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技術今天上市!創始人褚健: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搞原創技術,重要的...

2021-01-13 湖南24小時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王燕平

工業控制系統有「工業大腦」之稱。今天,作為工業控制系統的領軍企業,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迎來了在科創板上市的日子。今天一早,中控技術以110元開盤,漲幅208%。

上市前夕,在中控科技園辦公大樓裡,中控技術創始人褚健接受了錢江晚報記者專訪,並向記者透露了其最新創新成果。

位於杭州濱江區的中控科技園

一開始就做了件很難的事

感慨創新創業時的艱難

57歲的褚健,頭髮花白,敏健而儒雅。見其人,聞其言,鮮明地感受到他不僅僅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更是一個睿智的學者。顯然,這與他的成長經歷息息相關。

褚健早年就讀於浙江大學和日本京都大學,獲博士學位,是浙江大學化工生產過程自動化及儀表專業中日聯合培養第一人,先後任浙江大學先進控制研究所(現浙江大學智能系統與控制研究所)所長、工業控制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等職。其研究成果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及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等。

回顧中控技術20多年的歷史,褚健最感慨的是當初創新創業時的艱難。「我們一開始就做了一件非常難的事,就是做『工業大腦』。當時很多國內的企業用戶不願意用我們自己國產的『大腦』,寧可用國外的,因為對我們還不信任。」褚健說,「因此對我們來說挑戰很大,不僅東西要好,可靠性要高,甚至要比國外的更好、性價比更高。不可能濫竽充數。」

中控研發的工業大腦

中控技術研發的「工業大腦」,主要面向流程工業為主的工業企業,如石油、化工、電力、冶金、建材、製藥等行業企業,都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支柱產業,如果這些行業的「工業大腦」被國外企業所壟斷,相當於我國國民經濟的命脈掌握在別人手裡,其可能產生的後果可想而知,尤其是在當前大國博弈加劇、全球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

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中控技術的核心產品集散控制系統(DCS),在可靠性、穩定性、可用性等方面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19年度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已達到了27%,連續九年蟬聯國內DCS市場佔有率第一名,在化工領域的市場佔有率更是達到40.7%。此外,中控技術核心產品安全儀表系統(SIS)在國內市場佔有率為24.5%,排名第二;核心工業軟體產品先進過程控制軟體(APC)國內市場佔有率26%,排名第一。

「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仍面臨著挑戰,當然也有機遇。我們能走到今天可以說很幸運,特別是國內經濟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機遇,我們始終充滿了感恩。」褚健動情地說。 「加上我們自己也很努力,在認準的方向上一直堅持了下來,矢志不渝。」

褚健與記者合影

中國人有能力搞原創技術

重要的是堅持

梅花香自苦寒來。褚健說,中控技術的成功也證明了,我們中國人完全可以做成高科技產業,能夠做好從「0」到「1」的事,也就是搞原創技術。

「以前我們覺得自己搞原創技術不可能。那時候我們更多的是模仿,別人有什麼,我們模仿就行,雖然技術是我們自己的。我們開始起步的時候,首先要做的是緊跟、追趕,不斷把差距縮小,當時還沒想到要去超越。」褚健說。

在追趕的過程中,當距離越來越近的時候,褚健和他的團隊開始思考:我們如何去超越,甚至領先。「大概十年前,我們開始加倍努力。雖然那時候,我們覺得自己的力量還很小,但是有了幾項成功的技術之後,我們充滿了信心和決心:我們完全有可能超越國際同行,在某些領域成為全球領先的企業。」

儀器儀表系統

市場是最好的檢驗。褚健介紹說,中控技術不僅在DCS領域研發了許多原創技術,還在安全控制系統(SIS)、大規模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過程控制軟體等工業軟體領域引領行業之先。

「我們中控通過十年、二十年的努力,已經樹立起了信心。我們國內高科技企業也要堅定這方面的信心,這點非常重要。當然,前提是我們要學會堅持,不能今天做這個,明天做那個。這個堅持甚至可能是幾十年。」褚健表示。

隨著中控技術企業實力的不斷提高,用戶對中控技術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公司上下也感受到更大的壓力和更強的動力。「我們的能力仍有不足,我們的技術要持續進步。」褚健說。這也是中控技術上市後,將絕大部分募集資金投入到研發中的主要原因。

「從硬體到軟體,從工業3.0到工業4.0,所有這些方面的技術、產品、解決方案,我們會逐漸豐富起來,更好地賦能流程工業的自動化、數位化、智能化水平。」褚健表示。

中控科技園

在寧波成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

用開放的作業系統賦能製造企業

作為中控技術的創始人和實際控制人,褚健現在的身份是公司的戰略顧問。

「我現在的工作職責是根據董事會和管理團隊的要求,協助制訂戰略。」 褚健說,「公司團隊整體比較優秀,運行規範,管理科學,許多工作做得比我好,我也有了更多時間去思考,給公司提供些諮詢或建議。」

近年來,中控技術也加大了人才引進的力度,如公司執行總裁崔山是國際化專業人才,曾任霍尼韋爾高級過程控制工程師、橫河電機(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執行副總裁。「我們會繼續加大人才引進力度,讓中控技術成為一家國際化公司。」褚健說。

智能工廠

褚健還在寧波領銜成立了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談起成立寧波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的初衷,褚健說,「20多年的實踐和思考,驗證了中控技術把科研成果實現產業化的這條路是走得通的,也是能夠走得穩健而久遠的,所以我想擴大這條通道,把它做得更好。」

寧波是一座工業城市,製造業非常強,但高科技領域相對薄弱,所以寧波市委、市政府邀請他去辦一個研究院。但這個研究院不僅僅是要搞科研,停留於單純的科研對產業和經濟的支持支撐是有限的。

「國內高水平的研究機構很多,缺的是高水平的成果轉化。」褚健認為。因此,他想在寧波通過引進人才、引進項目,孵化一批真正的成果並產業化。這些成果立足於服務寧波的製造業,並更大範圍地服務全國製造業。

寧波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成立僅僅兩年多時間,目前已經孵化了8家公司。其中的浙江藍卓工業網際網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工業網際網路作業系統的開發,通過搭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使國內幾十萬家規上製造企業甚至幾百萬家製造企業,能夠藉助工業4.0技術,快速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企業得以壯大、發展。

褚健形象地比喻道,現在的手機叫智能機,以前叫功能機。「其實,如果沒有安卓商店和蘋果商店裡大量的APP,手機和以前還是一樣,只不過從2G到5G,上網的速度快了。之所以有蘋果商店、安卓商店,是因為有開放的作業系統,吸引了全世界聰明的人開發了大量APP供人們使用,這樣手機才變成了智能機。」

製造業也一樣,褚健說,如果把一個工廠當作一臺手機,有一個作業系統或者一個軟體、一個平臺可以管理工廠的所有設備,把工廠內部所有的東西都連接在一起,就可以通過開放系統,讓各個專業的人才圍繞安全生產、節能降耗、提高產品質量、降本增效等開發各種應用,也就是工業軟體或者工業APP。

據褚健介紹,藍卓公司的技術產品正在不斷地研發和迭代,目前已有300多家企業在應用。下個月,藍卓公司將推出第三版工業網際網路作業系統,市場和用戶也翹首以待。

【來源:錢江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控上市!實控人褚健:一位科學家的創業史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楊百會這是屬於科學家和企業家褚健遲到的榮耀。11月24日,作為國內工業自動化領域著名科學家、浙江大學原副校長褚健創立和實控的中控技術終於在科創板上市了。
  • 500億中控技術登陸科創板!工控龍頭撬動千億藍海
    創辦20多年的中控技術,作為國內流程工業控制系統的龍頭,終於迎來其姍姍來遲的成人禮。今日,中控技術在上交所敲鑼上市,正式踏入資本市場。市值500億的中控技術,靠著硬核科技,其工業控制系統(DCS)連續九年保持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而從昔日學術大牛到上市公司創始人,實控人褚健也頗具傳奇色彩。
  • 中控今日上市!實控人褚健:一位科學家的創業史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楊百會這是屬於科學家和企業家褚健遲到的榮耀。11月24日,作為國內工業自動化領域著名科學家、浙江大學原副校長褚健創立和實控的中控技術終於在科創板上市了。中控創始人褚健參加《中國經濟周刊》主辦的中國經濟論壇 攝影:《中國經濟周刊》首席攝影記者 肖翊2020年,這是一個屬於科學家的好年份。3月,在中控技術向科創板遞交上市申請的前一天,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和國家級人才項目專家崔霽松聯合創立的生物醫藥公司諾誠健華登陸港股。諸多科學家們創立的科技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受到了資本的熱捧。
  • 中控技術擬聘任實控人褚健為戰略顧問
    中控技術(688777.SH)發布公告,根據公司經營發展需要,擬聘任褚健為公司戰略顧問,為公司總體發展目標、發展戰略、經營戰略等活動提供顧問服務,聘期三年,並擬與褚健籤訂《戰略顧問協議》,戰略顧問職務津貼為:2021年度人民幣110萬元(含稅)、2022年度人民幣120萬元(含稅)、2023年度人民幣130
  • 褚健「貪腐」往事與「 過山車」人生
    來源:新京報經濟新聞從浙大最年輕正教授、浙大副校長,到「階下囚」,「過山車」 般的人生「觸底」後,褚健或將迎來他人生中最「高光」的下半場。5月22日,上交所官網消息,上交所科創板發審委重新恢復了對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控技術」)的上市審核。
  • 吳曉波:願中國再沒有褚健式的「悲喜劇」
    就在婚禮後不久,在媒體上看到新聞,中控技術即將在上海科創板上市,有人算了一下,實控人褚健佔股22%,身價可能突破40億元。02我第一次見到褚健是在1993年的初夏,我是一個年輕的財經記者,他是浙江大學最年輕的副教授。這位不安分的青年學者在「小平南巡」的熱浪裡,下海創辦了一家公司。我採訪他,寫了一篇人物特寫《少一個科學家,多一個企業家,划算嗎?》
  • 褚健:一位科學家的創業史
    11月24日,作為國內工業自動化領域著名科學家、浙江大學原副校長褚健創立和實控的中控技術終於在科創板上市了。這是一家被業內形容為「可以與歐美抗衡的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領域的高科技企業」,代表了國內自動化領域科技的最高水準。它打破了跨國公司對中國工業自動化控制行業的壟斷,連續9年蟬聯國內DCS(集散控制系統)市場佔有率第一。
  • 褚健事件背後的科技諜影
    褚健原為浙大副校長、教授、天才科學家、中控科技集團創始人(15歲考進浙大,30歲成浙大正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
  • 全國知名浙商寧夏行|褚健:寧夏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大有可為
    在我區,已經有不少企業實施了工業網際網路。12月25日,在全國知名浙商寧夏行活動上,中控科技集團創始人褚健分享了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及寧夏企業大有作為的方向和目標。 工業網際網路,通過安裝智慧「大腦」,讓機器智能化,讓設備更聰明。褚健認為,工業網際網路一定「姓工」,而非「姓網」。
  • 褚健:推進位造業數位化轉型,重要的是讓工廠變成可視化
    中控創始人、藍卓創始人褚健出席並發表演講。 褚健認為,對於工業4.0來講,應該是由工業軟體驅動的工業革命。對工業來講也是一樣,大量的軟體能夠應用了,這個工業一定是最聰明的,就像我們的產品也是一樣的。工業軟體包括了工業知識、工業機理、工業經驗、工業模型和工業數據。因此工業軟體不僅僅是一個IT的產品或軟體,它是工業產品,它是工業製造的靈魂。
  • 工業網際網路權威專家褚健:要為工業界打造一個工業版安卓系統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7月10日,中控科技集團創始人、藍卓工業網際網路創始人褚健教授受邀出席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智能趨勢峰會並發表了專題演講。褚健在演講中表示,疫情之下整個全球供應鏈的變化,對中國的製造業將會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 褚健:推進位造業數位化轉型 開發工業APP組成的作業系統
    中控創始人、藍卓創始人褚健出席並以「推進位造業數位化轉型」為題發表演講。在褚健看來,工業4.0是由工業軟體驅動的工業革命,需要大量的工業軟體來支撐。「工業軟體應該包括工業知識、工業機理、工業模型、工業經驗和工業數據」。褚健強調,工業軟體是工業智能製造的「靈魂」。談及企業的數位化轉型,褚健認為,其核心是讓工廠變得可視化。
  • 浙江科創板添新軍 工業自動化領域龍頭企業中控技術明日開啟申購
    圖源:中控技術官網11月11日,浙江科創板新軍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控技術」)開啟申購,這也將是濱江區第六家科創板企業。中控技術此次擬募資16.07億元,投向新一代控制系統研發及產業化、智能化工業軟體研發及產業化、年產20萬臺高精度壓力變送器、年產10萬臺/套智能控制閥、自動化管家5S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智能製造前沿技術研發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等多個項目。
  • 中控技術:工業自動化龍頭企業,業績持續穩定增長
    11月24日,工業自動化領域的龍頭企業,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控技術」,688777.SH)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了。值得注意的是,中控技術這家主攻工業自動化的企業曾在國內分布式工業控制系統(DCS)連續九年保持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因此,一上市就倍受資本界矚目。
  • 中控技術: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中控技術: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時間:2021年01月08日 20:20:49&nbsp中財網 原標題:中控技術: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安全儀表系統的銷售及技術服務。由發起人以原浙江中控技術有限公司經審計的淨資產按原出資比例折合股份認購,發起人出資時間為2007年10月18日。
  • 將AI圍棋技術應用於交通信號燈調控 用實時腦電波合成音樂的智能...
    商報訊 (記者 茹雪雯) 「我今年已經50多歲,但我的心態和創業激情始終停留在30歲,也希望能有更多新生代企業家與我一起參與到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中去。」 在近日舉辦的2019新生代企業家論壇上,老一代杭商代表、中控科技創始人褚健的這番話,贏得了臺下400餘位杭州新生代企業家的掌聲。
  • 科學有國界!錢學森:外國人能搞的,難道中國人不能搞?
    今天看到了一個街頭採訪視頻,一個主持人問了一些路人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也很簡單:「你認為科學有國界麼?」 被問到的人幾乎全部回答:「科學沒有國界。」 但是事實是這樣的麼?
  • 科學有國界!錢學森:外國人能搞的,難道中國人不能搞?
    今天看到了一個街頭採訪視頻,一個主持人問了一些路人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也很簡單:「你認為科學有國界麼?」被問到的人幾乎全部回答:「科學沒有國界。」但是事實是這樣的麼?,搞科研的人和經費都是有國界的,那它的科研成果也就是科學,又怎麼可能是沒有國界的呢?
  • 鄭永剛、褚健等知名浙商都在了,「全國知名浙商寧夏行」活動要開始...
    在國務院辦公廳組織開展的網上政務服務能力評估中,寧夏2018年度、2019年度連續排名西北地區第1位、全國第11位。2019年,寧夏實現生產總值3748.48億元,比上年增長6.5%;全年區內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12元,比上年增長高達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