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意識是什麼?它不止與大腦有關,我們一直都低估了!
人體中最特殊的器官,非大腦莫屬了,大腦具備獨一無二的智慧,能夠分辨事物的好與壞,還能產生意識,這就是人類與其他動植物之間的不同。意識既看不見也摸不著,沒有準確的定義,我們根本不知道意識是以怎樣的方式存在,它的存在到底有何意義?有一個問題困擾著科學家多年,人死後意識會不會隨之消失呢?這些謎題充滿著神秘色彩,激勵著科學家不斷找尋答案。
意識是獨立的個體
每個人的意識都是獨立的,因為有了意識,大腦的思維才更加活躍,可以說大腦與意識處於一種共生的關係,它們相互作用,不可分割。人體的大腦中存在幾十億的細胞,這些細胞都有各自的作用,相互組成神經元,這些神經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能夠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大腦的開發程度能決定一個人有多聰慧。人類的意識是什麼?它不止與大腦有關,我們一直都低估了!
愛因斯坦大腦的開發程度
就拿愛因斯坦的大腦來說,曾經有人檢測過愛因斯坦的大腦,發現愛因斯坦的大腦開發程度比普通人高得多,以至於他在思考問題時,能夠輕鬆的揭曉答案。他留下的相對論、質量守恆定律等,都造福了後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天才,所謂的天才與大腦有著脫不了的聯繫,天才雖是天生的,但也要通過後天的努力,否則這一身的技能就要白白浪費了。
愛因斯坦將他的大腦作用發揮至最大,才會造就這麼多的輝煌,被世人謹記。每個人的意識都來源於大腦中的神經元,生活中的各種活動與大腦有著密切的關聯,人是擁有七情六慾的高等生物,情緒比較多樣化,傷心時會感到難過還會流淚,高興時嘴角不自覺的上揚,就像抹了蜜一樣的甜。
從科學角度認識意識
站在科學的角度上來說,意識的產生與科學並沒有直接的關聯,只能將其歸為玄學,它無法看見,也無法觸摸。人在生活中幾乎沒有感受到過它的存在,所以很多人都將意識直接忽略了,卻一直低估意識的能力,沒有一個人可以真正找到意識,它屬於一種不規則的運動,到底怎樣的形式存在還是一個未知數。
科學家在研究的過程中,有過很多的阻礙,畢竟每個人的想法都頗為不同,我們也無法看到一個人的內心到底在想什麼。有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伽利略曾經表達過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世間萬物都在有規律的運動中,意識與大腦沒有直接的聯繫,所以才產生了「泛心論」。
意識到底是什麼?以怎樣的方式存在?
有不少人認為人死後的意識會通過粒子的方式存在於空中,不會隨著人體的消失而消失,只會漸漸變小,最終再通過某一種方式在空中永存。由於意識太過於玄乎,至今令人捉摸不透。生活中遇到過很多離奇又詭異的事,例如你的內心並不想做這件事,你的潛意識卻一直在催促你在做這件事,這種意識貌似還有種推力,催著人類做出相應的行為。
意識是非常神奇的,每個人的意識都截然不同,所以科學家在解釋的時候,才變得異常困難,畢竟我們無法想像到一個人的內心到底在想什麼,它的意識具體又是什麼?難以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據了解,在意識腦區並沒有自己的記憶,存儲區域將其稱之為暫存區,與計算機的內存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能夠短暫的存儲信息。意識還是運動的,它能夠一直不斷運動,例如你想要將腦中的異象停下來,結果嘗試後,卻發現完全是徒勞。
有不少的研究人員認為,意識腦區根本沒有思維能力,事實真是如此嗎?真正的思維大部分都發生在潛意識的腦區中,我們感知到的思維,其實是潛意識將思維呈現於意識腦區的結果。你們對意識還有怎樣的理解呢?可以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