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芝多半數門店關閉!老牌麵包店相繼「消失」,到底差在哪?

2021-01-08 城市觀察員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餐飲O2O,ID:coffeeO2O】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1999年來滬、至今已有二十多年歷史的知名麵包店宜芝多最近正深陷關店潮。

今年8月份以來,上海地鐵站裡以及大街小巷街邊的宜芝多門店已經悄然消失了一半,關店數量高達70多家。

實際上,不僅僅是宜芝多,上海人記憶中的那些老牌麵包店,其中不少都遭遇了「滑鐵盧」。除了疫情原因,這些老品牌到底「差」在哪裡?

01

受疫情影響宜芝多營收打擊慘重

巨峰路、大柏樹、常熟路......,8月以來,已在上海運營21年的臺資烘焙品牌宜芝多開在地鐵站裡的門店消失了一半。

先來看看這家上海人所熟悉的麵包店的發展史。

1999年,臺灣烘焙師出身的蔡秉融在上海創立了「宜芝多」品牌。第一家門店開設於美羅城的地下一層。那個時候正是上海臺資烘焙企業的黃金年代,同時期的知名品牌還有「克莉絲汀」、「85度C」等等。此後的10年裡,宜芝多進駐上海各大商圈。

2016年,宜芝多與上海申通地鐵集團籤訂名為「百店計劃」戰略合作協議,加速了宜芝多在上海地區門店的拓展。

此後,在最高峰時,宜芝多的地鐵門店數達105家,其75%的營收都來自於設立在地鐵站的門店。甚至有人說,在上海,只要能換乘的地鐵站幾乎都有宜芝多的店鋪。

而迅速的擴張,也為宜芝多今日的落敗埋下了伏筆。

今年,受疫情影響,宜芝多經營壓力驟增,自8月以來的1個半月內,在上海地區關店了70餘家,門店數僅剩疫情發生前的一半。

對此,宜芝多創始人、總經理蔡秉融坦言:

疫情對宜芝多營收打擊慘重,尤其是疫情最為嚴重的2至4月,地鐵人流量慘澹,基本沒有營收。5月逐步復工以來,地鐵人流已恢復到原先的七成,但消費力仍因「人們都戴口罩,匆匆忙忙過門不入」而不振。

疫情爆發後,伴隨著市民出門意願降低,地鐵人流量銳減。

尤其在今年2月,上海地鐵客流從春節前的每日上千萬驟降到每日90萬人次,而在平日裡,上海地鐵每天的客流量都在1000萬以上。

也就是說,疫情最嚴重的2月,地鐵客流降至正常情況的10%都不到。

人煙稀少,外加不得不出門的那些人也戴上口罩匆匆而過,儘量減少在戶外逗留的時間,使得開設在地鐵站內的麵包店生意驟然降至冰點。

儘管5月逐步復工以來,地鐵人流已恢復到原先的七成,但門店的銷售情況依然不能和疫情前相比。

在不少關閉的門店上,宜芝多在關停通知上將觀點原因寫為「地鐵店合同到期」,而事實上,真實原因則在於因疫情導致收入銳減造成的資金鍊緊張。

實際上,不僅僅是宜芝多,上海人記憶中的那些老牌麵包店,其中不少都遭遇了「滑鐵盧」。

02

老字號烘焙門店遭遇「滑鐵盧」

1、馬哥孛羅門店悉數關閉

今年8月17日,新華路上最後一家馬哥孛羅停止營業。

在鼎盛時期,南京路、淮海路、靜安寺、徐家匯等熱鬧商圈都能看到馬哥孛羅的分店,在很多商廈也能見到其專櫃。

那時候,買個馬哥孛羅麵包也是小資的標誌。

這家開業於1994年的麵包連鎖店伴隨著整個一代人的青澀年華,而如今卻成為了他們心中的記憶。

此後,隨著各類網紅麵包店的崛起,馬哥孛羅慢慢淡出了大家視線,最後只剩新華路這家還在堅持,2017年還重新裝修過。

而今年8月,上海最後一家馬哥孛羅也偃旗息鼓,一代人的記憶徹底成為了回憶。

據申江服務導報消息,有網友透露,因為老闆年事已高,但又沒有可以接班的人,更不想把品牌交給別人,所以只能把店全關了,這個原因不禁讓人唏噓。

2、克莉絲汀、可頌坊門店銳減

昔日行業中最火爆的克裡斯汀,在頂峰時門店數量多達近千家,幾乎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而如今,克裡斯汀的門店數量已經銳減到400多家,降幅超過了一半。

此外,主打法式甜點風格的可頌坊,在滬的店鋪數量也在減少。

3、新僑門店所剩無幾

「老字號風味」新僑,在上海的門店數也已經所剩無幾。

03

漸行漸遠到底「差」在哪?

這些上海人記憶中的味道在如今麵包店競爭激烈的魔都紛紛大規模關店,不免讓人唏噓!這些老牌的麵包店,如今紛紛漸行漸遠呢?

在大眾點評查詢「麵包房」,發現仍有10852家之多,這表明上海市場容量依然很大。

雖說疫情的爆發對線下銷售帶了暫時性的壓力,但近年來不少新潮麵包店依然吸引著較大的客流。

業內專家認為,儘管老牌麵包店逐漸式微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創新不夠是它們的通病,面對新生代的消費群體已經成為市場主流,它們沒有做出及時的變化。

如今,市場主力消費人群為90後、95後新生代消費群體。而年輕人更偏愛現烤現賣模式。

1、為了追求新鮮度,他們更喜歡現烤現賣的經營模式。

那些由食品加工廠的冷鏈車配送而來的麵包,新鮮口味就要打個折扣。

不少新潮麵包房以全透明的方式製作、烘烤麵包,讓消費者能夠看到麵包製作的全過程,也能買到熱乎乎的新鮮出爐麵包,其新鮮程度和口感都強於那些靠冷鏈物流統一配送的麵包店。

而且,現烤麵包店所散發的誘人的香味,也能作為一張活招牌,吸引路過的人群入內購買。

2、年輕消費者對跨界的零售模式也越來越熱衷。

近年來,喜茶、奈雪的茶玩的是「茶飲+麵包」,星巴克玩的是「咖啡+麵包」,鬧市區的這些複合餐飲場所每每要排隊,就是一個例證;

另外,一些「網紅」麵包店在新品發布時,善用社交媒體製造話題,線上種草、線下拔草,這也是老牌麵包店在營銷方面所欠缺的……

那些老牌麵包店,昔日的成功在於較早走上大規模連鎖經營的道路,集約經營,快速開店,可以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但這樣的模式,卻少了個性化以及創新的靈活性,面對新的競爭態勢,就敵不過單店經營或者剛剛興起,有一家兩家規模的創新型企業了。

此外,近年來針對年輕人而興起的社交元素,或許也是這些老派麵包店所缺乏的。

這種主打社交概念的新潮店吸引了更多的年輕消費者,給純粹主打早餐概念的老式麵包店形成很大的壓力。

3、消費者喜歡現烤現賣除了因為新鮮度,「嗅覺經濟」在營銷當中不容忽視。

宜芝多把門店開在地鐵內,受場地限制只能售賣預包裝麵包,因此聞不到「濃濃的奶油味」、「淳樸的麥香味」。

而在那些新一代網紅店,大多採用了現場烤制,沒有香味,怎麼能勾起消費者的食慾從而形成消費動機?

隨著新潮麵包店的興起和老牌麵包店的式微,你認為它們衰落的原因是什麼呢?歡迎留下你的留言,一起來探討。

相關焦點

  • 老牌麵包店相繼「消失」 到底差在哪?
    今年 受疫情影響,宜芝多1個半月內在上海地區關店了70餘家,門店數僅剩疫情發生前的一半。 老牌麵包店相繼「消失」 其實 不止宜芝多 上海人記憶中的那些
  • 上海人記憶中的老牌麵包店相繼「消失...
    尤其8月以來 宜芝多開在地鐵站裡 和街邊的門店消失了一半 今年 受疫情影響,宜芝多1個半月內在上海地區關店了70餘家,門店數僅剩疫情發生前的一半。
  • 一公裡開出11家麵包店
    前日,外來平價麵包店和高端麵包店同時走俏泉州的報導引起了讀者和業界人士的關注。定位中端市場的本土麵包店,在遭受外來擠壓的同時,也經歷著同質化競爭和商業扎堆的困局。
  • 華堂關北京第7家門店 百貨業臨大考
    5月15日,已運營13年的華堂商場豐臺北路店正式關店,這也是華堂商場在北京關閉的第7家分店,至此,這家老牌商場在北京的店鋪僅剩亞運村店一家「獨苗」。  日本最大、世界第五大零售企業伊藤洋華堂進入中國市場已整整20年,1997年伊藤洋華堂首次在成都開設伊藤洋華堂門店,1998年首次在北京開設華堂商場。
  • 網紅麵包店使用過期發黴麵粉店內夜裡老鼠橫行
    3月23日,上海武康路Farine的麵包店。澎湃新聞記者陳逸欣 圖上海武康路一家名為Farine的「網紅」麵包店疑似用過期麵粉製作麵包。近日,網友@1987晉寶寶在新浪微博發帖稱,上海知名麵包店Farine武康路店存在長期大量使用過期發黴麵粉,衛生條件惡劣等問題。
  • 廣州通達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兔司家蛋糕麵包店全國已超過800家門店
    廣州通達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兔司家蛋糕麵包店全國已超過800家門店 2020-10-19 11:10:20   來源:網絡
  • 門店大規模關閉,未來出路在哪裡?
    在城市咖啡成為了上班族的標配,在市場上不難見到咖啡店,然而根據數據的統計,在今年中國咖啡服務業的關停率高達83%,可想而知這個數據有多麼的嚇人,就連一些地位穩定的老牌咖啡也沒能抗住。
  • 泉州麵包業步入加速擴張之路 一條路擠了5家麵包店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安德魯森」、「黃則和」退出泉州市場的消息,並未能阻止泉州麵包店的擴張步伐。7月份,作為在泉州的第3家門店,新加坡知名麵包店「麵包新語」將在泉州市區聖湖路與豐澤街交叉口開業。業內人士預計,未來一兩年內,泉州麵包市場仍將快速擴張。
  • 超級物種北京門店首次關閉 開業不到一年
    據其介紹,這家超級物種門店大約是去年年底開業的,當時還是很熱鬧,一連搞了好幾天活動,吸引了大批居民前來。「沒想到,開了還不到一年就關門了。」成立三年來,超級物種一路高歌猛進,成為創投圈炙手可熱的獨角獸,一連開店80餘家,而朝陽區中駿世界城店是超級物種在北京的第7家門店。然而沒想到,關門來得這麼快。兩個月前,超級物種上海的一家門店宣布停業。
  • 關閉大部分門店!計劃裁員2萬多人!又一品牌瀕臨破產
    集團計劃將裁員2.1萬人,並關閉大部分門店。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視頻 據了解,這家蘇格蘭老牌服裝製造商以生產哈裡斯花呢外套和羊絨衫為主
  • 資金鍊斷裂 超雅福州門店全關了
    因資金鍊斷裂,昨日,在榕的超雅工廠及門店全部停產關門。超雅方面稱其工廠、門店暫時歇業,恢復經營的時間表尚未敲定。  ■記者王玉萍任思言/文葉義斌/攝  現狀:門店關門 工廠停產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超雅烏山店,只見店門緊閉。記者透過門口的玻璃向內望去,店裡蛋糕冷藏臺的燈還亮著。「早晨這家店還開著門,快到中午的時候店門關了。」
  • 性感神話破碎,維多利亞的秘密香港門店清零!全球21%門店關閉
    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以下簡稱「維密」)近日關閉其位於香港銅鑼灣的旗艦店,這是維密在香港的最後一家門店,佔地5萬平方英尺,2018年7月開業至今不足兩年。 今年6月9日,維密英國公司宣告破產,25家門店均處於關閉狀態。
  • 運動品牌收縮陣線 美津濃關閉在華虧損門店
    面對零售業績下滑,日本最大運動品牌——美津濃不得不關閉在中國的虧損門店。  對於此次整合,美津濃方面表示,這是在中國發展策略部署的一部分。「我們主要把提高坪效(單位面積銷售額)作為一項很重要的考核指標,精簡店鋪,把無效或坪效過低的店鋪(淘汰)是必然的。」
  • 悅詩風吟計劃關閉90家門店,韓妝繼續退潮?
    動態:悅詩風吟計劃再關90家門店8月8日20時,長沙市五一商圈人頭攢動。位於國金街的悅詩風吟門店外,導購們正極力向往來消費者介紹著店內新品及優惠促銷活動,但鮮有顧客進店。記者留意到,擺在化妝工具區的天然氣木質按摩梳及熱門單品享鮮萃面膜等商品生產日期仍停留在2019年。(8月9日,消費者正在悅詩風吟店選購商品。
  • 超級物種上海首家門店關閉,新零售開始「擠泡沫」?
    兩年前,永輝雲創旗下新零售業態超級物種在上海五角場萬達開出了首店,開業前幾天,這家門店一度被「擠爆」。然而,這一象徵著超級物種挺進上海的門店已和大家說「再見」。近日,永輝雲創方面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證實,上海區超級物種五角場萬達店已關閉,並稱這屬於基於業務和物業條件考慮的正常營運調整。因為對標盒馬,此前,永輝雲創旗下這一新零售業態備受關注。
  • 連咖啡關閉大部分門店?
    過去這一周,星巴克「貓爪杯」又回來了,這次還帶來了「貓尾杯」;連咖啡被傳關閉大部分門店,但官方回應是「基於店面優化做出的處理」。這次還有貓尾杯4月7日下午,星巴克中國微信公眾號官宣兩款貓爪杯——紫櫻貓爪杯和萌趣貓尾杯,於4月13日上線,並在天貓旗艦店和門店同步發售。星巴克表示,考慮到今年情況更加「特殊」,紫櫻貓爪杯和萌趣貓尾杯將在4月13日至15日開啟線上預約的發售方式,每天兩次系統自動抽取預約機會。
  • 上海「老牌網紅」食之秘連關數十家店,疑欠錢跑路
    「初代網紅」疑欠錢跑路關店一個月才受到關注近日,因為門店集中關閉,拖欠工資貨款,企業負責人疑似跑路,顧客儲值卡退款無門,上海「老牌網紅」食之秘成了本地多家媒體爭相報導的熱門話題。就是這樣一個品類頭部,資本寵兒,一口氣關閉了在上海的近30家門店,更讓內參君感到蹊蹺的是,食之秘關店事件,事發至今,業內關注者寥寥。
  • 25年老牌蛋糕店「金吉烘焙」籤約有贊連鎖 實現多門店數位化
    來源:時刻頭條近日,江蘇25年老牌蛋糕連鎖「金吉烘焙」旗下主打多業態融合的新零售門店——金吉烘焙夢工廠店試營業首日,800平米的門店湧入了上萬人,新上架的蛋糕甜點也迅速被搶空。新零售門店初戰大捷的同時,金吉烘焙也正式籤約有贊連鎖,為多門店管理、多渠道增長提供數智化經營系統。下崗夫妻白手起家打造「沭陽的蛋糕」1995年,從國企下崗的張夏明夫妻倆在沭陽縣開了一家20平方米的蛋糕店,初衷很簡單:只是為了有一份能養家餬口的小本生意。
  • inNews:SpaceNK關閉美國門店 Nike開始裁員
    KanyeWest也將重新為Gap設計美國芝加哥的門店,整體造型將以簡潔的正方體外觀設計,並印上雙方合作的YZY商標以及KanyeWest手寫的文字,以凸顯合作的理念和思考。據悉,此次升級的達人扶植計劃主要面向3類人群,包括在站外已有一定粉絲基礎的時尚達人;已入駐嗶哩嗶哩、粉絲量小於1萬且視頻質量優質的UP主;行業專家,如模特、彩妝師、化妝師、時尚行業科普專家、時尚媒體、康復師、矯正師等,此類人群無粉絲數限制。
  • 香港零售市場持續疲軟 鱷魚恤或繼續關閉高租金門店
    12月16日,鱷魚恤(需求面積:30-50平方米)主席林建名公開表示,由於香港零售市場疲弱,公司減少香港店鋪的數目,目前香港只有十幾個門店。如果業主不肯減租的話,或將繼續關閉租金昂貴的門店。   不同於在香港關閉門店,林建名表示,內地店鋪數目會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