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張黑洞照片,讓視覺中國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也讓我們關注到了圖片版權交易市場中灰色產業的些許端倪,一些類似於視覺中國的公司也漸漸浮出水面。
2018年,優圖佳視平均每天的訴訟量高達10餘起,其年度訴訟總量比視覺中國還要高出100多件。到底是什麼樣的操作模式,能讓這些公司如此肆無忌憚?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揭開優圖佳視"碰瓷式維權「背後的神秘面紗。
在西安從事旅遊行業的馮先生向《真相科技》欄目組爆料稱,2017年初其在微信公眾號上發表過一篇文章,文章中使用了20多張圖片,其中兩張照片都被優圖佳視指出侵權,單張圖片索賠一萬元。
據馮先生介紹,他採用的都是非常大眾化的風景圖片,並且圖片上沒有水印,沒有任何標註,也根本沒有顯示版權歸屬。
在得知被起訴後,馮先生非常詫異,同時他發覺對方並不像是在真正的維權,而是由委託的律師勸說馮先生私下和解,進而得到高額索賠。
當然,和解也是有代價的。
馮先生透露,原本共計兩萬元的賠償,經過私下調解後只需要按一張3000元的價格就能搞定。不過,當馮先生詢問相關版權證明時,對方則變得支支吾吾。
通過啟信寶查詢得知,有關優圖佳視的法律訴訟內容中,裁判文書超過7400條、開庭公告近3000條、立案信息1500多條。
在裁判文書中,該公司為原告的文書比重就超過了95%。
公開信息顯示,優圖佳視的主體為北京優圖佳視影像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公司總經理褚勇,該公司註冊資本50萬元,成立於2007年。而優圖佳視的官司涉及的被告對象更是五花八門,包含了媒體、醫院、電商平臺、教育機構等不同行業屬性的公司。不過,在這些訴訟中,大部分官司都是在庭外調解達成後撤訴。
隨後,驅動中國《真相科技》欄目組走訪了優圖佳視所登記的位於北京的辦公地點。據周圍工作人員透露,優圖佳視使用了大廈內的兩間辦公室。不過,辦公室裡並沒有工作人員在辦公,僅在門上留有一張紙條,寫有「外出拍攝,有事聯繫」的字樣。據大廈的工作人員透露,這幾間辦公室經常處於無人的狀態。而當我們撥通電話表明來意後,對方直接拒絕並掛斷了電話。
事實上,和馮先生一樣,許多當事人直到收到法院傳票時才獲知自己竟然侵權了。
根據裁判文書判斷,他們大多都是通過網上下載搜索到的圖片並進行使用,並且圖片上也未包含相應版權標註。而在一個名為優圖佳視受害者聯盟的頁面中,類似的情況更是比比皆是,大家紛紛抱團維權,更是對優圖佳視漫天要價的行為表示出不滿。
據介紹,單張照片的賠償金額已經被索要到了6000元到10000元不等。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優圖佳視網站的首頁是明確作出了版權聲明,另外使用其圖片,都是需要先登錄後才能下載。
陝西維恩律師事務所律師關益表示,目前我們國家對立案採取的是立案登記制度,對於原告提供證據審查並不是特別嚴格,這樣就讓某些圖片版權平臺有機可乘,在不享有版權的情況下,依舊去立案。
在國家保護版權越來越嚴格的背景下,任何公民、企業都應該增強版權意識。
不過,如果當事人對於侵權行為存在質疑的話,可以在第一時間諮詢律師尋求幫助。因為,目前在一些圖片使用的場景中,從法律角度來看,仍有存在爭議性的地方。
據了解,一些沒有創造性價值的圖片,通過打上了水印去索賠,這種圖片是不享有著作權的。另外,當事人在被確認侵權事實後,可以搜集圖片正常出售的市場價格的證據,向法院提供,避免因天價索賠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另外,關益律師提出,針對一些圖片版權平臺可能濫用訴權牟利的情況,國家有關部門應該從立法方面更加完善,從判斷哪些行為屬於濫用訴權著手,建立懲罰機制。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最高法明確提出:
虛構版權牟利不予保護、嚴格審查首次發表時間、不能僅以水印認定權利歸屬、判賠金額應當參照市場價值。另外,國家有關部門聯合啟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2019」的專項行動,其中就包括整治圖片公司在版權經營活動中存在的權屬不清、濫用權利、不正當維權等違法違規行為,推動相關企業合理合法維權,構建健康有序的圖片市場版權秩序。
我們期盼合規的圖片版權保護機制能儘快落地,也好讓我們在日常工作使用圖片時不必再提心弔膽。
換而言之,如果優圖佳視可以拿出充分的版權證據,當事人自然是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不過,我們每個人都拒絕充當圖片版權公司天價索賠的對象,尤其是在故意不標註圖片來源、網站誘導下載等情況下,這樣的維權方式我們絕不能接受。
歸根結底,優圖佳視的商業模式存在缺陷,披著「著作權」的外衣大行其道,大量佔據國家法律資源,起訴諸多媒體企業為其納貢,這種惡性商業模式循環下去將圖片資源變一己之私,版權保護不過成其吸金面目的保護傘,久而久之將吞噬掉整個圖片資源傳播路徑,形成「變相壟斷」。
最後,呼籲深受其害的媒體行業同仁共同抵制「盜圖碰瓷」、「變相壟斷」,同時希望相關平臺與相關監管部門能夠合力共治以肅清版權行業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