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引力不是一種力,那麼它如何使物體加速的?

2021-01-09 天文在線
百家號獨家內容。

問:愛因斯坦說過,地心引力這種東西並不存在。質量與質量之間不會遠距離相吸。這其實是時空的扭曲。只有將力作用於物體,物體才會加速,否則,它們就應保持常速。我在網上找到的一些解釋認為引力始終一致,在其想像試驗中,一個站在地球上的人與一個坐在火箭裡「被加速」遨遊太空的人感受到同樣大小的引力。我能理解為什麼這些狀況下引力是相同的,但如何解釋一塊磚從一幢建築物上掉落時,其加速度為9.8 m/s^2 ? 而且,上面那個想像試驗中已存在一個力(即火箭的推進力)。

答:這可能是關於一般相對論最普遍的一個問題。如果引力不是一種力,它如何使物體加速?

一般相對論認為,能量(以質量,光或其他任何形式)控制時空扭曲,時空的扭曲又控制這些能量的移動。「引力」的概念就成了物體沿著彎曲的時空下落。物體下落的路徑被稱為「測地線」。就讓我們從觀察物體引起的彎曲開始,然後再來討論測地線的問題。

圖解:3條測地線構成的球面三角形。在球面上,測地線是大圓。

由物體引起的彎曲的度與物體能量有著直接的關係(最典型的是,物體最重要的能量是它的質量能量,但也會有例外。)在太陽系中,太陽的質量是時空扭曲的最重量級製造者,其影響大到可以完全忽略地球質量所造成的扭曲,幾乎可以這麼說,因為地球繞著太陽運行,因此其質量是可以被忽略的(我們稱之為測試粒子極限)。同理,當你站在地球上時,是地球的質量而非你的質量支配你周圍的時空扭曲,因而你也可以將自己視為一個無質量的測試粒子。然而,我們所知的事實是,你將自身周圍的時空扭曲了僅僅一點點,而這一點點作用卻對地球產生了相應的影響。

現在,讓我們回到測地線的問題上來,一個處於測地線運動中的物體感受不到其他的力,它順著一個類似時空下坡的方向運動(時空扭曲正是這樣影響物體運動的)。有點出乎意料的是,物體運動時順著哪一條特定的測地線則取決於它的運動速度,而不是它的質量,(除非它的質量為零,這樣它的速度就是光速),沒有其他力作用於該物體,因此我們認為該物體是自由落體,引力不再起作用。(從技術上來說,如果一個物體比一個點大,那麼它就會受到潮汐力的影響,該力是由於物體兩端的引力差造成的,不過我們對這種力忽略不計)。

現在我們來更深入的考慮一下測地線的問題。它們長什麼樣?我們站在地面把一個球拋向空中,它會在空中以拋物線的軌跡飛起並落回到地面上,物體正是沿著這樣一條測地線運動的,下個合適的定義,即考慮到空間的扭曲,這條路徑好像是一條直線穿過一個四維空間。但這和我們所說的引力加速度有什麼關聯?

讓我們根據自己在地球上的位置選擇一個坐標系,我們假設自己在原點,定義將球拋向空中的時間t 為0(只是給這個定位點一個名稱,並無它意)。可以用一個合適的參數在坐標系中定義這個球在空間中的位置,我們稱之為仿射參數。當球在空間中移動,這個參數的特定功能可以將它在空間中的位置表現出來,稍微改一下說法,就是將球在空間與時間中的位置聯繫起來。當我們觀察這條運動軌跡時,發現物體似乎是在朝著地心方向加速運動,因而萌生了一個想法,即這是引力作用的結果。

然而真實的情況卻是,在我們的坐標系內,物體的運動過程以測地線方程的形式呈現,如用數學表示,則該方程如下圖:

(圖片來源:WJ百科)

方程中,x(帶有上標希臘指數的)所指的是球在坐標系內的位置,這些指數表明我們是否在討論x,y,z 或者時間坐標,被求導的參數t是仿射參數,在這個例子中,它可以被稱為「恰當的時間」(當物體運動較慢時,我們可以將t看作坐標系內的時間坐標)。方程的第一項是物體在坐標系內加速的情況,第二項表示引力的作用,那個看上去有點像吊人遊戲的玩意兒叫做連接符號,它能將因時空扭曲產生的所有結果編碼(還包括我們選擇坐標系的信息)。實際上方程總共有16項,是用愛因斯坦求和約定寫成的,它表明時空扭曲的影響造成了物體的加速,這不僅僅基於物體穿過空間的速度,還有其穿越時間的速度。

如果時空不存在扭曲,那麼連接符號則都為零,那樣我們會看到物體以0加速運動(恆速),除非有外力作用於物體(該力數值會取代方程右邊的0)。(這裡又有一些技術細節,這個等式只能在笛卡爾坐標系統中成立,而在其他例如極坐標中,連接符號的值不會消失,但在這種情況下它們只是描述坐標系的各種變化)。

如果存在時空扭曲,那麼連接符號的值就不會為零,然後突然間,加速度出現了,是扭曲的時空導致了我們所謂的引力加速度的出現。

請注意,上面的方程中不存在質量,物體的質量並不重要因為它們都沿著測地線運動(只要物體的質量不是零,否則情況會有所不同)。

那麼,用測地線的方式描述引力究竟有什麼用?難道我們就不能把引力看作一種力,然後完事大吉嗎?

事實上,在兩種情況下,用測地線的方式描述引力的作用與將引力作為一種力描述得出的結果會大不相同。第一種情況是指物體運動的極快,接近光速。在這種情況下,牛頓的引力理論沒能正確地解釋能量的作用。一個極為重要的例子就是,對於那些無質量的粒子來說,例如光子(光),關於廣義相對論的最初實驗證明之一,就是光會在遇到有質量的物體(例如太陽)時偏斜。另一個與光有關的作用是當光穿過地球的引力場時,它會失去能量。而這一點早在廣義相對論出現之前就被預言了,因為考慮到地球引力場會保留含有放射性微粒的能量。然而,在這一作用已經存在的情況下,牛頓的引力理論中卻沒有提及它。

引力會產生極大改變的第二種情況,是當物體處於極強的地球引力場中,例如在黑洞周圍。這裡的引力強到連光都無法逃脫。在牛頓的引力理論中,對引力的影響的計算考慮到物體的逃逸速度,以及物體的速度存在超過光速的情況。令人驚訝的是,你所得到的答案與廣義相對論中得出的一樣。

然而,由於光是沒有質量的,你沒法用牛頓的引力理論對引力的這一影響作出合適的描述,這就說明需要找一個更加完備的理論來解決這個問題。

做個總結,廣義相對論認為物質會使時空扭曲,而扭曲的時空會造成一種廣義的,作用於物體的力。然而,與其說這是一種作用力,不如說是物體在時空中沿著測地線運動。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Jolyon Bloomfield- curious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如果重力不是一種力,它如何使物體加速?
    相反,它是在彎曲時空。如果沒有力,該如何解釋重力產生的加速度?物體只有在受到力的作用時才會加速;否則它們應該保持恆定的速度。我在網上找到的一些解釋是關於等價性的,以及一個人站在地球上的體驗與一個人在火箭中被加速在太空中的重力相同的思想實驗。我明白為什麼這些條件是一樣的,但我看不出這如何解釋一個磚塊從一棟建築物上以9.8米/s2的速度下落。同樣,在那個思想實驗中,一個力被施加(火箭的推力)。
  • 萬有引力如果不是一種力,為什麼會被稱為四種基本力之一?
    萬有引力定律是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它在17世紀首先由艾薩克·牛頓提出,它指出所有物體都受到引力的吸引。牛頓的發現被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所取代。然而,對於大多數實際應用來說,牛頓的萬有引力通常情況下仍然是可以準確描述的。
  • 如果兩個物體間的距離趨近於零,那麼引力就會無限大嗎?
    按照萬有引力定律,任何有質量的物體之間都會產生相互的吸引作用,其數值大小與它們的質量乘積成正比,與相互之間的距離平方成反比,表達式為:F=G*M*m/r^2,其中G為萬有引力常數。兩個物體當距離逐漸加大時,按照此公式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會衰減得很厲害,那麼,如果過程反過來,將兩個物體無限靠近,它們之間的引力能否變為無窮大呢?
  • 無限的引力能否作為永不枯竭的能量來源?
    能量是物體的屬性,力描述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是物體相互作用時能量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的方式,但是力不是能量本身。引力是一種力,所以它只提供了讓物體交換和轉換能量到不同狀態的一種方式。如果把一個鐵球拿到山頂之後釋放,鐵球就會掉下來,並加速運動,似乎獲得了能量。這不就是引力給鐵球提供能量的例子嗎?不。引力只是一種力,所以它只是描述了物體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 廣義相對論一直認為引力不是力,為啥我們教科書還要談引力
    眾所周知愛因斯坦提出了一個理論叫:廣義相對論,這個理論最大的反常規觀點就是:引力不是一種力,這個觀點非常挑戰人類的直覺,所以到現在為止都有很多網友無法贊同這種觀點,但是引力為啥不是力,愛因斯坦是如何做出這一個論斷的,為啥我們的教科書還要談引力,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 如果光線沒有質量,為何它會被引力影響?
    光和物體中的能量正是吸引其他天體運動的幕後之手(當然,來自各種地方的動量、力量和壓力也起著次要作用)。如果你往一個箱子上照一束光,反射到鏡子上,根據能量,它與其他任何事物一樣受引力吸引。這並不令人驚訝,因為當箱子吸收了光子的時候,用光子質量除以c^2,可知箱子的質量上升了。重力偏轉了光線,還引發了一種逆反應——光線拉回了重力。
  • 對引力的認知是如何進化的?什麼才是真正的引力
    當我們將一支筆放在桌子上的時候,這根筆會受到整個地球的引力而緊貼在桌面之上,然而,隨便一個三歲小童就可以輕而易舉將這支筆拿起來,在與整個地球的引力對抗中取得勝利。其二,就是引力的作用範圍最廣,無論是天體的運行、物體的下落,都是引力作用的結果,任何兩個具有質量的物體之間都存在著相互的引力作用,這就是萬有引力。
  • 月球沒有撞擊地球的原因,真真假假的引力與離心力
    作用在衛星上的是兩種力:引力,把衛星拉向地球;離心力,把衛星推開。他寫道:「當一個小質量物體通過大物體的引力場時,如果恰好有足夠強的離心力平衡了大物體的引力,就會出現圓形的運轉軌道。」「如果引力和離心力之間的平衡不是完美的,……小物體將遵循橢圓路徑圍繞大物體轉動。」牛頓會怎麼說呢?
  • 為什麼引力會使某些物體繞軌道運動而某些物體自由下落?
    物理學家:這兩者的微妙之處正是牛頓的偉大見解之一,「掉落蘋果」的力和「旋轉行星」的力是同一種力。物體向側面移動得越快,它在空中停留的時間就越長。如果速度足夠快,那麼它根本不會下落。無論引力是將物體拉入軌道還是使其「掉落」取決於物體的運動方式。 基本上,每個物體都希望遵循某種特定的軌道路徑。如果隨手扔一個球,那麼球也會沿著軌道運動。 如果那條路恰好與地面相交,那麼我們說「物體掉落了」。
  • 物體下落時速度會增加,那麼引力能使光加速嗎?
    如果我們就蘋果落地這一簡單的現象來分析,因為萬有引力的存在,使得蘋果從高處往下墜落時,對於地面觀測者而言,蘋果的速度會變得越來越快。那麼這種加速的現象是否也廣泛存在於其它物體呢?比如光?或許不少讀者朋友都曾思考過這個問題,按照我們學習的萬有引力定律來說,如果一束光朝著地球飛來,理應會在引力的作用下,速度越來越快,然而狹義相對論的一條基本原理——光速不變原理,似乎與這樣的結論產生了矛盾,那麼引力是否能使光加速嗎?
  • 時間沒有質量,甚至於根本不是物質,為何引力還可以讓時間變慢?
    光雖然沒有靜止質量,但是它從誕生之時起就一直處於光速運動之中,而運動就會產生慣性質量,而慣性質量又等效於引力質量,所以光一樣會與其它具有質量的物體發生相互的引力作用,因此光會被黑洞強大的引力所束縛,無法逃逸而出,於是黑洞的史瓦西半徑之內就成為了完全不可見的世界,黑洞的「黑」可謂是名副其實。
  • 時間沒有質量,甚至於根本不是物質,為何引力還可以讓時間變慢?
    其實不僅是月球、地球和太陽這樣的宇宙天體,任何具有質量的物體之間都具有相互的引力作用。光雖然沒有靜止質量,但是它從誕生之時起就一直處於光速運動之中,而運動就會產生慣性質量,而慣性質量又等效於引力質量,所以光一樣會與其它具有質量的物體發生相互的引力作用,因此光會被黑洞強大的引力所束縛,無法逃逸而出,於是黑洞的史瓦西半徑之內就成為了完全不可見的世界,黑洞的「黑」可謂是名副其實。
  • 為什麼會產生引力?
    我們對引力再熟悉不過,東西掉到地上,物體被束縛在地球表面,地球繞著太陽公轉,都是引力在起作用。那麼,我們現在對引力的了解有多少,引力究竟是什麼呢?牛頓並不是第一個注意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的人,但當他從數學上證明把蘋果吸引到地球上的引力一定與太陽束縛地球的引力相同之時,一個偉大的理論就誕生了。在牛頓看來,萬物之間都存在引力作用,其強度正比於質量乘積,反比於距離平方,這就是萬有引力定律。物體的質量越大,引力作用就越強。物體之間的距離越遠,引力作用就越弱。
  • 木星引力很大,是優質的加速器,引力彈弓效應是如何進行加速的?
    以旅行者2號為例,它在經過木星的時候,速度只有約10km/s,以這樣的速度要離開太陽系是有難度的,而且作為一名旅行者,它要旅行的時間也太過漫長了。所以它利用了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進行加速。旅行者2號在加速完成離開木星的時候,其速度已經達到了約35km/s。
  • 引力,既強大又弱小,它到底是什麼?
    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具有引力,任意兩個有質量的物體之間都會產生引力作用,這就是牛頓所講的萬有引力。引力極為強大,強大到宇宙星體皆受其控制。萬有引力公式很好的描述了引力與物體質量乘積和距離平方之間的數學關係,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去運用萬有引力公式,你會驚嘆其竟然如此準確。遺憾的是,我們所處的環境是一個弱引力場,當我們將萬有引力公式帶到強引力場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計算結果與實際情況相差太遠。
  • 它從何而來?
    由於重力,我們會掉下來(而不是上升),物體會摔到地板上,我們在空中跳躍時也不會飛向太空。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天起,我們似乎就被這種無處不在的無形力量束縛在地球表面。但是物理學家一直在思考重力。對他們來說,重力是一個有待解決的謎題,以便全面了解宇宙是如何運作的。
  • 地球的引力突然消失,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引力的本質是什麼?
    它的作用範圍幾乎無限,充斥在宇宙間的所有角落。電磁力是圍繞原子運動的電子產生的相互作用力,也是日常生活中各種作用力的宏觀表現,比如阻力、拉力和摩擦力等等。弱力和強力是作用於原子核內部的力,其中弱力是4種力中最弱的,但它的作用卻非常大,原子之所以會衰變,就是因為弱力導致的,正是弱力的存在,構成世界的物質才會那麼的豐富多彩。
  • 引力原來不是「力」,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早已被愛因斯坦相對論推翻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從小開始接觸物理,就已經形成一個概念,人之所以能站在地球上而不是飄向天空,都是因為地球的龐大質量對人產生的引力(重力),將人吸引在地面上。
  • 如果光子沒有質量,它是怎麼受到引力的影響的?
    找一個孤立的系統(稱為「粒子」)並加速它到一個速度v(速度v是矢量)。牛頓定義這個粒子的動量為p(也是矢量)這個動量p在這個粒子加速過程或碰撞中表現為一種簡單的形式。對於這簡單形式,動量p正比於v。當一個粒子不斷加速時,它的相對論質量將無限制增加。
  • 終極超光速:隔絕萬有引力,可以將飛船加速超過光速嗎?
    引力是制約人類飛向太空的主要因素,它的存在使得地球有了第一、二、三宇宙速度,讓人類的飛船在飛向太空和太陽系外時,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那麼如果有一種材料,可以隔斷萬有引力,人類的飛船能無限加速嗎?不過物理學家惠勒有兩句非常容易理解的總結:「質量告訴時空該如何彎曲,時空告訴質量該如何運動」圍繞這一點,廣相的對於引力的解釋是質量彎曲時空,所以準確的說萬有引力並不是一種力,它只是時空彎曲尺度的形容,當然我們現在將其定義為引力並沒有什麼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