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是由上千億個神經元組成的

2021-02-08 騰訊網

大腦大概是由上千億個神經元(細胞)組成。它們之間通過一定的連接點組成一個極其複雜的網絡系統來實施整體性的功能。這個連接點是突觸,突觸的總數又是神經細胞總數的1000倍。

腦是大自然最複雜、最傑出的創造,是人類智慧的源泉。接受各種感覺器中的信號傳導,信息在感覺通路和迴路中的傳遞和調控,中樞神經對感覺信息的分析、整合都是腦與感覺信息的交互作用。

比如視覺,它是最重要的感覺,至少有70%的外界信息是由視覺系統接收、處理和感知的,視覺信號經視網膜的神經網絡處理後,由視神經向中樞神經傳遞,通過丘腦外側膝狀體後到達視皮層。在視中樞神經進行複雜的信息加工,最終導致視知覺。研究還發現在視網膜水平上已經開始了圖像信息處理。從很多意義上來看,視網膜都是研究腦的工作原理的較理想的切入口,學習也是腦的高級功能之一,它是通過神經系統不斷接受刺激,獲得新的行為、習慣和積累經驗的過程。

記憶則是將獲得信息加以儲存和再現的能力。記憶有兩種,一種是顯性記憶,對事物和所經歷的事件的記憶,做出明確的、有意識的努力,去記住了某人的生日、某件事的過程,另一種是隱形記憶,指不上升到意識而是下意識地,如掌握了某種技能(騎車、打球等)。

哪些腦區參與了學習與記憶的過程,這是研究學習與記憶機制一個重要方面。從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記憶的不同側面(如對某一物體的顏色、大小、形狀等不同側面的記憶),是以平行的方式安放的、並不存在單一的記憶區,而是分布在許多不同的腦區。同時有不同層次的迴路參與活動。

用條件反射等方法研究隱形記憶時,人們發現,不同的隱形記憶所利用的腦區是不同的。例如,運動技巧類記憶,與基底神經節、小腦有關,帶有情緒色彩的記憶,例如,因驚恐而引起的心跳變化的那一類記憶,與杏仁體有關,這是因為杏仁體是大腦邊緣系統的一部分,而邊緣系統與情緒有密切關係。

涉及顯性記憶的腦區可能更廣泛也更複雜,因為它多半涉及認知、語言表達等活動方式。國外有一位癲癇病人,接受了外科手術雙側記憶顳葉切除術,大腦兩側的杏仁體、溝回、海馬回及海馬前2/3都被切掉。結果發現,此人在智商(測試)、知覺、抽象思維或推理方面,均無不足之處,但他的顯性短期功能已嚴重受損。通過研究發現,位於兩側大腦半球內面的結構——海馬和杏仁體是記憶過程中的關鍵結構。對記憶和語言的神經機制研究表明,我們應該了解自己的能力傾向,根據興趣和愛好更好地發揮大腦的潛能。

相關焦點

  • 神經元如何排列組成大腦?科學家發現隱形指令
    斯坦福科學家通過顯微鏡觀察和數學建模,發現了神經元組合成大腦神經網絡所遵循的隱形指令,這項技術有助於生物工程師引導幹細胞培育身體器官。生命中處處有各自特定的形態:鳥的羽毛長短各異,玫瑰的花瓣裡短外長。科學家發現大腦的生長也一樣,也要遵循某種形態指令長成特定的形象。
  • 人體神經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 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是怎樣的?
    人體神經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 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是怎樣的?時間:2017-03-21 10:09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體神經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 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是怎樣的?
  • Science:大腦中的神經元是如何連接的?
    2019年5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大腦由大量相互連接的神經元組成。數十年來,研究人員對神經元細胞的複雜模式如何在發育過程中發展成功能迴路的過程十分感興趣。如今,研究人源已在果蠅中發現了一種新的信號傳導機制,它指明了大腦中神經元迴路的形成。
  • 神經元與大腦的發育——神經元的分布情況
    下面我們來較詳細地了解大腦的構造與功能 神經元有些小支連接在其他神經元的許多點上,大部分纖維有數以千計的小枝,並與數以千計的和其他神經元相連。
  • 你知道大腦相應部位都有什麼功能嗎?
    腦位於我們的顱骨腔內,腦由大腦、小腦、腦幹和邊緣系統四部分組成。其中,大腦佔腦總重量的85%左右。大腦由左右兩個半球組成,兩個半球的外層是大腦皮層。  大腦每一個部分都有相應的重要功能:  一、腦幹:包括延腦、橋腦和中腦。延腦在脊髓上方 ,背側覆蓋著小腦。作用:支配呼吸、排洩、吞咽、腸胃等活動,叫」生命中樞」。橋腦在延腦 上方,是中樞神經與周圍神經之間傳遞信息必經之路,它對人的睡眠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 全國首臺億級神經元類腦計算機發布:神經元數量相當於小鼠大腦
    9月1日,浙江大學聯合之江實驗室在杭州發布一款包含1.2億脈衝神經元、近千億神經突觸的類腦計算機Darwin Mouse。據了解,這是我國第一臺基於自主智慧財產權類腦晶片的類腦計算機,該計算機使用了792顆由浙江大學研製的「達爾文二代」類腦晶片,支持1.2億脈衝神經元、近千億神經突觸,神經元數量規模相當於小鼠大腦,典型運行功耗只需要350-500瓦。
  • IBM首個人造神經元幕後,神經形態計算系統向人造大腦突破
    【編者按】本文由新智元編譯,來源:IBM Research、The Economist 等,譯者:聞菲、張冬君日前,IBM蘇黎世研究院研究人員利用相變存儲材料,製造出首例隨機興奮人工神經元。《經濟學人》評論,這是在人造大腦方面的又一突破。模仿大腦的概念簡單,但實際把它做出來卻相當難。
  • 虛擬實境技術將帶你走進神經元構建的大腦
    打開APP 虛擬實境技術將帶你走進神經元構建的大腦 VR網 發表於 2019-10-24 09:46:16 戴上VR眼鏡,研究人員就可以「走」進神經元構建的大腦裡。 神經元是大腦的基本功能單位,人腦中有大約860億個神經元,它們組成了非常複雜的神經網絡,從而實現感知、思考、記憶、表達情感等。目前,全世界多個腦科學大項目都對神經元的形態有高度的關注。
  • 改變性格的原理:讓大腦新生神經元
    一個厲害的大腦是怎樣的?最新的大腦神經科學就是在不斷的探索人類的大腦,在小務虛看來,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我們如何有目的地讓大腦新生神經元,或者換句話說,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如果才能讓大腦更高效的新生神經元。這是小務虛一直研究的方向,在近半年的實踐中,我越來越發現我們是可以有效地有目的地讓大腦新生神經元的。
  • 全國首臺億級神經元類腦計算機發布:神經元數量相當於小鼠大腦
    9月1日,浙江大學聯合之江實驗室在杭州發布一款包含1.2億脈衝神經元、近千億神經突觸的類腦計算機Darwin Mouse。據了解,這是我國第一臺基於自主智慧財產權類腦晶片的類腦計算機,該計算機使用了792顆由浙江大學研製的「達爾文二代」類腦晶片,支持1.2億脈衝神經元、近千億神經突觸,神經元數量規模相當於小鼠大腦,典型運行功耗只需要350-500瓦。
  • 新研究認為智能是由神經元以及神經元上的突觸的多少來決定的
    神經元決定智能的高低 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認為,智能是由神經元以及神經元上的突觸的多少決定的那麼神經元又具有什麼特質呢?神經元也是細胞,但同身體上的其他細胞不同,那就是沒有再生的能力。也就是說人在出生3個月時的神經元數量與80歲時的神經元數量是一樣的,儘管有的科學家認為神經元的分裂可以持續到出生後6個月,也有人認為神經系統的進化到20歲,以後每天神經元都要死掉幾千到幾十萬不等。但是,不能再生是一致認同的。
  • CCAI | 人工智慧的將來,是否就埋藏在大腦那些神經元突觸間美妙的...
    演講者:蒲慕明非常高興今天有機會能來參加這個會,今天我想把神經科學裡面的一些進展和我個人的一些看法給大家做個報告,希望能幫助到人工智慧的未來發展。但是我們觀察到一個非常令人驚訝的現象,我們讓他不做任何事,光想像幾個字,這時我們會發現整個大腦皮層到處都是活動,這說明想像幾個字雖然看起來是個很簡單的事,但是實際上牽涉到了大腦的很多部位,到底為什麼會這樣我們至今還沒有弄清楚,所以我們說思考在腦科學上怎麼解釋,我們還是不清楚的。
  • 成人大腦能調控新生神經元數量
    成人大腦每天產生上千個新的神經元,但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存活下來,其餘死亡後都被一種吞噬細胞給清除了。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10日報導,維吉尼亞大學神經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死亡神經元被清除和新神經元形成的機制。該研究有助於設計新型療法,促進成人大腦神經形成,幫助那些抑鬱症、外傷壓迫導致腦功能障礙的患者重新恢復大腦功能,有望改變人的基本認知功能,帶來新的學習方法。
  • 每個神經元的效率這麼低,為何還會拼裝成高效的大腦?
    腦科學的發展已經將大腦神經元的工作方式研究得很透徹了,總的來說,人類的大腦神經元是運算緩慢、不可靠且低效率的處理器。首先,神經元運算緩慢。我們知道,正常的神經元細胞內鉀離子濃度較高而鈉離子濃度較低,細胞外則相反,鈉離子濃度較高而鉀離子濃度較低。
  • 傳感器在監視大腦神經元中,起著什麼樣的作用?
    在至少五個月的時間內,該網絡可以通過分布在齧齒動物大腦多個區域的設備連續測量近400個單神經元的活動。研究人員使用UCSF開發的自動峰值分選器得出的結論是,記錄足夠穩定,可以跟蹤一個星期以上的大量單個神經元。該研究源自旨在更好地了解隨著時間推移而發生的學習機制的項目。
  • 人類大腦最強大的能力:每個神經元可長出8000個連結
    如何有效的培養一個人的大腦創造力?神經元的連結:突觸人類的大腦大概有800億個神經元,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通過突觸「連結」在一起。如下圖所示,這種「連結」並不是實際上連接著的,它是通過形成突觸這樣的結構,從而把神經元上的電信號傳遞到下一個神經元的。
  • Cell:成功繪製出小鼠大腦中1000個神經元的連接圖譜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珍妮亞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仔細地解開了1000多個糾纏在一起的神經元,追蹤了每個細胞在大腦中的分支路徑,以確定它的去向和與哪些細胞連接在一起。他們報導,如果端對端放置的話,這些神經元將伸展80多米,大約相當於兩輛校車的長度。
  • 近期人類大腦神經元研究重磅成果之梳理
    doi:10.1038/s41586-020-2156-5在抵禦諸如額顳葉痴呆等神經變性疾病的鬥爭中,tau蛋白或許就是最大的罪魁禍首,tau蛋白在腦細胞中大量存在,其能維持神經元的結構和穩定性,並幫助將營養物質從細胞的一個部分運輸到另一個部分。
  • 果蠅幼蟲大腦部分神經元連接圖繪出
    原標題:果蠅幼蟲大腦部分神經元連接圖繪出 據最新一期《自然》雜誌報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領導的國際團隊日前繪製出果蠅幼蟲大腦學習和記憶中心的完整神經元連接圖,從而為最終繪出所有動物的大腦神經元連接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又是由什麼組成的?
    你的肉體是由數萬億個細胞組成的,至少是銀河中存在的星星的十倍。一顆細胞是一個活物,就像是一個由五萬種不同的蛋白質組成的機器,它沒有自我意識,思想,目的,僅僅存在而已。但是它依然算是一個個體,你的細胞會結合成巨大的結構以便完成像準備食物,聚合資源,運送物資,檢測體內環境等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