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
感謝您一直以來的關注和支持!
REIC歡迎你提出對文章的看法和建議,精彩的評論會出現在本文最下方!
閱讀本帳號其它精彩文章,請點擊右上角訂閱官方帳號。
REIC,致力於您看得見摸得著的金融。
【人物專訪】
林佳儀:沒有詩和遠方的投行女不是好製片
她在紐約的Law firm、香港光大國際資產管理部、滙豐Securities、J.P. Morgan投資銀行部、高瓴資本做過實習,到倫敦參與博群領袖計劃的field trip,到北京參加哈佛、北大、清華三校舉辦的活動IMUSE,還因為聯合國基金會的項目在山東農村泡了一整個夏天……
(圖為佳儀正在練習架子鼓)
但,她絕不僅僅是一個傳統的金融界女超人——她喜歡王家衛,最愛的電影是Whiplash,最常聽的是李宗盛和袁惟仁,還有Lana Del Rey, Suede和Oasis。她從小修習長笛和古典音樂,通過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考試,還擅長古典吉他和架子鼓,會一點鍵盤,取得Adobe平面設計證書,發明的產品獲得國家專利,愛一切的小復古,會自己洗照片,還掌握包括法語、日語、韓語等等的7種語言——這些令人目瞪口呆的achievements,都是她專業技能之外的「小情調」。她是上海人,足跡早就遍布五大洲。她,就是林佳儀。
她的大學:「CIO中的戰鬥機」「四年前剛進大學的時候,偶然聽一個學長說有的人大學四年就會變成CIO (Chief Internship Officer),刷各種各樣的實習。我當時還覺得這種人怎麼那麼俗氣啊,萬萬沒想到四年後的我,真的變成了自己當初不屑一顧的傻逼。」
仔細想想,還確是這樣。在僅僅四年的時間裡,佳儀的足跡踏遍了一級市場、二級市場,buy side和sell side,中資和外資。「我覺得既然大家來香港讀書,就不應該做鴕鳥,只要有興趣就儘可能去嘗試。確定大方向之後,在小方向上多元化嘗試,才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
先說說佳儀大三暑假在中資券商光大資產管理部實習的經歷吧。那種不同於外資投行的氛圍,在佳儀看來就是一種別樣的體驗。當時正是四月份A股最瘋狂的時候,人民幣客戶激增,業務特別繁忙,卻反而有了更多的exposure。「很多人一心只想去外資投行,但我覺得不要有事先的stereotype,有機會就應該抓住,實踐之後自然而然就會有了方向。」
大三的暑假,佳儀還去滙豐做了Securities方面的實習。或許是因為整個trading desk上的同事全是外國人,老闆特別chill也特別照顧她,會時常地帶團隊去聚會,比如在W hotel的遊泳池邊吃個BBQ之類的,好不愜意。這種team building的文化,讓她學到了許多soft skills,諸如如何融入一個團隊,這可能比technical的知識更重要。實習結束後,滙豐給了林佳儀Full-time Return Offer,但她仍想去挑戰更challenging的工作,於是就果斷地放棄了這個機會,在大四上學期和J.P. Morgan展開了一段新的「戀情」。有人也會說放棄可惜,但是她說:「人生其實就是學會如何去放棄,就像我大四本來拿到了去Brown University交換的offer,但是因為去了摩根大通,也是放棄了這個曾經的dream school。」
在大四下,她又做了一個「typical林老師」的決定:去一個叫做高瓴資本的對衝基金/私募股權/風險投資機構做part-time實習,繼續嘗試新的領域。高瓴的張總(張磊),畢業於耶魯,可謂是名揚海內外的PE大佬。懷揣著對張總情懷的崇敬,在這家旗下管理著200億美元的資產、給了京東第一批融資的公司工作和接觸新東西,佳儀也是正享受其中。
(圖為REIC沙龍現場)
就是這些在金融界各式各樣的經歷,讓佳儀萌生了用寶貴經驗幫助學弟學妹的想法。於是,行動力超強的「CIO戰鬥機」又和REIC一起,迅速張羅起了「投行學姐面對面」的沙龍,給學弟學妹們梳理了整個金融行業、資本市場,包括投行的架構,PE/VC的業態等等,還把「不斷嘗試」的理念highlight給了大家。
她說投行:辛苦但值得在金融界跑了個遍之後,林妹妹到底鍾情哪一位呢?「還是決定回到J.P.Morgan吧。」 的確,在佳儀的所有實習經歷中,或許最與她「情投意合」的就是摩根大通了。
大四上學期,佳儀就開始了JPM IBD的旅途。投行IBD是很多商科同學十分嚮往的地方,但佳儀也表示,這裡確實有時累到無法想像,熬夜也許就是常態了。被問到經歷過這樣的地獄式工作強度,為什麼依然覺得IBD是「Mr.Right」? 佳儀說,一方面覺得人生在世,這也是一種很好的體驗和鍛鍊,「不是有句話叫『只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吃不起的苦』嘛」。另一方面,她覺得對這個行業的很大熱情來自於同事,如果在一個team裡,老闆能讓你學到很多東西,同事又互相學習相互照顧的話,你自然就會很喜歡這份工作。此外,佳儀覺得投行的工作確實和她有很多契合點。在detail-oriented的工作環境裡,一分一秒的差池都不被允許,slides上面的逗號句號都不能搞錯。而她是一個上升星座處女座的天秤女,本身精益求精的強迫症性格,加上耐心和細心,正好契合了老闆的高要求,她自己也不會覺得這種工作難以忍受,反倒很迷戀這種痛並快樂著的完美主義。
這就是為什麼,畢業之後的夏天,佳儀決定回到J.P. Morgan繼續艱苦奮鬥,享受這個辛苦卻值得的旅程。
她的小日子:「有趣有夢」(圖為上外附中演播室)
林佳儀中學就讀於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上外附中)。即使高中就已經非常優秀,開過自己的學生公司,發明了國家專利,作文大賽屢屢獲獎,出過自己的書,參加過哈佛中美學生領袖峰會、芝加哥大學辦的海峽論壇等等——大學四年佳儀也依然有所成長。一點是放低姿態,「我高中是一個非常心浮氣躁的人,現在想想,根本也沒什麼殺手鐧,卻一直心高氣傲的樣子。現在經歷的多了,真心覺得厲害不厲害這種事情是不會到頭的,而更重要的是做人要有一顆謙卑的心,和把每件事都做到極致的匠人之心。只有你放低姿態,才能keep learning。」她提到,她特別喜歡跟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我和JP樓下的保安關係很好,每天進出都會打招呼,寒暄兩句,特別享受這種生活中的人情味」。另一點,林佳儀說,在香港的這四年,更加感覺到家的溫暖和重要。「因為離父母遠了,會覺得以前是他們照顧你,現在你長大了要學會照顧他們。這個只有離開家才能體驗到吧。」
如今,佳儀即將畢業,踏上新的徵程。對於自己的期許,她提到了李一諾女士的公眾號「奴隸社會」的八字箴言:不端不裝有趣有夢。「我覺得這個說法如果套用在我頭上的話境界實在太高了。『端』我倒是不端,『裝』我有時候還是有點裝的這我知道哈哈;但是至少,我希望可以做自己永遠的太陽系,一直一直有趣有夢。人總是要有夢想的,萬一實現了呢?」
(後排左二,圖為與楊振寧教授共進私人晚宴)
最後,林佳儀想藉此機會感謝自己的敬文書院院長、曾經的中大副校長楊綱凱教授。「要不是Professor Young,我不會有機會和楊振寧教授談笑風生,也不會有機會認識一路提點我的曾經在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mentor,真心感謝這些生命中的貴人。當然,也請容許我感謝我的曾祖父,芝加哥大學的數學博士。感謝畢業於復旦經濟系的父母。是你們,才成就如今一個我。」
提到「大學最大的遺憾」,佳儀的回答是「沒能跟最愛的人在一起」。
愛情真的就是棋逢對手的一場華麗遊戲,兩個人能一起持續地進步,關係才可以長久。「我的前男友是MIT(麻省理工)的,在一起的時候非常能互相鼓勵和切磋。但後來可能因為距離遠,也可能因為一些別的原因,我們已然不能從彼此的身上學到什麼,所以就分開了。」
一年前,佳儀認識了一個做banking已經很senior的學長。那個時候的她就像一張白紙,所以對這位學長有些近乎盲目的崇拜和仰望,幾乎產生了「天吶這就是愛情」的錯覺。但在這一年間,佳儀幾乎大半隻腳踏上了社會,認識到很多人,也更認清了自己。最近她再跟那位學長聊天的時候,發現因為自己的極速成長,甚至知道了很多學長都不知道的東西,他已然做不了佳儀棋盤對面的AlphaGo了。以前的感覺也只不過是一時的幻覺。所以佳儀想說,雖然年輕金融妹的人生瞬息萬變,但應看重的是愛人雙方的對等和互動。
(圖為林佳儀與REIC副會長周丕晶合影)
最後的最後,祝佳儀畢業快樂,笑顏如花,前程似錦!
採訪&撰文:@CUHKREIC 王艾儀 周穎瑩
編輯&策劃:@CUHKREIC 袁珈易
圖片系採訪者提供
版權聲明:
本文系CUHKREIC根據資料整合,轉載請註明出處
歡迎投稿,請戳:cuhkreic@gmail.com
REIC致力於向您展現看得見摸得著的金融。
點原文連結,看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