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0日 16:45 來源:紅網
參與互動紅網湘西12月30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覃劍)12月29日,湘西州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一起特大跨國非法生產、販賣製毒物品案。該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2名,搗毀製毒廠點2處,繳獲第一類易製毒化學品α-氰基苯丙酮1.36噸、鹽酸2.06噸及其他各類原材料18.61噸。
據介紹,該案的組織策劃者是一名來自中東地區的外籍人員卡頓(音),其以「外貿商」的身份入境,利用兩名貼身翻譯進行工廠的選址、招工。為節省成本與規避打擊,他選擇的工人大多是工廠附近的農民。
2016年5月初,吉首市河溪鎮附近的一家停產的化工廠再次啟用,參與作業的工人稱該廠生產的是除鏽劑,但未能見到成品。廠區不斷擴散出異味,影響到周邊居民的生活。
5月19日,吉首市公安局開展製毒問題大排查行動時,鎮上的居民將該情況反饋給了警方。但是,當民警趕到工廠時,管理人員均已撤走,僅留下當地幾名參與作業的工人。
「這些人都不知道加工的是什麼物質,還覺得奇怪,怎麼突然廠子就關門了。裝備以及化學品也被運走。」民警介紹,經調查,在附近農戶到工廠詢問時,該團夥便開始籌劃轉移,還連夜給在此打工的人結算了工資。
警方對現場遺留物提取送檢,發現該團夥涉嫌非法生產第一類易製毒化學品α-氰基苯丙酮。α-氰基苯丙酮是製造冰毒的重要原料。
之後,湘西警方成立專案組,對這批易製毒化學品的去向進行偵查。5月28日,警方在湖南永順縣找到這批易製毒化學品,抓獲涉案人員6人,查獲α-氰基苯丙酮1.12噸,扣押製毒設備反應釜5個、甩幹機1個、水泵1個。
經過進一步調查,警方才發現,這個化工廠的背後有一個犯罪團夥,涉及廣東、河南等多地,而在幕後操作的是一名外籍人員。辦案民警透露,這個外籍人員叫卡頓,來自中東地區。
經查,卡頓有多次入境記錄,入境的目的是做進出口生意,主要經營皮革製品。據了解,卡頓入境後,長期呆在廣州一出租屋內。他有兩名貼身翻譯:王某壯(男)和羅某秀(女),兩人都是30多歲,王某壯為其在中國境內尋找廠地;羅某秀則負責管理、支付犯罪活動資金給涉案人員。此外,王某壯還有兩名馬仔,專門負責選址、設備原料的購買、技術的傳授等事宜。
湘西警方發現,除了湘西的這個生產窩點,該犯罪團夥在河南鄭州也有一個類似的工廠。8月9日,見時機成熟,警方分湘豫粵三個地區同步收網,卡頓等1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均被抓獲。
目前,包括這名外籍人員的12名嫌犯均已被批捕,案件還在進一步辦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