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故事(第二十講)愛迪生

2021-02-23 趙雪雯小語名師工作室

    1862年8月,愛迪生以大無畏的英雄氣魄救出了一個在火車軌道上即將遇難的男孩。孩子的父親對此感恩戴德,但由於無錢可以酬報,願意教他電報技術。從此,愛迪生便和這個神秘的電的新世界發生了關係,踏上了科學的徵途。

1863年,愛迪生擔任大幹線鐵路斯特拉福特樞紐站電信報務員。1868年,愛迪生以報務員的身份來到了波士頓。同年,他獲得了第一項發明專利權。這是一臺自動記錄投票數的裝置。  

     接著他在新澤西州紐瓦克市的沃德街建了一座工廠,專門製造各種電氣機械。他通宵達旦地工作。培養出許多能幹的助手,在這裡他發明了蠟紙、油印機等。從1872至1875年,愛迪生先後發明了二重、四重電報機,還協助別人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架英文打字機。

     1876年春天,愛迪生遷居,這次他遷到了新澤西州的「門羅公園」。他在這裡建造了第一所「發明工廠」,標誌著集體研究的開端。1877年,愛迪生改進了早期由貝爾發明的電話,並使之得到了應用。他最心愛的一項發明是留聲機。電話和電報是擴展人類感官功能的一次革命;留聲機是改變人們生活的三大發明之一。從發明的想像力來看,這是他極為重大的發明成就。

      愛迪生在發明留聲機的同時,經歷無數次失敗後終於對電燈的研究取得了突破,1879年10月22日,愛迪生點燃了第一盞真正有廣泛實用價值的電燈。為了延長燈絲的壽命,他又重新試驗,大約試用了6000多種纖維材料,才找到了新的發光體———日本竹絲,可持續1000多小時,達到了耐用的目的。從某一方面來說,這一發明是愛迪生一生發明的項峰。接著,他又創造一種供電系統,使遠處的燈具能從中心發電站配電,這是一項重大的工藝成就。

    愛迪生又企圖為眼睛做出點事,電影攝影機隨即產生。使用一條喬治伊斯曼新發明的賽璐珞膠片,他拍下一系列照片,將它們迅速地、連續地放映到幕布上,產生出運動的幻覺。他第一次在實驗室裡放映電影是1889年,1891年申請了專利。1903年,他的公司攝製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車搶劫」。愛迪生為電影業組建和標準化做了大量工作。

    1887年愛迪生把他的實驗室遷往西奧蘭治以後,為了他的多種發明製成產品和推銷,他創辦了許多商業性公司;這些公司後來合併為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後又稱為通用電氣公司。此後,他的興趣又轉到螢光學、礦石搗碎機、鐵的磁離法、蓄電池和鐵路信號裝置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研製出魚雷機械裝置、噴火器和水底潛望鏡。

愛迪生一生以罕見的熱情及驚人的精力,完成了2000多項發明,其中申請專利登記的達1328項。人們頌揚他:「他雖不發明歷史,卻為歷史錦上添花。」1931年10月18日清晨3時24分,愛迪生帶著寬慰的微笑,閉目辭世,享年84歲。臨終時他坦然地說:「我為人類的幸福,已經盡力了;沒有什麼可遺憾的了。」

舉行葬禮的那天,全美國熄滅電燈一分鐘,以示哀悼。這是人們表達對愛迪生無限懷念之情的最隆重的方式,也是人們獻給這位偉大發明家的一曲無言的讚歌。

相關焦點

  • 名人信札·反差感丨第二封:勤儉節約的愛迪生
    在甘肅天慶博物館,一大批名人信札靜靜的"躺"在玻璃展櫃裡。泛黃的紙張、模糊的字跡、久遠的日期都證明著它們來自遙遠的過去;明亮的燈光、恆溫的展櫃、現代化的解讀又是它們穿越時空來到我們面前的證據。蘭州日報社西遊記工作室聯合甘肅天慶博物館合作策劃推出《名人信札》短視頻系列,本期,我們在眾多的名人信札中,精選出了三封極具"反差感"的信件,讓我們通過它們去了解教科書之外的他們。第二封
  • 科學家愛迪生的故事
    愛迪生的故事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 《黃繼光》被移出課本,增加虛擬故事《愛迪生救媽媽》!這合適嗎
    除了這些愛國文章之外,還有魯迅先生不少的文章都被刪除掉,像最經典的《紀念劉和珍君》,有的學校不是把它刪除而是變成學生必讀課本,這些課本老師不會單獨講,看不看全憑學生自覺性。談到黃繼光,大家腦海裡就是黃繼光飛身撲向敵人搶眼的壯烈場景,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的虛構故事《愛迪生救媽媽》
  • 騙人的不只是童話,看看你有沒有被這些所謂的名人故事忽悠過?
    從小時候開始,我們就被那些名人的故事激勵著、振奮著。那些年我們學過的名人故事、名人警句、有多少是斷章取義、經不起推敲,甚至是意義完全相反的呢?這個小故事不知道激勵著多少人。 這麼偉大的科學家啊,小時候數學居然也墊底。我的數學怎麼著也不是最差,看來還有巨大潛力有待開發,新時代的「愛因斯坦」指日可待。
  • 為何要保存名人器官?愛因斯坦大腦我忍了,愛迪生的氣留著幹啥?
    為何要保存名人器官?愛因斯坦大腦我忍了,愛迪生的氣留著幹啥?從古至今,數不清的名人在這個歷史舞臺上留下了他們獨特的烙印,事實上不管是普通人還是這些名人,生老病死都是大家要走的必經之路,不過當名人們離世的時候,人們為了能夠紀念他們生前的成就,都會將他們的身上器官做成一種標本在博物館展出,而這些獨特的文物,現如今還是備受質疑,那現在世界上最出名的名人器官都有哪些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吧。
  • 5位世界名人保留下來的遺物,愛因斯坦的大腦,愛迪生最後一口氣
    人類的生老病死是世間常態,我們無法左右死亡的步伐,在經歷了從牙牙學語的小孩到自信懵懂的青少年再到獨當一面的成年人最後到垂垂老矣的老人,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學習,都在成長,當然在這其中不乏有相當優秀並且為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中的某一個領域做出巨大的貢獻的,例如愛迪生,貝多芬,伽利略,愛因斯坦等等,他們的優秀讓我們嚮往,讓我們著迷,我們在意識到自己平庸之後
  • 收藏至今的名人器官有哪些?從愛因斯坦眼睛再到愛迪生最後一口氣
    在購物界有這麼一個詞,叫「名人效應」。簡單來說,大家對名人身上的穿著配飾都會特別感興趣一些,所以名人穿什麼用什麼,大家也跟著買什麼。然而對比收藏界,這類「名人效應」只是小兒科罷了。世界範圍內有不少家喻戶曉的名人,他們因為生前取得卓越成就而被後人敬仰崇拜。
  • 博物館珍藏的名人器官有哪些?從伽利略牙齒,到愛迪生最後一口氣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信息快速傳播的現代,名人效應都是存在的,通常公司推出新產品,也會選擇有名氣的演員代言,從而提高名氣。而今天要說的是那些收藏至今的名人器官:從伽利略的牙齒,到愛迪生的最後一口氣。
  • 被博物館收藏的名人器官:從愛因斯坦大腦,到愛迪生的最後一口氣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這個世界上,許多人都有自己的收藏愛好,比如收藏古董字畫,比如收藏限量球鞋,比如收藏明星的籤名照,但無論如何,這些都還挺正常的。然而世界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的喜好是收藏「名人器官」,你沒看錯,是器官,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介紹這些「收藏品」。
  • 「殘疾名人勵志故事展」進社區
    中國歷史學之祖左丘明、戰國卓越的軍事家孫臏、世界一流數學家華羅庚、偉大的英國詩人拜倫、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奧斯卡影后瑪莉·馬特林……在江北區未成年人教育品牌活動「殘疾名人勵志故事展」裡,這些樂觀向上、自強不息殘疾名人的歷史故事,感染了不少市民,尤其是在青少年的心裡種下了一顆顆珍惜生命
  • 聽《愛迪生的故事》
    1.愛迪生孵小雞的故事愛迪生小時候,老愛問這問那,「這是什麼呀?」「那是為什麼呀?」
  • 第二封:勤儉節約的愛迪生
    在甘肅天慶博物館,一大批名人信札靜靜的"躺"在玻璃展櫃裡。泛黃的紙張、模糊的字跡、久遠的日期都證明著它們來自遙遠的過去;明亮的燈光、恆溫的展櫃、現代化的解讀又是它們穿越時空來到我們面前的證據。
  • 「愛迪生救媽媽」是真的嗎?所謂「來源」其實是電影
    年出生的愛迪生7歲那年是1854年,而世界上第一例闌尾炎手術是1886年,也就是說,愛迪生小時候,根本還沒有闌尾炎手術。」經澎湃新聞查證,這個說法是可信的,「現有的醫學論文大多認為世界上第一例闌尾炎手術發生在1886年。」由此看來,說《愛迪生救媽媽》這個故事確實不靠譜,是確鑿無疑的了。其實,早在2009年,就有人質疑過這個說法了。當時杭州語文教師郭初陽除了指出闌尾手術時間的問題外,還表示這個故事「在任何愛迪生的傳記裡都難以找到事實的根據。」
  • 愛迪生的故事
  • 2014考研英語作文經典名人事跡:託馬斯.愛迪生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考研作文>正文2014考研英語作文經典名人事跡:託馬斯.愛迪生 2013-12-07 14:29 來源:網絡 作者:
  • 田心講科學:那年今日丨愛迪生發明世界第一臺留聲機
    歡迎大家收看田心講科學,我是本文章的小編田心,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科技小文章,世界那麼大奇妙的事情每天都有,我們一起發現吧!有人說我們生活在工業時代,但更恰當的說法可能是我們生活在愛迪生時代。託馬斯·愛迪生擁有1093項美國專利,是美國歷史上最多產、最著名的發明家之一。
  • 被保留的名人器官:伽利略的中指,愛因斯坦大腦,愛迪生的最特殊
    古往今來的歷史上,誕生了無數的風雲人物,留下了數不清的寶貴遺產,或許正是因為人氣太高的緣故,就連他們去世後的遺體,也成為了收藏的對象,這不由得讓人感到好奇,被保留的名人器官有多少?伽利略的中指,愛因斯坦大腦,愛迪生的最特殊,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被保留的名人器官:伽利略的中指,愛因斯坦大腦,愛迪生的最特殊
    古往今來的歷史上,誕生了無數的風雲人物,留下了數不清的寶貴遺產,或許正是因為人氣太高的緣故,就連他們去世後的遺體,也成為了收藏的對象,這不由得讓人感到好奇,被保留的名人器官有多少?伽利略的中指,愛因斯坦大腦,愛迪生的最特殊,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NO.127丨《愛迪生的故事》
    今天,我們來講科學家愛迪生的故事。電燈、電影,都是他發明的,他是美國的「發明大王」。愛迪生小時候,老愛問這問那,「這是什麼呀?」「那是為什麼呀?」他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愛迪生聽了媽媽的話,就跑開了,愛迪生上哪兒去了?過了一個鐘頭,又過了一個鐘頭,媽媽沒看見愛迪生,心裡多著急啊!東找西找,找了好半天才在鄰居的後院找到了愛迪生。只見他坐在一個草窩上一動也不動,身上、頭上沾有不少草葉。家裡人見了,又生氣又好笑,問他:「你在這兒幹什麼呢?」「我在這兒孵蛋啊!小雞快要孵出來了。」
  • 有哪些名人遺物被保留下來?愛因斯坦大腦、愛迪生的最後一口氣
    ,由於這些科學家在人類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在這些科學家去世之後,人類都會保留著對這些科學家一生具有特殊意義的遺物,比如愛迪生發明第一盞電燈、牛頓留下的一個木箱、特斯拉的手稿、霍金做過的輪椅等,但是有些保存下來的「遺物」就有點嚇人,因為這些東西不是其他東西,而是那些科學巨匠的身體的某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