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總體穩中有升

2020-12-04 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張軍勇):今天(3月3日)是聯合國第七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全球的主題是「維護地球上所有的生命」(Sustaining all life on earth),中國的主題是「維護全球生命共同體」。

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年來,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中國的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等瀕危野生動物已扭轉了持續下降的態勢,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從20世紀80年代的1114只升至1864只。亞洲象種群數量從180頭增加到近300頭。藏羚羊保護等級已從「瀕危」降為「近危」,種群數量由不足7.5萬頭增至30萬頭以上。朱䴉由最初僅剩的7只增加到野外種群和人工繁育種群總數超過4000只。

中國還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回歸自然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全國共建立1.18萬處自然保護地,為野生植物提供了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通過對德保蘇鐵、華蓋木、百山祖冷杉、天台鵝耳櫪、普陀鵝耳櫪等近百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實施搶救性保護,使部分瀕危物種種群數量逐步恢復。

中國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1981年加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

相關焦點

  •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我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總體穩中有升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目前,我國大熊貓人工繁育種群數量達到600隻,有力支持了野外種群的恢復與繁衍,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從20世紀80年代的1114隻升至1864隻,亞洲象種群數量從180頭增加到近
  • 中國瀕危野生動植物數量持續上升
    中新社北京3月3日電 (記者 陳溯)3月3日是聯合國第7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3日對外表示,中國的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等瀕危野生動物已扭轉了持續下降的態勢,德保蘇鐵等野生植物居群穩定增長。
  • 大熊貓、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十三五」實現恢復性增長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記者胡璐)「十三五」期間,我國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藏羚羊、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這是記者4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的。
  •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值得肯定——訪《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
    新華社奈洛比5月26日電(記者韓茜 鄧耀敏)第二屆聯合國環境大會正在肯亞首都奈洛比召開,本次大會的主題是「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的環境目標」,生物多樣性作為該議程中一個貫穿各領域的重要環節,是與會代表們最為關注的議題之一。
  • 非洲象種群數量驟降 對野生動植物保護需增強國際合作
    今年以來,中國海關針對象牙等瀕危物種及其製品「非洲啟運、多國中轉、周邊囤積、偷運進境」的走私特點,加強國際執法合作,已實施多次跨境聯合打擊,協同新加坡、越南、中國香港等海關查獲象牙11噸、穿山甲鱗片59.8噸、犀牛角90.5千克,實現了對走私策源、中轉、跨境的全鏈條打擊。  此次中、新的聯手行動,也是近年來打擊野生動植物走私國際合作的一個縮影。
  • 中國加大力度保護瀕危野生動植物
    到目前為止,中國建立的各類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09億公頃,有效保護了85%的陸地生態系統、野生動物種群和65%的野生植物群落,同時較好的保護了許多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為保護生態平衡、優化環境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就有關保護瀕危野生動植物的相關話題,我們在演播室裡還將採訪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總工程師閻旬先生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宋延齡女士。首先請看記者發自自然保護區的報導。
  • 2016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有哪些?
    「2016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日前評出。入選大事參考了推動野生動植物保護事業的影響力和公眾關注程度。「2016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評選活動,由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中國綠色時報社聯合開展。
  •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保護成效顯著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保護成效顯著 2020-07-03 13: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揭曉
    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3月3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2019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於近日評出。該活動由國家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保護地司、宣傳中心,中國綠色時報社聯合開展,入選大事著重於自然保護事業的影響力和公眾關注程度,經廣泛徵集、專家初審、評審等程序評出。
  • 野生動植物保護名錄更新 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魚蛇類大量列入
    對野生動植物進行保護,是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的基礎,也與申報世界遺產,建立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息息相關。  列入名錄物種數量大幅增加  「總體而言,此次名錄更新工作,對我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的保護會產生深遠影響,也有利於國家的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遺產地保護以及全國生態環境的修復。」
  • 5年來國內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實現恢復性增長
    中國網1月5日訊 記者4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間,中國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藏羚羊、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放歸120條揚子鱷等當選去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
    原標題:2019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揭曉新華網北京3月3日電(郭香玉)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保護地司、宣傳中心,以及中國綠色時報社聯合開展,入選大事著重於自然保護事業的影響力和公眾關注程度,經過廣泛徵集、專家初審、評審等程序評出。迄今為止,中國自然保護十件大事的評選活動已連續開展6年。
  • 「世界物種基因庫」高黎貢山發現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
    科技日報記者從雲南保山市政府新聞辦了解到,經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多位研究人員鑑定,首次確認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數量多達31株。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靜博士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在《中國植物志》中,滇桐為椴樹科滇桐屬的落葉喬木,但在最新的分類系統APGⅣ中,被列入了錦葵科。
  • 大熊貓等瀕危野生動物狀況如何?國家林草局:已扭轉持續下降態勢
    ,近年來,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我國的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等瀕危野生動物已扭轉了持續下降的態勢,德保蘇鐵、華蓋木、百山祖冷杉等野生植物居群穩定增長。大熊貓 圖片來源:WWF圖片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3月3日是聯合國第七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全球的主題是「維護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英文原文:Sustaining all life on earth),我國的主題是「維護全球生命共同體」。從今天起,以「維護全球生命共同體」為主題的2020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宣傳活動在全國拉開帷幕。
  • 雲南建成30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小區 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保護...
    12月28日,記者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年來,雲南持續開展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截至目前,已實施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項目120多個,建成了30個保護小區(點)、13個近地和遷地基地(園)、5個物種回歸實驗基地,巧家五針松、華蓋木、滇桐、雲南金錢槭等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
  • 今天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 浙江的稀有生物過得怎麼樣
    在浙江這片土地上,跟我們共同生存的野生動植物,過得怎麼樣?浙江是野生動植物資源比較豐富的省份之一,據浙江省林業廳提供資料顯示,全省陸生野生動物分布有126科689種,約佔全國總數的三分之一。其中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的有18種、二級保護97種,64種動物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
  • 爬寵網絡交易威脅野生種群
    「和狗不同的是,這些爬寵中有許多並非源自人工繁殖。」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中科院版納植物園)副研究員Alice Hughes表示,現行國際貿易法規只適用於11000多種已知爬行動物中的9%,大量交易未受監管。
  • 高黎貢山發現31株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
    本報訊(記者 楊豔鵬 李建國) 近日,記者從保山市政府新聞辦獲悉,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個體數量達31株。    滇桐,椴樹科,落葉喬木,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是國家確定的重點保護和挽救的瀕危植物之一。滇桐為中國西南特有珍稀物種,數量極其稀少。
  • 林業局:棲息地幹擾破壞是野生動物瀕危重要原因(圖)
    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總工程師嚴旬。攝影/章軻  28日,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總工程師嚴旬對記者表示,深究野生動物瀕危的原因,棲息地幹擾破壞是主要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