清洗機產品參數
  • Nat Biotechnol:將細菌基因組致病島改造成一種抗葡萄球菌神器
    2018年9月30日/生物谷BIOON/---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通常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因而對安全的醫院護理構成威脅。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從病毒進化而來的基因組「島嶼(islands)」能夠轉化為阻止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抗菌「無人機(drones)」。
  • 南京林業大學黃梅桂副教授在食品科學領域一區TOP期刊《Food...
    2020年3月,南京林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系黃梅桂副教授與南京曉莊學院汪振炯副教授在食品科學領域一區TOP期刊《Food Hydrocolloids》(影響因子7.053)合作發表了題為「Binding a chondroitin sulfate-based
  • 掌控細胞悄悄話 攻破細菌生物膜(圖)
    最近,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研究人員掌握了一種細胞之間的「交談」方式,不僅能精確控制細菌產出化學產品,也能更有效地控制生物膜的形成和解體。這一發現在醫療、衛生和工業領域都有著巨大的應用價值,尤其使生物反應器技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研究論文發表在近日的《自然·通訊》網站上。  破解細菌生物膜  細菌在大多數時候並非以單個游離狀態存在,而是聚集粘結在一起,形成團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