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性發生的分子機制;摘要:我們利用分子遺傳學、生物化學和基因組學等技術手段,解析了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和VISA的耐藥性發生的分子機制,並討論了這些機制的臨床意義。
1999年獲得美國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微生物學博士,2004年起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及醫學中心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研究員。研究興趣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和耐藥性調控的分子機制。
餘方友:上海市肺科醫院(同濟大學附屬肺科醫院)檢驗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博士學位、教授/主任技師、博/碩士研究生導師,專業方向為臨床微生物學檢驗。主要研究MRSA的致病機制及碳青黴烯類藥物耐藥腸桿菌科細菌的耐藥機制。1991年至2001年在江西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檢驗科從事醫學檢驗工作,2014年至今在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檢驗科從事臨床微生物學檢驗工作。先後主持課題15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項,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以通訊作者或第一作者發表論文7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近30篇(影響因子2分以上),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20餘篇。與其他研究者合作在Nature Medicine、 mBio及PLoS one等著名雜誌發表論文多篇。周冬生,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安全研究室主任,全軍優秀青年人才扶持對象,北京市科技新星,從事病醫學微生物與生物安全研究。
主要從事病原微生物與生物安全研究。作為負責人先後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國家97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課題20餘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其中通訊或第一作者SCI論文70多篇,被引用3000多次,H因子30(有30篇署名論文,每篇被引用至少30次)。2014年度(首屆)至今,連續入圍「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點解原文連結進入課堂,心動不如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