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種抗生素仍管用
兩個加拿大患者已痊癒
世界上出現了一種「超級細菌」,對現有的幾乎全部抗生素都有免疫力。全球已有170個感染者,今年6月,一個比利時人在巴基斯坦出車禍後腿部受傷,在巴手術後感染了「超級細菌」,回到比利時後用了強力抗生素黏菌素治療仍死亡,成為媒體報導的「超級細菌致死第一人」……
這則新聞,最近幾天非常火爆,讓很多人憂心忡忡。
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健康署負責感染預防和控制的高級醫療主管馬克·約菲,1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說:經過臨床治療驗證,目前仍有至少兩種抗生素能對付這種「超級細菌」。
其中,一種是人們熟悉的老品種抗生素,另一種是最近才出產的新型抗生素,「治療一般感染者,使用這兩種抗生素中的一種仍然有效」。約菲沒有提到這兩種抗生素的名字。
阿爾伯塔省健康署的高級醫務官員格裡·普雷迪證實,今年春天,阿爾伯塔省有一男性到印度旅遊並在當地醫院治療後,感染了「超級細菌」。這個患者經過嚴密隔離治療,數周前解除隔離、已經痊癒。加拿大還有一個感染者也已痊癒。
普雷迪說,「超級細菌」並未在阿爾伯塔省傳播。他還說,「超級細菌」的感染源頭,目前多數指向印度次大陸(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和不丹等國家)和英國,「並非只有醫療旅遊能傳染『超級細菌』,一些旅行時受傷、患病在當地醫院救治的人也可能感染」。
專家建議做好個人防護
到印度做醫療美容要謹慎
阿爾伯塔省健康署高級醫療主管約菲說,「超級細菌」是「舊瓶裝新酒」,細菌出現耐藥性近年來一直存在,因為細菌會不斷變異、適應人類慣用的抗生素。他口中的「新酒」,則是指全球著名的《柳葉刀》雜誌刊登的研究報告。
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11日刊登研究報告說,研究人員在37個曾在南亞國家(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接受治療的英國人體內,發現了含NDM-1基因的「超級細菌」,這是一種有多重抗藥性、難以對付的細菌,且出現了隨著人員流動而跨國傳播的趨勢。NDM-1的全稱是「新德裡金屬-β-內醯胺酶1」,是一種高效酶,能分解大多數抗生素,讓抗生素失效。
NDM-1基因已在大腸桿菌、肺炎克雷柏氏菌等細菌中發現,能通過人際傳播或者共用物品傳播。感染者的症狀包括:小便疼痛、傷口感染、肺炎和發燒。去年,醫生在印度一個入院治療的瑞典病人身上首次確認了「超級細菌」。
印度政府對「超級細菌」的命名中含有印度城市「新德裡」非常不滿,認為這份研究報告不嚴謹,打擊了印度的醫療旅遊業。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英國加的夫大學教授沃爾什回應說,用感染源頭城市為細菌命名是一種傳統。
研究報告的合作作者、印度學者庫馬爾認為,報告內容很科學。另一合作作者、印度醫療學者庫馬拉薩米則改口說,「超級細菌」的威脅被誇大了,事實上,它的威脅不如甲型HINl流感厲害。
廣東省疾控中心流行病防治研究所所長何劍峰15日說,民眾無需對「超級細菌」恐慌,平時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即可。如果民眾近期到印度旅遊,要注意以下幾點:個人衛生防護(勤洗手、清潔公用物品等);不亂吃路邊小吃;食物要煮熟,防止病從口入。何劍峰還說,目前替加環素、黏菌素和萬古黴素這三種抗生素對「超級細菌」仍有效。
外國專家提醒,赴印度等南亞國家做醫療美容等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