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超級細菌」最後一招?科學家發現新抗生素對付MRSA

2020-12-04 澎湃新聞

殺死感染細菌看起來沒有止境,科學家必須跟上細菌耐藥性的步伐,研製出可以再次殺死「超級細菌」的新型抗生素。

3月29日凌晨,頂級學術期刊《自然》(

Nature

)在線發表了美國布朗大學、哈佛醫學院研究人員的一份最新成果:一類新型抗生素可以在小鼠模型中殺死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MRSA)。

早在1961年,英國科學家就將MRSA稱為「超級細菌」。目前,抗生素耐藥性對全球公共衛生威脅也日益嚴重,這項研究有望促進開發有效且臨床適用的新型抗生素藥物。

一般來說,在使用抗生素治療感染的過程中,一旦細菌通過基因改變出現耐藥性,這些傳統抗生素將失去作用。不過,細菌還可以通過另一條路徑「無視」抗生素:一些細菌進入代謝不活躍或者休眠狀態,從而成為持留菌(persister cells),這種狀態下的細菌生長緩慢或者直接停滯生長。

而一些測試抗生素抑制細菌生長能力的實驗已明確顯示,大多數抗生素在治療停滯生長的持留菌時根本無效。

然而,嚴重的是,持留菌往往是很多反覆細菌感染的根源,例如和植入醫療器械相關的感染,如感染性心內膜炎、肺部感染等。這些慢性感染會需要再次動手術,這給患者來說增加了負擔。另外,在反覆感染的情況下,抗生素一旦用久了細菌也會產生耐藥性。

因此,臨床上迫切需要殺死持留菌。

研究團隊首先以秀麗隱杆線蟲作為模型,來尋找能夠抵禦MRSA感染避免死亡的小分子藥物。團隊測試了82000種合成小分子對抗MRSA感染的能力。其中185種化合物具備保護能力,研究團隊集中研究了兩種小分子物質,CD437和CD1530。這兩種小分子都能快速殺死MRSA,還能同時靶向耐萬古黴素腸球菌。

CD437和CD1530屬於一種在結構上和維生素A類似的類維生素A分子。自1960年代以來,類維生素A被用來治療多種疾病,包括痤瘡。

研究團隊認為,這兩種類維生素A分子之所以能快速殺死MRSA是因為它們破壞了細菌膜的磷脂雙分子層。電子顯微鏡觀察結果顯示,使用類微生素A治療後,細菌膜發生了扭曲和摺疊,但不會完全破壞細菌膜。細菌膜是一道滲透性的屏障,對細胞功能來說至關重要。通過扭曲細菌膜,類維生素A分子可能影響了溶解物的進出,包括其他一些依賴於細菌膜完整性的關鍵細胞功能。

不過,攻擊細菌膜來發揮抗菌作用並不一定保證能殺死持留菌。例如,靶向膜的抗生素奈及利亞菌素和纈氨黴素都不能殺死MRSA持留菌。

CD437和CD1530又是如何做到的?通過計算機模擬,研究團隊解釋了類微生素A分子和細菌膜相互作用的方式。他們認為,CD437和CD1530的極性側基能和細菌膜的磷脂雙分子層的親水性「頭部」結合,使得類維生素A分子能固定在細菌的磷脂雙分子層。

當然,這些小分子化合物是否會同時破壞人體細胞膜是一個引起擔憂的主要問題。儘管研究團隊提到,CD437和CD1530沒有破壞人血紅細胞的脂質膜,但體外實驗發現,這些小分子能夠殺死人肝癌細胞。這和此前類微生素A可以抗癌的報導是一致的。

為徹底終結這種憂慮,研究團隊重新構建了一種CD437的結構變異體。在體外實驗中,該結構變異體不會殺死正常或者癌變的肝細胞,但仍然保持了殺死MRSA持留菌的能力。

在隨後的小鼠實驗中,研究團隊在小鼠體內進行了數小時高濃度CD437結構變異體的治療,可以殺死MRSA持留菌,同時沒有產生毒性,例如出現肝臟或腎臟損傷等。

研究團隊還發現,慶大黴素對CD437結構變異體具有協同作用。慶大黴素是一種細菌蛋白合成的抑制劑,單獨使用時對持留菌無效。

不過,研究中提到不足之處是,這類新型抗生素對革蘭氏陰性細菌均無效。常見的大腸桿菌就屬於這類細菌,當下也急需新的治療選擇,因為攜帶NDM-1基因的大腸桿菌就屬於「超級細菌」。這也就意味著,即使這類新型抗生素最終實現臨床使用,也無法成為「超級細菌」的「萬能天敵」,

相關焦點

  • 超級細菌MRSA有了「剋星」
    英國《自然》雜誌28日發表的一篇微生物學論文稱,美國科學家發現一類新型抗生素,可以在小鼠模型中殺死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超級細菌MRSA對傳統抗生素均具有耐藥性,而這項研究有望促進開發有效且臨床適用的新型抗生素。
  • 超級細菌MRSA有了剋星:來自鼻腔的抗生素
    (原標題:來自鼻腔的抗生素能殺超級細菌)
  • 對付超級細菌感染有解了?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化合成分能殺死綠膿桿菌
    對付超級細菌感染有解了?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化合成分能殺死綠膿桿菌  Emma Chou • 2020-02-21 14:44:22 來源:前瞻網
  • 深海發現可殺死「超級細菌」微生物
    英國科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一種深海微生物能夠產生一種強力抗生素,足以殺死對許多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據英國媒體日前報導,這種微生物是從日本海海底沉積物中發現的,它生活在水深300多米的地方,屬於放線菌家族。放線菌是一類介乎黴菌與細菌之間的微生物,是人類提取抗生素的主要來源之一。
  • 超級細菌MRSA有了「剋星」 有望促進開發臨床適用的新型抗生素
    英國《自然》雜誌28日發表的一篇微生物學論文稱,美國科學家發現一類新型抗生素,可以在小鼠模型中殺死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
  • 科學家找到耐藥病菌剋星 深海微生物可殺死「超級細菌」
    英國科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一種深海微生物能夠產生一種強力抗生素,足以殺死對許多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   據英國媒體日前報導,這種微生物是從日本海海底沉積物中發現的,它生活在水深300多米的地方,屬於放線菌家族。
  • 科學家研發出新型抗生素:可殺死多種耐藥性「超級細菌」,同時增強...
    美國專家發明了一種新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抗生素藥物——DAIAs。它能增強人體免疫反應,甚至可以殺死最具化學抗性的「超級細菌」,他們稱這是「潛在的裡程碑」。
  • 這種新型合成抗生素 可對抗「超級細菌」
    臨床抗生素的濫用導致並加速了超級細菌的蔓延,使針對超級細菌的新型抗生素的研發顯得迫在眉睫。近日,林肯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合成的teixobactin藥物並成功治療了小鼠的細菌感染,推動了將teixobactin藥物作為臨床抗超級細菌藥物的進程。
  • 科學家開發出超級抗生素,威力可增強25000倍
    通過對現有抗生素的化學結構進行修飾,最近,科學家開發出了超級抗生素。該超級抗生素不僅具有三重機制可以殺死致命細菌,而且還能抑制細菌變異產生抗藥性。萬古黴素作為治療細菌感染的『最後一道防線』,經常被用來治療所有抗生素都無效的嚴重感染。
  • 美發現近30年首個新型抗生素 使細菌病原體不再抗藥
    原標題:美發現近30年首個新型抗生素 使細菌病原體不再抗藥   美國發現近30年首個新型抗生素   通過破壞細胞壁來消滅細菌 病原體很難發展出抗藥性   科技日報訊 美國科學家發現了近30年來第一種新型抗生素,其可以殺死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等多種致命病原體。
  • 超級細菌無藥可治?加拿大專家:至少有兩種抗生素還能對付
    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健康署負責感染預防和控制的高級醫療主管馬克·約菲,1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說:經過臨床治療驗證,目前仍有至少兩種抗生素能對付這種「超級細菌」。  其中,一種是人們熟悉的老品種抗生素,另一種是最近才出產的新型抗生素,「治療一般感染者,使用這兩種抗生素中的一種仍然有效」。約菲沒有提到這兩種抗生素的名字。
  • 新研究:細菌被抗生素殺死時會「尖叫」,警告周圍細菌危險來了
    一個神奇的發現,成群的細菌在被殺死時會發出 「尖叫」,來提醒附近的細菌,危險來了。當然,這種「尖叫」 不是那種能監聽到的聲音,而是細菌在瀕死時會快速發出的一種化學警報,這一動作稱為「壞死信號傳遞」。通過壞死信號傳輸,即將被殺死的細菌會向成群結隊 「鄰居」 發出致命威脅的警報,從而挽救其他成群移動的細菌部落。
  • 研究發現噬菌體病毒可使超級細菌恢復對抗生素的敏感性
    據外媒報導,除了病毒,「超級細菌」也已經引起了全球關注。這些狡猾的細菌正在快速進化對抗生素的抗藥性,這意味著一些最好的藥物可能很快就會無法發揮效用。現在,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繞過這些所謂的「超級細菌」的抗藥性的方法--用捕食性病毒分散它們的注意力。
  • 港媒:香港科學家開發出新型抗生素 或可抵抗「超級細菌」
    參考消息網11月10日報導港媒稱,香港科學家聲稱,通過研發一類性能強大得足以使超級細菌失效的新型抗生素,他們取得了一項重大的醫學突破。據香港《亞洲時報》網站11月6日報導,超級細菌已經在世界各地傳播,並且幾乎無法治療。香港一所大學的細菌學家們稱,他們開發出了一類功能強大得足以使具有多重抗藥性的超級細菌——包括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失效的抗生素。
  • 超級細菌將威脅人類! 濃度1000倍的抗生素都無效!
    那時,別說是霍亂、肺炎、結核病等疾病,就是被樹枝輕輕刮傷,都有可能因細菌感染而喪命。在戰爭期間,由細菌引起的感染和疾病,甚至要比戰場上戰死的人數還要多。病能不能治好,完全是老天說了算。不過幸好,1928年人類就發現了對付細菌的超級武器——抗生素。
  • 研究人員在蠕蟲腸道微生物組發現一種很有前景的新抗生素
    ,但大量的使用導致細菌通過不斷進化出獲取了對付這些藥物的抗藥性。對此,最近的一份報告警告稱,等到2050年,超級細菌每年可能會導致多達1000萬人死亡,這將讓人類重新回到「醫學的黑暗時代」。「我們的抗生素快用完了,」東北大學抗菌藥物發現中心(ADC)主任、這項新研究的首席研究員Kim Lewis說道,「我們需要在臨床或人群中尋找沒有預先存在耐藥性的新化合物。」
  • 超級細菌爆發:發現可對抗多種抗生素新型致命細菌
    美國埃默裡大學在本周發表的一篇關於美國病人的報告中表示,研究人員近日首次發現了一支可對抗多種抗生素的致命細菌菌株,就連被視為「最後防線」的粘菌素也對其奈何不得。這種狡詐多端、危險莫測的細菌屬於一種對碳青黴素烯類抗生素具抗藥性的克雷伯氏肺炎菌,簡稱CRKP,對目前已知的所有抗生素均有抗藥性,包括被稱為最後防線的碳青黴素烯類抗生素。
  • 人工智慧找到全新抗生素 可殺死超級耐藥菌
    科學家們通過一種深度學習系統,讓人工智慧「慧眼識珠」,發現了一種潛在糖尿病藥物的抗菌潛力。在動物實驗中,這種全新的抗生素能有效殺死一種對已知所有抗生素都耐藥的超級細菌。這一重磅發現也登上了當期《細胞》雜誌的封面。科學家們是怎麼想到用人工智慧來尋找新型抗生素的呢?在論文的開頭,他們介紹說自青黴素誕生以來,抗生素已經成為了現代醫學的基石之一。
  • 幫細菌「加固」細胞壁,科學家發現與青黴素作用完全相反的抗生素
    抗生素是用來抑制細菌生長、殺死細菌的重要防線,為了更了解各類抗生素對抗細菌的機制,加拿大團隊針對糖肽類抗生素(glycopeptide antibiotic)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有兩種抗生素具有前所未見攻擊細菌的獨特方法,有望成為對抗具耐藥性細菌的臨床候選藥物。
  • 提取上千土壤樣本的細菌DNA發現新抗生素
    (原標題:提取上千土壤樣本的細菌DNA發現新抗生素:能殺多重耐藥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