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神曲」聽久耳朵「中毒」 損害大腦神經

2021-01-10 騰訊網

聽歌也會聽「中毒」?近日,大渝網「Giorgio」就在網上發帖,稱自己晚上狂聽了2小時《氣球》這首歌,結果發現關掉音響後,腦子裡仍然還有音樂在響,怎麼也消除不了,直到第二天早晨才恢復過來。隨即,網友們在跟帖中整理出了5首「神曲」,稱如果連續長時間聽,保準「中毒」。

5大神曲 聽久了就悲催

發帖網友「Giorgio」在帖中稱,「那天晚上由於要趕個策劃,所以就在電腦上邊放歌邊工作,一直放了2個小時的《氣球》,結果悲催了。」「Giorgio」說,關了音響後,自己發現腦海裡仍然還有《氣球》的音樂,不管怎麼堵耳朵搖腦袋,都無法制止音樂聲,那場景只能用慘烈來形容,整個「中毒」過程,一直到第二天清晨才得以解脫。

他的帖子出來後,很快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很多網友都表示有過類似的遭遇,有網友表示,這個現象就是所謂的「耳朵蟲現象」,指歌曲或音樂作品的某個片斷不由自主地反覆在某人腦子裡出現的情況。網友們隨後還整理出了「5大神曲」,分別是《氣球》、《fallen》、《甩蔥歌》、《圓周率之歌》和《我在那一角落患過傷風》,網友表示,這5首歌,任意一首要是連續聽上2小時以上,肯定就會出現「耳朵蟲現象」。

《圓周率之歌》聽得頭昏昏

那麼,網友們列出的這「5大神曲」,聽久了是否真的會讓人「中毒」呢?記者昨日在網上就搜索到了《圓周率之歌》進行試聽。

根據網上的資料顯示,這首歌是一首日文歌曲,是日本虛擬偶像初音未來演唱的一首風格迥異的曲子,據稱此歌是由初音未來連續唱出圓周率小數點後一萬位,全歌時長約69分鐘。

在連續聽了2小時後,關掉音響,記者的腦子裡的確「嗡嗡作響」,腦海裡的音樂聲此起彼伏,隔了許久才得以恢復。隨後,記者在網上瀏覽發現,該歌在很多論壇上獲得的評論均為:「神曲,聽者自重」。

切勿過度沉迷異類音樂

重慶大學藝術學院的聲樂老師陳雲蓮表示,網友遇到這種情況並不是個別的症狀,網友列出的5首神曲,的確聽久了會出現這種「中毒現象」,因為這幾首歌都有明顯的特點:要麼是曲調簡單,要麼是音調循環重複,要麼就是極度勁爆。她表示,聽歌雖是一種享受,但也不應該過於沉迷,特別是一些風格迥異的歌曲,偶爾聽一下沒什麼,但聽多聽久了,就會對人的聽覺或大腦神經產生傷害。

相關焦點

  • 音量超過85分貝會造成耳朵聽覺神經損害
    有關醫學專家告誡人們:長期使用耳塞機,會引起聽力下降,對身體的健康有一定的損害。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一些年青人,在乘車或騎車時,帶著耳塞機聽音樂或長時間在電腦邊戴上耳機上網;還有一些職場人士自己開車,長時間戴著耳機接聽電話。有關醫學專家告誡人們:長期使用耳塞機,會引起聽力下降,對身體的健康有一定的損害。
  • 9 個神秘莫測的大腦戲法,你造你的大腦也會騙你嗎?丨晶頭條
    9 個神秘莫測的大腦戲法,你就這樣被自己騙了1. 把一個詞重複(看、聽、讀)很多遍,你就突然看不懂這個詞了。主要原因在於大腦的神經在一定時間內接收到太多刺激就會暫時罷工。不信就盯上面這個字 20 秒試試?2. 找出自己的錯字總比找別人的難。
  • 掏耳朵容易造成聽力損害 科學護耳需重視
    掏耳朵容易造成聽力損害 科學護耳需重視 原標題:   外傷感染等因素或致耳聾  耳朵是感受外部世界聲音的重要器官,耳朵的結構分為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外耳接受外界的聲音,並沿著耳道引起鼓膜震動,中耳鼓膜的震動引起三塊小骨——錘骨、砧骨、鐙骨上下震動,將聲音傳到內耳,內耳可產生神經衝動,衝動沿神經轉為神經能,從那兒,聲音的信息就傳到了大腦。
  • 【有意思】9 個神秘莫測的大腦戲法,你造你的大腦也會騙你嗎?
    9 個神秘莫測的大腦戲法,你就這樣被自己騙了1. 把一個詞重複(看、聽、讀)很多遍,你就突然看不懂這個詞了。主要原因在於大腦的神經在一定時間內接收到太多刺激就會暫時罷工。不信就盯上面這個字 20 秒試試?2. 找出自己的錯字總比找別人的難。
  • 你的大腦與人工神經網絡有本質區別嗎?答案令人驚訝!
    但是,如果你從未見過這種動物,你的大腦則會快速遍歷你見過的所有動物,比較它們的尾巴、耳朵、爪子、鼻子、鼻子等特徵, 以確定這種奇怪的生物屬於哪個物種。經過幾十年的開發,研究人員創建了深層神經網絡,在特定的任務達到甚至超過了人類的表現。 但是,用於深度學習的人工神經網絡是否類似於我們大腦中的生物神經網絡?這個問題困擾著無數人工智慧的研究者。 許多人認為人工神經網絡是對大腦結構的粗略模仿,人工神經網絡只是個統計推理引擎,大腦的許多功能都沒有。
  • 大腦與AI,神經科學與人工神經網絡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一個詞有多重含義,但可以根據之前所說的內容推斷出那個詞對於那個詞的含義,大腦如何聯繫這些概念的。人工智慧(AI)能幫助我們理解大腦如何理解語言嗎?神經科學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AI和神經網絡在預測人類感知方面是有效的嗎?
  • 挖耳朵為什麼想咳嗽?一條神經迷了路
    神經我們都不陌生,它像通訊員一樣連接著我們身體的最高指揮機構——大腦,以及其他執行具體任務的組織器官。這些負責通訊的神經細胞雖然看上去長得都差不多,其實它們也有不同的負責範圍和分工。在我們的身體裡,有十二對從大腦發出的神經,它們統稱為顱神經,讓我們在挖耳朵的時候咳嗽的就是其中的第十對神經——迷走神經。
  • 大腦中的神經網絡是如何傳遞信息的?
    人類大腦中的神經元有140億左右,神經元有著怎樣的構造,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是如何相互聯繫,傳遞信息,最終組成複雜的大腦神經網絡的呢?來聽老嶽講:萬物都有陰陽兩面,神經元的突觸也分為兩端,一端叫樹突、一端叫軸突。傳遞信息的時候,也有一套簡單但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單個神經元用自己的樹突,接受前一個神經元軸突傳遞來的信息,經由細胞體後再由自己的軸突傳遞給下一個神經元的樹突。
  • 聽神經受損是什麼情況
    聽神經受損是近年來逐漸為人們所認識的一種有特殊臨床表現的聽力損失,其診斷處理皆有別於一般的感覺神經性耳聾。 有什麼原因可以導致聽神經受損呢?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原因都可以導致聽神經受損。
  • 人體奧秘之謎—大腦(30):哪些習慣損害大腦?
    你知道哪些日常習慣會損害你的大腦嗎? 我們不只是在談論方面影響你的心理健康,這些習慣實際上與對大腦本身的損害密切相關,因為受損的腦組織會使你更容易患上痴呆症和阿爾茨海默氏症等源於認知衰退的疾病。
  • 冷知識科普:你為什麼會被神曲洗腦?
    科學研究發現,其實不一定是那些「洗腦神曲」,很多音樂旋律都會產生這樣的效果,西方學界統一稱這種現象為「耳蟲效應」。什麼是「耳蟲效應」?「耳蟲」是由德文 Ohrwurm直譯而來,形容旋律如蟲子一般爬進耳朵,讓你久久難以擺脫。它所引起的效果會讓人忍不住去回想,隨著一遍又一遍的回想,這種旋律在腦中便越發「根深蒂固」了。
  • 最強大腦皮層神經網絡重建 揭哺乳動物最大神經線路圖
    此前,人類只知大腦神經元的「樣子」,現在,哺乳動物神經元如何連接——首次得到揭秘,並實現了更大量級的大腦皮層神經網絡的重建。並且AI的方法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研究者還說,這種突破還可能進一步為AI發展提供指導:「揭開生物神經網絡連接秘密,或許可以進一步探明大腦高效計算原理。
  • 科學家們使用人工智慧神經網絡來翻譯大腦活動中的語言
    最近發表的三項研究集中於使用人工智慧(AI)神經網絡從大腦信號中產生音頻輸出,結果顯示出了良好的效果,即在80%的時間內產生可識別的聲音。研究的參與者首先在大聲朗讀或聽特定單詞時測量了他們的大腦信號。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和紐約霍夫斯特拉諾斯韋爾醫學院(Hofstra Northwell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員進行的第一項研究中,五名癲癇病人在聽別人給他們講故事和數字時,他們的聽覺皮層會記錄下大腦發出的信號。將信號數據提供給神經網絡進行分析,重建出75%的參與聽者準確識別的音頻文件。
  • 3首卡點的神曲,這些神曲就是靠節奏取勝,它們很受人們的喜歡
    而今天講的就是3首卡點的神曲,這些神曲就是靠節奏取勝,它們很受人們的喜歡。第一首要說的是,由太一演唱的《Lutra》,這個歌手的出道可以說真無聲息,被人們稱為寶藏男孩的他在走紅之後演唱了這首歌曲,也正是因為他的演唱這首歌曲也變得很紅,成了很多人的卡點音樂。
  • 為什麼「神曲」能洗腦?
    原標題:為什麼「神曲」能洗腦?  新華網北京12月29日電 從很久很久以前的「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到「騎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再到「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兒」,有些「神曲」就像病毒一樣侵襲你的耳朵、整天迴旋在你的腦子裡。
  • 人工智慧神經網絡和生物大腦有什麼區別 神經網絡將如何發展
    關鍵是有機大腦的結構和先天能力,這種觀點在當今的AI社區中大多被駁回,而人工神經網絡主導了這一論點。神經科學冷泉港實驗室教授Anthony Zador在同行評審期刊《自然》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指出,這是一個高度結構化的大腦,可以使動物成為非常高效的學習者。
  • 什麼是人工神經網絡(ANN)?
    但是直到最近幾年,神經網絡的承諾才變為現實,並幫助AI行業擺脫了漫長的冬季。儘管神經網絡幫助AI取得了飛躍,但它們也常常被誤解。這時您需要了解的有關神經網絡的所有信息。人工和生物神經網絡之間的相似性人工智慧先驅的最初願景是複製人類大腦的功能,這是自然界最聰明,最複雜的已知創造。
  • 聽胎教「神曲」莫扎特K.448號樂曲可提高空間認知能力
    一次人類行為實驗實驗目的考察胎教「神曲」莫扎特K.448樂曲對人體的影響實驗單位電子科技大學神經信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堯德中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實驗手段60名大學生分三組進行「摺紙迷宮」測試;鼠寶寶水下逃生測試實驗結果聽莫扎特K.448樂曲,確實有助於提升人的空間認知能力聽小夜曲,奶牛產奶量翻番;聽老歌,母雞產蛋量更高……在很多人眼中
  • 趣味科普學英語-45-耳朵的作用除了聽,還有什麼?
    導讀除了聽,耳朵還有很多其他作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視頻謝謝收看,獲取本文音視頻、中英文文本等更多英語學習資源在弓重浩:不背英語 希望可以幫助你提高英語水平。眼睛用來看 耳朵用來聽 沒錯吧?Well, actually, your ears are responsible for much more than just hearing.
  • 那些大腦被整整切掉一半的人,可能擁有比你更強的神經網絡
    這意味著,大腦中控制不同功能的腦區之間的神經網絡是能夠重塑的。在最新發表在《細胞報告》上的研究中,Kliemann招募了6名幼年接受過大腦半球切除術的成年人,對他們的大腦進行了核磁共振掃描,並重現了這些患者大腦的靜息狀態神經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