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伍裡川(江蘇)
5月21日,2020年全國兩會拉開序幕。在會期縮減的同時,多項會議和採訪活動借力網絡、視頻、書面等形式,令今年的全國兩會新風撲面,且帶來諸多啟示。
據報導,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各次全體會議作電視直播或網絡圖文直播,新聞發布會、記者會、「代表通道」「委員通道」「部長通道」等採訪活動將採用視頻方式進行。昨天(5月20日)的一條實地探訪報導稱: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北京代表團駐地北京會議中心內,視頻採訪室準備就緒,工作人員在進行設備調試。根據大會要求,今年媒體主要通過網絡、視頻、書面等方式進行採訪,在代表駐地設立視頻採訪室,為代表接受採訪提供便利。
這些會議和採訪活動,均顯重要性和焦點性。這其中,「三大通道」歷來是出亮新聞、出金句的地方。在這些場合與活動中,直播方式和採訪方式的技術性變化,是在疫情期間作出的科學調整。某種意義上,也是一次特別的探索和演示。全國兩會意義非凡,舉世矚目。
在當前全球抗擊疫情的大背景下,這些資訊時代特有的、領先的傳播手段的合理運用,尤顯張力、信心和智慧。
形式變了,內容不變,質量不變,決心不變。全國兩會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履職與建言,表達與傾聽,引人關注。形式的變化,是為了更好更快捷地表現內涵,是為了更真誠更有力地保證會議和採訪質量,是為了詮釋任何時候都要凝聚全體人民意志譜寫國家治理新篇的決心。
我們看到,網絡直播、視頻方式,早已成為當下新媒體傳播的主流。在很多領域,這些傳播形式早已得到各個層面的試水。疫情期間,一些重大會議的呈現方式就是視頻會議。昨天(5月20日),從武漢逆行歸來的全國人大代表、無錫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陳靜瑜,隨江蘇代表團赴京參加全國兩會。
陳靜瑜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建議將武漢封城的1月23日,設為「國家公共衛生日」。與文字報導「同行」的視頻播報很是搶眼,很短時間內,「國家公共衛生日」話題就上了熱搜。而近來,基層幹部參與直播的例子也越來越多。
事實說明,網絡直播、視頻方式為公眾所熟知,對其間的要領,基層幹部、代表委員也多有掌握。全國兩會向新技術、新領域敞開懷抱,一定能吸引代表委員更好地履職盡責,一定能讓共商國是的平臺更開放、更親民、更接地氣。無疑,經由這些新媒體形式的引領,民意主張、國家意志將表現得更充分、更全面。
視頻和網絡直播的引入,更注重表達效率,更注重話語共鳴,可以想見,這將進一步激發參與者的表達力,使得會議和採訪充滿活力氛圍。話題的延展性、主題敘事的空間感,亦將更為明顯。視頻會議、網絡直播,一定會大放異彩。
過去的幾個月,在抗擊疫情之中,中國的大國責任擔當表現得淋漓盡致。在保證人民群眾安全與健康的前提下,復工復產有序進行,一些重大活動鏗鏘啟動,在這個大背景下,全國兩會的適時舉行,更顯向心力和凝聚力。擁抱了新技術、新形式的全國兩會,必將以濃濃新意和魅力,讓人久久回味。
來源:長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