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閉眼滿腦子都是白天聽的那首歌,解密大腦的自動回放功能

2021-01-07 騰訊網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夜深人靜快要入眠時,忽然有一串回憶在你的腦海中浮現,或者幾個完全不相干的事情,被大腦莫名聯繫地到一起。其實,這個時候,你的大腦很可能正在自發地「回放」記憶

這種在大腦中的記憶回放,往往在一秒鐘的時間內發生,以至於我們並不一定可以意識到它。不過最近,研究者在人的大腦中,第一次得到了這種回放的直接證據。科學家認為,這種回放對於記憶的鞏固很重要。

大腦自發「離線回放」

對於回放現象的研究,可以追根溯源到大腦中的「定位系統」。1971 年,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約翰·奧基夫(John O』Keefe)和同事,在大鼠的大腦海馬區中發現了與位置相關的神經元,將其命名為「位置細胞」。海馬區是人和其他哺乳動物大腦中的一個區域,在記憶和導航等方面有重要功能。他們發現,只有當大鼠處在特定位置時,海馬區的一些位置細胞才會變得非常活躍

大腦中的海馬區 | Anatomy of the Human Body

23 年之後,亞利桑那大學的布魯斯·麥克諾頓(Bruce L. McNaughton)和同事發現,大鼠不管是在睡眠時,還是在停止活動但仍然清醒的休息狀態下,這些位置細胞會時不時地活躍,而且是自發地按照之前運動過的順序簡單來說,當一隻大鼠跑過 A、B、C 三個點時,它海馬區中的三個位置細胞 a、b、c 會分別激活;在這隻大鼠休息和睡眠時, a、b、c 三個神經元會自發性地按照這個順序活動。而且,相比大鼠在真實世界中跑過 A、B、C 三個點的時間,這三個神經元自發活動的時長短很多,其速度通常是真實速度的 5 到 20 倍——這個現象被稱為「回放」。

在接下來對實驗動物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這種回放的神經元活動,不僅僅只發生在與位置記憶相關的事件之後,也不局限於海馬腦區;甚至,這種回放的順序不僅有正向,還有反向。科學家還認為,回放在記憶鞏固和計劃將來活動中發揮了作用

一隻實驗大鼠 | Janet Stephens / Wikimedia Commons

近幾年,研究者也在人腦中找到了回放的間接證據。他們使用的是非侵入實驗,也就是不向人體內植入任何晶片或者傳感器,直接在體外探測信號,例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腦電圖、腦磁圖等人腦活動記錄技術。結果發現,在休息和睡眠時,記憶會被重新激活,經歷過的事件會在大腦中出現回放。不過,受限於非侵入技術的約束,這些研究結果在時間或者空間上的解析度較低,很難像在實驗動物上那樣,做出對神經元的精確測量。

在人腦中找到證據

最近,通過腦機接口實驗,研究者記錄到高精度信號,找到了人腦中存在回放現象的證據。這項研究發表在《細胞報告》上,由哈佛醫學院的讓-巴蒂斯特·艾辛勞布(Jean-Baptiste Eichenlaub)和布朗大學的貝婭塔·加洛塞維奇(Beata Jarosiewicz)及同事完成。

研究者通過腦機接口或得到更高精度的信號 | 參考資料[1]

在這項研究中,兩位四肢癱瘓的被試者在外科手術之後,其大腦中的運動皮層被植入了微電極陣列。這些電極非常細微,可以記錄到單個神經元的活動。這些大規模的神經元信號,可以用來解碼出被試者的運動意圖。比如下圖所示的,當被試想要將屏幕中心的點移動到外周的一個位置時,他只需要想像自己移動這個點,腦機接口就可以幫助他用意念來完成這個任務

被試者想像自己移動這個點,腦機接口就可以幫助他完成 | 參考資料[1]

實驗中,被試者首先會看到提示:屏幕上的四個色塊以固定的順序高亮,比如圖中所示的例子是紅-青-黃-藍。在提示之後,被試者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中心點,按這個順序將中心點移動到對應的色塊上。在一次實驗中,被試者會重複玩 66 次固定的順序,中間隨機插入了 22 次其他順序——這些其他順序的遊戲,可以作為固定順序的對照組。經過學習,被試者可以輕鬆完成。

看到提示之後,被試通過意念去移動中心點 | 參考資料[1]

在玩遊戲之前和之後,兩位被試者被要求閉目放鬆 20~30 分鐘,如果困了可以小睡,微電極陣列在這時也會一直記錄。分析記錄到的信號後,研究者發現,在遊戲之後的放鬆時間,大腦出現更多的是在重複固定順序時所產生的神經元放電模式,而不是其他隨機順序時的放電模式。也就是說,大腦在遊戲離線的情況下,仍然會回放之前重複玩的遊戲順序。

類似於之前研究發現的加速回放,這個研究裡,回放也有多種時長,平均約是真實遊戲時間的 1/10。另外,研究者進一步區分了被試者放鬆時的狀態,分離出他們清醒和睡眠的時間段。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的睡眠可分為快速眼動睡眠和非快速眼動睡眠兩個部分,在短時間的小睡中以非快速眼動睡眠為主。結果發現,回放現象在清醒和非快速眼動睡眠狀態下都有發生。這提供了直接的證據,說明實驗動物上觀察到的回放,同樣出現在我們人類的大腦中,且以類似的比例加速。

睡覺的時候,大腦也在幫你「複習」 | 參考資料[1]

這項研究帶來了更多可以探究的新問題,比如,在人類睡眠的其他時間段,像是在快速眼動睡眠時,回放是否會以不同的時間尺度存在?人類的動機和情緒,又是否會調節回放的強度?回放是否和人類的記憶鞏固相關?

受限於對人體侵入式記錄的限制,這些問題可能很難在短期內得到答案。但毫無疑問,這些探索能讓我們更理解,人類是如何從經驗中學習的

參考文獻

[1]Jean-Baptiste Eichenlaub, Beata Jarosiewicz, et al. Replay of Learned Neural Firing Sequences during Rest in Human Motor Cortex. Cell Reports. 2020, 31(5).

[2] Diekelmann S, Buchel C, Born J, et al. Labile or stable: opposing consequences for memory when reactivated during waking and sleep[J]. Nature Neuroscience, 2011, 14(3): 381-386.

[3] Liu Y, Dolan R J, Kurthnelson Z, et al. Human Replay Spontaneously Reorganizes Experience.[J]. Cell, 2019, 178(3).

[4] Huang Q, Jia J, Han Q, et al. Fast-backward replay of sequentially memorized items in humans[J]. eLife, 2018.

[5] Ji D, Wilson M A. Coordinated memory replay in the visual cortex and hippocampus during sleep[J]. Nature Neuroscience, 2007, 10(1): 100-107.

[6] Kurthnelson Z, Economides M, Dolan R J, et al. Fast Sequences of Non-spatial State Representations in Humans[J]. Neuron, 2016, 91(1): 194-204.

[7] Shin J D, Tang W, Jadhav S P, et al. Dynamics of Awake Hippocampal-Prefrontal Replay for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Guided Decision Making[J]. Neuron, 2019, 104(6).

[8] Skaggs W E, Mcnaughton B L. Replay of neuronal firing sequences in rat hippocampus during sleep following spatial experience.[J]. Science, 1996, 271(5257): 1870-1873.

[9] Wilson M A, Mcnaughton B L. Reactivation of Hippocampal Ensemble Memories During Sleep[J]. Science, 1994, 265(5172): 676-679.

[10] Zhang H, Fell J, Axmacher N, et al. Electr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of human memory consolidation[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9(1).

[11] 果殼. 用大腦信號「打字」,實現與他人交流 https://www.guokr.com/article/439393/

[12] 果殼. 【2014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深度解讀:大腦中的「定位系統」 https://www.guokr.com/article/439282/?page=2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一閉眼,滿腦子都是白天聽的那首歌!
    用大腦信號「打字」,實現與他人交流 https://www.guokr.com/article/439393/[12] 果殼. 【2014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深度解讀:大腦中的「定位系統」 https://www.guokr.com/article/439282/?page=2
  • 聽完這首「無價之姐」,滿腦子都是...
    秒就開始笑聽3分鐘,就開始忍不住跟著搖擺!!聽完以後滿腦子都是這首歌啦!!雖然,在網上有一部分網友覺得歌曲對比起李宇春以往的風格,有點偏土嗨了。但她本人表示,這是一首娛樂性大於音樂性的歌曲。曲子魔性洗腦,非常適合搖擺起來,太正經了反而就喪失了不少娛樂性,再加上非常接地氣的歌詞,這對國民度很高的姐姐們來說,也是最合適的選曲。
  • 我「網抑雲」滿級了:一共聽了20086首歌
    今天一早,小探我啊一到公司就日常打開了「網易雲」,準備開啟一天的工作,沒想到官方給我發了一條消息:恭喜你,您的網易雲等級已經10級了(滿級)手機端截圖我一下感到很驚訝,不知不覺咋就10級了,一想我難道是傳說中的老「網抑雲」?
  • 網絡「神曲」聽久耳朵「中毒」 損害大腦神經
    聽歌也會聽「中毒」?近日,大渝網「Giorgio」就在網上發帖,稱自己晚上狂聽了2小時《氣球》這首歌,結果發現關掉音響後,腦子裡仍然還有音樂在響,怎麼也消除不了,直到第二天早晨才恢復過來。隨即,網友們在跟帖中整理出了5首「神曲」,稱如果連續長時間聽,保準「中毒」。
  • 五首關於彼岸花的古風歌,第四是董貞的,網友:聽著都挺傷感!
    但以前在上高中的時候最喜歡的是彼岸花,還經常手工折一些彼岸花,那時候深深被彼岸花,花葉永不相見的悽美故事所感染,最近比較懷舊,傷感,所以小妹今天來給大家分享目前我能想到的關於彼岸花的古風歌,看看有沒有你聽過的吧!第一首、《曼珠沙華》曼珠沙華還有一個名字,就是彼岸花,予以是無盡的愛情。這首歌就很悽美,不過聽的很少,是以冬唱的,劇情版的念白超級虐心。
  • 《自然》研究解密:愛的主打歌,她什麼時候聽了會火熱?
    熱衷於窺探大腦秘密的神經科學家以果蠅為模型,向我們揭示了雌性動物做出是否接受求偶對象的重要決定時,大腦裡發生了些什麼。這支團隊在先前的工作中,已經利用多種遺傳學工具和成像技術等,識別出雌性果蠅在交配前後有兩種大腦狀態。「我們發現,雌蠅交配過以後,從雄性體內傳遞給雌性的特殊短肽類物質,會改變雌蠅大腦的活性,導致它們在面對異性的求偶時,有了與交配前截然不同的行為反應。」王開宇博士解釋道,「那些『名花有主』的雌果蠅聽了情歌后無動於衷,甚至主動拒絕。
  • 安利一首助眠神曲:「我上個月聽完這首歌,今天才醒」
    Mindlab研究所發現,這首歌可以減少65%的焦慮感,傾聽者的身體節奏會與歌曲同步,血壓和應激激素皮質醇水平降低。它被《時代》評選為2011年全球50大發明之一。 這首歌甚至可以用於真實地用於緩解病人的術前焦慮——賓夕法尼亞大學在《BMJ》雜誌上寫道:」《失重》可以替代手術患者在接受神經阻滯前3分鐘注射的那1-2毫克咪達唑侖。
  • 今日《自然》研究解密:愛的主打歌,她什麼時候聽了會火熱?
    熱衷於窺探大腦秘密的神經科學家以果蠅為模型,向我們揭示了雌性動物做出是否接受求偶對象的重要決定時,大腦裡發生了些什麼。圖片來源:123RF「以果蠅為例,求偶的研究通常側重於雄性,因為它們擁有一系列明顯的求偶動作
  • 「這首歌我聽了8848分鐘。」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青年了沒,ID:A-qingnianleme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近來,耳機裡循環的最多的一首歌便是五月天的《知足》。一。我第一次聽這首歌的時候,大約是讀小學五六年級的光景。那是一個流行聽CD的年代,也是一個流行把玩MP3的年代。每每周末,我最大的期待便是在上完舞蹈課後去母親店裡,打開電腦裡的酷狗聽我喜歡的音樂。
  • 遠離那些滿腦子都是標準答案的人
    隨著社交媒體的蓬勃發展,人與人的線下交流越來越少,線下面對面交流的時候,人群還會或多或少顧及下對方面子,說話相對還沒有那麼尖酸刻薄,但一到網絡上,這些人真實一面就露出來了,或者說,真實水平就露出來了。
  • 再現癲癇發作時大腦異常放電現場,為什麼會得癲癇?真相竟然是…
    高頻、重複的錯誤信號為什麼會讓癲癇病人口吐白沫,大腦空白?深讀君這就帶你去解密!喜歡燒腦的親們,走起!回車鍵卡住了,信號被高頻、重複不斷地發出……深讀君調來無人機,來個高空鳥瞰:呦,不是一個基站在放電啊,一整個區域都在呲呲呲放電!
  • 為什麼《沙漠駱駝》這首歌火了?
    <上下滑動查看歌詞>我要穿越這片沙漠,找尋真的自我身邊只有一匹駱駝陪我這片風兒吹過,那片雲兒飄過突然之間出現愛的小河我跨上沙漠之舟,背上菸斗和沙漏手裡還握著一壺烈酒漫長古道悠悠,說不盡喜怒哀愁只有那駱駝奔忙依舊什麼鬼魅傳說
  • 毛不易的這五首歌,哪一句的歌詞,能寫進你的心裡!
    第一首歌,當然就是《消愁》了,但是聽到「一杯敬明天,一杯敬死亡」的時候,內心仿佛被衝擊了一下,因為人生的苦難,沒人會了解,所以只能自己砥礪前行,就是身邊的人都在嘲笑你,那麼我們更應該前進,活出自己的精彩,把最烈的酒敬給自己。
  • 周杰倫為什麼我很少聽別人的歌是什麼梗 出處哪裡
    今天一大早一條「周杰倫為什麼我很少聽別人的歌」消息上微博熱搜引起網友們關注,那麼周杰倫為什麼我很少聽別人的歌是什麼梗?下面來看看。記得自己小時候就喜歡聽周杰倫的歌,比如稻香,青花瓷,聽媽媽的話等,每一首歌幾乎都能流行很長時間,走在街上一些電力放的音樂也大多數是周杰倫的歌,直到現在家裡面還有關於他《菊花臺》音樂的磁帶,當時一盤13元錢對我來說也算大花費了。我的長輩那一代人他們當時喜歡的偶像就是四大天王類型的,比如劉德華,張學友等,而對於我來說周杰倫應該算的時尚我這個時代的四大天王之一。
  • 2019銀臨新歌《妙筆浮生》,18年這4首古風歌,再不聽就out了
    第一首、《妙筆浮生》新的一年先給大家介紹一首銀臨的《妙筆浮生》,這首歌可以被譽為網易的開年臻美之作,是一款青綠山水互動敘事的手遊,不過這不要緊,主要是這首歌是有著乾淨清透聲音的銀臨演唱的,歌詞盡顯使勁的美景與惆悵,銀臨唱出了古典的雅致與畫中人的心境。願2019年大家會有一個人「願舍紅塵, 陪你跋涉晨昏」。
  • 金志文除了《遠走高飛》,還有這首被忽視的歌,聽幾遍都不膩
    就是看淡大風大浪,什麼事情都擁有一顆平淡的心。不會受到外界很大的影響。從容淡然地面對生活中發生的一切。我們在這滾滾紅塵中摸爬滾打,漸漸明白了人生的真意。只有找回自己那歌最真的自己,才能回歸到自己的少年的時光。就像這句話說的一樣,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今天跟大家分享三首民謠,這些聽不膩民謠。《流著淚說分手》這是來自金志文的一首歌,作曲作詞的一首歌。
  • 被禁唱的5首歌:黃家駒、許嵩有上榜,其中一首全球「禁聽」
    下面要討論被禁唱的5首歌:黃家駒、許嵩有上榜,其中一首全球「禁聽」,可能大家之前有聽說過,不過現在還是跟大家說一說。1、《搖頭玩》首先要說的就是這首歌了,其實還是挺冤的,畢竟呢,許嵩寫這首歌的時候也是沒想那麼多的,歌詞也很正常。那麼大家知不知道為什麼被禁呢?是這樣的,大家念一念歌名就知道原因了。
  • 華晨宇這首歌初聽都把我嚇哭了,太滲人,晚上的時候絕對不要聽!
    華晨宇再次打破常規演唱方式,《癌》這首人聲實驗作品是震撼的,90後的華晨宇正用自己的方式給樂壇裂變更多的希望和可能。《癌》也是無字歌,是華晨宇的第三次創作,沒有歌詞,依然令人強烈感受對《癌》的恐懼和壓迫感。
  • 為什麼「神曲」能洗腦?
    原標題:為什麼「神曲」能洗腦?  新華網北京12月29日電 從很久很久以前的「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到「騎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再到「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兒」,有些「神曲」就像病毒一樣侵襲你的耳朵、整天迴旋在你的腦子裡。
  • 為什麼男不聽《七友》,女不聽《鍾無豔》?
    一、《原諒》—張玉華每個人都有虧欠過的人,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會主動去請求對方的原諒,在感情裡,面子不重要但又很重要,這首歌就是在講,人總是在失去後才懂得珍惜,雖然你做了那麼多錯事,我也願意原諒你,只要你回來,但就像歌詞最後唱的「每個人最後都要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