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蹕大院裡的真菌

2021-02-23 大志若瑜之劉

       2018年5月19日,中科院公眾開放日,和閨女一起參觀了中科院微生物所的《真菌與人類》博物館,見識了各種各樣的真菌,同時深刻地記住了蘑菇、靈芝、木耳等都屬於真菌類,屬於微生物。微生物不都是微小的,也有巨大的。

       看過了駐蹕大院裡大部分的植物、動物之後,老天幫忙,連續幾天的中到大雨,讓我們爺倆有機會觀察到駐蹕大院裡眾多的真菌。

       今天中午下班後,午飯前,爺倆沿著駐蹕大道,淌洋在馬路兩側的松樹林、桃樹林,直到山腳下、水塘邊,以至西山下原始森林的糟爛樹下。還真發現了眾多的蘑菇、雲芝、木耳等等。由於不知道這些蘑菇的名字,也沒有找到一個好的APP查詢它們的名字,只能靠朋友圈裡好友的介紹。

      1.木耳。西山下原始森林裡,有枯樹枝的地方,就結有新鮮木耳。

      2.雲芝。樹墩上、桃樹上,甚至樹根下面的石頭上,都有很大的雲芝。雲芝是一種中藥。

      3.雞腿菇,又叫毛頭鬼傘。春天的時候,看見一個很大的個頭的,今天看到的比較小。

      4.馬勃菌,又稱馬糞包,有的長得像口蘑,有的長得像土豆。

      5.松毛菌。從松針下面長出來的蘑菇。

      6.晶粒鬼傘,又稱狗尿苔。據說老了的時候,蘑菇傘會像墨汁一樣滴下來,聽起來特別恐怖。

      還有一些搞不清楚的真菌類。不知道是上述品種的不同年齡階段,還是品種不同。

      下面這種和木耳長在同一根枯樹枝上的白色蘑菇,看起來很多紋理,好像海底的貝殼。

      下面這些看起來像是一類。

      最後這一張最嚇人,有人說是狗尿苔的墨汁滴了一半。但是地上沒有墨汁的跡象。

      如果朋友中有高人認識這些真菌的名字,麻煩您私信告訴我們!謝謝!

      另外,食用野生菌類有風險,務必謹慎!

      以上這些,是我們爺倆午飯前四十分鐘的收穫。大自然是無比奇妙的,大自然是廣闊博大的,只要我們有追尋愛的心情,發現美的眼光,就能時時刻刻有收穫、有驚喜!

2020/07/13

相關焦點

  • 駐蹕大院裡的動物(一)
    大院裡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樣吸引了多種多樣的動物。從大型動物野豬,到小型動物黃鼠狼、小松鼠,再到野雞、野鴨,再到喜鵲、戴勝,再到蜻蜓、蝴蝶,還有螞蟻、甲蟲等等。由於動物是動的,難以拍攝。因此,這個帖子大多的照片來源於朋友圈中大神老師們(牛加人、qu。在此謝過!)的拍攝作品,一小部分昆蟲照片由大志和若瑜拍攝。      還是要先介紹一下駐蹕大院的生態。
  • 康熙、乾隆濟南行宮考:珍珠泉大院之海棠園為康熙、乾隆行宮所在處
    康熙、乾隆在濟南的行宮「小蓬萊」——謎底的最初發現有清一代,珍珠泉大院作為山東級別最高的巡撫衙門,高牆深宅,壁壘森嚴;特別是,自康熙二十三年起,它又成為清帝康熙、乾隆東巡、南巡時在濟南的駐蹕之地。在清代嘉道間濟南府淄川縣名士王培荀的《鄉園憶舊錄》裡,有這樣一段記載:「濟南撫署,傳雲聖駕南巡駐蹕居之,故正門常閉,巡撫各官俱由東角門出入。」為了此處曾是皇帝的駐蹕之地,連巡撫大人都要走旁門。
  • 周家大院:湘南五嶺山脈裡的「國保」
    南海網訊(記者吳坤海)12月17日,永州,零陵,幹巖頭村,出發前做攻略天氣預報中的雨天並無蹤跡,尋找「最美湖鄉」網絡行專家媒體團在湛藍無雲的晴空庇護下來到這裡,這裡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周家大院。地理位置:湘南五嶺山脈裡的「國保」幹巖頭村位於富家橋鎮西南部,地處湘南五嶺山脈南麓。
  • 文化名人、作家侯林主任寫珍珠泉大院史話
    煙雨珍珠泉珍珠泉大院一帶,濟南人稱它作院前。這院前,不只是指珍珠泉大院前面那條南北向的街,有時也指整個珍珠泉大院。小時候頗不解,這院前到底是什麼意思?以後,直到長大後才明白,這原來是一種規格和級別。這珍珠泉大院是山東巡撫衙門,而山東巡撫例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銜,進入了院的高級級別,稱為撫院大人。
  • 文化大院如何不流於形式
    【核心閱讀】  「我在所調查的40個村裡看到,文化大院大多『高牆大院,鐵將軍把門』。不少農村文化大院實際上流於形式。」回憶起2008年底在河南省嵩縣做的調查,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如是說。  「嵩縣文化大院的問題,在全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 陝西涇陽吳家大院現在是什麼樣子的呢?
    吳家大院的主人吳周氏(周瑩)因為吳家無丁,便繼承吳氏家業。周瑩果然是一個巾幗才人,膽識和勇氣超過常人,她把生意做得如日中天。在八國聯軍入侵之後,吳周氏給逃到西安的慈禧太后捐贈了十萬兩白銀,被慈禧認作乾女兒並誥封為二品夫人。百年來,吳周氏聲名遠播,被稱為「秦商聖女」「女財神」。
  • 好真菌·壞真菌·抗真菌
    □記者 楊青平    生物界大致可以分為人、動物、植物、真菌、細菌、病毒。我們平時常說細菌,很少說真菌,甚至把真菌也當成細菌。細菌是單個的細胞,肉眼看不見。真菌按形態可以分為酵母菌、黴菌、擔子菌。
  • 察右中旗華泰村:「傳習大院」學習忙
    這是一處四四方方、寬敞平坦的大院,院裡是一字排開的四間堂屋,院子上方特意鋪設了透光的頂棚,讓這方天地無懼風霜雨雪,始終溫暖宜人。院外的電線桿上裝著一個大喇叭,優美的歌聲就是從這裡傳出,流淌在整個華泰村的上空。院門頂上是醒目的牌匾,上面是朱紅色的大字——傳習大院。
  • 維也納紅與黑:卡爾·馬克思大院與「紅色維也納」百年
    (圖片來源:Eve Blau, The Architecture of Red Vienna, 1919-1934, MIT Press: 1999)建築歷史學家曼弗雷多·塔夫裡(Manfredo Tafuri)和弗蘭切斯科·達·科(Francesco Dal Co)這樣寫道:(在卡爾·馬克思大院恢弘的形式中)可以看到一種史詩般的調性
  • 聚響餐飲品牌空間設計典範——大院河鮮
    聚響對於大院河鮮的塑造,就是將一種自然、寧靜、暢意的大院風範融入品牌及空間設計的典範。「你有你的詩和遠方,我有我的大院與河塘。」踏入這片悠然見仙境的大院,遊的是朗月清風,觀的是池魚戲水,品的是鮮香味濃,觸的是寧靜自由……
  • 「龍家大院」坐東南朝西北,左擁龍山,右抱和嶺,神秘感十足!
    眾所周知,被稱為「北方民居明珠」的山西喬家大院,在國內外都是家喻戶曉的,湖南也有一個喬家大院,看起來很像太極圖。池塘裡的水已經乾涸了幾千年,房子就像一個迷宮,到處都充滿了神秘!這是湖南省傳統民居龍家院,位於湖南省新田縣梘頭鎮。這個院子太低調了,很少有人知道,恐怕只有湖南人知道。
  • 喬家大院那麼有錢,為啥沒被日軍破壞?只因門口掛的一東西
    說到山西,大家第一反應肯定是山西喬家大院。因為《喬家大院》之前曾經被拍成電視劇,所以很多人都想去看看《喬家大院》,如今喬家大院已成為級風景名勝區。來到喬家大院,首先大院給你的印象就是大。導遊介紹後,我了解到喬家大院佔地4000多平方米,有6個院落,20個小院落,算上300多個房間,總之給人的感覺就是大。喬家大院的建築風格都是傳統的,歷史悠久,文物珍貴。
  • 恐怖的殭屍真菌,神秘的冬蟲夏草,真菌也能殺死動物?
    一說到真菌,人們大多數想到的是蘑菇、靈芝等生物,它們在我們的印象中和植物一樣,不怎麼會動,也不具有什麼攻擊力,一般對動物的影響也是誤食後的食物中毒、致幻等狀況。但接下來我們要介紹的這類真菌,它們會在昆蟲的身體內成長,它們能將昆蟲變為一個軀殼,甚至能控制昆蟲的大腦,將它們變成一具「喪屍」。那麼,來一起看看這兩種駭人聽聞的「殺手」真菌吧。
  • 太原鬧市一大院樓頂建「空中菜園」,八旬老人拄拐登高瞧新鮮
    社區工作人員和大院裡的樓院長一起忙活搭建「空中菜園」。「這是咱們大院的菜園子,最快五十多天,小白菜、空心菜就長成了,您儘管來摘!」樓院長和大娘說。當天上午,大院平臺頂上,有的人拿著泡沫箱子,有的人抬著營養土,還有人拎著蔬菜種子、以及鏟子、水壺等工具。「菜園子的架子我們已經搭好啦!」樓院長崔福喜說。
  • 龍華首屆科技創新嘉年華矽谷大院揭幕
    深圳晚報訊(記者 趙東眉 黃明鋼 通訊員 王耀虎) 6月10日,由龍華區科技創新局主辦,高端產業園運營領航者矽谷動力承辦的「2017龍華首屆科技創新嘉年華」活動在矽谷大院舉行,嘉年華活動以「創新、創業、創未來」為主題,持續兩天。
  • 青島城管強拆軍區大院 現場一片混亂
    還有更多熱點新聞等著您 點擊圖片或這裡返回首頁      青島城管強拆軍區大院 現場一片混亂      【車訊網 報導】9月9日訊 近日,一段「青島城管強拆軍區大院警衛室現場」的視頻在網上流傳。
  • 真菌是一類什麼樣的生物呢?真菌究竟是植物還是動物呢?
    你可能會在一些舊的教科書或科普書中看到真菌屬於植物,但現在一些較新的教科書或科普書籍將真菌與植物分開,認為真菌不屬於植物。很多人對此很困惑。真菌不同於上述動植物。如果沒有葉綠素,它們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它們都有細胞壁,大部分不能運動。相對而言,真菌和植物的關係更為密切,因此林奈屬植物也包括了真菌。同時,由於真菌不產生種子,只靠孢子繁殖,過去,真菌和其他不產種子、不靠孢子繁殖的藻類、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統稱為孢子植物。長期以來,人們根據林奈的兩個系統將真菌視為植物。在植物學教科書、自然教科書和一些科普書籍中,真菌也被定義為植物。
  • 真菌是一類什麼樣的生物呢?真菌究竟是植物還是動物呢?
    真菌不同於上述動植物。如果沒有葉綠素,它們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它們都有細胞壁,大部分不能運動。相對而言,真菌和植物的關係更為密切,因此林奈屬植物也包括了真菌。同時,由於真菌不產生種子,只靠孢子繁殖,過去,真菌和其他不產種子、不靠孢子繁殖的藻類、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統稱為孢子植物。長期以來,人們根據林奈的兩個系統將真菌視為植物。在植物學教科書、自然教科書和一些科普書籍中,真菌也被定義為植物。
  • 海山大院裡的那棵猴麵包樹
    猴麵包樹在旱季果實纍纍。
  • 真菌的世界真奇妙
    跑野外也算是多年了一直都沒注意到微觀世界裡還有這些奇妙的真菌,近一年才對真菌有了一些留意,在野外經常能看到一些大型蘑菇,但是在一些陰暗潮溼的環境中同樣生長著各種微小的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