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月
圖文:審稿-嘟嘟、排版-斯凱勒
封面圖:http://fna.ir/dfiset
年初,蘇萊曼尼遇刺、美伊關係急劇緊張時,國內的親朋好友紛紛以「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被點燃」的理由催促我儘快回國。
而與國內熱火朝天的議論氛圍不同,在百萬人遊行結束後不久,伊朗的街道就恢復了正常,生活也恢復了平靜。德黑蘭的交通依舊擁堵,咖啡館和水煙館依舊人聲鼎沸,大家該上班上班,該上學上學,沒有一絲恐慌氣息。
自從2月份伊朗官方通報兩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以來,疫情仿佛突然之間就在伊朗爆發了,並且致死率極高。伊朗衛生部於當地時間3日中午,宣布新增835個確診新冠病例,累計確診2336例,新增死亡11例,累計死亡77例。
(圖中線路僅示意伊朗國內公路交通主幹線路)
(參考:Wikipedia-2020 coronavirus outbreak in Iran)
確診及疑似病例遍布伊朗大多數省份,已經有多名官員感染,包括國家議員、衛生部副部長、國家安全事務委員,甚至副總統。其中,國會290席中有23人確診,最高領袖顧委會有一名官員染病去世。鄰國紛紛關閉邊境,取消往來伊朗的航班。
來源:澎湃新聞
隨著伊朗疫情急速惡化,我身邊的在伊華人也紛紛撤離,並且預言「伊朗藥丸」,對比國內的嚴防死守、積極管控,「伊朗人沒幾個重視的」。
即使面臨歸途中有被感染的風險,也面臨回國後需要隔離等情況,「也比留在這裡一點辦法都沒有強」。大多數在伊華人都決定,無論如何也要逃離伊朗。
外界都以為伊朗又一次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時候,我也持謹慎小心的態度,在家裡蹲了好幾天,直到「物資告急」,不得不出門採購時才發現,伊朗還是那個伊朗,德黑蘭還是那個德黑蘭。
街上車水馬龍,摩託車橫衝直撞,街邊的水煙館和咖啡館依舊在營業,伊朗人也像往常一樣聚會聊天,吞雲吐霧地享受時光。超市和水果店備貨充足,並沒有出現我預想的「搶購一空」的情況。並且,路上的行人們戴口罩的比例還很少。
伊朗街頭戴口罩的人,來源:http://fna.ir/dfgurt
據我的觀察和了解,目前伊朗民眾也似乎並不擔心新型冠狀病毒。至少就我身邊的朋友來看,大家一點都不恐慌,該出門出門,該旅遊旅遊,在家無聊了就出門聚會,去咖啡館和朋友們一起無聊。生活照舊。
為啥在如此嚴重的疫情之下,伊朗人還是那麼佛系淡定?
1、恐慌者早已逃離
中國與伊朗的直飛航班,早在疫情剛爆發時就已經被取消。許多國家也已限制中國公民入境。大家在研究如何逃離伊朗時,首選是先飛到離德黑蘭很近的杜拜,然後再轉機。買機票也要拼手速,猶豫一會兒就沒有了。
後來當杜拜出現伊朗的輸入病例時,這條航路也斷了。但是這也沒阻擋住要離開的人的腳步。一張德黑蘭飛曼谷的機票,使我一位朋友終於成功逃離了伊朗,該航班每星期僅有一趟。當他順利坐上飛機到達曼谷中轉時,他告訴我:
「有的伊朗人也慌了,飛機上也有很多伊朗人,有的飛加拿大,有的再從曼谷飛回中東地區,到土耳其或者杜拜。」
可見,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害怕的伊朗人早已用腳投票,選擇逃離。
但也正因如此,伊朗成為了病例輸出大國。據世衛組織2月28日統計,伊朗已向11國輸出97例病例。巴林、黎巴嫩、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阿曼、阿富汗等國家的確診患者都有過伊朗旅行史或就是伊朗人。同時也向中國「倒灌」輸入了3例。
德黑蘭的醫護人員,來源:http://fna.ir/dfic8d
2、時局常變,習以為常
美國重啟制裁;汽油漲價引發人民示威;聖城旅司令蘇萊曼尼遇刺;烏克蘭客機墜毀,後來發現是自家革命衛隊誤擊……伊朗人民的生活似乎一直是處在大風大浪之中,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對他們來說好像也不算什麼。
庫姆醫科大學的一名負責人也在電視上告訴大家,新冠肺炎沒有流感可怕,致死率還沒有流感高,大家不必恐慌。
伊朗副總統感染的消息剛爆出來時,我問一位當地好友對此有什麼看法,他說:「不關注新聞很久了,沒心思再操心這些事情,現在只管過好自己的生活。」
德黑蘭街頭,來源:http://fna.ir/dfha0a
3、醫療條件優秀
有的人說伊朗受美國制裁,衛生條件極差,但事實剛好相反,伊朗醫療條件其實不錯,很多醫生都有海外留學背景。公立私立醫院我都體驗過,條件很好,看病吃藥的收費也十分便宜。
和中國一樣,伊朗也擁有上千年歷史的傳統醫學,身邊的伊朗朋友們在感冒生病的時候,並不是第一時間去醫院看病,而是拿出「傳統伊醫配方」,泡個草本茶,或者集中植物液體混合一下喝下去,過幾天病就好了。甚至高血壓也有專門的草藥,聽說還十分有效。
當然,醫療條件好並不意味著能夠抗住疫情大規模爆發時的重壓,形勢仍舊嚴峻。但伊朗人也相信傳統醫學能夠幫助提高人體免疫力,降低病毒感染率。
話說回來,也出現不少無釐頭的行為,比如食用洋蔥和姜來預防病毒,「煙燻驅毒療法」讓病毒退散……
4、 Insha』allah (真主的安排)
伊朗的全稱是伊斯蘭共和國,幾乎所有國民都是穆斯林。雖然如今在談到宗教信仰時,有的人會說自己僅僅是身份證上寫著穆斯林而已。但宗教在這個國家始終有著無比崇高的地位,其教義還是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大部分的伊朗人。
死亡對穆斯林來說並不可怕,他們並不畏懼死亡,相信一切都是真主的安排。
到相熟的雜貨店採購,擔心自己全副武裝的樣子會嚇到老闆,於是一進門就先跟他問好,同時卻驚訝地發現他沒有戴口罩。
我問他:您有口罩嗎?為什麼不戴口罩?不擔心病毒嗎?
他砸了砸嘴:不擔心,沒問題,一切都好,沒什麼好擔心的。
我說:你這裡人來人往的,你感染了病毒怎麼辦?
他笑著攤開雙手看上天:Insha』allah (真主的安排)
結完帳我用波斯語跟他道謝與告別,他也回我「Salamati boshi (祝您身體健康)」。這本是伊朗人常用的問候語,但在疫情嚴峻的當下,卻讓我十分動容,也回敬了他同樣的句子,希望他真的身體健康。
當地的商店,來源:http://fna.ir/dfgurt
5、由上而下的自信
即使有著中國的前車之鑑,在伊朗議會會議上,還是沒有任何官員佩戴口罩。2月24日,伊朗衛生部副部長哈利其在召開疫情發布會時,自己也沒佩戴口罩。那時,伊朗總統魯哈尼甚至在講話中稱:「伊朗不會因疫情停工停學,但同時會大力做好防控工作,社會停擺正是敵人所希望看到的。」
外交部長也稱伊朗疫情將很快結束,所有外國對伊朗的管控措施都是臨時的,很快都會取消。
直到疫情狀況急轉直下,伊朗才開始採取諸多防控措施,比如暫時關閉了全國14個省的學校;要求所有藝術活動都取消;在各省交界處設體溫監測站;建國41年來首次取消了周五集體禮拜;對清真寺、地鐵、公交車進行消毒等等。
檢疫人員在德黑蘭與庫姆交界處進行檢測體溫,來源:http://fna.ir/dfiset
也許官方初期的樂觀自上而下傳到了民眾心裡,我身邊的伊朗朋友們也都十分淡定,學校停課了就回家,約著好朋友一起去伊朗北部旅遊,說「森林裡沒有病毒」。有的坐地鐵也不戴口罩,他們相信「自己有著良好的衛生習慣,病毒一定不會落到自己頭上」。
最後,真心希望有力的防控措施加上樂觀的心態,能讓伊朗早日戰勝疫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