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該不該用?這3個超級細菌感染提醒我們,要慎用

2020-12-05 影像科豪大夫

很多人都知道,抗生素不能亂吃,不然容易吃「滑」了,讓細菌具備了抗性,下次再吃就不管用了。這是真的嗎?是的,很多抗生素要聽從醫生的指導,不要濫用,否則會誘發「超級細菌」的出現。

我們今天看4個病例,看看「藥吃滑了」的嚴重後果。

第一種「超級細菌」,擅自停藥,結核桿菌變異了

這是一個23歲小夥子,父母離異多年,沒有人教育約束,技校畢業後迷戀上了網路遊戲,經常泡網吧,吃飯也隨便湊合,1米80的個子體重才100斤出頭。

後來頻發咳嗽、咳血,查出肺結核(紅箭頭兩張肺部CT),結核桿菌把他的肺臟吃出了十多個空洞。他沒有接受完整規範的治療,在結核病防治所住院幾天後症狀緩解,就偷偷跑了……

結果造成了結核桿菌耐藥,1年半後走不動路了,重新回到醫院,發現他身體裡的結核桿菌變成了「超級細菌」,對藥物不再敏感,並且沿著血管播散到大腦,引起大腦多髮結核性膿腫,造成癱瘓。

這個孩子後來沒有救回來……

肺結核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治療周期長,有些藥物對肝腎功能有影響,某些病人症狀減輕後就會偷偷停藥,這就有機會讓結核桿菌「吃滑了」,變成超級細菌(耐多藥肺結核甚至廣泛耐藥肺結核)。

前些年有個研究統計,我國每年新發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約11萬例,其中嚴重耐多藥肺結核患者8200例,高於全球平均值的2倍。其中有些病人是直接被這種耐藥肺結核感染,給防控肺結核增加很多難度。

所以預防超級細菌,首先不要隨便停藥!要遵從醫生指導!

第二種「超級細菌」,抗生素濫用,導致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

這是一位年輕的女士,因為咳嗽、發熱4天,白細胞升高,CT發現雙側肺炎,使用常規抗生素治療一周後症狀沒有緩解,複查CT病灶增多增大。後來細菌培養發現她感染的是一種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

近年來,抗生素和消毒劑的不恰當使用,使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菌株大幅度增加,甚至出現了多重耐藥菌(呼吸科醫生最害怕的一種超級細菌),比如對青黴素G的耐藥率已經高達90%左右。

好在這位女士感染的金葡菌,只是對部分抗生素耐藥,後來換藥後治癒出院了。但這個細菌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要重視抗生素的規範使用,不能濫用。這方面大家也不必過度擔憂,我們的職能部門這幾年加強了抗生素的監管,取消了很多不合理的輸液,越來越規範了。

第三種「超級細菌」,躲在淋浴噴頭、呼吸機表面的銅綠假單胞菌。

這是一位18歲小夥子,平時也喜歡泡網吧玩遊戲,因為發熱、胸背疼2天,咳嗽1天住院,右上肺葉被一種腐生菌快吃掉大半了(紅箭頭),後來多次細菌培養明確為銅綠假單胞菌感染

銅綠假單胞菌(綠膿桿菌)對多種藥物天然耐藥,而且使用抗菌藥物後還容易發生獲得性耐藥,因為這種細菌擁有5567個基因,相比之下流感嗜血桿菌只有1714個。而普通細菌通常只需要1500個基因就能保證生長與繁殖。如此龐大的基因庫,使得銅綠假單胞菌獲得很強的天然耐藥能力和學習能力。

這個小夥子比較幸運,他感染的這個銅綠假單胞菌沒有發生多重耐藥,按照藥敏試驗指導聯合使用敏感的抗生素,最終治癒出院了。

通過上面3個病例,我們會發現,抗生素不可不用,不可濫用,合理用藥、規範治療才能讓人類免受病菌侵襲,為人類健康保駕護航。

最後補充一下超級細菌的定義:

超級細菌不是特指某一種細菌,而是泛指那些對多種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細菌,它的準確名稱是「多重耐藥細菌」。據有關研究報導,目前最致命的「超級細菌」要屬碳青黴烯類耐藥肺炎克雷伯菌(CRKP),從2007年至今該菌的感染報導增長了7倍。

合理用藥,規範使用抗生素,醫生的道路任重而道遠!獸用抗生素的買賣和使用也需要進一步規範管理!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分享小病例,傳遞正能量,歡迎關注!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刪,致謝!

#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常年使用抗生素給自己治病,爹爹感染超級細菌
    楚天都市報12月5日訊(記者李曼英 通訊員江維)常年使用抗生素給自己治病,武漢的劉爹爹久咳不愈,到醫院一查,竟感染了超級細菌。5日,武漢市第四醫院內,劉爹爹談及此事,仍心有餘悸。65歲的劉爹爹家住漢口,患有老慢支多年。他不喜歡去醫院看病,每次咳嗽不舒服,都是自己吃各種抗生素治療,且稍有好轉就停藥。
  • 湖南男子感染「超級細菌」去世;醫生呼籲:別再濫用抗生素
    剛剛過去的一周,是 " 世界提高抗生素認識周 ",主題令人動容—— " 我們很快就沒有可用的抗生素了 "。這不是危言聳聽。抗生素是 " 天使 ",但抗生素如果使用不當,也可能變成養育 " 魔鬼 " 的溫床," 魔鬼 " 指的就是耐藥菌。對於不少普通市民而言," 抗生素耐藥 " 是近幾年才出現的一個名詞,它似乎離正常的生活並不近。
  • 專家:細菌感染用抗生素或有效果 長期使用不可取
    還有一些家長則硬撐著在該用抗生素的時候也不用,或者能少用就少用。專家稱,到了夏季,食物等容易受到汙染,孩子易被細菌感染,這時就需要用到抗生素進行治療,不用的話反而會使細菌進一步擴散。醫生建議,孩子的病情經過醫生診斷需要用到抗生素的則要用,否則長期不用,造成慢性感染,會對身體的某些器官造成損害。
  • 這種新型合成抗生素 可對抗「超級細菌」
    臨床抗生素的濫用導致並加速了超級細菌的蔓延,使針對超級細菌的新型抗生素的研發顯得迫在眉睫。近日,林肯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合成的teixobactin藥物並成功治療了小鼠的細菌感染,推動了將teixobactin藥物作為臨床抗超級細菌藥物的進程。
  • 超級細菌MRSA有了剋星:來自鼻腔的抗生素
    科技日報北京7月27日電 (記者王小龍)「住」在我們鼻腔中的一種細菌可生產出能殺死超級細菌的新藥。德國圖賓根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稱,他們在人類鼻腔內發現的一種名為「路鄧葡萄球菌」的細菌,具有獨特功效,在被製成抗生素後不但能殺滅超級細菌,還不易產生耐藥性。該發現有助研發出新型療法,讓此前「刀槍不入」的超級細菌聞風喪膽。抗生素曾被稱為抗菌素,在大量使用多年後,也讓細菌產生了極強的抗藥性。以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抗萬古黴素腸球菌(VRE)等為代表的超級細菌開始逐漸囂張。
  • 感冒:無細菌感染時不需使用抗生素
    在很多人印象裡都有這樣一個概念:發燒感冒要想好得快,最好的辦法就是輸液、吃抗生素。然而,有關專家卻提醒公眾:一生病就打 點滴吃抗生素,其實是非常不科學的。請關注——  時下正值季節交替,有些人容易患感冒。一旦患了感冒,有些患者會對醫生說:「我感冒了,給我輸液吧!輸最貴的藥,我能好得快些 」。
  • 研究發現噬菌體病毒可使超級細菌恢復對抗生素的敏感性
    據外媒報導,除了病毒,「超級細菌」也已經引起了全球關注。這些狡猾的細菌正在快速進化對抗生素的抗藥性,這意味著一些最好的藥物可能很快就會無法發揮效用。現在,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繞過這些所謂的「超級細菌」的抗藥性的方法--用捕食性病毒分散它們的注意力。
  • 細菌的天敵抗生素,如何用好這把救命的雙刃劍?
    以上這段話為了便於理解,我們還是要從微生物說起。相信微生物這個概念對於熟悉我們公眾號的你,並不陌生。之後該組織在2015年再次向人們發出警告不要濫用抗生素。這無疑給世界敲響了警鐘。在生命的前 6 個月內使用抗生素與肥胖有很強的相關性,但如果抗生素在生命的前6個月後使用,這種相關性就會消失。這項研究表明,在生命的6個月前接觸抗生素藥物的兒童在7歲時超重的風險要高得多。
  • 拯救無數人的抗生素,正在培養強大的「超級細菌」……
    古代的生產力落後,缺衣少食的情況非常普遍,由於營養不良導致免疫力低下,人體就難以僅依靠自身免疫系統與細菌對抗,從而由風寒感冒引發更嚴重的呼吸道疾病等。除此之外,嚴重的燒傷、消化道感染等疾病在抗生素被發現之前,能否痊癒也都是要聽天由命的。
  • 四川少年濫用抗生素感染「超強細菌」? 醫生闢謠:MRSA可防、可控、可治,屬常見病!
    >並且該細菌由濫用抗生素引起的!據悉,羅地朋感染的是MRSA(金黃色葡萄球菌),但該細菌並非「超級細菌」,而是一種常見病,可防可控可治。而該患者感染MRSA後病情這麼嚴重,這是一起小概率事件,與抗生素濫用 沒有關係!
  • 超級細菌將威脅人類! 濃度1000倍的抗生素都無效!
    耐藥性細菌的上升,對臨床醫生很具有挑戰性,某些感染已經抵抗幾乎所有可用的藥物。2013年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評估的一份報告稱,僅在美國耐藥菌感染每年致死人數就達23000人之多。在2016年末,霍金在英國《衛報》提出的一個新「警告」,確實值得引起我們關注。也許不用外星人或隕石撞擊出手,人類濫用抗生素所致的「超級細菌」,就足以顛覆世界秩序。
  • 超級細菌無藥可治?加拿大專家:至少有兩種抗生素還能對付
    全球已有170個感染者,今年6月,一個比利時人在巴基斯坦出車禍後腿部受傷,在巴手術後感染了「超級細菌」,回到比利時後用了強力抗生素黏菌素治療仍死亡,成為媒體報導的「超級細菌致死第一人」……  這則新聞,最近幾天非常火爆,讓很多人憂心忡忡。
  • 26歲女子反覆高燒入院,遭遇超級細菌!醫生緊急提醒
    同時,入院後所做的尿培養發現為「多重耐藥大腸埃希菌」,這意味著,李女士遭遇了「超級細菌」。什麼是「超級細菌」?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二病區副主任潘傳亮解釋說,就是一種細菌對多類(3類及以上)原本對它有效的抗生素產生耐藥,「患者一旦感染多重耐藥菌,住院時間、醫療費用、病死率等都將明顯增加。」李女士為什麼會遭遇「超級細菌」呢?
  • 面對超級細菌 單抗成為後抗生素時代利器
    曾幾何時,細菌感染奪去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隨著青黴素在20世紀上半葉被發現並在臨床上廣泛應用,抗生素大大降低了細菌感染導致的死亡率,為全人類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人們對抗生素過分依賴,不合理使用和濫用十分普遍,導致耐藥菌不斷滋生,成為殺不死的 「超級病菌」,繼續威脅人類健康。耐藥菌從何而來?
  • 超級細菌爆發:發現可對抗多種抗生素新型致命細菌
    在本周之前,我們對CRKP類細菌的了解僅限於此。但在此次新研究中,埃默裡大學的研究人員從亞特蘭大的患者尿液中分離出了兩類新的CRKP細菌,對粘菌素竟然也有耐藥性。但人們並不理解其中的機制。在標準臨床試驗剛開始時,它們似乎在抗生素麵前表現得很脆弱。但隨著實驗不斷深入,細菌接觸的抗生素越來越多,科學家發現它們其實可以存活下來。小鼠受這兩類細菌感染後,粘菌素治療無效,最終死於細菌感染。
  • 新型抗生素的開發距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因此我們需要爭分奪秒,搶在超級細菌之前贏得戰鬥。【3】Med Chem Commun:科學家有望開發出治療人類淋病的新型抗生素doi:10.1039/C6MD00603E近日,來自約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一氧化碳釋放分子的治療效應開發出了一種新型抗生素,該抗生素或有望用來治療性傳播感染的淋病,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Med. Chem. Commun上。
  • 孩子細菌感染高燒40℃都不用抗生素 這是啥「科學」?
    田女士抱著18個月大的孩子,最終還是選擇了去醫院。在這之前,孩子已發燒三次,很折騰人,不過,田女士當時認為「能吃藥就不必打針,能打針就不必輸液」,由於不想讓孩子使用抗生素,所以她並沒帶孩子去醫院。抗生素是個老話題,但用還是不用,家長們顯得糾結。
  • 應對「超級細菌」創新型抗生素獲批
    中國科技網北京5月27日電(實習記者於紫月)「細菌耐藥問題已經構成了全球的重大公共健康威脅,我國社區環境和醫院環境中,由耐藥革蘭陰性菌引起的感染在近幾年持續增多,特別是對於治療選擇有限的『超級細菌』,包括碳青黴烯類耐藥腸桿菌科細菌(CRE)在內的耐藥菌引起的感染發生率不斷升高,臨床迫切需要新的治療選擇
  • 科學家研發出新型抗生素:可殺死多種耐藥性「超級細菌」,同時增強...
    如果成功商業化,那麼那些感染了超強、高度進化的「超級細菌」的醫院患者,可以服用這種被稱為雙作用免疫抗生素(DAIAs)的靜脈注射藥物,來清除細菌感染。 DAIAs的工作原理是瞄準細菌中大多數細菌生存和茁壯成長所需的代謝途徑。與此同時,DAIAs還能刺激人體的免疫反應,使我們從一開始就不那麼容易受到超級細菌的影響。 在實驗室測試中,DAIAs被證明對包括大腸桿菌在內的細菌有效,大腸桿菌是一種常見的感染源,對抗生素的耐藥性越來越強。
  • 殺死「超級細菌」最後一招?科學家發現新抗生素對付MRSA
    殺死感染細菌看起來沒有止境,科學家必須跟上細菌耐藥性的步伐,研製出可以再次殺死「超級細菌」的新型抗生素。3月29日凌晨,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美國布朗大學、哈佛醫學院研究人員的一份最新成果:一類新型抗生素可以在小鼠模型中殺死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MRSA)。早在1961年,英國科學家就將MRSA稱為「超級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