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是怎麼一回事?

2020-11-10 科學公園

文 | 飛蠓

熱大爆炸宇宙學

大爆炸」是中國大陸對「The Big Bang」的意譯,港臺譯為「大霹靂」。有意思的是,「Big Bang」本來是它的反對者為了嘲笑它而取的名稱。1949年3月,穩恆態宇宙模型的提出者弗雷德·霍伊爾在BBC廣播節目「The Nature of Things」諷刺性的把對手的宇宙模型形象地稱作「Big Bang」,不料歪打正著,這個詞卻成了這個理論最深入人心的名稱。

事情要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開始說起。1917年,愛因斯坦發表了論文《根據廣義相對論對宇宙學所做的考察》,根據他的廣義相對論計算的結果,宇宙不是靜態的,這和當時的主流認識不一致,因此愛因斯坦在方程中人為地加入一個「宇宙學常數」的參數進行修正。後來他稱這是他一生中犯的最大錯誤。為什麼?因為十幾年後天文觀測就發現,宇宙不是靜態的——1929年,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通過天文觀測發現兩個規律:1,遙遠的星系都在遠離地球;2,遠離的速度和它們到地球的距離成正比,這被稱作哈勃定律

勒梅特和愛因斯坦在一起

哈勃定律揭示了一個事實:我們所處的宇宙正在膨脹。最早意識到這一點的是比利時天文學家勒梅特,他同時想到,既然宇宙在膨脹,那麼追溯既往,宇宙一定是從一個很小很小的「宇宙蛋」開始演化的。出生於俄國的科學家伽莫夫發展了勒梅特的思想,他和他的兩個學生阿爾菲、赫爾曼一起於1948年提出了一個宇宙模型。在這個宇宙模型裡,宇宙最初開始於一個物質、時間和空間都捲曲在一起的「奇(qǐ)點」,奇點處物質密度、溫度和時空曲率都是無窮大的,隨後宇宙開始膨脹,溫度逐漸下降,開始形成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星系等天體。這個模型和霍伊爾的宇宙模型嚴重對立,於是就發生了上文提到的事件。

不過可別望文生義,以為宇宙是伴隨著一聲巨響而誕生的。這個宇宙模型並沒有這個意思,是對手強加給它的。

那麼宇宙大爆炸模型究竟正確不正確?它到底是異想天開的猜想還是反映了客觀規律的理論?我們常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具體到天文學上,就是要看有沒有觀測證據支持它,或者根據它所作的預言能不能得到證實。如上所述,哈勃定律是宇宙大爆炸模型的第一個觀測支柱

從大爆炸宇宙模型中可以得出幾個推論,其中之一就是宇宙誕生之初遺留下的熱輻射依然存在於宇宙的各個角落,只是已經降低到2.735K,其輻射頻率已經降到微波範圍。1964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兩個無線電工程師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在研究衛星通信時發現,宇宙中存在一種各向異性的微波輻射,波長為7.35釐米,天文學家們很快意識到這就是大爆炸宇宙模型預言的宇宙背景輻射。他們因為這項成就獲得了197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威爾遜和彭齊亞斯,背景是他們當時用的天線

伽莫夫的學生阿爾菲研究了輕元素的合成問題,1948年愚人節那天他與貝特、伽莫夫聯名發表了一篇論文,被人戲稱為αβγ理論。根據這個理論預測的宇宙中的輕元素同位素(氦4、氦3、氘、鋰7等)相對於普通氫元素的質量比與實測結果大體相符。而且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第二個理論能解釋這些觀測結果。

大爆炸理論預言,最早的一批星系和類星體出現在大爆炸後10億年,之後更大的結構如星系團才開始形成。由於星系不斷的衰老和演化,所以我們觀測到的距離遙遠的因而也更早(光速傳播速度有限,我們看到的遙遠星系是它們很久很久以前的形態)的星系和近距離的星系存在很多不同之處。此外,即便距離相近,相對較晚形成的星系和宇宙誕生之初就形成的星系也存在較大差異,這與霍伊爾等人的穩恆態宇宙模型強烈牴觸,相反與大爆炸理論的計算模擬結果比較吻合。這是支持大爆炸理論的第四個觀測支柱。

由於這些天文學觀測結果,目前天文學家普遍相信,宇宙大爆炸正如地球繞太陽運動一樣,是一個事實。天文學家之間爭論的,只是這個模型的具體細節。

最後自問自答幾個常見的小問題。

1、大爆炸之前宇宙是什麼樣?

時間本身都是大爆炸之後產生的,所以「大爆炸之前」在邏輯上是不存在的。

2、大爆炸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如上所述,大爆炸只是一個形象的稱呼,但和我們日常生活所見到的化學爆炸和物理爆炸不同的是,膨脹的不是某種物質,而是時間和空間。更具體地講,就是我們度量宇宙的尺子被宇宙本身悄悄改變了,而我們能且只能通過對宇宙早期的尺子(也就是說是遠處的尺子)的研究來證實和發現這一點。

但是,在距離我們較近的這部分宇宙根本觀測不到這種變化,所以宇宙膨脹和大爆炸對我們日常生活沒有影響。換言之,你早上扯的三尺布,中午量是三尺,晚上量是三尺,什麼時候量都是三尺,10億年以後去量也還是,因為我們用的尺子和我們的布同步膨脹,但是如果用10億光年外的尺子量,就會發現這塊布不是三尺了。

3、日常生活中能體會到大爆炸嗎?

這個倒是能的,起碼以前是能的。打開你家的模擬信號電視機,在沒有任何信號輸入的情況下,能看到滿屏的雪花點,其中的一小部分雪花點就是宇宙大爆炸之初殘存的熱輻射所致。

老式電視機的滿屏雪花點

4、宇宙會持續膨脹嗎?

這個取決於宇宙中物質的「密度」。如果物質密度高於一個特定值,那麼宇宙會由於引力的作用而停止膨脹並開始收縮,最終會重新收縮在一起;如果物質密度等於或低於這個值,則宇宙會持續膨脹下去。

相關焦點

  • 揭秘《生活大爆炸》科學元素:弦理論怎麼回事
    揭秘《生活大爆炸》科學元素:弦理論怎麼回事 該書對流行美劇《生活大爆炸》進行「深度解密」,重點在解讀劇中涉及的流行文化及科學元素。  正如我們所知,《生活大爆炸》是一部「技術含量很高」的肥皂劇。不光是普通觀眾,科學家也愛《生活大爆炸》。本書中,科學家詳盡解釋了電視劇中出現的科學道理和典故。
  • 宇宙誕生於137億年前,宇宙大爆炸是怎麼回事?
    這一事實,現在被稱為哈勃定律,它表明一定有一個時間點,在這個時間點上所有這些星系中的物質都聚集在一個地方。 這個時間點,就是我們的宇宙誕生的時候,現在被稱為宇宙大爆炸。從那時起宇宙膨脹的體積有多大取決於它的增長時間和膨脹速度。哈勃宇宙望遠鏡和其他一些儀器收集到的精密測量數據都指向這一結果。
  • 宇宙誕生於137億年前,宇宙大爆炸是怎麼回事?
    宇宙,它巨大的空間和時間的上的巨大尺度讓我們目眩神迷。它能夠延伸到多遠?它的終點在哪兒,在天文望遠鏡能看到的星圖和星系流動延伸的範圍之外存在著什麼?能夠讓我們窺視宇宙中最遙遠的領域的可能會是一系列非同尋常的新的調查和技術,但也可能是對物質和能量在最小尺度上的行為的觀察。值得注意的是,通常我們對原子核內部的超微小王國的理解不斷加深,會使我們能夠看到空間和時間的最大遠景。
  • 宇宙大爆炸是什麼?宇宙大爆炸是怎麼發現的?
    然而這些擠成一團的物質怎麼會演變成為許多的碎片呢? 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宇宙曾經發生過大爆炸,1948年的4月加莫夫與天體物理學家阿爾弗貝特共同撰寫了一篇關於宇宙起源的文章,文章說,在2000億年前,我們的宇宙的空間極其的微小,其中所有的物質都緊緊地擠在宇宙蛋或者是原始火球內,其溫度高達10^12次方攝氏度。
  • 大爆炸、暗物質與宇宙的命運
    宇宙到底是如何構成的?這個問題困擾了人類千百年的時間。按照目前宇宙物理學的理論,宇宙起源於一場宇宙大爆炸。宇宙的形成是目前人類的終極問題,對於宇宙大爆炸的探索,科學家們是否已經有答案了呢?宇宙是如何膨脹的?宇宙有可能還會再爆炸一次嗎?暗物質又如何被發現?人類是否將會陷入永恆的孤寂?
  • 宇宙「大爆炸」能量是怎麼來的呢?
    宇宙起源在現有的理論中是來自「奇點」的「大爆炸」。那麼大爆炸的能量又是怎麼來的呢?宇宙大爆炸之後,「爆炸後的能量」最終形成了包括地球在內的所有天體,還有人類所需的各種元素。爆炸所產生的的能量最終轉化成為物質。
  • 什麼是宇宙大爆炸?我們怎麼發現的?是什麼為大爆炸提供動力?
    大爆炸是宇宙中最早的已知事件。我們可以追溯約138億年的宇宙歷史,直到一個被稱為「大爆炸」的火熱時期。當時,宇宙非常炎熱和密集。實際上,我們今天觀察到的所有事物包括我們能看到的最遠的星系,都被裝在比葡萄柚小的空間中。自從大爆炸以來,我們的宇宙一直在膨脹和冷卻,使星系、恆星、行星和生命得以形成。如果沒有人記錄宇宙,那麼我們怎麼知道當時的宇宙呢?
  • 宇宙是奇點發生大爆炸而產生的,這個神奇的奇點又是從哪來的呢?
    億年之久了,只從人類科學誕生之後,人類科學的研究領域可謂是十分廣泛,從宇宙、天文、氣象,到物理、化學、生物等,幾乎涵蓋了宇宙誕生137億年這段時間內的各個方面,可唯獨對於誕生宇宙的這個奇點很是陌生,幾乎沒有物理學家與天文學家去專門研究這個奇點是怎麼回事?
  • 宇宙大爆炸可以休矣!「奇點」是怎樣的存在?我們該怎樣理解宇宙
    如果說在宇宙誕生學說中最有影響的,莫過於宇宙大爆炸理論了。1927年,來自比利時的天文學家和宇宙學家勒梅特首次提出了大爆炸理論。1929年,美國天文學家哈勃的宇宙膨脹理論似乎又給大爆炸理論增添了新的證據。於是,美國科學家伽莫夫在1947年正式提出「奇點大爆炸」學說。
  • 宇宙中存在比宇宙年齡還大的星球?或證明宇宙大爆炸理論是錯的
    ),砰地一聲爆炸了,又經過一系列的反應,宇宙就形成了。這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論,也是目前對於宇宙形成的一種合理推測,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當然這種理論也沒有被證實,但是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這個理論是錯誤的。宇宙的年齡大概為138億年,這個年齡對於一生只有幾十年的人類來說不可謂不長,可是一些科學家們卻在宇宙中發現了一些比138億年還要久遠的星球,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關於宇宙大爆炸,沒有人親眼目睹,那科學家又是怎麼知道的?
    生活中很少有東西比宇宙的廣闊無垠更能引起人們的好奇心和迷戀,縱觀歷史,從宗教學者、哲學家到現代作家和太空人,每一個人都試圖解釋萬物真正的起源。當今科學界和學術界的主導學說是「宇宙大爆炸」學說,而鑑於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這一不可思議的事件,許多人不再認為「大爆炸」是一種理論。
  • 宇宙的一切來自大爆炸,那麼大爆炸又是來自哪裡?
    但目前我們所說的暴脹理論、多元宇宙似乎並沒有這樣性質。」——保羅·斯坦哈特,2014當我們談到宇宙誕生的時候,第一時間會想到宇宙起源於炙熱、稠密、膨脹的狀態,一切的物質都來自於此。通過觀察和測量宇宙今天正在膨脹的事實(星系之間在各個方向上的距離越來越遠)我們不僅可以確定宇宙的命運,還可以確定它從何而來。
  • 宇宙暴漲怎麼回事?
    上一篇我們論述了宇宙大爆炸理論的是如何被提出和以及發現科學證據的過程,但大爆炸理論在解決早期宇宙學的一些難題的同時,隨著觀測技術的進步,也在某些觀測上產生了很難解釋的問題。這幾個問題分別是視界問題、平坦性問題和磁單極子問題,下面會一一講述大爆炸理論的完善和補充——美國物理學家阿蘭·古斯提出的暴脹理論是如何解決它們的。
  • 宇宙大爆炸並非宇宙的開始,而是我們認識宇宙的開始
    大爆炸並非宇宙的起點,而是我們認識宇宙的起點,也就是我們目前的認知僅限於從大爆炸開始,而大爆炸之前是什麼樣的,一切都只是假說與猜測,比較靠譜的猜測是暴脹理論。實際上,大爆炸理論並非難以理解,它基於幾個已經被證實的物理理論,因此大爆炸理論是比較靠譜的,下面聊聊是怎麼回事。
  • NASA在南極找到完全相反的平行宇宙,到底怎麼回事
    你最近可能有看許多新聞報導聲稱,「NASA在南極找到平行宇宙的證據!」或 「NASA發現完全相反的鏡像時空!」,所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在4月8日,知名的《New Scientist》期刊發布了一篇專題文章,討論了在南極所進行的微子探測實驗的一些異常結果,以及對於推測宇宙學模型而言這意味著什麼,該模型假定了有一個反物質宇宙從大爆炸反方向延伸 。
  • 宇宙大爆炸
    宇宙是怎樣產生的呢?中國古代的傳說,是盤古大神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西方傳說是上帝創造了一切。1946年,美國的加莫夫提出了「大爆炸」理論。宇宙誕生於一片虛無之中,沒有空間,沒有時間,也沒有能量,沒有物質。大約在100億年前,一個質量和密度無限大,而體積無限小的點爆炸了。它炸出了具有時間,空間和物質的宇宙。星系,太陽,地球,水,空氣和生命等就伴隨著這個不斷膨脹的時空逐漸形成。
  • 宇宙起源於「大爆炸」?那「大爆炸」又是怎麼來的?
    「除了名字以外,大爆炸理論並不是一個真正的爆炸理論,它實際上只是一個關於爆炸結果的理論。」——阿蘭·古斯每當我們談論宇宙起源的時候,都會提到大爆炸理論,這個理論的名字從字面上就給了我們一種宇宙從一點爆炸並誕生的感覺,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在這個理論中沒有「奇點」,也沒有任何東西爆炸,這個理論說的是一個宇宙的狀態,這個狀態在過去溫度更高、密度更大、膨脹速度更快。
  • 竟從另一宇宙流浪而來?宇宙大爆炸靠不住?
    據統計,宇宙已經形成了138億年,其中幾乎沒有星球能超過宇宙的壽命,不過NASA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宇宙現象。這個現象或將推翻之前人們對宇宙的認知,如果這一發現被證明是真實存在的,整個宇宙文明都要重新洗牌。NASA到底發現了什麼?那就是在宇宙中存在一顆比宇宙還老的星球,這是怎麼一回事?
  • 一波三折的「大爆炸宇宙模型」,最終被接納,怎麼做到的?
    科學史上故事很多,今天老郭不想給大家分享那些勵志奮鬥的感人故事,而是要給大家分享一件趣事:神父提出的宇宙火球模型,被反對者譏諷為「大爆炸模型」,後來火球模型逐漸被實驗觀測所證實,這個曾經被大家用來譏諷的名稱「大爆炸模型」反而被學術界沿用了下來。
  • 144億歲的恆星被發現了,宇宙大爆炸論要被推翻?
    對於宇宙的形成,許多科學家都認為宇宙觸及了「奇點」,然後形成了大爆炸。所以在宇宙形成之前,一切都不存在,現在宇宙已經有138年了,這一論點也得到了許多科學家的認可。但也有許多科學家發現了與此相反的事情。如果在宇宙形成之前一切都不存在,為什麼我們能找到一個比宇宙時代更長的行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