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殼、蝦殼可為海洋微生物燃料電池提供豐厚養料

2020-11-24 中國新聞網

  在可再生能源開發領域,海洋微生物燃料電池佔有相當重要的一席之地。這種綠色水用能量供應系統具有可再生性、環保性和可持續發展性的優勢,而且實用性、普適性也很強。科學家希望能夠利用海洋微生物及淡水微生物的天然食性,在海洋或淡水水域產生可持續十多年的能量來源,為布置於近海和淡水水域的傳感器持久供電。而且,如果這種能源能夠實用化,還可依據其來研究發展獨特的水域移動監視系統。

  在現實生活當中,水用能量供應系統經常被放置到遙遠水域,為諸多被放置在浮標上或放置在水中的傳感器提供能量。這些傳感器常被用來測量海水或河水及湖水的溫度、壓力、鹽度、密度和混濁度以及汙染排放物,還被用來監測海上鑽井平臺的周邊水域,以及海水、河水及湖水的汙染狀況,比如由赤潮引起的水質變化。還有一些用來測量聲音及光線在水下的傳導率的小型可攜式儀器,也需要能夠持久供電的能量來源。因為,儘管上述裝置需要的能量都很小,但被考察的地區往往需要長期遙控監測。

  據最新一期的美國《環境科技》雜誌報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科學家在海洋微生物燃料電池領域取得了一些新進展。他們發現,被丟棄的蟹殼、蝦殼又有新用途,它們很可能是延長水上傳感器的供電源——微生物燃料電池使用壽命的關鍵。

  為了產生電能,微生物燃料電池需要為細菌提供食物——有機物質。然而,深海海底的沉積物可能極度缺乏有機物,因為海洋中的活體生物一般都生活在光線能夠穿透海水的透光層。這些生物在此區域不斷再循環,形成一個食物鏈,很少能夠有有機物質掉落到海床。科學家認為,缺少細菌食物源——有機物,限制了海洋微生物燃料電池的使用壽命。

  賓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用一個用碳纖維布製作的枕頭狀電極,對包括甲殼類動物處理過程的下腳料——殼質在內的各種甲殼物質進行研究,電極被放置在海底沉積物裡或懸在水中,以供自然存在的微生物通過吞吃殼質維持體力,四下遊動,造成電荷流動。

  微生物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如下:細菌在水中活動時,能把電子傳到陽極,這些電子通過導線從陽極流動到陰極,因而產生電流。在此過程中,細菌需要消耗水中或水底沉積物中的有機物質。賓州科學家們利用在海洋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因為有如此之多的海洋生物產生殼質,許多海洋微生物就靠分解殼質為生。

  研究人員包括環境工程學教授布魯斯·洛根、土木工程助理教授雷切爾·布倫南、農業及生物工程助理教授湯姆·理察等人。他們測試了兩種殼質和一種纖維素。結果發現:纖維素不如殼質。他們認為,這是因為海洋如此習慣於殼質,以至於靠吃殼質為生的天然海洋微生物遠遠多於靠吃纖維素者。

  研究小組在實驗室條件下做了一個海洋微生物燃料電池,外殼是一個玻璃瓶,瓶底放置著海底沉積物,裡面埋著用碳纖維布製作的導電陽極,鉑陰極懸浮在水中。當然,如果是在海裡,就無需使用容器,但陽極和陰極必須靠得足夠近,以使正電荷可以經由液體水到達陰極。

  研究人員測試了兩種不同尺寸的殼質,結果發現,在無需為細菌增加有機食物的情況下,這兩種殼質都能增加海洋微生物燃料電池的產電能力,而且細顆粒殼質的產電能力幾乎是粗顆粒殼質的兩倍。這說明,海洋微生物更容易消化細顆粒殼質。

  研究人員對這個發現很感興趣,認為能夠通過調整顆粒的尺寸大小,來控制細菌消耗殼質的比率,進而改變海洋微生物燃料電池的電力輸出功率和微生物燃料電池的使用壽命。從技術上來講,人類完全可以通過為細菌提供更多的食物來增加電池的功率。(趙亞平)


相關焦點

  • 科學家認為蝦殼蟹殼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價值巨大
    原標題:海鮮垃圾是塊寶   科學家認為蝦殼蟹殼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價值巨大   科學家應當找出可持續的方式,提煉甲殼類動物的殼,而且政府和企業應當投資這種豐富且便宜的可再生資源。   在發展中國家,這些廢棄的殼通常被扔到垃圾堆或海洋中。而在發達國家,相關處理費用代價昂貴。例如,在澳大利亞,一噸處理費用為150美元。   但這些殼實際包含著有用的化學物質:蛋白質、碳酸鈣、氮和殼質(一種類似纖維素的聚合物)。而這些殼對化學工業的潛在價值時常被忽視。
  • 微生物燃料電池能以汗液為裝置供電
    研究人員陸續開發出各種發光布料、熱電能量採集織物以及鋅-銀氧化物可充電電池織物,最近又進一步將微生物燃料電池織物添加到這一連串的實驗室技術中,可望用於未來的穿戴式裝置。
  • 可充電微生物燃料電池織物,用汗發電
    研究人員陸續開發出各種發光布料、熱電能量採集織物以及鋅-銀氧化物可充電電池織物,最近又進一步將微生物燃料電池織物添加到這一連串的實驗室技術中,可望用於未來的可穿戴設備。
  • 微生物燃料電池運用和調理的根據是什麼
    微生物燃料電池運用和調理的根據是什麼   無錫冠亞恆溫製冷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致力於製冷加熱控溫系統、超低溫冷凍機、新能源汽車部件測試系統、VOCs冷凝回收裝置、加熱循環系統等生產銷售,微生物燃料電池,廠家直銷,價格優惠,歡迎來電採購!
  • NRL:獲太陽能微生物燃料電池專利
    太陽能微生物燃料電池(SMFC)是基於非半導體的系統,通過使用密封於燃料電池中的微生物消耗反應物來產生電力,其反應物(葡萄糖和氧)則由另一組微生物通過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和水在燃料電池內部再生。這種相互依賴的共生關係,使得電池可以在日光下長時間發電,長達幾千小時,而不需補充微生物燃料電池反應物。
  • 微生物燃料電池節能環保
    微生物燃料電池節能環保 37次閱讀 作者:邱美輝   來源:中國化工報
  • 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可將汙水處理廠變電廠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13日報導,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微生物燃料電池的性能,可直接使汙水處理廠的廢水產生電力。從而為未來開啟了一扇大門,汙水處理廠不僅可以電力自給自足處理汙水,還可將多餘的電力出售。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能源與環境科學》期刊上。
  • 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又推進一步
    位於美國聖路易斯的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稱,他們把利用廢水發電的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又向前推進了一步。如果利用這一技術能使發電量再提高10倍的話,食品和農業加工廠就有望能安裝這種設備用於發電,並能為附近居民提供清潔和可再生電能。   華盛頓大學環境工程學項目成員、化學工程助教拉思•安晉南特博士在「環境科學技術」網站上介紹了這種不間斷上流微生物燃料電池(UMFC)的設計以及工作原理。同過去那些讓微生物在含有營養液的封閉系統中工作的實驗不同的是,安晉南特為微生物提供的是源源不斷的廢水。
  • 日本研發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 或為可再生能源
    8月29日消息,據媒體報導,日本使用微生物來分解有機物從而產生電力的「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正在不斷的完善,研究人員在化學工廠內設置裝置,啟動工廠廢水處理所需電力自給自足的實驗,成功通過使用微細炭原料碳納米管提高了發電效率。廢水中富含的有機物可以作為燃料加以利用,希望將其作為新的可再生能源,加快微生物發電實用化步伐。
  • 微生物燃料電池有望走出實驗室 可淨化汙水
    根據美國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美國每年需要處理330億加侖的生活汙水,處理費用大約為25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為能源成本。因此,又能淨化水質、又能發電的微生物燃料電池一旦出現,將有望把汙水處理變成一個有利可圖的產業。Logan認為,未來汙水處理廠通過使用微生物燃料電池不僅可以滿足自身用電,還能向外輸電。
  • 新型微生物燃料電池成本低性能高
    【每日科技網】  英國巴斯大學、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和布里斯托機器人技術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共同開發出一種採用廚餘垃圾中典型成分作為有效催化劑的新型微生物燃料電池,體積小,價格低,但性能卻更強大。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電化學學報》上。
  • 微生物燃料電池導電外殼
    據外國媒體報導:近日,有研究人員使用電子傳導聚合物塗覆單個細菌細胞,使得微生物燃料電池表現出高性能。    在厭氧條件下,某些細菌會發電,這種行為可以用於微生物燃料電池,特別是廢水處理。但是這種燃料電池的功率密度很低,新加坡和中國科學家現在提出了一個非常規的解決方案:他們用導電聚合物塗覆活的電活菌,並獲得了微生物燃料電池的高性能陽極。
  • 利用微生物燃料電池淨化汙水及脫鹽
    日前,美國化學會旗下的《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發表了一篇關於利用微生物燃料電池同步淨化汙水
  • 蝦殼的另一種妙用!用於生產釩流體電池的電極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西班牙研究人員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些合作者在一個項目提出,可以利用蝦殼中的幾丁質生產釩流體電池的電極。(圖片來源:麻省理工學院)該研究的作者之一兼化學工程師Francisco Martin-Martinez表示:「我們提出利用蝦殼(除了碳,還含氮)中的材料——幾丁質來生產釩流體電池的電極。
  • 微生物燃料電池:不就是紡織品還可以發電?
    紐約州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紡織品,細菌動力的生物電池,在重複的拉伸和扭轉循環下進行測試時,能穩定的輸發電力。   微生物燃料電池是可穿戴式電子設備的最佳電源,因為整個微生物細胞作為一種生物催化劑,可以提供比傳統電池和其他酶燃料電池更穩定的酶反應和更長的使用壽命
  • 哈工大微生物燃料電池研究取得新成果
    本報訊(商豔凱記者衣春翔)從廢物中回收清潔能源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微生物燃料電池(MFC)能夠在降解水中有機汙染物的同時發電,在廢水處理可持續發展方面有著廣闊的前景。日前,哈爾濱工業大學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尤世界教授的研究成果「基於有機金屬框架結構的非貴金屬氧還原催化劑強化微生物燃料電池性能的研究」在國際著名期刊《先進能源材料》上發表,為設計高效、廉價的微生物燃料電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據了解,為了克服傳統顆粒態貴金屬催化劑效率低、造價高、易中毒等缺陷,哈工大研究人員使用金屬有機框架作為前驅體構築具有三維多級孔結構催化劑。
  • 微生物燃料電池的未來在哪?
    在各種替代能源中,燃料電池對清潔電能的生產有了極大的興趣。燃料電池通過電化學反應產生電力,通過在陽極處氧化諸如氫和醇的燃料,以及在陰極處還原氧化劑,通常是氧氣。燃料電池將通過提供的燃料和氧化劑產生電力,伴隨著熱量和水作為副產品。酶燃料電池(EFC)和微生物燃料電池(MFC)是燃料電池的子類別,它們具有相似的能量生產操作原理。
  • 英開發微生物燃料電池 可將咖啡廢料轉化為電能
    英國的科學家首次將製作咖啡過程中產生的廢料轉化為電能,這一研究將幫助發展中國家的農民減少汙染。  據報導,全世界每年能生產出950萬噸的咖啡,而咖啡工業將咖啡豆轉化為咖啡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液體廢料。這些廢料是由農場在清洗咖啡種子或咖啡豆,以及在製造速溶咖啡時密集用水的過程中產生的。
  • 微生物燃料電池被塗「泥」可以高效發電
    這種生物膜或「泥」,塗在微生物燃料電池的碳電極上,也作為細菌的飼料,它們產生的電子傳遞到電極,就會產生電力。這種細菌通常見於地球上空30公裡處,已證實可以高效發電。同溫層芽孢桿菌(Bacillusstratosphericus)這種微生物,通常呈現高濃度,見於地球平流層軌道的衛星中,這是一個重要菌種,可製成新的「超級」生物膜,設計者是一組科學家,來自英國紐卡斯爾大學(NewcastleUniversity)。
  • 微生物燃料電池散熱過程是怎麼進行的
    微生物燃料電池散熱過程是怎麼進行的 ,「iyufk」  無錫冠亞恆溫製冷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致力於製冷加熱控溫系統、超低溫冷凍機、新能源汽車部件測試系統、VOCs冷凝回收裝置、加熱循環系統等生產銷售,微生物燃料電池,節能環保,性能穩定,歡迎新老客戶來電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