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能避免耐藥性!科學家構建更好抗生素

2020-09-26 科學網

作者:魯亦

圖片來源:《自然》

近日,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合成新抗生素的方法,這種新抗生素或能避免耐藥性。研究顯示,利用該方法合成的其中一種化合物對細菌感染小鼠模型中的耐藥菌株有效。相關論文刊登於《自然》。

目前,臨床使用的大部分抗生素都源自天然產物,但在協同演化過程中會出現耐藥機制。例如,名為鏈陽菌素A的抗生素家族被認為對表達維吉尼亞黴素乙醯轉移酶(Vat酶)的菌株無效——Vat酶能讓這種抗生素失活。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Ian Seiple和同事,報告了一種合成鏈陽菌素A的方法,可以避免Vat酶導致的耐藥性。

在實驗室從頭合成抗生素是個漫長的過程,因為這些複雜的分子需要進行多次專門設計的連鎖反應。Seiple和同事採用了一種模塊化方法來加速進程。他們先用一個基於天然產生的鏈陽菌素A的基本支架,再添加可互換的分子構建單元(可與細菌的細胞成分結合,但不易與Vat結合),一共生產出62個 鏈陽菌素A類似物。其中一種化合物對鏈陽菌素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株具有抗菌活性,而且對細菌感染的小鼠模型有效。

研究人員指出,他們的方法或能延長鏈陽菌素類抗生素的臨床壽命。

在同期雜誌發表的觀點文章中,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Martin Burke及合作者,認為這項工作或有助於鏈陽菌素A的開發,使其能避免Vat介導的耐藥性,同時保持強效的抗菌活性。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761-3

相關焦點

  • 縮短時間,科學家構建出更好的抗生素合成方法
    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23日發表的一項藥物研究最新成果,美國團隊報告成功完成一種模塊化合成新抗生素的方法,這種新抗生素將有望避免抗生素耐藥性問題。研究顯示,利用該方法合成的其中一種化合物對細菌感染小鼠模型中的耐藥菌株有效。科學界認為,遏制耐藥性感染增多趨勢需要新的抗生素。
  • 新方法讓抗生素合成不再漫長,有望避免耐藥性問題
    英國《自然》雜誌23日發表的一項藥物研究最新成果,美國團隊報告成功完成一種模塊化合成新抗生素的方法,這種新抗生素將有望避免抗生素耐藥性問題。研究顯示,利用該方法合成的其中一種化合物對細菌感染小鼠模型中的耐藥菌株有效。科學界認為,遏制耐藥性感染增多趨勢需要新的抗生素。但過去30年裡,僅有非常少量的新抗生素被開發出來。
  • 避免耐藥性:科學家構建更有效抗生素
    近日,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合成新抗生素的方法,這種新抗生素或能避免耐藥性。  研究顯示,利用該方法合成的其中一種化合物對細菌感染小鼠模型中的耐藥菌株有效。  相關論文刊登於《自然》。   臨床使用的大部分抗生素都源自天然產物,這些分子產生的進化過程必然伴隨著耐藥性機制的共同進化,從而縮短任何一類抗生素的臨床壽命。
  •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見好就收」能避免抗生素耐藥性嗎?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見好就收」能避免抗生素耐藥性嗎?>謠言抗生素長期應用易產生耐藥性,「見好就收」能避免抗生素耐藥性。闢謠抗生素是一種可抑制細菌生長或殺死細菌的藥物,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當身體裡的細菌被殺掉,身體的感染自然也會減緩。但是,抗生素的使用還是有風險,這個風險就是所謂的「抗生素耐藥性」。耐藥菌從何而來?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帶菌體,人和細菌處於一種長期共生共存的關係。
  • 抗菌肽有望替代抗生素:不易產生耐藥性
    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巴西利亞大學和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抗菌肽,可以殺死多種細菌,其中包括一些已對多數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細菌。新研究為治療感染性疾病提供了一種新方法,相關論文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上。
  • 科學家研發出新型抗生素:可殺死多種耐藥性「超級細菌」,同時增強...
    美國專家發明了一種新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抗生素藥物——DAIAs。它能增強人體免疫反應,甚至可以殺死最具化學抗性的「超級細菌」,他們稱這是「潛在的裡程碑」。
  • 新型抗生素或可解決細菌耐藥性
    點擊查看 在過去十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裡,波士頓的一個科學家小組一直過著與土壤打交道的生活。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們在研究一類從前無法在實驗室中培養的細菌,從而希望找對新的抗生素資源。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
  • 抗生素耐藥性新機制研究最新進展(第1期)
    在豬糞便病毒組中發現的絕大多數耐藥性基因是編碼β-內醯胺酶的基因,而未經淨化的汙水、淡水和海洋樣品攜帶許多各種不同的耐藥性基因,包括那些賦予對至少三種不同的抗生素產生多藥耐藥性的基因。論文通信作者、赫羅納大學加泰隆尼亞水研究所科學家José Balcázar寫道,「我們的研究表明環境是一個巨大的噬菌體庫,它們中的大多數攜帶著抗生素耐藥性基因。」
  • 顛覆理念丨抗生素療程過長或引發細菌耐藥性
    核心提示事實上,此項研究報告的作者們提出,當症狀消退時還繼續服用抗生素反而更有可能讓細菌產生耐藥性,因為你服用抗生素的時間越長,接觸抗生素的細菌(比如你腸道裡的細菌)就越多。參考消息網7月28日報導 外媒稱,眾所周知,要避免讓病菌產生耐藥性,我們必須服完一個療程的抗生素——哪怕已經感覺好些了。但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份新分析報告說,事實未必如此。說到抗生素,時間更長不一定就更好。
  • 科學家解密初代青黴菌基因組 或有助於解決抗生素耐藥性
    美媒稱,亞歷山大·弗萊明爵士發現青黴素時所用黴菌的凍幹樣本基因組首次獲得測序,這可能帶來抗生素生產方面的新創新。據美國大全新聞網9月24日報導,醫學史上最幸運的一個時刻就是,1928年一個簡單的意外帶來了後來拯救無數生命的發現,引發了現代抗生素產業的興起,也幫助改變了醫學進程。1928年8月,弗萊明在英國薩福克郡的家鄉度假。
  • Cell:從結構上揭示轉座子擴散抗生素耐藥性機制
    2018年3月25日/生物谷BIOON/---目前全球健康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是由抗生素耐藥性擴散導致的多重耐藥菌的不斷出現。細菌已對當今使用的大多數藥用化合物產生耐藥性。跳躍DNA:耐藥性擴散的一種手段抗生素耐藥性在細菌之間擴散的主要促進因素之一是轉座子,也被稱作跳躍DNA,即能夠自主地在基因組中改變位置的遺傳因子。當在細菌之間轉移時,轉座子能夠攜帶抗生素耐藥性基因。
  • Cell:一種雙機制抗生素殺死革蘭氏陰性細菌並避免耐藥性
    2020年6月8日訊 /生物谷BIOON /——抗生素耐藥性的增加和新抗生素發現的減少造成了全球健康危機。值得特別關注的是,幾十年來沒有新的抗生素藥物被批准用於治療革蘭氏陰性病原體。該研究論文的亮點包括:SCH-79797同時殺滅革蘭氏陰性菌和革蘭氏陽性菌,且耐藥頻率低得無法檢測;它的作用是同時靶向葉酸代謝和膜完整性;SCH-79797的雙靶向是協同的,但只有在相同的化學支架才有此效果;Irresistant -16是一種SCH衍生物,能有效治療小鼠淋病感染
  • 抗生素最後一道防線!科學家確定產生耐藥性的基因
    它能產生對粘菌素的耐藥性,粘菌素是用於治療對所有其他抗生素具有抗性的細菌感染的最後手段,被視為抗生素「最後一道防線」。研究人員調查了葡萄牙人和寵物糞便中對粘菌素的耐藥性。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期間,從貓狗及其人類家庭成員身上採集糞便樣本。通過遺傳分析確定了5個粘菌素抗性基因(MCR-1~MCR-5)的存在。
  • 抗生素耐藥性已從動物蔓延至人類 | 慢速英語
    抗生素耐藥性從動物擴散到人類的速度之快讓科學家感到震驚。New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genetic changes in pathogens affect people and animals around the world in just a few years.
  • 野生海豚抗生素耐藥性正在上升,濫用惡果顯現,人類恐無藥可用?
    研究顯示,野生海豚對抗生素的耐藥性正在上升,其中88%的樣本含有至少能抵抗一種抗生素的病原體,細菌正在進化抵抗抗生素的新方法,這將導致越來越多的患者可能無藥可用,無法被有效治療。病原體最普遍耐藥的抗生素是紅黴素,紅黴素通常用於治療胸部感染、痤瘡和包括衣原體和梅毒在內的性傳播感染。在研究期間,大腸桿菌病原體對抗生素環丙沙星的耐藥性增加了一倍以上,這反映了人類感染的趨勢。研究者表示:抗生素耐藥性是對公共健康最重要的風險之一,隨著耐藥性的增加,成功治療由常見病原體引起的感染的可能性降低了。在美國,每年至少有200萬人感染耐抗生素感染,導致至少2.3萬人死亡。
  • 專家釋疑藥物耐藥性 盤點各類常見抗生素
    雖然在停止抗生素濫用方面呼聲已久,關於抗生素的一些知識已是常識,但仍有很多人對超級細菌與抗生素的關係等知之甚少。比如超級細菌與抗生素到底有什麼關係?人體自身能產生耐藥細菌嗎?日常小病中你誤用了多少抗生素?「超級細菌」是什麼?
  • 科學家發現新抗生素對付MRSA
    殺死感染細菌看起來沒有止境,科學家必須跟上細菌耐藥性的步伐,研製出可以再次殺死「超級細菌」的新型抗生素。3月29日凌晨,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美國布朗大學、哈佛醫學院研究人員的一份最新成果:一類新型抗生素可以在小鼠模型中殺死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MRSA)。早在1961年,英國科學家就將MRSA稱為「超級細菌」。
  • 抗生素耐藥性可能是對新冠肺炎的危險副作用?
    這是抗生素耐藥性的隱患-未被標準抗生素殺死的細菌。不幸的是,用於管理這些致命感染的藥品管道幾乎已經枯竭。儘管沒有像新冠肺炎一樣引起人們對抗生素耐藥性的關注,但是抗生素耐藥性細菌呈現出越來越大的全球威脅。僅在美國,每年看到280萬例抗藥性感染,並導致35,000多例死亡,儘管專家擔心實際數字要高得多。
  • Cell:超級抗生素誕生,雙靶向革蘭氏陰性菌且不產生耐藥性!
    與之相比,近 20 年來發現的新抗生素種類減少,且沒有一種對革蘭氏陰性菌有抑制活性,同時抗生素的過度使用導致多重耐藥菌(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的產生,部分耐藥性可在基因水平進行轉移,使得抗生素治療效果大打折扣。
  • 抗生素耐藥性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的治療,IDSA指南這樣建議!
    抗生素耐藥性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的治療,IDSA指南這樣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