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健:推進位造業數位化轉型,重要的是讓工廠變成可視化

2021-01-13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李鵬濤

《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 於11月25日-11月27日在北京市通州區國際財富中心舉行。中控創始人、藍卓創始人褚健出席並發表演講。

褚健認為,對於工業4.0來講,應該是由工業軟體驅動的工業革命。對工業來講也是一樣,大量的軟體能夠應用了,這個工業一定是最聰明的,就像我們的產品也是一樣的。工業軟體包括了工業知識、工業機理、工業經驗、工業模型和工業數據。因此工業軟體不僅僅是一個IT的產品或軟體,它是工業產品,它是工業製造的靈魂。

針對企業要實現數位化轉型,褚健認為,最重要的是讓這個工廠變成可視化。同時,他也表示工業網際網路還有三大類問題需要探索解決。第一類是關鍵的核心裝備,第二類是連結問題,即如何把生產的各個環節連接起來。第三類是從產品設計一直到出貨的全程中,SaaS化。

褚健表示,「一個工廠相對來講是一個有機體,如果把一個工廠壓縮成一臺手機,大家可以理解,把工廠內部所有的設備全部聯結在一起的時候,那就是我們講的第三代的作業系統」。

 以下為發言實錄:

褚健:今天很高興第一次參加財經的論壇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接著王飛躍老師的中國製造業往哪去,怎麼走,正好因為餘院長和王老師的兩個報告以後我覺得可能能夠跟大家匯報一下我最近的一些想法。

我匯報的題目是「推進位造業數位化轉型」,其實我是和工業企業接觸的比較多,我本人一直在做自動化,服務於流程工業,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都不會停下來的那種裝置,比如說煉油、石化、化工,包括電力、核電,這樣一種深更半夜也會開在那的,因為涉及到大的工業。這種企業如果沒有怎麼樣肯定是不行的,沒法運行,按照今天大規模製造,大規模生產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在這想匯報一下,針對這樣的工業企業,包括其他的離散型製造業我們下一步如何實現數位化轉型,因為大家都知道數位化轉型已經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不可能說我們不要這條路我們還有其他一條路。從工業1.0到工業4.0,中間工業3.0是什麼,可能會有一點點提問,有的人說是自動化,有人說數位化,有人說信息化,但是我覺得作為一個工具數位化在這裡面起到了就是大規模製造,能夠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特別是像石油、化工行業,都是黑箱,一個反應器,一個金牛塔,一個爐子,裡面到底是什麼,變化到什麼程度,我沒有很好的檢測能夠看得到,所以很重要的就是確保它的安全。

對於工業4.0來講,我個人覺得應該是由工業軟體驅動的工業革命,就像每個人的腦子裡的知識,這就是最寶貴的東西,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腦子,自己的神經,自己的神經元,但是隨著知識越多這個人是會越聰明的。對工業來講也是一樣,大量的軟體能夠應用了,這個工業一定是最聰明的,就像我們的產品也是一樣的。

對於工業的發展來講,我只是用這張幻燈片來講一下工業發展的三大技術,工藝技術是首先的,前面曹院士提到的工業技術,新的產品,新的材料,新的工藝。第二就是先進的製造的裝備,有很好的工藝但是生產不出來沒有用,在現有的工藝和現有的設備,就是我們今天大多數工廠在運行的情況下。第三個技術就是如何能夠應用先進的自動化技術和各種各樣的工業軟體,包括我們今天用的ERP,其實也是幫我們企業提高我們的管理水平。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如何能夠對大量現在已經在運行的工業企業用工業自動化,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工藝知識,這些綜合在一起能夠提高的我覺得是一個非常非常巨大的空間。

我們最近國家也很重視工業軟體的發展,因為從晶片被卡,EDA被卡,哈工大,哈工程的(matlab)被卡等等都促使了我們要高度重視軟體的發展,但是對於軟體來講,工業軟體尤為重要,當然基礎軟體也很重要,非常重要,這是基礎。工業軟體不僅僅是一個產品,不僅僅是一個軟體,首先當然我認為它是需要有工藝知識,工藝模型,工藝的規律,而不僅僅是一個IT的產品。洛克希德·馬丁,大家說它是最大的軟體公司,我個人不這麼認為,它是有很多很多的代碼,但是它還是附在它的戰鬥機,附在他的武器裝備上,並不是單獨來賣的。但是如果說把這個產品單獨來賣,賣出來以後我們大家都可以去用,或者我用,或者幫他服務於工業對象的時候,這個軟體可以稱之為真正的工業軟體,它是一個商品。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認為工業軟體應該包括了工業知識,工業機理,工業經驗,工業模型和工業數據。所以我說工業軟體不僅僅是一個IT的產品,它不僅僅是一個軟體,它是工業產品,它是工業製造的靈魂。有很多人我們覺得特別是網際網路企業認為有IT+OT就可以了,或者是OT+IT,但是我進很多企業的領導交流,跟很多的工藝工程師交流以後,我們大家形成一個共識,就是認為在工業領域裡不是OT+IT,或者不僅僅是OT跟IT,而更重要的是前面三個T,就是PT技術,就是工藝技術,設備技術,ET技術,包括自動化的技術,包括採集數據,剛才王飛躍說的我們是生產出來大量的數據,所以只有把五個T加在一起才有可能解決中國的製造業數位化轉型的問題。

因為我所服務的領域更多的看到的是這張照片,大家不一定喜歡的,會爆炸,會汙染,造成很大困惑的,去年3月21號江蘇的響水爆炸以後造成了江蘇非常大的企業怎麼壓縮化工企業,但實際上化工企業是絕對不可以沒有的,因為它涉及到我們所有的生產生活各種用品的基礎的原料工業,所以我們也不存在所謂的換道超車,超車也許還有點機會,但是換道的可能性是沒有的。

如果說針對一個企業要實現數位化轉型,它的核心,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讓這個工廠變成可視化,就像我們開一輛汽車,這輛車胎壓多少了都不知道,油還有多少,電量還有多少,不知道的時候,我們開這這輛車上高速公路的時候是非常非常害怕的。所以首先要知道我這個工廠是不是安全的,哪個地方有安全隱患,哪個地方可能洩露,哪個地方可能會有爆炸的可能性,或者說哪個地方能耗大了,我可不可以改進,哪個地方質量不好了我怎麼提高,等等這樣一些問題都是每一個企業所關心的。其實說到底他並不關心你有沒有計算機,有沒有用這個那個,最重要的是我能不能賺錢,任何一個企業他想生存最重要的是賺錢,怎麼賺錢是最重要的。如果變成一個可視化的工廠以後,怎麼能夠把一個工廠的所有的數據連接起來。所以我在這也接著餘院長的話,我們工業企業的連接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工業網際網路,工業網際網路有三大類的問題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去探索解決。

第一類關鍵的核心裝備,比如說像人的心臟是不是需要有一個心電圖能夠背在那,如果說這個手錶能夠檢測我所有的生命體徵,我的腦子、心臟,包括其他的血液的狀況,這個東西如果都有的時候,大概一個人是可以看得見了。所以關鍵的設備,就是我的五臟,我的腦子這一幾塊,至於我的手指頭可能也很重要,但是萬一它斷的時候並不是那麼重要的。但是我的心臟一旦出問題瞬間就沒有了,所以關鍵設備的連接,一般就是由供應商提供的。

第二個連接就是把身體的所有我身體的所有的環節都能夠連接起來,無論是我的工業設備,比如說一個泵一個閥,一個管道,一個反應器,一個加熱爐,甚至一個工具機,一個零部件,一個什麼樣的AGV的小車,所有的東西,都把它連在一起的時候,包括物流,包括能源流,包括人在這裡面的操作,以及我們的資金流,所有一切都連接起來,我們稱為工廠內部的工業作業系統,如果我們能作出這樣的作業系統,我相信我們的可視化就能夠做到了。

第三個,從產品設計一直到產品出去的時候,我們的產品設計、工程、運營、管理,這些軟體現在很多都慢慢變成SaaS化了,今後的趨勢更加明顯。所以這一類的聯網或者是連接也是非常重要的。

凱文·凱利很有名,他認為第一代是連接了文件的作業系統,第二代的作業系統連接的是人,他說第三代的作業系統連接世界。如果說把一個工廠大家可以想像,一個工廠相對來講成為一個有機體,如果說把一個工廠壓縮成一臺手機,大家可以去理解,就像我剛才講到的我把一個工廠內部的所有的設備,所有的動設備、靜設備,機電、移控,包括物流、能源流、資金流,我全部把它連接在一起的時候,就是我們講的第三代的作業系統。

我們試圖想打造這麼一個作業系統,能夠連接企業內部的東西,讓一個工廠變成一個可視化,如果這個是能做到的,有可能我們能夠創造另外一種生態,就像現在網際網路的,移動網際網路的生態一樣,我們能夠把最聰明的腦袋吸引過來開發各種各樣的工業應用。比如說剛才我前面講到的工業軟體,如果說我們今天的工業軟體可以應用的話,大量的存在著二次開發的工作量,定製化的工作量,還有數據的連接,設備的連接等等一堆的事。所以使得每一個軟體供應商都非常非常累,最好是苦活累活找別人幹,我只做一些相對來說核心的這一部分,但實際上這塊的推廣應用會制約了整個公司,整個的製造業的整體的數字提升。

我們過去二十多年,我們的控制系統在中國已經做了兩萬多家客戶,有4萬多套控制系統在那應用,但是我花了27年的時間,中國有38萬家規範製造業企業,有300多萬家製造業企業,如何能夠讓這麼數量龐大的製造業企業享受到工業網際網路的好處,都能夠享受到職能製造的好處,都能夠享受到工業軟體的好處。如果說我們一家一家去幹,我想這個過程是非常漫長的。

那麼我們有沒有可能把時間縮短一點,能夠通過十年、二十年就能夠實現所有的企業,但是大家想想我們造那麼多的房子我們花了幾十年,都是靠很多很多的功臣去生產,去製造。對於工業企業如果說要想製造業數位化轉型要想實現的話,也一定需要大量的這方面的這方面的人才,但是我們有那麼多嗎,不可能。所以這個時候能不能像移動網際網路一樣,通過像手機,安卓商店,蘋果商店,就下載一個,通過比較簡單的工業應用或者是去技能化的一些工業軟體,能夠使得不要太專業的人也能夠做專業的事。所以我們就試圖打造這樣一個工業作業系統,能夠把現在工廠裡大量應用的各種各樣的工業軟體能不能變成各種各樣的工業APP,這也是工信部提出來的打造一大堆的幾十萬個,甚至幾百萬個工業APP,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有可能實現軟硬體的分離,通訊的連接,數據的連接,我們形成一個數據底片,也使得今後我們的生產模型從左邊的五層的能不能變成一個圓形的平臺式的,大家都圍繞著工業作業系統周邊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各種各樣的軟體,就跟我們今天的手機類似,當然我們的服務會有很大的不一樣,就是下載一個APP花一分鐘兩分鐘就可以,可能需要幾天的時間甚至幾個月的時間,但是總體來講比你重新開發定製化更容易。如果說能夠形成就像我們所有的數據,就像樹根一樣,通過這個樹幹把數據匯總,我們上面各種各樣的果實我們可以通過軟體來實現。

這是一個典型的圖可以看到,中間我們看到這張照片就是工廠,通過OS的工業作業系統平臺,我們把所有的數據都連接了,周邊這一圈包括這一圈裡每一個下面的模塊,包括某一個模塊裡的各種各樣的場景,因為不同的工業企業就有不同的設備,不同的工藝,不同的人,不同的物料,所有的都會有大量的APP,由各個行業的專家,各個行業的軟體開發商,系統集成商,大家一起共同的去做,最後形成一個生態,使得製造業數位化轉型成為一種可能,或者說大面積的實現成為一種可能。

最重要的形成這樣一個生態合作的關係,包括開發者,系統集成商,包括我們要做出這樣一個作業系統要不斷的迭代,也可能會花很多年的時間不斷的迭代。就像今天,至少十幾年前我不知道,最後是安卓贏的,那時候有賽邦,有一個windowsmobil。最後安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完全是外行的作業系統變成了今天手機通用的,佔了絕對的市場份額的作業系統。

由於時間關係在這就把我的一些觀點可能很不成熟跟大家分享一下,也希望大家能夠提出批評指正,謝謝。

相關焦點

  • 褚健:推進位造業數位化轉型 開發工業APP組成的作業系統
    中控創始人、藍卓創始人褚健出席並以「推進位造業數位化轉型」為題發表演講。在褚健看來,工業4.0是由工業軟體驅動的工業革命,需要大量的工業軟體來支撐。「工業軟體應該包括工業知識、工業機理、工業模型、工業經驗和工業數據」。褚健強調,工業軟體是工業智能製造的「靈魂」。談及企業的數位化轉型,褚健認為,其核心是讓工廠變得可視化。
  • 我市製造業數位化轉型三年行動方案出臺
    我市製造業數位化轉型三年行動方案出臺 2020-11-28 1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用友:「精」「智」賦能製造業數位化轉型
    當前,我國製造業正由數位化、網絡化向智能化深度拓展,而工業網際網路作為智能製造的核心載體,為製造業數位化轉型按下了「快進鍵」。中國工信部統計顯示,「十三五」期間,中國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加快,培育形成了全球最大的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市場。截至2020年9月底,建成超過70個有影響力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連接工業設備數量達到4000萬套,工業APP超過35萬個。
  • 工業網際網路權威專家褚健:要為工業界打造一個工業版安卓系統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7月10日,中控科技集團創始人、藍卓工業網際網路創始人褚健教授受邀出席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智能趨勢峰會並發表了專題演講。褚健在演講中表示,疫情之下整個全球供應鏈的變化,對中國的製造業將會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 創始人褚健: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搞原創技術,重要的...
    褚健說。這也是中控技術上市後,將絕大部分募集資金投入到研發中的主要原因。「從硬體到軟體,從工業3.0到工業4.0,所有這些方面的技術、產品、解決方案,我們會逐漸豐富起來,更好地賦能流程工業的自動化、數位化、智能化水平。」褚健表示。
  • 研究表明:63%的中國企業疫情後加速數位化,製造業轉型兩大因素成...
    486.2億美元,同比增長20.8%,中國製造企業加快服務化轉型,將成為承接製造業服務外包的重要力量。,而前端是否能夠有力地引領和指導企業,讓企業可以正確認知並主動擁抱數位化,是成功推進位造業數位化轉型的前提。
  • 多部委發力推動 中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大潮來臨
    「傳統製造業普遍利潤都不算很高。當初(數位化改造前)我們想的是,哪怕提升了1%的利潤,都可以接受,但後來的賦能效果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提到已經開始的數位化轉型,河北安迪模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桂顯難掩激動。
  • 中軟國際籤約東莞 推動三萬億「世界工廠」數位化轉型發展
    雙方將在產業轉型升級、工業網際網路建設、數字人才培育等領域加強合作,共同打造集數字產業培育、傳統產業數位化轉型為一體的數字產業集聚區和數位化轉型特色示範區,全面推動東莞數字經濟大發展,助力東莞「世界工廠」的數位化建設。
  • 餘曉暉:推動製造業數位化轉型,應用是硬道理
    過去兩年尤其是今年以來,在助力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方面,工業網際網路發揮了積極作用,其製造業數位化轉型的關鍵賦能者的角色得到進一步彰顯。「應用場景不斷豐富,解決問題能力不斷提升,生命力不斷增強。」對於工業網際網路的成長,餘曉暉給予高度肯定。他同時表示,解密這一全新產業的發展邏輯,發揮好工業網際網路的賦能價值,應重在一個「實」字。
  • 「2020中國製造論壇」召開:專家縱論企業數位化轉型
    當中國宏觀經濟進入換擋期,利用科技賦能、智能升級實現製造業的價值重塑,已成為中國製造業的升級之路。論壇現場,與會嘉賓為中國製造業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建言獻策。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系統所所長周劍認為,對數位化知識再生產、再製造是實現所有知識全面數位化最重要的一步。
  • 華為洪方明:5G+雲+AI推進城市智能升級、企業數位化轉型、產業集群...
    作為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廣州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如今,廣州大力推進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通過科技激活實業,加速產業智能升級。今天,12月2日,在「智數廣州·進而有為」華為廣州城市峰會2020上,華為雲中國區總裁洪方明表示,廣東省、大灣區作為中國最有活動力的經濟體,產業結構豐富,千行百業一直以來繁榮發展。
  • 寧波今日食品數位化轉型
    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今日食品的「機遇」也出現了,新工業革命正在為製造業發展帶來深刻變革,製造業正加速向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延伸拓展,軟體定義、數據驅動、服務增值、智能主導的特徵日趨明顯。數位化改造成為今日食品突破發展的一項選擇。
  • 股市四海堂資訊看點:數位化轉型三部曲
    固然業界對數位化轉型的認可度越來越高,且認同其為企業乃至整個建築行業將來的重要戰略,但數位化轉型並非易事。人們看到的,常常都是那些勝利的典型企業,大量尚未勝利以至失敗的企業卻不為人知。「展開數位化轉型,對管理層來說,要有明晰的數位化戰略,要有數位化轉型戰略,要具備較高的管理層技藝。數位化轉型不是某個軟體,某個部門的事情,而是企業的整體戰略。」袁正剛說。
  • 阿里「犀牛工廠」亮相 「新製造」探索中國工業數位化轉型
    &nbsp&nbsp&nbsp&nbsp「犀牛工廠」從服裝業切入,通過阿里巴巴平臺上沉澱的消費行為,為淘寶、天貓商家提供時尚趨勢預判;同時,藉助阿里巴巴數位化能力,對傳統服裝供應鏈進行柔性化改造,將行業平均1000件起訂、15天交付的流程,縮短為100件起訂、7天交貨,為中小企業提供小單量、多批次、高效高品質的生產選擇。
  • 工業網際網路創新驅動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
    儘管超強寒潮影響下上海電網故障報修量有所增加,但電力部門在工業網際網路賦能下及時完成搶修,數位化轉型的作用正在各行各業顯現。  昨天舉行的2021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促經濟數位化轉型大會,打響了2021年上海經濟數位化轉型的「發令槍」。
  • 上海製造業已基本完成數位化轉型,建成14個國家級智能工廠80個市級...
    ■疫情讓外界對智慧製造、遠程運維等方面的認識更趨統一,投資的意願更強烈  ■上海製造業已基本完成從自動化到數位化的轉型,已初步具備無人工廠建設條件  突發的疫情,讓上海製造業遭遇不小的危機。危機下湧現的「無人工廠」,卻擘畫出製造業光明的未來。
  • 10個縣、20個鄉鎮 廣東將推進農業數位化轉型
    《方案》提出經過3年左右的探索實踐,到2022年,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力爭突破6萬億元,佔GDP比重超過50%,電子信息製造業營業收入要達到5萬億元,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收入超過1.4萬億元,5G基站、窄帶物聯網基站規模保持全國第一,全省一體化、智能化、綠色化數據中心集群初步建成。
  • 摩爾元數:開啟企業智造轉型之旅
    數位技術的發展,不僅為傳統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還成為推動製造業更快升級、更好發展的重要驅動。工業網際網路浪潮下,越來越多企業加入數位化轉型的探索之中。作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領跑者,摩爾元數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為製造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提供工業軟體及智能製造整體解決方案。
  • 3D可視化數字工廠智慧園區的優勢
    商迪3D針對數字工廠與智慧園區的日常管理,能夠充分利用最新的三維仿真技術,基於3D虛擬實境的最佳展示形式建立數位化工廠與智慧園區運營管理的可視化平臺。3D可視化展現平臺,是獲取重要信息與監控設備日常狀態的關鍵,更是日常維護工廠與園區走向可視化管理的重要基礎。
  • 全國知名浙商寧夏行|褚健:寧夏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大有可為
    12月25日,在全國知名浙商寧夏行活動上,中控科技集團創始人褚健分享了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及寧夏企業大有作為的方向和目標。 工業網際網路,通過安裝智慧「大腦」,讓機器智能化,讓設備更聰明。褚健認為,工業網際網路一定「姓工」,而非「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