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上午9:00,西湖大學2020級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準時舉行。校長施一公在開學典禮上從新冠病毒說起,向大家闡述了西湖大學作為一所研究型大學的責任與使命。施一公校長致辭全文如下:
創校:什麼才是西湖大學的使命所在
此刻,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人類正在經歷著一場百年不遇的公共健康危機,超過2300萬人感染,逾80萬人罹難,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或多或少受到影響,甚至人類文明的進程都遭遇直接挑戰。但新冠疫情絕不是人類面臨的唯一危機或最後難題,它只是人類歷史長河中又一次新的挑戰。放眼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生物多樣性的災難性流失、瞬息萬變的緊張國際形勢等,都對國際秩序和人類發展構成了嚴峻挑戰。我們正在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想在變局中開新局,科學與技術的價值和力量日益顯現。
培養富有社會責任感的拔尖創新人才;格物致知、揭示自然規律;分析人類面臨的緊迫難題並提供解決方案;探索人類未來的重大問題並給出科學答覆;傳承並創造人類文明;這,正是大學的意義所在,也是西湖大學創辦的使命之所在!
治學:努力做引領者,而不是跟隨者
西湖大學立志成為一臺人類文明的孵化器,為傑出的學者們提供進行思想碰撞、免除後顧之憂的寬容環境,治學育人。隨著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於洪濤教授的全職加盟,西湖大學三大學院的掌門人全部到崗,三駕馬車交叉合作、爭先恐後協同創新的局面已然形成!如今的西湖大學,經過了百事待興的初創三年,已經進入了蓬勃穩健的發展期,兵強馬壯、躍躍欲試。134位博士生導師,608位博士生,177位博士後,387位研究骨幹和科輔人員,171位行政服務人員,共1477位西湖人共同支撐著一百多個世界領先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實驗室,探索、攻堅一批人類面臨的科學難題。
西湖大學必將成為創新引擎。我們不提倡盲目跟風、追逐熱點;而是鼓勵獨闢蹊徑、開拓進取、心無旁騖、保持定力;摒棄急功近利,用「十年磨一劍」的執著和毅力來治學,我們要努力做各個科研領域的引領者、而不是跟隨者。同時,我們也在積極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新型現代大學治理制度,摸索鼓勵創新的新型科技評價標準和科研管理機制,設計實踐培養富有社會責任感的拔尖創新人才的新型模式。西湖大學受社會力量資助,盡最大努力回饋社會。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年輕的西湖大學絕不會袖手旁觀!在疫情暴發之初,學校就設立專項基金,第一時間啟動了10餘項應急科研攻關。
在學校先進的科研平臺支持下,師生克服各種困難日夜奮戰,為理解、抗擊新冠做出了重要貢獻。周強實驗室在2月初解析了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全長蛋白及其與病毒表面抗原S蛋白結合的空間三維結構,被《科學》作為封面文章發表,揭示了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那一瞬間;其後,他又與陳薇團隊合作,解析了病毒表面S蛋白與中和抗體的結構,為開發新療法提供了線索;郭天南團隊在患者血清中找到了一系列可以有效幫助判斷病情、協助確定診療方案的重要生物標誌物……這些研究成果為人類攻克新冠難題提供了重要線索和思路。
育人:要誠實正直,也要開放包容
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加入西湖大學後的每一天,都能不忘初心,將「求知、探索、厚德、擔當」作為身體力行的準則,實現自我價值,回饋父老鄉親,並且在點點滴滴中將「推動人類文明」這一宏大目標貫穿始終。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我有幾句老生常談,與大家共勉:一是做誠實的學問、做正直的人。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也無論經歷多少風雨坎坷,希望同學們都能保有最純粹的初心和赤誠,都能堅守社會的良心,做正直的人!從你們走上科研之路的那一天起,做誠實的學問就是一條不容突破的底線,西湖大學作為一所新型研究型高等學府,絕不允許任何形式的學術不端。二是保護好奇心和原動力。對未知的好奇是創新突破最大的動力和源泉;西湖大學一直強調「興趣先導」的培養理念,並在生命科學學院率先實行了輪轉定導的機制。同學們可以通過在不同實驗室的學習體驗,挖掘找到自身的興趣點,雙向選擇,確定今後的研究方向。同時,我們還創造環境、鼓勵跨學科交流,因為不同學科、不同思維方式的碰撞最能激發靈感的火花。學校會為大家提供包括學科交叉午餐會在內的多種學術交流機會,希望同學們能夠突破學科內思維定式的禁錮,尋找更多的創新生長點。
三是做好長期奮鬥的心理準備和體力儲備。幾乎所有的成功都離不開大量時間的投入和心血的付出。與本科生不同,作為博士生的你們,主要目標不再是汲取知識,而是創造知識,把人類知識的最前沿再往前推進一步,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這本身就意味著你要告別舒適區,在一個未知的天地間闖蕩。挫折不可避免!所以,請大家做好心理建設,順境勇往直前,逆境不輕言放棄。鍛鍊心志堅忍、理性分析成敗,本就是博士訓練的重要一環。相信我,不知不覺之中,逐漸入門的你一定會被科學研究的精妙所打動,而取得突破後的愉悅很難用言語形容。在這個過程中,強健的體魄是必要支撐,歡迎大家加入我們的西湖跑團、桌球俱樂部,發揚光大我們西湖濃厚的體育傳統。四是傳承西湖的包容文化。雖然當前國際爭端和摩擦加劇,全球化進程受到幹擾,但我始終相信,開放包容是強大的源泉,這也是西湖大學必須傳承的文化。在這裡,你們將置身於多元文化的學習成長環境,不僅周圍的同學跨越五湖四海,而且會感受到來自全球的優秀師資,甚至多種不同的母語文化背景。希望同學們理解不同文化的淵源,尊重不同文化的獨特內涵,在多元文化相互切磋中撞擊出創造力,誘發出新的思考與發現;從西湖走向世界,同時也助力西湖大學不斷增強向世界輻射的張力與韌性。
歡迎西湖四期在杭州這樣一座美麗的城市,開啟一場驚心動魄的科學探險,衷心希望你們的夢想能與天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