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考介紹
1月下旬,2021屆新高考的八省高三聯考即將到來。
日前,來自新高考地區的八省八所頂尖名校(廣東實驗中學 東北育才中學 石家莊二中 華中師大一附中 西南大學附中 南京師大附中 湖南師大附中 福州一中),強強聯合,舉行了一次大聯考,參加考試的還有全國各地超百所學校。
試題命制者:華中師大一附中樂曉峰、班漢祥老師
相關作文資料提供:寧鄉市一中劉淵生老師
作文題目
2021屆高三新高考八省
頂尖名校大聯考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材料一:1914年聖誕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法國戰場上出現了奇異的一幕:戰線兩側的同盟國和協約國士兵不約而同地放下武器,爬出戰壕,走到曾經的「無人區」慶祝節日,交換禮品。這就是著名的「聖誕節停戰」。人性的光芒終未被殘酷的戰爭所掩埋。
材料二:2007年,象牙海岸內戰頻仍。足球明星德羅巴提議將3月的非洲杯預選賽放在叛軍首都布爾凱舉行,並邀請200名政府軍前往觀戰,還送給叛軍領袖一雙印著「為了和平而團結」的球鞋。這是內戰爆發以來雙方首次沒有敵意的見面,最終,象牙海岸5球大勝,大家共同歡呼。足球竟成為了化解戰爭的和平使者。
材料三: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也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面對人類面臨的挑戰,世界各國應該加強團結而不是製造隔閡,推進合作而不是挑起衝突。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習近平在2020年11月12日的《第三屆巴黎和平論壇致辭》
2020年還剩下最後幾天,校團委計劃舉辦一個「祈願世界和平」的主題團會。請你圍繞上述材料,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審題參考
作文材料由三則材料組成。前兩則側重於事件敘述,第三則側重於理論闡述。
材料一是一戰時期「聖誕節停戰」事件,結尾有關鍵句:人性的光芒終未被殘酷的戰爭所掩埋。
材料二是球星德羅巴以足球比賽化解戰爭危機的故事,結尾有關鍵句:足球成了化解戰爭的和平使者。
材料三是習近平主席致辭的摘選,關鍵信息是: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注意題目的寫作任務,校團委舉辦「祈願世界和平」的主題團會,要求學生圍繞材料,結合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結合以上四個方面的信息可以看出,提示材料和寫作任務是以「和平」為主題組織的。考生審題立意、構思行文都應該緊扣這個中心,可以表達「崇尚和平」的共識,「祈求和平」的願望,同時深入思考如下問題:什麼是和平?為什麼說和平是人心所向、時代主題?為什麼世界上、歷史上又會產生戰爭?和平和戰爭的關係是怎樣的?聖誕節、足球等文化、體育形式對於戰爭、和平的意義是什麼?足球成為「和平的使者」帶給我們什麼啟示?今天,我們該如何制止戰爭,守護和平?
材料解析
材料一、材料二談的是戰爭時期因為某個特殊契機而迎來的和平:材料一中的敵對雙方以聖誕節為契機,自發停戰,慶祝節日,表明人性之中天然有對和平的渴望;材料二中的足球比賽是化解戰爭的有效手段,讓敵對雙方擱置敵意,共同為比賽歡呼。材料三更偏向道理的闡述,正面肯定了「和平」的價值,並據此提建議:和平是時代主題、歷史潮流、人心所向;我們應秉持和平的理念,團結合作,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
材料中是極富於哲理意味的情節,禮物象徵著人性的本真,象徵著幸福和溫馨,這些都是人類永恆的希冀。戰爭為節日和足球讓路,或者說共同的節日和愛好驅散了戰爭的陰雲,這是人類理性和良知的勝利,是人們在戰爭的血雨中撕開的一小段明淨的時空。人們常常並不屈服於暴力,卻不得不馴服於美好和溫暖,這個哲學命題值得所有人深思。戰爭裡,人們依然能從心底生出一種可以稱之為美好或聖潔的情愫,會真誠地為之祈禱:讓這一刻長久些,再長久些,直至永恆。
(寧鄉市一中 劉淵生老師供稿)
參考立意
1.和平是歷史潮流、人心所向、時代的主題
2.鑄劍為犁、化幹戈為玉帛
3.反對戰爭,拋下敵意,擁抱和平
4.對和平的渴望,能超越一切紛爭
5.總有比戰爭更寶貴、更崇高的東西
6.尋找和平使者,守護來之不易的和平
7.團結合作,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
擬題示例
放飛和平鴿
答好和平的時代考卷
讓和平的陽光普照世界
讓和平樹常青
和平是時代必修課
讓和平長駐人間
崇尚和平,平息戰火
讓我們挽緊和平的臂膀
和平力量,不可撼動
願和平永駐人間
和平與發展,世界主旋律
如果世界不曾有戰爭
誦和平之詩,歌發展之章
手執和平明燈,照亮美好未來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願君平樂,共盼未來
(湘語文整理和擬寫)
素材積累
1.縱觀歷史,人類在20世紀上半葉兩度慘遭世界大戰劫難。其中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傷3000餘萬人,死1000餘萬人,經濟損失2700多億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死5100多萬人,經濟損失達4萬億美元。
2.當今制約戰爭、維護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和平與發展已成為世界的潮流。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巨大創傷,人心思和是大勢所趨。
第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賴性增強。
第三,核武器等足以毀滅世界的戰爭工具,相互制約,也成為制止戰爭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四,現代戰爭的巨大消耗成為制約戰爭的又一重要因素。像美國這樣的大國都不敢輕易發動一場戰爭,更何況其他國家。
第五,科學技術取代戰爭成為獲取經濟利益的重要手段。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獲取經濟利益的途徑越來越多。
3.當今威脅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局部戰爭從未間斷。
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依然存在。
恐怖活動頻繁發生,危害人們的安寧。
4.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
堅決地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改變舊的國際秩序,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新秩序。
5.是誰打破了寧靜的世界,卻讓戰火燒透人類的家園?是誰抹去了孩童的歡笑,卻讓淚水淘盡生命的硝煙?是誰偷走了皎潔的月光,卻讓烈火燒出地獄般的輝煌?是誰遮住了人類的視野,讓白鴿的羽毛插滿禿鷹血腥的身軀?是誰蒙蔽了智慧的認知,讓繁花般的生命如此落英飛灑?
6.戰爭,一直與人類的歷史相隨而行。「所有的戰爭都是內戰,因為所有的人類都是同胞。」無論是非正義戰爭還是正義戰爭,無論是侵略者還是被侵略者,都免不了死亡,而作為個體的「人」,在世上活著的時間畢竟很有限,從這個意義上講,「人」應該好好活著,享受生命的恩賜,而不該去做炮灰。
7.我們都渴望和平、熱愛和平,只有和平才能讓骨肉不再分離,親人不再哭泣,刀槍將成為博物館裡的展品,硝煙只是伴隨除夕的煙火升上天空。
8.2005年5月,德國總理施洛德給俄羅斯報紙撰文,對納粹德國發動的侵略戰爭給俄羅斯及其他各國人民造成的傷害表示道歉。德俄兩國政府均強調,「絕對不要再有戰爭,絕對不要再有暴力。」
考場佳作
作者:湖南師大附中1825班 張芸菲
教師點評:
文章構思巧妙,標題、開頭、結尾化用鮑勃·迪倫的名曲《答案在風中飄蕩》,首尾圓融,彼此呼應,文氣貫通,蓄勢升華。作者對材料的理解深刻,觀點源自材料,「發揚人性的光輝」「運用藝術的手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可見分析之細;材料化為論據,列舉後有分析,列舉中有對比,可見運用之妙。作者又能跳出材料,遷移出相關貼切的例證,足見思維之靈動、視野之開闊。文章還較好地營造了主題團會的現場感,具有對話感和感染力。
美中不足的是,本文「和平風中飄蕩」與出處「答案風中飄蕩」的表意有區別,建議開篇部分對「飄蕩」的語境義稍作解釋。議論段的觀點句可以在段首突顯出來,在內容深刻的基礎上打造結構形式的亮點。
綜合,19+19+18=56分。
(點評:譚天俊老師)
內容來自:湘語文
封面圖片:神話
圖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記得讀完文章後點「在看」哦!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