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超級細菌感染有解了?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化合成分能殺死綠膿桿菌

2020-12-08 前瞻網

對付超級細菌感染有解了?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化合成分能殺死綠膿桿菌

 Emma Chou • 2020-02-21 14:44:22 來源:前瞻網 E2305G1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也許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對抗生素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感染。這種頑強的細菌和真菌每年使280多萬人患病,並導致美國3.5萬多人死亡。

一個國際研究人員小組發現,由辛辛那提大學科學家開發的一種混合成分(酸化的亞硝酸鹽和乙二胺四乙酸),稱為AB569,可以殺死一種細菌(銅綠假單胞菌,又稱綠膿桿菌),這是一種表現出多藥耐藥性和毒力的最嚴重的病原體。

他們的發現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在線學術期刊上。

加州大學分子遺傳學、生物化學和微生物學系教授丹尼爾·哈塞特(Daniel Hassett)解釋說:「AB569在不傷害人類細胞的濃度下,通過靶向它們的DNA、RNA和蛋白質生物合成,以及能量和鐵的代謝來殺死這些致病菌。」「這些都是在實驗室的老鼠身上用人類細胞做的測試。我們的數據表明,AB569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手段,可以用來根除這些超級細菌。」

將銅綠假單胞菌應用於實驗室小鼠肺部5天。這種人類病原體在患有囊性纖維化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中引起肺部感染,以及許多其他機會性感染。銅綠假單胞菌被認為是六種ESKAPE病原體之一,以其首字母縮寫而聞名,被認為是對人類最具抵抗力和致命性的病原體。

ESKAPE的病原體包括糞腸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和腸桿菌。這些ESKAPE病原體通常帶來醫院獲得性感染,導致肺炎和MRSA感染。對抗生素有耐藥性的尿路感染也屬於這些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這些超級細菌有一種巧妙的機制,能夠通過大量的後天策略來抵抗傳統的抗生素治療。」論文的資深作者哈塞特解釋說,「抗生素會影響細菌的特定過程,但不是全部。AB569同時影響多個過程,使暴露在外的細菌不堪重負。」

AB569於2018年3月由哈塞特在美國獲得專利,最初被視為許多耐抗生素有機體的潛在治療手段,這些耐抗生素有機體會導致囊性纖維化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部感染,以及其他許多機會性感染。

哈塞特說,除了解決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囊性纖維化,AB569還可能有效地解決與嚴重燒傷、尿道疾病、心內膜炎和糖尿病相關的感染。

「多藥耐藥性是超級細菌的一種特性,是對全球公共衛生的最大威脅之一,」哈塞特說。「它通常是由過度使用藥物或處方、不適當和常常與依從性有關的使用抗菌素,或者在雞肉、牛肉和豬肉行業中過度使用和/或不合格的藥物引起的。」

哈塞特說,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認為,抗生素耐藥性是對人類健康最嚴重的威脅之一,因為病原體迅速演變出對抗藥物治療的新手段,使那些易受感染的人處於危險之中。

「超級細菌通常出現在世界上人口密度高的地區,從而促進了這些生物的迅速傳播。去過南亞和中東等抗生素耐藥性細菌高發地區的人更有可能攜帶超級細菌,」哈塞特說。「這就是為什麼當流行病學家在密切關注病原體傳播的同時,如果病人對這些微生物檢測呈陽性,他們往往會被隔離。」

他說,這些超級細菌可能是自然發生的,但個人每天可以做一些事情以減少接觸,例如避免前往報告感染率高的目的地,認真地洗手,以及如果你感到不適並曾爆發過疫情,立即就醫。

原文來源:https://phys.org/news/2020-02-team-tackles-superbug-infections-therapy.htm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殺死「超級細菌」最後一招?科學家發現新抗生素對付MRSA
    殺死感染細菌看起來沒有止境,科學家必須跟上細菌耐藥性的步伐,研製出可以再次殺死「超級細菌」的新型抗生素。3月29日凌晨,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美國布朗大學、哈佛醫學院研究人員的一份最新成果:一類新型抗生素可以在小鼠模型中殺死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MRSA)。早在1961年,英國科學家就將MRSA稱為「超級細菌」。
  • 我科學家揭示綠膿桿菌傳播機制
    本報合肥1月29日電(記者李陳續通訊員楊保國)被稱作頭號細菌「殺手」的綠膿桿菌,是造成90%以上致死急性感染的罪魁禍首。而且長期以來人們不清楚這個時刻威脅著人類生命安全的「殺手」是如何傳播的。日前,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金帆教授課題組經過長期攻關,成功揭示了綠膿桿菌的傳播機制,為未來有效減輕其危害奠定了科學基礎。這一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訊》上。綠膿桿菌是一種在自然界廣泛存在的機會性致病菌。由於綠膿桿菌可在囊腫纖維化病人肺部形成多細菌的聚集體即生物被膜,造成無法治療的慢性感染。
  • 科學家設法卸下細菌的「秘密武器」可幫助抗擊超級細菌
    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此前不為人知的細菌用來殺死免疫細胞的保護機制,開闢了潛在的研究途徑,可以幫助醫生對抗抗生素耐藥的超級細菌。當人體檢測到細菌感染時,其防禦機制之一是釋放巨噬細胞等免疫細胞,這些細胞會獵取病原體,然後吞噬並消滅它們。
  • 基因工程菌可殺滅綠膿桿菌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18日報導,新加坡的研究人員日前培育出一種經過基因修改的大腸桿菌,這種基因工程菌能夠識別並通過「自爆」的方式殺滅對人體有害的綠膿桿菌
  • 阻擊超級細菌 我科學家從抗菌肽找到思路
    近年來,由於廣譜抗生素、抗菌藥物的大量使用或濫用,各種耐藥性細菌或真菌隨之大量湧現,每年全球有近100萬人死於無法用普通抗生素治療的細菌感染;同時,由於新型抗菌藥物研發能力不足,各種細菌本身耐藥基因可橫向傳播,使現有抗生素的治療效果大大降低, 人類有可能面臨無有效抗生素可用的威脅。
  • 重金屬鎵可用於對抗「超級細菌」
    新華社華盛頓9月26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研究人員26日說,他們發現重金屬鎵有望用於開發新的抗生素,對抗綠膿桿菌這種「超級細菌」。  綠膿桿菌可導致肺部、尿路以及傷口等感染。癌症和愛滋病等患者由於自身抗感染能力受損,容易感染這種細菌。尋找新型抗生素對抗這種「超級細菌」一直是研究人員的目標。
  • 超級細菌走「病從口入」老路 難治易防不必恐慌
    9月6日日本獨協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宣布首次確認有患者感染「NDM-1超級細菌」。7日,日本政府決定,要求全國所有醫療機構一旦發現感染病例要立即上報,並在一周之內對新型「超級細菌」的感染狀況在全國範圍內展開調查。此後,媒體相繼披露東京世田谷區有鄰醫院8名患者感染了多重耐藥綠膿桿菌,以及日本醫科大學醫院46名患者先後感染抗萬古黴素腸球菌的事件,震動了日本上下。人們驚呼抗生素藥物「終結者」登陸日本。
  • Nature Microbiology:揭示綠膿桿菌群集感應分子誘導宿主免疫細胞...
    綠膿桿菌(Pes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類臨床中常見的條件性致病菌,主要引發燒傷病人傷口處以及肺纖維化病人肺臟組織的感染。隨著抗生素耐受性的增強,近年來綠膿桿菌在全世界範圍內的致病率與致死率出現了不斷上升的趨勢。
  • 省醫院細菌鞭毛研究有新發現這對有效治療敗血症、傷口感染有重要...
    本報訊(記者周元通訊員侯曉藝)患者住院容易受感染,綠膿桿菌是主要致病菌。近日,省人民醫院檢驗科谷海瀛教授在對綠膿桿菌的研究中發現了它的鞭毛的特徵,從而在國際上改寫了綠膿桿菌模式株的描寫,在臨床診斷和治療上有著重要意義。  細菌鞭毛是細菌的運動器官,絕大多數細菌都有自己獨特的鞭毛。因此,根據細菌鞭毛的數量和形態來鑑別細菌的種類,就可為診斷治療提供可靠依據。
  • 「超級細菌」到底有多可怕?(全文)
    「這次的超級細菌並不是一種新的細菌,而是攜帶了NDM-1耐藥基因的細菌。」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賀雄對本報記者說。NDM-1基因能夠在細菌之間傳遞,一旦細菌獲得這一基因,就能合成一種酶,讓絕大多數抗生素失去效力。目前,科學家主要在大腸桿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中發現了此類變異的細菌。這兩種細菌都是十分常見的細菌,可以說,是NDM-1基因把它們變成了「超級細菌」。
  • 中國團隊發現凝血因子或有助對抗「超級細菌」
    新華社倫敦8月9日電(記者張家偉)一個中國團隊9日發布報告說,他們發現凝血因子這種人體受傷後參與血液凝固的血液成分,有潛力在對抗多重耐藥的「超級細菌」方面發揮作用。四川大學學者領銜的團隊在中國科學院與英國自然出版集團合作出版的期刊《細胞研究》上發布報告說,他們發現凝血因子VII、IX和X除了在凝血過程中有重要作用,可能還可以對抗革蘭氏陰性菌,其中包括綠膿桿菌和鮑曼不動桿菌等耐藥性極強的「超級細菌」。
  • 超級細菌可能向全球蔓延 跨國醫療旅遊成為罪魁
    近期,一種可抗絕大多數抗生素的耐藥性超級細菌NDM-1在英美印度等國家小規模爆發,這種細菌其實是一種特殊的酶,它能夠進入大多數細菌的DNA線粒體中存活,從而使細菌產生廣泛的耐藥性,因這種細菌最初是在前往印度進行醫療旅行的整容者和外科手術者身上發現,又被西方媒體稱為「新德裡」細菌。
  • 超級細菌無藥可治?加拿大專家:至少有兩種抗生素還能對付
    有兩種抗生素仍管用  兩個加拿大患者已痊癒  世界上出現了一種「超級細菌」,對現有的幾乎全部抗生素都有免疫力。  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健康署負責感染預防和控制的高級醫療主管馬克·約菲,1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說:經過臨床治療驗證,目前仍有至少兩種抗生素能對付這種「超級細菌」。  其中,一種是人們熟悉的老品種抗生素,另一種是最近才出產的新型抗生素,「治療一般感染者,使用這兩種抗生素中的一種仍然有效」。約菲沒有提到這兩種抗生素的名字。
  • 科學家研發出新型抗生素:可殺死多種耐藥性「超級細菌」,同時增強...
    美國專家發明了一種新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抗生素藥物——DAIAs。它能增強人體免疫反應,甚至可以殺死最具化學抗性的「超級細菌」,他們稱這是「潛在的裡程碑」。
  • 超級細菌MRSA有了「剋星」
    英國《自然》雜誌28日發表的一篇微生物學論文稱,美國科學家發現一類新型抗生素,可以在小鼠模型中殺死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超級細菌MRSA對傳統抗生素均具有耐藥性,而這項研究有望促進開發有效且臨床適用的新型抗生素。
  • 這3個超級細菌感染提醒我們,要慎用
    他沒有接受完整規範的治療,在結核病防治所住院幾天後症狀緩解,就偷偷跑了……結果造成了結核桿菌耐藥,1年半後走不動路了,重新回到醫院,發現他身體裡的結核桿菌變成了「超級細菌」,對藥物不再敏感,並且沿著血管播散到大腦,引起大腦多髮結核性膿腫,造成癱瘓。
  • 深海發現可殺死「超級細菌」微生物
    英國科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一種深海微生物能夠產生一種強力抗生素,足以殺死對許多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據英國媒體日前報導,這種微生物是從日本海海底沉積物中發現的,它生活在水深300多米的地方,屬於放線菌家族。放線菌是一類介乎黴菌與細菌之間的微生物,是人類提取抗生素的主要來源之一。
  • 麻省理工科學家用AI發現一種廣譜抗生素:可抗超級細菌
    有預測稱,要是沒有新的藥物開發出來,到 2050 年耐藥菌將殺死上千萬人,但過去幾十年間,新藥物的發現和批准都已放緩。長期以來人們的發現沒有脫離現有分子的限制,這時候需要新作用機理的化學分子。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利用一種新的機器學習方法,從 1.07 億個分子中篩選出了一種廣譜抗生素,可抗結核菌在內的超級細菌。此前 AI 曾經用來輔助發現抗生素,而這次則是 AI 在沒有任何人為條件的前提下,從頭發現的新分子。2 月 20 日,這項由麻省理工學院的合成生物學家吉姆 · 柯林斯(James Collins)領銜的研究,發表在《細胞》雜誌(cell)上。
  • 清華大學免疫所石彥課題組在《Nature Microbiology》發文揭示綠膿桿菌群集感應分子誘導宿主免疫細胞凋亡新機制
    進一步,通過對3oc引發的凋亡信號進行分析,作者發現3oc通過插入以及改變細胞膜的有序度,影響TNFR1的膜運動特性,從而促進TNFR1以及下遊caspase 8與caspase 3的激活,最終引發細胞凋亡的發生。通過建立綠膿桿菌感染模型,作者證明3oc引發的中性粒細胞凋亡有助於抑制宿主天然免疫反應以及促進綠膿桿菌的體內增殖,而接受caspase抑制劑藥物處理則有助於緩解細菌的感染症狀。
  • 美發現近30年首個新型抗生素 使細菌病原體不再抗藥
    原標題:美發現近30年首個新型抗生素 使細菌病原體不再抗藥   美國發現近30年首個新型抗生素   通過破壞細胞壁來消滅細菌 病原體很難發展出抗藥性   科技日報訊 美國科學家發現了近30年來第一種新型抗生素,其可以殺死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等多種致命病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