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翼故障空中盤旋1小時 廈航機組如何化險為夷?

2020-12-01 中國新聞網

  襟翼突發故障 機上88人平安歸來

  25號,從重慶飛往拉薩的廈門航空MF8411航班,在即將到達目的地時,一側襟翼突然出現卡阻故障,造成飛機無法減速,也無法上升。情況發生後,當班機組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最終飛機在空中盤旋約1小時後,在拉薩機場安全降落,機上88名旅客和機組成員全部平安。

  那麼襟翼出現卡阻故障會給飛機的飛行和降落帶來哪些危險?既然襟翼出現了卡阻故障,它還能在空中飛行1小時嗎?航班的安全降落是怎樣實現的?當時還給出了一個備降日喀則機場的方案,為什麼最終飛機還是降落在拉薩?今天的時空觀察將給大家回答這些問題。

  發生險情的廈航MF8411航班是一架機齡為7年的波音B737-700客機,從當天13點47分機組監控到飛機機械故障報警,到14點52分飛機成功著陸,約一小時的時間裡,這架航班都幹了什麼?經歷了什麼?根據昨天廈航的官方通報,發現故障後,機長第一時間把故障通報給了廈航運行控制中心,經過綜合分析機場地形和天氣條件等,最終空地協作研究決定,飛機在機場上空盤旋耗油,以減小落地時的重量,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接地時的速度,確保人機安全。同時,駐藏空軍某基地指揮所也接到民航報告,做好了空中和地面的救援準備。

地空協同 共保故障航班安全降落

  飛行管制室管制員 蘇誠晟:著陸過程中可能因速度過大衝出跑道,接到民航請求後,我部立即將情況上報,並啟動應急預案。

  該指揮所迅速轉進一等處置,通過航空管制,命令所有在空飛機盤旋等待或返航、區域內所有飛行器避讓故障飛行器,通知臨近的日喀則機場做好備降準備。同時,做好地面救援準備,消防車、救護車等緊急進場,加強雷情監控,主動提供軍方掌握的風向、風速氣溫等氣象資料、幫助民航部門定下迫降方案。

  在空中盤旋了近一個小時後,該飛機成功著陸,機上88名旅客和機組人員平安落地。

高高原地區應對襟翼故障 極大考驗

  飛機降落的拉薩貢嘎國際機場海拔3600米,屬於高高原機場。在高高原地區出現襟翼故障,是對機組專業技術和處置能力極大的考驗。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隨著高度的升高,空氣更加稀薄,發動機進氣量會減小,因此發動機會變的軟弱無力,也就是推力減小,導致飛機的各個操控面操縱效果降低。為了適應這種狀況,高高原機場所需跑道長度也要比正常的跑道更長,拉薩貢嘎機場跑道就長達4000米,以適應變快的落地速度,一般的機場跑道是在3000米以上。

  而飛機最終成功降落,可以看出機組以及地面對這次事故做出了認真的分析和周密的計劃。

  問題一:為什麼說機組處置得當?

  中國航空學會理事張維表示,從航空公司角度來講,襟翼故障並不罕見,這次廈航機組處置得當。同時,拉薩機場地面處置到位,做好了準備,以應對這種超常規大速度降落飛機可能出現的問題。不論是航空公司還是機場,他們的標準操作流程到位。而且,廈航機組選擇在拉薩降落,而不是冒著風險飛回去,也可以看出機組處置冷靜。這些都是平常有比較好訓練的結果。只要訓練到位,很多事故都可以避免。

  問題二:為何不備降周邊機場?

  經過耗油減重,這架航班最終還是在拉薩機場(海拔3600米)降落,而我們也注意到,駐藏空軍在地面配合時,通知了臨近的日喀則機場(海拔3782米)做好備降準備。那為何廈航這架飛機最後還是沒有備降其他機場,航班當時有沒有備降其它機場的條件呢?

  針對這個問題,中國航空學會理事張維也作出了解釋:廈門航空有在拉薩機場運行的經驗。對於機組來說,可能在拉薩機場降落會是安全的選擇。

  襟翼:翼面可動裝置 主要增加升力

  有驚無險,但是原因還要追查,根據廈航通報,目前這架飛機仍然停留在拉薩機場,機務人員正在對故障原因進行全面檢查。

  這次事故中出現一個名詞,襟翼,大家平時可能很少聽到。什麼是飛機的襟翼,它是指飛機機翼邊緣部分的一種翼面可動裝置,主要功能是改善飛機機翼的升力係數,為飛機提供額外的升力。在著陸期間,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讓飛機在快接地之前減小能量,更有利於飛行員著陸前的操縱以及著陸後的減速和剎車。襟翼可裝在機翼後緣或前緣,可向下偏轉或(和)向後(前)滑動,來增大機翼的彎度。正常情況下,飛機左右兩邊的襟翼是同時放出,同時收起的,因為這樣才能使得飛機左右兩側受的力一致。

  廈航的通報中,飛機出現了「襟翼不對稱」的情況,也就是兩側襟翼沒有同時放出或者收起,飛機在飛行時就沒法達到一個穩定平衡的狀態,就像雜技演員進行走鋼絲表演,通常需要雙手伸開來保持平衡,沒有了這個平衡,就會存在安全風險。

問題三:「襟翼不對稱」會帶來什麼?

  襟翼出現故障可能會帶來什麼後果?對此,張維表示,飛行員在訓練過程中,特別是大型運輸機的飛行員,一定會訓練「襟翼不對稱」的情況。所謂「襟翼不對稱」,並非是指一個襟翼放出15度,另外一個放出35度,而是指一旦出現「一丁點不對稱」的情況,襟翼就會被「鎖死」。這種情況下,機組需要針對已經放出一丁點襟翼的飛機用比較大的速度落地,這是機組需要好好處置的地方。這也對機組降落時的減速以及相關飛機姿態都會有要求。

張維理事還表示,這種訓練是航空公司的必備科目。

  問題四:襟翼故障如何在空中飛行1小時?

  專家說了,襟翼故障會造成飛機著陸速度很大,很難減下來。相對於這次事件來講,處在高高原機場,這種狀況更加明顯。而飛行時,則可能帶來操縱困難,甚至飛機會不平衡。這次事件,飛機在空中耗油盤旋了一個小時十來圈,那它怎麼能保持平衡的狀態,這是怎麼做到的?來聽專家的解讀。

  中國航空學會理事 張維:襟翼放下,出現不對稱情況時,傳感器會把信號傳遞給飛行員,他立刻會知道飛機襟翼放不下去或者收不上來,這時飛行員還可以在兩邊襟翼基本平衡的情況下操縱飛機,不會對飛行安全有什麼影響。盤旋1小時則是為了消耗燃油減重。飛行員一旦決斷要在拉薩機場降落,這時他就一定要確保飛機儘可能的輕。波音737飛機需要通過盤旋這種方式燃燒掉燃油,因此飛機在空中多盤旋了1個多小時。這次事件中,最關鍵時刻是在飛機落地的一剎那,可能輪胎會超速。因為速度太快,飛機主起落架輪胎轉速會比較快,這樣的話可能會使輪胎造成損傷。如果輪胎轉速太快而產生爆炸,就有可能使飛機衝出跑道。

  把每項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

  雖然襟翼故障並不罕見,但對於高原飛行經驗不足的廈航來說,這次處置還是一次很大的挑戰。整個過程中,不只是機組人員的表現可圈可點,有效的空地協作、地面及時到位的應急救援都是保證航班平安落地的重要因素。還有一群人不應忽略,情況發生時,乘務員在機上徵集應急響應志願者,有十多個旅客主動舉手,申請協助乘務員進行應急處置。

  飛機故障,不可能完全避免,但也沒那麼可怕,因為民航系統有著完備的應急處置預案,只要按章操作,冷靜應對,絕大多數故障還是在可控範圍內的。回看這次成功的處置,其實就是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崗位按照職業規範,把工作做到位,把職責盡到位,最終的結果就是就是飛機安全降落。當然如果有一個環節沒到位,就有可能出現不堪設想的結果。所以,每一天把每一項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這次廈航成功處置了不安全事件,值得點讚。當然,我們依然要往回找出襟翼故障的原因所在,是哪一個環節的工作沒有做到位?還是有其他的原因?我們也會繼續追蹤。

相關焦點

  • 襟翼突發故障 機上88人平安歸來
    襟翼突發故障 機上88人平安歸來   25號,從重慶飛往拉薩的廈門航空MF8411航班,在即將到達目的地時,一側襟翼突然出現卡阻故障,造成飛機無法減速,也無法上升。情況發生後,當班機組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最終飛機在空中盤旋約1小時後,在拉薩機場安全降落,機上88名旅客和機組成員全部平安。
  • 重慶飛拉薩客機襟翼卡阻無法減速或飛高,盤旋一小時安全降落
    10月25日,廈門航空MF8411航班(重慶—拉薩)在即將到達目的地時,這架機齡為7年的波音B737-700客機的一側襟翼突然出現卡阻故障,造成無法減速,也無法上升高度。為確保安全,當班機組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並於拉薩機場上空盤旋減重。
  • 廈航一航班因襟翼卡阻,盤旋近一小時後降落
    10月25日,廈門航空MF8411航班(重慶—拉薩)在拉薩降落前出現機械故障報警,在拉薩機場上空盤旋近一小時後平安降落。據了解,航班預計到達時間為13:40,而到了北京時間14:52該飛機才成功著陸拉薩機場,機上88名旅客和機組人員平安落地。MF8411航班值飛飛機為波音737-700客機,機齡7.2年。廈門航空官方回應稱,從重慶飛往拉薩的MF8411航班在拉薩降落前出現機械故障報警。
  • 廈航航班迫降拉薩 襟翼卡阻,無法減速
    廈航MF8411航班重慶飛拉薩途中襟翼故障成功降落25日14點20分,駐藏空軍某基地指揮所接到民航報告,廈門航空MF8411航班從重慶飛往拉薩,途中一邊襟翼卡阻,無法減速,也上升不了高度。為確保安全,機組於拉薩機場上空盤旋減重。
  • 飛機襟翼故障 空管引導航班更換跑道安全著陸
    圖:進近管制員精心保障特情航班 攝影:朱小江   民航資源網2015年11月3日消息:近日,民航天津空管分局管制運行部進近管制室成功保障一架襟翼故障的航班安全落地  當日上午10點30分,管制運行部進近管制員正常引導由廣州飛來天津落地的某航班(機型波音737-700)34R盲降,在密切關注其飛行動態時,發現該機一直沒有嚴格對正航道,便主動向機組證實是否建立34R航道。機組回復,發現襟翼故障,申請中止進近,並請求管制員引導其機動飛行以核對排故檢查單。
  • 加拿大第一航空公司客機襟翼故障返航渥太華
    民航資源網資料圖片,攝影:民航資源網網友「concord_yy」   周五(22日),加拿大第一航空公司(First Air,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代碼:7F,國際民用航空組織代碼:FAB)的一架搭載31名乘客和5名機組人員的波音737飛機在加拿大渥太華上空盤旋一個半小時,耗盡燃油減輕負載後,安全降落渥太華麥克唐納·卡蒂爾國際機場(Ottawa Macdonald-Cartier
  • 故障分享:襟翼手柄卡阻
    二、排故過程1、首先確認故障情況,查閱AMM27-51-00-720-802 Flap Control Lever Force Test,手柄力不能超過5lbf。實測值:收回UP卡槽位附近8.5lbf,其他位置2.5lbf。
  • 廈航舉辦「京閩空中快線」發布會
    其中,廈航著重加密了往返於北京與福建之間的航班,每天30個直飛航班,包括廈門-北京大興每日6班(以下均為往返)、福州-北京大興每日6班、泉州-北京大興每日2班,武夷山-北京大興每日1班,11月廈航還將全新開通三明-北京大興的航班,讓旅客便捷往來於北京與福廈泉等地,成為連接八閩大地與京津冀城市群之間的空中快速通道。
  • 東航五星機長駕機伴飛C919全程揭秘:空中盤旋20多圈
    原標題:東航五星機長駕機伴飛C919全程揭秘:伴飛飛機空中盤旋20多圈  C919上周末成功首飛,少有人知的是,"小夥伴"如何在天上迎接它?伴飛結束,C919進行完其它飛行試驗後返程,B3293繼續盤旋,當收到C919平穩降落的消息後,B3293在喜悅中返程回到浦東機場降落。  最小垂直間隔600米    當時,C919的平均時速保持在315公裡/小時,屬於低速飛行,最高飛行高度約為3000米,即1萬英尺;伴飛的B3293速度保持在380公裡/小時,高度在1.2萬英尺上下。
  • 重慶飛往拉薩一航班襟翼系統故障已安全落地
    新華社拉薩10月25日電(記者 劉洪明)記者從民航西藏區局獲悉,25日由重慶起飛的MF8411航班在拉薩貢嘎機場進近過程中,飛機發生襟翼系統故障,經及時正確處置,已於14時53分安全落地,機上旅客、機組88人一切平安。
  • 空管搗糨糊,機組眼皮沉,回顧復興航空222航班2014.7.23西溪空難
    當天馬公機場附近從9時到19時都始終有著每小時30毫米的雨量,19時以後的雨量更是增至為45.5毫米。GE222航班原定16時整從高雄起飛,但受航路沿線天氣影響被迫延遲至17時42分才被獲準起飛,延誤達1小時42分。
  • 客機剛起飛就突發故障 軍方派戰鬥機在空中貼近檢查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聯社2月4日報導,當地時間2月3日,加拿大航空公司一架前往多倫多的客機,因起飛後遇到故障,在燃料用完後於西班牙馬德裡機場迫降。據稱,機上當時共載有128名乘客。據悉,這架加拿大航空公司的AC837航班(波音767-300客機)在起飛後起落架出現故障。
  • 廈航:逆風飛翔顯擔當
    1月27日接到航班任務後,廈航緊急調配飛機、機組,選派精幹力量,各單位通力合作,以最快速度執行運輸任務。在福州長樂機場,廈航工作人員提前組織急救物資分類打包、過安檢,384件行李不到1小時就全部託運妥當。同日,江西航空也執行了RY8989航班,搭載由138名醫務人員組成的江西省首批援助醫療隊,從南昌飛往武漢。此後,廈航集團多次承擔運送醫務人員的保障任務。
  • 俄轟炸機在敘失事原因或系機械故障或機組失誤
    飛機以每小時400公裡的速度衝出跑道並炸毀,兩名飛行員遇難。    據消息人士稱,初步分析表明,穩定器、前緣縫翼和襟翼都未做好脫離跑道的準備。消息人士認為,其原因既可能是機組失誤,也可能是機械故障。    該蘇-24飛機本應對代爾祖爾省境內激進恐怖分子的指揮所和武器庫實施打擊。    俄國防部此前表示,轟炸機的失事原因可能是技術故障,但並未透露詳情。
  • 廈航打造空中快線:每天30個航班連接京閩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劉韶濱 報導:9月25日,廈航舉辦以「『京』彩無限,咫尺間」為主題的「京閩空中快線」發布會,通過時尚宣傳視頻、現場服務展示等多種形式,用生動形象的方式推介「京閩空中快線」相應的票務、專屬地面服務多項專屬權益,以及套票、地面交通補貼、白鷺卡會員「四重大禮」等系列服務產品。
  • 為等冷風吹散北京霧霾 俄航SU200空中盤旋1個半小時
    為等冷風吹散北京霧霾 俄航SU200空中盤旋1個半小時 2014-10-26 13:52:48有網友稱,俄羅斯航空SU200航班沒有備降,午夜在內蒙古上空盤旋約1個半小時,直到冷空氣抵達,才於今日2時10分降落北京。  這架客機隸屬於俄羅斯航空公司(以下簡稱俄航),航班號為SU200,從莫斯科飛往北京,機型為空中巴士A330-343。今日11時許,新京報記者從俄航了解到,「因為霧霾,該航班晚點1小時10分鐘」,降落時間為26日2時10分。
  • 廈航開通北京大興-三明航線 京閩直飛航點增至5個
    領導嘉賓在機坪上與首航機組合影留念「猶記得20年前,還沒有通高速公路,我從老家將樂縣到三明市區,要花近6個小時,如今同樣的時間,都可以從三明到北京一個來回了。」今年4月,廈航與三明市政府籤訂了備忘錄,進一步推動三明沙縣機場與廈航集團,藉助閩西南協同區發展契機,深入開展合作。為此,在10月25日民航正式執行冬春航季航班計劃時,正式開通北京大興-三明航線。
  • 空中拯救泰坦巨人,記澳洲航空32航班2010年巴淡島險情事件
    哈利·烏本於2009年3月1日獲得A380型客機的機長資質(之前駕駛過波音747-400和波音767),總飛行時長20144小時又48分鐘,其中806小時又24分鐘是作為A380機長獲得的,2010年10月31日完成技術檢查,成績合格。
  • 廈航波音787客改貨航班直飛英國倫敦
    【民航事兒】通訊員劉翔雲 郭昱訊:北京時間11月12日晚8時30分,歷經近12個小時的飛行,廈航MF8701航班運載著包括紡織、鞋、半導體等共32噸商業物資從廈門飛抵倫敦希思羅機場,這是廈航首次、福建首條直飛英國的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