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新藥!葛蘭素史克在日本提交HIF-PH抑制劑daprodustat全球首個...

2021-01-21 生物谷

2019年08月23日訊 /

生物谷

BIOON/ --英國製藥巨頭

葛蘭素史克

(GSK)近日宣布向日本衛生勞動福利部(MHLW)提交了一份新藥申請(NDA),申請批准口服低氧誘導因子脯氨醯羥化酶抑制劑(HIF-PHI)daprodustat,治療由慢性腎臟病(CKD)引起的腎性

貧血


daprodustat NDA主要基於在日本開展的III期項目的積極數據。這些研究評估了daprodustat治療III-V期慢性腎病患者貧血的療效,包括接受透析的患者和未接受透析的患者,無論之前是否接受過紅細胞生成刺激劑(ESA)治療貧血。


2018年11月,GSK與日本藥企協和發酵麒麟籤署了daprodustat在日本市場未來商業化的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條款,GSK將負責完成III期臨床項目和在日本市場授權的監管提交。在獲得監管機構批准之後,協和發酵麒麟將獨家負責daprodustat在日本市場分銷。


除了日本臨床項目之外,GSK正在開展全球III期註冊項目,該項目包括2項III期研究,分別評估daprodustat用於透析依賴CKD貧血患者(ASCEND-D研究)和透析非依賴CKD貧血患者(ASCEND-ND研究),這2個研究的結果預計在2020年獲得。


GSK首席科學官兼研發總裁Hal Barron博士表示:「日本大約有350萬患者患有與腎臟疾病相關的貧血,這會導致虛弱和疲勞。我們非常高興提交daprodustat的全球首個監管文件,如果獲得批准,該藥將為這些患者提供一種新的方便的口服治療選擇。」

daprodustat分子結構(圖片來源:selleck.cn)


貧血在慢性腎臟病(CKD)患者中很常見,因為這類患者的腎臟不再產生足夠量的紅細胞生成素,這是一種參與促進紅細胞生成的激素。daprodustat是一種口服缺氧誘導因子脯氨醯羥化酶抑制劑(HIF-PHI),抑制氧感應脯氨醯羥化酶(PH)可穩定缺氧誘導因子(HIF),導致紅細胞生成素和其他參與紅細胞生成和鐵代謝的基因的轉錄,這類似於在高海拔地區時人體內發生的生理效應。


HIF-PHI是新一類藥物,能觸發機體對缺氧的適應,並刺激骨髓產生更多的紅細胞,從而使腎性貧血患者受益。daprodustat將提供一種方便的口服治療方案,避免注射用紅系造血刺激劑(ESA)/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的給藥挑戰和冷藏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最近,

阿斯利康

合作夥伴琺博進中國(FibroGen China)貧血藥物羅沙司他(roxadustat,商品名:愛瑞卓®)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新適應症批准,用於非透析依賴性慢性腎病(NDD-CKD)的貧血治療。此次批准,是繼2018年12月17日羅沙司他獲批用於慢性腎臟病透析患者的貧血治療後,其適應症範圍的首次擴大。作為一款全球首創新藥,羅沙司他在中國率先實現透析與非透析慢性腎臟病貧血患者的全面應用,為廣大中國慢性腎病群體帶來全新的治療突破。


羅沙司他是由阿斯利康和琺博進合作開發的全球首個口服低氧誘導因子脯氨醯羥化酶抑制劑(HIF-PHI)。作為首個全球同步研發,中國首發的1類新藥,羅沙司他被列入我國「重大新藥創製」 科技重大專項中。同時,得益於政府大力扶持醫藥創新以及深化藥審改革,羅沙司他獲得了中國藥監局的優先審批,並計劃於2019年下半年在中國全面上市。(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全球首個HIF-PH抑制劑roxadustat或率先在中國上市
    日本藥企安斯泰來(Astellas)與合作夥伴FibroGen近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舉行的美國腎臟病學會(ASN)年度腎臟周會議上公布了新型貧血藥物roxadustat(羅沙司他,研發代碼:ASP1517/FG-4592)用於正接受透析的慢性腎臟病(CKD)患者治療貧血的2個日本III期臨床研究(1517-CL-0302,1517-CL-0307
  • 葛蘭素史克HIF-PH抑制劑在日本獲批
    文 | 白話文6月29日,GSK宣布其口服活性低氧誘導因子脯氨醯羥化酶抑制劑(HIF-PHI)Duvroq(daprodustat)在日本獲批上市,用於治療慢性腎病貧血。腎性貧血是慢性腎臟病(CKD)常見併發症之一,據估計,日本3-5級CKD患者大約有1090例,其中32%患有貧血。
  • 首個全球研發中國首發1.1類新藥國內獲批上市
    作為腎性貧血(CKD)治療的口服創新藥物,羅沙司他膠囊是首個全球研發中國首發的1.1類新藥,將為中國的腎性貧血患者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治療選擇。首個全球研發中國首發的1.1類新藥羅沙司他是一種缺氧誘導因子脯氨醯羥化酶抑制劑,中文名為可博美膠囊,能夠在氧分壓正常的情況下抑制 HIF-脯氨醯羥化酶,穩定 HIF-α,促進內源性 EPO 生成並改善鐵吸收利用,可抑制缺氧誘導因子的泛素化降解,幫助機體產生更多的紅血球,用於慢性腎 髒病患者的貧血治療。
  • 信立泰購入HIF-PHD抑制劑,國內腎性貧血迎來新局面
    記者 | 金淼編輯 | 任悠悠112月26日,信立泰發布公告表示,為豐富公司在慢病領域的創新產品管線,與日本JAPAN TOBACCO INC.籤訂協議,獲得後者擁有的「Enarodustat」相關智慧財產權、技術信息於中國市場在腎性貧血適應證領域的獨家許可使用權。
  • 新型腎性貧血治療藥物——HIF-PH抑制劑(上篇)
    經過多年的研究,我們已經知道紅細胞主要是在骨髓中形成,並且正常成年人每秒能形成大約兩百四十萬個新的細胞,每個細胞的存活時間大概是120天。新紅細胞的形成與促紅細胞生成素(eythropoietin,EPO)密切相關。人體內EPO的含量直接調控著其體內的紅細胞含量。於此同時,人們發現EPO主要是在腎臟中產生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慢性腎病患者經常會伴隨著貧血的問題。
  • 氧氣感知研究獲諾獎 4家中國藥企正開發HIF新藥
    而全球首款低氧誘導因子藥物新藥研發於2018年在中國獲準上市,當前國內已經有4家藥企正在開展HIF-PH抑制劑開發,首款低氧誘導因子藥物的評審經驗,將為我國其他HIF類新藥研發提供寶貴的經驗。三位科學家首次發現並完整闡述了缺氧誘導分子(HIF)信號通路在機體應對氧濃度改變中的相關作用機制,為貧血、心血管疾病、黃斑退行性病變以及腫瘤等多種疾病開闢了新的治療靶點。全球範圍內出現的幾個新藥均以HIF為靶點,這其中,已在中國開展Ⅲ期臨床試驗的自主研發新藥羅沙司他,是全球首個低氧誘導因子藥物。
  • 全球首個獲批的兒童紅斑狼瘡新藥將亮相進博會
    健康時報記者 王永文第三屆進博會即將到來,健康時報記者從葛蘭素史克(gsk)獲悉,全球首個獲批用於治療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生物製劑倍力騰將參展進博會。目前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方式主要包括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等,但是由於兒童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的長期應用可對其骨骼發育、身體形象及生長潛力等產生不利影響。」據《2020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的數據顯示,兒童SLE患病率約為1.89-25.70/10萬,全中國約有6萬患兒。
  • 海思科、片仔癀……98個新藥獲批臨床!東陽光藥第28款1類新藥來襲...
    東陽光藥的磷酸依米他韋膠囊是一款C肝病毒非結構蛋白5A(NS5A)蛋白抑制劑,聯合索磷布韋片治療C肝,這是該公司首款獲批的1類新藥;恆瑞的氟唑帕利膠囊屬於PARP抑制劑,可特異性殺傷BRCA突變的腫瘤細胞,這是該公司獲批的第7款1類新藥;海思科的環泊酚注射液(HSK3486乳狀注射液)為短效GABAA受體調節劑,是該公司歷時八年研發的一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靜脈麻醉藥物,也是該公司首個獲批的1類新藥;
  • 諾獎給了HIF,國內藥企也瘋狂
    三名獲獎者對HIF的重大基礎發現,不僅為貧血、心血管疾病、肺部、黃斑退行性病變及腫瘤等多種疾病打開了臨床治療新世界的大門,更重要的是,基於此研究誕生的全球首個低氧通路新藥——羅沙司他已在中國作為1.1類新藥獲批上市,這無疑給中國新藥研發打了一劑「強心針」。 消息一出,業內沸騰。「HIF居然獲諾獎,太不可思議了!」
  • 創新機制HIF-PHI,為透析患者帶來腎性貧血治療新視角
    因此,脯氨醯羥化酶抑制劑(PHI)可以通過抑制PHD作用使得HIF穩定表達。 總體上,低氧誘導因子脯氨醯羥化酶抑制劑(HIF-PHI)能夠抑制HIF脯氨醯羥化酶 (HIF-PH) 的活性,模擬人體低氧狀態,穩定HIF通路,從而激活促紅細胞生成素(EPO)生成,並對部分影響鐵吸收和轉運的基因有所作用,協同促進紅細胞生成。
  • HIF機制臨床應用首個突破:腎性貧血治療明顯改善
    HIF-PHI多途徑改善貧血HIF的臨床應用在貧血治療領域率先取得新突破。研究者們發現低氧誘導因子脯氨醯羥化酶抑制劑(HIF-PHI)可抑制PHD催化活性,最終模擬缺氧環境對HIF的影響,促進EPO基因的轉錄,從內源刺激EPO生成,改善貧血。
  • 肺癌新藥!默克tepotinib:全球首個MET抑制劑,治療MET外顯子14跳躍...
    tepotinib是一種高度選擇性MET抑制劑,用於治療腫瘤中具有突變導致MET基因第14號外顯子跳躍(METex14)的轉移性NSCLC患者。監管方面,tepotinib於今年3月在日本獲得批准,成為全球第一個口服MET抑制劑,適應症為:治療不可切除性、晚期或復發性、攜帶METex14跳躍改變的NSCLC患者。目前,tepotinib正在接受美國FDA的優先審查,之前已被授予突破性藥物資格(BTD)。
  • 濾泡性淋巴瘤(FL)新藥!Epizyme表觀遺傳學首創EZH2抑制劑tazemeto...
    近日,該公司宣布,已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提交了一份新藥申請(NDA),以加速批准tazemetostat,用於先前已接受過至少2種系統療法、攜帶或不攜帶EZH2激活突變、復發或難治性濾泡性淋巴瘤(FL)患者。
  • 全球首個皮下注射PD-L1抗體恩沃利單抗注射液(KN035)提交中國新藥...
    2020年11月16日,思路迪醫藥(3D Medicines Inc.)宣布,與康寧傑瑞生物製藥(以下簡稱「康寧傑瑞」,股票代碼:9966.HK)、先聲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先聲藥業」,股票代碼:2096.HK)達成戰略合作的重組人源化PD-L1單域抗體恩沃利單抗注射液(研發代號:KN035)的新藥上市申請(NDA),已正式提交給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申請的適應症為用於治療既往標準治療失敗的微衛星不穩定
  • 乳腺癌新藥CDK4/6抑制劑前景樂觀 全球已過60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輝瑞的業績增長亮點之一主要受益於乳腺癌新藥哌柏西利,2019年該產品實現49.61億美元的收入,較同期增長20.5%,市場增長依然強勁。哌柏西利是全球首個上市的CDK4/6抑制劑,為目前全球銷售額最大的CDK4/6品種,主要用於治療乳腺癌。隨著乳腺癌發病機制研究的逐步深入,分子靶向治療也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 先聲藥業 CDK4/6抑制劑Trilaciclib提交臨床申請
    Trilaciclib中國新藥臨床申請。Trilaciclib為 一種短效 CDK4/6抑制劑,擬用於治療小細胞肺癌(SCLC)患者骨髓保護。    Trilaciclib 是先聲藥業從腫瘤公司G1 Therapeutics引進的品種,先聲擁有其在大中華地區所有適應症的開發和商業化權利,並參與該品種全球臨床試驗
  • 表觀遺傳學新藥!首創EZH2抑制劑tazemetostat治療上皮樣肉瘤獲美國...
    tazemetostat是一種口服、首創(first-in-class)EZH2抑制劑,該藥是一種表觀遺傳學藥物,其新藥申請(NDA)正在接受FDA的優先審查,處方藥用戶收費法(PDUFA)目標日期為2020年1月23日。
  • 首個EZH2抑制劑!Epizyme表觀遺傳學藥物Tazverik獲美國FDA優先審查...
    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受理其提交的一份新藥申請(NDA)並授予了優先審查。該NDA尋求加速批准表觀遺傳學藥物Tazverik(tazemetostat),用於先前已接受過至少2種系統療法的復發或難治性濾泡性淋巴瘤(R/R FL)患者。FDA已指定處方藥用戶收費法(PDUFA)目標日期為2020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