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考研筆記第二章:心理發展與教育

2021-01-15 秀秀愛好攝影

第二章:心理發展與教育【重點章節】

心理發展的內涵(名詞解釋)10首都,11,18揚州,12四川,12,15,18華南,13湖南科技,15華中,18四川

(1) 心理發展是指個體從胚胎期經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個生命過程中所發生的持續而穩定的內在心理變化過程。

(2) 心理發展反映的是個體心理隨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持續而穩定的系列變化過程,主要包括認知發展和人格發展

二:認知發展的一般規律 13,19河南簡答/論述,15江蘇大學簡答

認知發展(名詞解釋)13,15,19閩南

認知發展是指在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其感覺,注意,記憶,思維,言語等認知的功能不斷發展,並趨於完善的變化過程,表現為個體自出生後在適應環境的活動中對事物的認識以及面對問題情境時的思維方式與能力表現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改變的歷程。

(二)認知發展的一般規【簡答】

認知是個體在認識事物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感知,記憶和思維,言語和注意等活動。認知發展是指兒童在心理上表徵世界,思考世界的方式的發展,認知發展一般遵循以下規律:

1:認知活動從簡單、具體不斷向複雜、抽象發展。兒童最初只有非常簡單的、具體的反射活動。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活動越來越複雜、越來越抽象。

2:認知活動從無意向有意發展。兒童最初的認知活動是不自覺的、無意識的,以後逐漸向有意識的心理活動方向發展,出現有意注意、有意記憶等。

3:認知活動從籠統向分化發展。兒童最初的認知活動是籠統而不分化的,發展的趨勢是從混沌到分化和明確。

三:人格發展的一般規律 13華中簡答,14瀋陽簡答,15江蘇大學簡答

(一) 人格發展(名詞解釋)14揚州,16、18閩南

人格發展是指個體自出生經成年到老年的整個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徵或個性心裡形成、發展和表現的過程。一般認為,人格的形成和發展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遺傳因素是人格形成和發展的生物基礎,遺傳為人格發展提供了可能性和發展方向。環境因素,包括社會、家庭、學校等,則把遺傳給人格發展提供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

(二) 人格發展的一般規律

在心理學上,人格指的是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統合模式,這個獨特的模式包括了一個區別於他人的穩定而同一的心理品質。

1:連續性和階段性並存

從人的一生來看,個體人格的發展是連續不斷的,但是具體到某個階段,,又有其各自的規定性,體現階段性的特點。

2:發展具有定向性和順序性

正常的發展條件下,個性人格的發展總是指向一定的方向並遵循一定的先後順序、而且這種順序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3:發展表現出不平衡性

人格發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現在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方面,在發展的速度、到達某一水平的時間以及最終達到的高度等方面都表現出多樣化的發展模式。

4:發展的共同性和個別性差異

一般來說,個體的人格發展總要經歷一定的共同發展基本階段,但又沒有兩個個體發展是完全一樣的。

四:心理發展與教育的關係(簡答)

(一) 心理發展是有效教育的背景和前提

雖然教育對個體身心素質發展起主導作用,但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又制約著教育主導作用的發揮,影響著教育的效率,教育必須以個體心理發展的水平和特點為依據。

(二) 有效的教育能促進個體心理的發展

教育一方面要依據個體的心理發展狀況和水平,另一方面,教育又能夠極大地促進個體智力的發展並對個體的心理發展起著主導作用。

第二節: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

一: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皮亞傑

皮亞傑(名詞解釋)17湖北大學

皮亞傑是瑞士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和發生認知論的創始人,他對兒童認知發展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他認為,認知(或智力)的本質就是適應,即兒童的認知是在己有圖式的基礎上,通過同化、順應和平衡等機制,不斷從低級向高級發展。他把兒童的認知發展分成四個階段:感覺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

(一) 認知(或智力)的實質是適應,即兒童的認知是在己有圖式的基礎上,通過同化、順應和平衡,不斷從低級向高級發展。

1:圖式

圖式是指兒童用來適應環境的認知結構,是一個有組織的、可重複的行為或思維模式。兒童最初的圖式來源於遺傳,比如新生的嬰兒具有吸吮、哭叫、抓握等行為。為了應付周圍的世界,個體逐漸地豐富和完善自己的認知結構,形成一系列圖式。

2:同化

同化是指兒童把新的刺激納入己有圖式中的認知過程。同化是圖式發生量變的過程,它不能引起圖式的質變,但影響圖式的生長。

3:順應

順應是指兒童把新的刺激納入己有的圖式或形成新圖式來適應新刺激的認知過程。順應是圖式發生質變的過程。通過順應,兒童的認知能力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4:平衡

平衡是指同化和順應之間的平衡。當己有圖式不能解決面臨的問題情境時,就 產生了不平衡狀態。個體心理發展是個體通過同化和順應環境而達到平衡的過程,個體正是在平衡與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斷地構建和完善其認知結構,實現認知發展的。

(二):影響認知發展的因素

1:成熟

成熟是指有機體的成長,特別是大腦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成熟。成熟為認知發展提供生理基礎。

2:練習與習得經驗

練習與習得經驗是認知發展的必要條件。它包括物理經驗,即個體作用於物體,抽象出物體的特性;邏輯一數理經驗,即個體作用於物體,目的在於理解動作間相互協調的結果。

3:社會經驗

社會經驗包括社會生活、文化教育和語言在內的各種因素,指社會相互作用和社會信息相互交換的過程社會經驗也是認知發展的一個必需而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決定性因素。它依賴於個體與社會的相互作用。

4:平衡化

平衡化是心理發展的決定因素。平衡化具有自我調節的作用,通過調節同化和順應的關係,使個體的認知不斷發展。

(三)認知發展的階段理論

皮亞傑提出認知發展階段具有四個特徵:連續性和階段性,結構性,次序不變性,交叉性。皮亞傑認為個體認知發展從不成熟到成熟要經歷四個階段:

1:感覺運動階段(0-2歲):此為兒童思維的萌芽期。在這一階段中,兒童的認知活動主要是通過探索感知覺與運動之間的關係來獲得動作經驗,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們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

2:前運算階段(2-7歲):這一時期是兒童表象思維階段。

相關焦點

  • 2016年考研心理學:心理發展的基本理論(五)
    摘要:對發展心理學有了大概的了解以後,接下來就是學習與其相關的一些基本理論了,這部分知識比較龐雜,2016考研的學生需要注意學習方法,以便
  • 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1
    逢考必過了第一章 教育心理學概述第一節 教育心理學的基本內涵概念: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學教育教學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規律的科學研究對象:學校教育、教學情境中人(主體)的心理學習過程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
  • 北大「教育心理學」聽課筆記
    名詞解釋  1、教育心理學:是在心理學與教育相結合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門應用科學,是心理學的一個獨立分支。它是研究學校教育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活動及與之相關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它涉及學校教育過程中的一切心理現象和規律。
  • 333教育綜合參考書目一覽-2013考研專用
    全日制教育碩士的參考書目除了首都師範大學不一樣以外,別的院校都是一樣的。由於很多人對於全日制教育碩士的參考書目感到困惑,所以勤思考研針對這方面的情況以及自己本身的資料整理出供各位考生大家參考,希望可以給各位的考研帶來一定幫助。總的來講全日制教育碩士考試科目為:政治、英語二、教育綜合(相對於學術型碩士來說不用考教育研究方法)以及專業課。
  • 2019年北京師範大學全日制教育碩士333教育綜合和專業課二考研參考...
    《當代教育心理學》劉儒德,陳琦,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第二版(凱程推薦必讀) 這本書是中國最權威的教心教材,也是教育學、心理學考研的必讀教材,專業詞彙很多,理論介紹也多,但是由於專業詞彙多,所以初次讀書有點難理解,往往很多考生讀書到第2-3輪才能理解,但是這本書的介紹深層次,全方位,雖然有點小難,但是卻是教育學考研最應該讀的書,這本書理解好了,教心考試一定可以過關。
  • 2015教育學考研333教育綜合大綱解析
    一、掌握基礎,提升能力;以點帶面,各個擊破   與2014年的教育學考研大綱相比,2015年的新大綱在無論是在考查目標、考試時間、答題方式和試卷內容結構、試卷題型結構方面都沒有變化。科目不變,同樣是四科:教育學原理、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學。與去年相比,各個科目的分值也沒有變化,教育學原理約60分,是考核的重點。
  • 《心理學諮詢師基礎知識》筆記總結分享《發展心理學》思維導圖
    《心理學諮詢師基礎知識》筆記總結分享《第四章 發展心理學》思維導圖2020.5.13.需要考心理諮詢師的朋友,都是乾貨,直接拿走。發展心理學:研究心理發展規律的科學。個體的心理發展:指人類個體從出生到衰亡的整個過程中的心理發展。
  • 2019考研: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試題及解析(教育研究方法)
    研究生考試試題:2019考研: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試題及解析(教育研究方法)。中公考研研究院老師深度解析試題變化及難度,幫助考生做好考後估分(估分入口)、從容迎戰後續複試調劑!更多2018考研試題,歡迎訪問北京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 2020心理學考研:普通心理學之心理學概論
    普通心理學是心理學考研很重要的一部分,為了方便小夥伴們掌握書本上的基本概念,中國教育在線考研頻道為大家整理了關於普通心理學複習知識點,還希望各位考生將基本知識點牢記於心,掌握基本概念。先來學習第一章!
  • 2016年考研心理學:心理發展的基本理論(一)
    摘要:對考研心理學中的發展心理學有了大概的了解以後,接下來就是學習與其相關的一些基本理論了,這部分知識比較龐雜,2016考研的學生需要注意   摘要:對考研心理學中的發展心理學有了大概的了解以後,接下來就是學習與其相關的一些基本理論了,這部分知識比較龐雜,2016考研的學生需要注意學習方法
  • 2017心理學考研背誦要點:青少年社會性發展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個體從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發展現象,通常與教育心理學放在一起,二者所佔分值約為70分。對於這一門科目,考生都明白花費太多時間會得不償失,但不背誦又會痛失分數,所以在這一科的複習上要抓住重點知識。下面分享心理學考研需要背誦的知識要點,一起來看下!
  • 2013年考研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大綱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考查目標】  1.理解和掌握髮展與教育心理學的基本概念  2.理解和掌握認知、言語、社會性等領域發展的年齡特徵、相關理論及其經典實驗研究。  3.能夠運用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的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認識和分析個體學習、發展與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各種現象與相關問題。
  • 心理學考研最好的學校和專業
    最近,很多同學問我好的心理學院校有哪些?心理學研究生畢業後能幹啥?是不是不好就業?今天,小編整理了這篇文章,供各位考研黨參考。心理學研究生畢業後能幹啥?是不是不好就業?今天,小編整理了這篇文章,供各位考研黨參考。   在我國的學科門類劃分中,心理學屬於一級學科,其本科教育屬於理學類,研究生教育則屬於教育類,分三個大的方向: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
  • 2012全國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複習精要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學概述1、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研究教育情景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2、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內容(簡答)(1)學習與教學的要素1.學生 2.教師 3.教學內容 4.教學媒體 5.教學環境學生這一要素主要是從兩個方面來影響學與教的過程。一是群體差異,二是個體差異。
  • 2019年4月成人自考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真題及答案解析
    全國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試題課程代碼:00466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1.以下關於孔子的教育心理學思想中,體現其學習方法的觀點是A.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B.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有教無類2.問卷法是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常用方法,以下關於問卷法實施的要求中,不正確的是A.問卷中的題目數量不應過多
  • 考研2008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參考書目推薦
    從2007年開始,全國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心理學專業初試做了調整,兩門專業課考試將合併為一門專業基礎綜合考試,這一門基礎課涵蓋了普通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統計與測量等學科基礎課程。
  • 2010年考研擇校指導—心理學專業院校篇
    目前全國心理學比較好的學校有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北大、中科院心理所、浙江大學等。但是就專業而言,也有的學校不錯,比如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等。心理學門類主要有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應用心理學等學科專業。
  • 《教育心理學》人物思想匯總
    1.馮特心理學之父、構造心理學派、1879年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誌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心理學脫離哲學,標誌著走向獨立發展的道路。2.桑代克教育心理學之父、《教育心理學》、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學專著、行為主義、記憶痕跡衰退說、試誤說、餓貓實驗、學習的基本規律(準備率、練習率、效果率)、共同要素說(伍德沃斯)3.皮亞傑發生認識論、動作、建構主義者、圖式、同化、順應、平衡、認知發展階段論(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道德發展階段論—對偶故事法(前道德階段
  • 第二節: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
    3.關注兒童的思維過程皮亞傑是率先詳細描繪兒童與成人心理差異的科學家。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認識到兒童思考問題的方式與成人不同,並根據當前兒童認知水平提供適宜的學習活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 2013年全日制教育碩士參考書目(最新版)
    全日制教育碩士的參考書目除了首都師範大學不一樣以外,別的院校都是一樣的。由於很多人對於全日制教育碩士的參考書目感到困惑,所以勤思考研針對這方面的情況以及自己本身的資料整理出供各位考生大家參考,希望可以給各位的考研帶來一定幫助。總的來講全日制教育碩士考試科目為:政治、英語二、教育綜合(相對於學術型碩士來說不用考教育研究方法)以及專業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