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與朋友一行,暗訪了「神秘」的桃李春風,回來的路上幾個人聊了一路,興奮的心情直到分手各自回家,不知其他幾人後來如何,我是一連幾天都禁不住要打開手機翻看隨手拍下的那一幅幅如畫般的照片,儘管此時是隆冬,萬物凋零的時刻,照片中的建築與景觀所帶給我的衝擊卻直擊內心,那份厚重與靜謐,或許是只有飽含了歷史沉澱和傳統文化的中式建築才能散發出來...
昨日,懷揣著對國學傳統以及中式匠人的敬意和進一步了解現象背後的本質的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病」,約訪了興業綠城桃李春風項目總經理趙玉同先生。
房子要回歸到生活和真實的追求
初見趙總,就如同初見興業綠城·桃李春風一般,儒雅清風,睿智不凡,完全感覺不到一絲工程線出身老總的那種粗獷的痕跡。
表明來意後,趙總便倒上了一杯茶,我回憶了一下,在短短的一個小時的訪談中似乎他的手裡就沒斷過茶。
沉思片刻,他突然間跟我講「你知道嗎?房子對於每個人,對於每個家庭而言不僅僅是意味著一處安置身體的場所,更應該是一處安放心靈的歸處,選擇了的不同的房子其實就意味著,在人生的一個階段選擇了不同的人生軌跡,當然我說的是你打算用來住的房子。」
因為工作的原因,跟很多的地產行業的老闆、職業經理人、營銷總監等都有過不同程度和形式的交流,各種開場白也都有,說實話還是第一次接觸這樣的一段開場。
後來回來後,我打開筆記,仔細的去讀這段話,又聯繫到自己,想來的確如此。對我而言「在某個地方買了房子,其實工作生活、社交鄰裡、孩子教育、購物消費...,都被框在了一個圈裡,買房的時候沒有考慮那麼多,買了之後很大程度上就已經被鎖定了。
而他講這個話是想告訴我,選擇桃李春風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這個在上次跟銷售人員的交流中,他們也曾經提及過,桃李春風的業主購買的心裡絕大多數人是抱著『收藏一個精品,用來打發自己閒暇的時光,或三五好友相聚,或老來拾掇心情,享受雲淡風輕的歸處』,他們所購買的就是他們內心期望的一種生活軌跡和美好暢想」。
「好產品」要「好人品」來打造
「我不懂建築工程,請問桃李春風所呈現出的品質也好,這種讓人輕鬆舒適的感覺是如何打造出來的?」
面對我的提問,趙總想了想說道:「不知道你認不認同,這樣一個道理,無論是一個人做事情也好,還是一個企業打造什麼產品,如果這個人或者從老闆到員工,都首先把「賺更多的錢」放在第一位,並且貫穿做事和生產的每一個環節中,註定做不出好的產品來!對於綠城產品,老闆宋衛平先生告誡我們一句話"產品即人品」。
這麼多年來,綠城能夠獲得客戶和同行的高度認同,就是在不斷的踐行這樣的底線和標準。「為了作出好的產品,臨沂桃李春風項目整個團隊,也包括參與建設的各個工種的施工隊伍,為此付出了很多,比如說「我們應該是整個濱河東路沿線項目中,唯一一個整體正負零高於堤下路和濱河路東路的項目,是因為考慮到汽車尾氣的影響,我們將整個項目低洼的地勢填平抬高;比如說我們容積率只做到0.3左右;再比如說我們諸多的用材用料原汁原味的苛求;香山幫老匠人8000元一天的工費...,你要有時間,我能給你講一天,這背後的所有付出,最後都是成本的累計,而這個成本絕不僅僅是金錢,還有內心追求極致的自我錘鍊和1200多個日夜的堅守,才會有客戶眼見時,內心的那一刻的自在與舒適」。講起這些來,趙總似乎突然興致大發,眼神中透露出興奮和堅定;
興業綠城·桃李春風
行文前,我特意從網上查找關於綠城企業文化的內容,更深刻理解了趙總的這番話。在綠城的企業文化中「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產品即是人品」、「仁慈普愛,真善至美」「志同道合,方為同仁」等等企業文化格言都印記在每個綠城人的腦海中,讓綠城人做事有高度的目標一致性和標準一致性,正因為如此才會有更好的產品設計、營銷策劃和物業服務等。
成就興業綠城·桃李春風的是客戶
「興業綠城·桃李春風一經面世便遭瘋搶,在悄無聲息中供不應求,除了您剛才說的產品營造,還有什麼造就了興業綠城·桃李春風如此驕人的業績?」
「是客戶,是桃李春風的所有業主家人。」趙總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此題作何解呢?我當時心裡在想,這個趙總真會講話。
緊接著趙總又是娓娓道來「我說這個話不是恭維他們,其實這句話放到任何一個項目都應該是對的,客戶是上帝,客戶買單才能成就產品和公司。但對於桃李春風而言,我有我自己的理解,正如你一開始的疑惑。」
趙總表示,距離遠和價格高是桃李春風從2017年首開到三年後的今天,銷售過程中面對大多數客戶都要解決的問題,甚至很多同行也會問到這個問題。
「雖然是大多數客戶,但是還有一部分客戶對價格不會那麼敏感,或者說當他們看到這個產品的時候,他的喜歡程度抵消掉了他們對價格的抗性,三年前周邊別墅6000元/平米,而桃李春風入市價格就在19000元/平米,對很多人來講這是一個莫名其妙的定價,但桃李春風一期68位業主接受了這個價格,二期99戶,周邊價格被帶到了20000元/平米,桃李春風的最高價格則到了接近30000元/平米,還是在悄無聲息中售罄了。」趙總介紹道。
沒有人會認為買這些房子的客戶都是錢多到可以肆意揮霍。之所以桃李春風的業主們願意花比別人更高的價格去購買桃李春風,這需要去了解他們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一二期,尤其是二期的業主絕大多數我都熟識,他們雖然從事的行業不同,年紀不同,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品質就是「待人隨和,做事認真」,生活中你會發現人要麼很感性,要麼很理性,而他們是在工作做事上極端的理性、認真,所以在各自的領域裡,都是行業的佼佼者;而在對待家人朋友、對待生活上就是極端的感性,都是理想主義者。」趙總表示,在買房這件事情上,他們有著高度的一致性要求,就是這個房子要經得起挑剔,要能夠承載他對未來生活的暢想,價格不是不關注,但如果達不到讓自己一見鍾情的感覺,再便宜也不會出手。 簡而言之就是寧可放棄,絕不將就吧!
趙總表示,正是這樣的一群與綠城做產品的態度有著高度的一致性的客戶才成就了桃李春風今天的成績,而且他相信,未來這樣的一個業主群體,必將給桃李春風帶來更多的想像力和可能性。
「有句話不講得很好嗎,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未來桃李春風一定會成為一個『賢者相睦、智者相惜、既可以安置身體,又能夠安放心靈的理想生活之地』」。
這段話他講了好長時間,一開始有點似懂非懂,但後來我仔細琢磨,房子這個東西對於不同人的確會有不同的意義。就如同「女人的包一樣,有的包是用來買菜的,有的是用來上班用的,有的是商務場合用,有的是彰顯品位的,買菜的包你會考慮經濟實惠就好,而彰顯自己品位的關注的焦點則不在價格上,我想應該一個道理吧。
後來,趙總又講了許多後續對桃李春風未來生活的暢想,他說絕不會辜負業主的信任,買房不是結束而是服務的開始。還講到未來關於養老社區打造的一些構想。其中有一點我覺得很有啟發「為什麼中國的兩院院士的平均壽命都很長,百歲老人很多?到底怎樣才能讓老年人安度晚年?」
這個就不在這裡多說了,通過這次專訪,從營造者的角度又讓我對桃李春風項目有了更深入的認知和了解,寫到最後突然間想起一句話「人生不止於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