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名詞解釋匯總(一)

2021-01-10 中公教師網

近期很多考生對於名詞解釋這一題型過於關注。想提醒廣大考生,從學習理論知識的角度而言,名詞解釋(概念)的掌握是有助於大家對於知識點的進一步內化。從考試策略的角度來說,名詞解釋每科4道題,每題4分,卷面各佔16分。雖然分值也不小,但備考難度極大,不好把握。建議量力而行,不要把大量的時間放到此題型而忽視了案例分析及其他。

針對已經參與培訓且情緒迫切的考生來說,可以先從以下內容著手,促進知識理解的同時把握名詞解釋這一題型。

1、學習過程:指學生在教學情境中通過與教師、同學以及教學信息的相互作用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過程。

2、心理發展:是指個體從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個生命進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心理變化。

3、學習準備:是指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或心理發展水平對新的學習的適應性,即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那些促進或妨礙學習的個人生理、心理發展的水平和特點。

4、關鍵期:個體早期生命中有一個比較短暫的時期,在此期間,個體對某種刺激特別敏感,過了這一時期,同樣的刺激對之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這個時期稱為關鍵期。

5、最近發展區:維果斯基認為,兒童有兩種發展水平:一是兒童的現有水平,二是即將達到的發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最近發展區是指兒童在有指導的情況下,藉助成人幫助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與獨自解決問題所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異,實際上是兩個鄰近發展階段間的過渡狀態。

6、人格:又稱個性,是指決定個體的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並使其與他人的行為有穩定區別的綜合心理特徵。

7、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係的意識。一般認為,自我意識包括三種成分: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監控。

8、認知過程:是指學生藉以獲得信息、做出計劃和解決問題的心理過程。這個過程存在著個體之間的認知方式和認知能力等方面的個別差異。

9、認知方式:又稱認知風格,是個體在知覺、思維、記憶和解決問題等認知活動中加工和組織信息時所顯示出來的獨特而穩定的風格。

10、掌握學習: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提供最佳的教學和給予足夠的學習時間而使絕大多數學生達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學評價項目)。

11、性格:是指個體在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對現實的穩固的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

12、學習:是指人和動物在生活過程中,憑藉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變化。

13、知識:是客觀事物的特徵和聯繫在人腦中的主觀映象,它是來自反映的對象本身的認知經驗。

14、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符合法則要求的活動方式,它是來自於活動主體所做出的行動及其反饋的動作經驗。

15、行為規範:是用以調節人際交往,實現社會控制,維持社會秩序的思想工具,它來自於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交往經驗。

16、強化:是指在刺激-反應聯結中改變同類反應在將來發生的概率的手段。

17、正強化:通過施加滿足刺激來提高反應發生的概率。

18、負強化:通過撤消某一厭惡刺激來提高反應發生的概率。

19、消退:消退是一種無強化的過程,其作用在於降低某種反應在將來發生的概率,以達到消除某種行為的目的。

20、懲罰:當有機體做出某種反應以後,呈現一個厭惡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類反應的過程。

21、學科的基本結構:是指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態度和方法。

22、意義學習:就是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繫。

23、接受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習者接受事物意義的學習。

24、先行組織者:是先於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一種引導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高於學習任務,並且與認知結構中原有的觀念和新的學習任務相關聯。其目的是為新的學習任務提供觀念上的固著點,增加新舊知識之間的可辨別性,以促進學習的遷移。

25、動機:是指引起和維持個體的活動,並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它一般有三種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強化功能。

26、學習動機:是指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並致使行為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

27、學習需要:是指個體在學習活動中感到有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心理狀態。它包括學習的興趣、愛好和學習的信念等。學習需要也稱為學習驅力。

28、認知內驅力:是一種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識,系統地闡述並解決問題的需要。

29、自我提高的內驅力:是指個體由自己的學業成就而獲得相應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30、附屬的內驅力:是指個體為了獲得長者的讚許和同伴的接納而表現出來的把工作、學習搞好的一種需要。

31、學習期待:是個體對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目標的主觀估計。學習期待就是學習目標在個體頭腦中的反映。

32、誘因:是指能夠激起有機體的定向行為,並能滿足某種需要的外部條件或刺激物。

33、成就動機:是個體努力克服障礙、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決某一問題的願望或趨勢。

34、自我效能感:指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從事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

35、替代性強化:通過一定的榜樣來強化相應的學習行為或學習行為傾向。

36、自我強化:學習者根據一定的評價標準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監督,來強化相應的學習行為。

37、問題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學習情境。

38、學習遷移:也稱訓練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

39、正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中公講師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掃描二維碼關注(qgjsks)微信

回復「招聘備考」下載【教育理論章節練習題+時事政治

相關焦點

  • 50個教育心理學常考名詞解釋匯總!
    教育心理學是教資考試中重要的考察部分,教育心理學的知識你都記熟了嗎?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教育心理學名詞解釋匯總,快來查缺補漏,看看你都記住了沒! 1.
  • 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名詞解釋匯總一
    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名詞解釋匯總一關於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的名詞解釋,同學們在備考時可得好好了解了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名詞解釋匯總一:生命表:用來描述種群生存與死亡的統計工具。
  • 2011年1月成人自考小學教育心理學真題及答案
    點擊查看:全國自考00407小學教育心理學歷年真題及答案匯總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 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名詞解釋匯總二
    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名詞解釋匯總二下面是小編對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名詞解釋做的匯總,大家可參考參考。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名詞解釋匯總二:種群平衡:指種群較長時間地維持在幾乎同一水平上,這一現象叫種群平衡。
  • 2018年4月成人自考小學教育心理學真題及答案
    點擊查看:全國自考00407小學教育心理學歷年真題及答案匯總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 社工考研乾貨|《社會學教程(第四版)》名詞解釋匯總
    複習時間分配:全部:重點=1:5一、名詞解釋社會靜學(10)、社會動學(10)、社會關係(10、13)、社會結構(11、14)、社會行動(11)、社會學(12)、社會過程(14)、理論社會學(16)、應用社會學(16)、社(24)、會(24)、社會(25、26)社會實在論(27)、社會唯名論(28)、人的自然性(31)、人的社會性(31)、馬斯洛
  • 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名詞解釋匯總三
    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名詞解釋匯總三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名詞該怎樣解釋,很多同學都不是很清楚,下面是小編對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名詞解釋匯總,一起來看看。基蓋度:植物基部的覆蓋面積。頻度:某物種在調查範圍內出現的頻率。
  • 教育教學知識與心理學知識點匯總
    教育教學知識與心理學知識點匯總名詞解釋1.教育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來理解。廣義的教育心理學是指研究教育實踐中各種心理與行為規律的科學。我們通常所說的是狹義的教育心理學,它專指學校教育心理學,即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學校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2.學習過程:學生在教學情境中通過與教師、同學以及教學信息的相互作用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過程。3.自然實驗法:就是在自然的情況下即教育情境下創設控制某些條件,以引起某種心理活動而進行研究的方法。
  • 2019年成考專升本醫學綜合「生態學名詞解釋」和「種群名詞解釋」
    2019年成考專升本醫學綜合「生態學名詞解釋」和「種群名詞解釋」下文是關於2019年成考專升本醫學綜合「生態學名詞解釋」和「種群名詞解釋」,希望能幫到正在備考的你。生態學名詞解釋生態學:生態學是研究生物及環境間相互關係的科學。
  • 高中歷史:名詞解釋(經濟+政治+文化)匯總+對比!附高考小論文
    和什麼人在一起最舒服,就找他玩耍,就多和他在一起,所以學姐今天來找他玩啦(但是學姐也沒忘記辛辛苦苦的高中生哦,還為你們帶來了高中歷史資料哦)因為總有高中小可愛和學姐吐槽說:高中歷史最難的部分就是小論文,不知道從哪裡寫,沒有思路所以學姐熬夜禿頭總結了高中歷史:名詞解釋(經濟+政治+文化)匯總+對比!
  • 2010年自考教育心理學名詞解釋(1)
    2、心理發展:是指個體從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個生命進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心理變化。  3、學習準備:是指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或心理發展水平對新的學習的適應性,即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那些促進或妨礙學習的個人生理、心理發展的水平和特點。
  • 教育心理學全真模擬考試題(一)
    一、填空題(每個空1分,共15分)1、心理學家一般認為,陳述性知識主要以_____或_____表徵。2、概念可以通過兩種途徑習得:________和________。3、按遷移的性質,可把遷移分為________和________兩種。4、教育心理學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
  • 《教育心理學》人物思想匯總
    1.馮特心理學之父、構造心理學派、1879年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誌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心理學脫離哲學,標誌著走向獨立發展的道路。2.桑代克教育心理學之父、《教育心理學》、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學專著、行為主義、記憶痕跡衰退說、試誤說、餓貓實驗、學習的基本規律(準備率、練習率、效果率)、共同要素說(伍德沃斯)3.皮亞傑發生認識論、動作、建構主義者、圖式、同化、順應、平衡、認知發展階段論(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道德發展階段論—對偶故事法(前道德階段
  • 教育心理學知識點總結(上)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學概述第一節 基本內涵研究對象&內容: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教學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 是應用心理學的一種,同時又是教育學和心理學的交叉學科。 學習心理是教育心理學的核心。
  •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問答題匯總
    全國教師考試交流群:219036380《教育心理學》問答題匯總1、簡述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考試大綱》P1)答:教育心理學擁有自身獨特的研究課題,那就是如何學、如何教以及學與教之間的相互作用。具體而言,教育心理學旨在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如學習的實質、動 機、過程與條件等,以及根據這些理解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如學習資源的利用、學習活動的安排、師生互動過程的設計與學習過程的管理等,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2、簡述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內容。(P1)答:教育心理學的具體研究範疇是圍繞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展開的。
  • 2012年10月成人自考小學教育心理學真題及答案
    點擊查看:全國自考00407小學教育心理學歷年真題及答案匯總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 西方經濟學名詞解釋(一)
    西方經濟學名詞解釋,內容充實,建議轉發收藏↓↓↓ 什麼叫絕對優勢?什麼叫逆向選擇?什麼叫選擇成本需求的弧彈性?西方經濟學名詞解釋,內容充實,建議轉發收藏↓↓↓ 什麼叫絕對優勢?什麼叫逆向選擇?什麼叫選擇成本需求的弧彈性?西方經濟學名詞解釋,內容充實,建議轉發收藏↓↓↓ 什麼叫絕對優勢?什麼叫逆向選擇?什麼叫選擇成本需求的弧彈性?
  • 醫學基礎知識:生理學名詞解釋-呼吸
    我們對醫學基礎知識裡生理學各章節涉及到的重要名詞解釋進行整理,今天我們總結呼吸這一章節的名詞解釋,具體內容如下:   肺通氣:肺與外界環境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   肺內壓:肺泡內的壓力。   潮氣量:每次呼吸時吸入或呼出的氣體量。
  • 2015教育學考研333教育綜合大綱解析
    一、掌握基礎,提升能力;以點帶面,各個擊破   與2014年的教育學考研大綱相比,2015年的新大綱在無論是在考查目標、考試時間、答題方式和試卷內容結構、試卷題型結構方面都沒有變化。科目不變,同樣是四科:教育學原理、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學。與去年相比,各個科目的分值也沒有變化,教育學原理約60分,是考核的重點。
  • 教育心理學考研筆記第二章:心理發展與教育
    第二章:心理發展與教育【重點章節】心理發展的內涵(名詞解釋)10首都,11,18揚州,12四川,12,15,18華南,13湖南科技,15華中,18四川(1) 心理發展是指個體從胚胎期經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個生命過程中所發生的持續而穩定的內在心理變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