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染髮現難、鑑定難、清理難,海洋環境該如何守護?

2020-11-25 西部網

微信公眾號「瞭望」9月27日消息,石油洩漏、盜採海砂、海洋傾廢、違法捕撈屢屢出現,無序排汙、非法養殖、海島違建難以杜絕……受傳統海洋生態環境規劃陸海統籌意識不強、部分地區經濟粗放發展等因素影響,海洋生態系統正承載著來自陸海的雙重汙染和開發壓力,近海汙染嚴重等問題愈發凸顯。

海洋是我國發展的「藍色引擎」。但相對於陸地環境治理,海洋環境保護仍然滯後,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短板。

海洋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是呵護碧海的一把利劍。

一年多來,我國沿海檢察機關「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立案1773件,督促清理違規養殖場426處、封堵和治理入海排汙口260個、治理海域面積815平方公裡、修復海岸線25.3公裡,推動多地海洋生態環境大幅改善。

但要充分發揮公益訴訟職能、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仍然面臨一系列挑戰:海洋汙染行為遠離內陸、相對隱蔽,線索發現難、調查難、取證難;汙染主體錯綜複雜,涉海洋保護類公益訴訟案件相關部門間協同治理機制尚未完善,海洋生態汙染防治跨地域、跨區劃開展工作能力仍待加強。

9月16日,浙江溫嶺漁民駕駛漁船出海作業 朱海偉攝

三處缺位致入海水質不容樂觀

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西灣國家3A級景區內,生活汙水長時間持續通過雨水管道直排入海,汙染紅樹林生長環境;山東省青島市嶗山景區前海一線的7個小區私設排汙口,生活汙水未經處理直排入海,近3公裡的海岸線幾乎成了臭水溝……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部分公益訴訟典型案例顯示,部分沿海城市入海排汙口監管缺位,對近岸海域水質造成汙染隱患。

確保入海水質達標,是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重要一步。

海洋環境保護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入海排汙口的設置需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備案。但記者調研發現,在有的沿海城市,仍有入海排汙口未依法辦理報批或備案手續,監管部門對入海排汙口底數不清、部分漏查。

另一方面,「不同行業主管部門認定標準不一致,部分入海排汙口因被認定為入河排汙口而未納入監管範圍。」廣東省珠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副主任羅成告訴記者。大量入海汙染源未納入監管,致使汙水未經處理直排入海或經河道入海。

標準不一的,還有排汙水質。羅成說,相關法律規定直排入海的水質要達到海洋排汙標準,但有些入海排汙口適用的是城鎮汙水排汙標準,這也會給海洋水質帶來汙染隱患。

在公益訴訟監督下,相關職能部門正積極補短板、堵漏洞。如珠海市生態環境局專題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從查清底數判別屬性、補充備案手續、限期開展清理整治、加強水質監測、開展溯源分析等方面入手,加強監管,全市104個入海排汙口監管工作步入正軌。

影響入海水質的,還有陸上環境。

珠海市香洲區灣仔水道一處入海排洪渠原先黑臭難聞,經過清淤疏浚和對周邊居民區的雨汙分流改造後,變得水清岸綠。負責該項工程的珠海正圓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凌安說,排洪渠上遊村莊原先工業汙水和生活汙水直接進入排洪渠,雨汙分流後,汙水分流經過處理,入海水質得到很大改善。

為更好治理陸源性汙染,沿海檢察機關正著眼入海河流汙染防治強化跨區域合作。圍繞西江、練江、韓江、珠江口、東江、瓊州海峽、北部灣等7大水域及其支流,廣東聯合周邊6個省份檢察機關,分別建立14項省市縣三級檢察協作機制,並對接河長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打造協同合作「護海網」。

發現難、鑑定難

跨地域區劃、成因複雜,是海洋生態汙染的一個顯著特點。受訪基層幹部和檢察官反映,與陸地江河汙染相比,海洋汙染髮現線索難度大,特別是沿海欠發達地區受人力物力財力所限,行政職能部門和司法機關難以組織專門力量長時間大規模摸查。

南方某沿海地級市一位檢察官坦言,基層民行和公益訴訟部門承擔業務種類繁多複雜,有的地市海岸線長達1000多公裡,巡查範圍廣,摸查難覆蓋。

以廣東省廉江市為例,2012年以來,廉江市就停止審批新增用海和延長用海,但該市營仔鎮龍營圍以南海域仍有大片無證或證件超期的生蠔養殖場。這些養殖場大部分位於禁止養殖區或限制養殖區範圍內,直到2019年才被下鄉走訪的基層檢察官發現並立案。

與發現線索相比,鑑定海洋汙染損害程度和修復難度更加困難。受訪基層檢察官表示,涉海洋保護類公益訴訟案件證據認定複雜,生態損害評估、修複方案制定等需要專業機構提供技術支持,費用高、周期長,再加上不少地區並沒有設置相關評估機構,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公益訴訟工作有效開展。

針對這些難題,記者調研發現,越來越多沿海檢察機關向科技要戰鬥力,採用新技術手段精準定位,科學取證。在珠海入海口排汙案件中,檢察官在現場勘察時用無人機航拍部分規模較大的入海排汙口,收集線索、固定證據。

一些地方正建立專業機構完善海洋損害的評估修復機制。如廣州檢察機關已與漁政、規自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合作建立非法捕撈水產品類案損害認定模型,降低了評估鑑定的時間和經濟成本。

業內人士建議,建立海域使用管理社會監督制度,發動群眾舉報汙染線索,拓寬線索來源渠道,深入摸排案件線索,讓海洋監督覆蓋領域更廣泛、線索來源渠道更豐富、調查取證力度更強。

多元共治仍需發力

2019年,廉江市人民檢察院就海上非法養蠔向廉江市農業農村局發出檢察建議後,農業農村部門迅速開展整治工作,航道附近的非法養殖場和養殖廢棄物被清理一空,但附近海域仍矗立著幾片密密麻麻的養蠔木樁。

廉江市人民檢察院民行和公益檢察部主任連永健對記者說,非法養蠔危害航行安全,嚴重破壞海洋生態環境,但受歷史現狀、漁民生計及政府財力、執法力量等因素制約,徹底清理難度不小。

非法捕撈、固廢傾倒等海洋汙染行為,除了前期發現難、中期鑑定難,在後期整治清理環節,不少沿海地區也面臨困難。

海南首例判決的海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中,被告上法庭的海南省文昌市農業農村局表示,雖然對管轄海域的非法捕撈情況進行了清理,但非法捕撈具有反覆性、機動性、持續性等特點,難以杜絕。

有沿海城市檢察機關反映,海洋環境違法主體錯綜複雜,汙染整治往往涉及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等多個部門,但部門間會商研討、聯合執法等情況較少,協同治理機制尚未完善。

隨著機構改革深入推進,部分沿海地區創新海域使用監督管理制度,建立海監綜合執法體制,涉海部門職能分工進一步清晰,海洋清汙「九龍治水」的情況得到大幅改善。

受訪基層幹部和業內人士建議,進一步樹立陸海統籌、河海共治的全局觀,搭建區域合作、橫向聯通、縱向聯動的海洋環境保護協作配合機制,構建多元共治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治理體系,促進海域合理開發和可持續利用,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原題為《汙染髮現難、鑑定難、清理難,拿什麼守護你,我的海洋?》)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汙染髮現難、鑑定難、清理難 拿什麼守護海洋?
    汙染髮現難、鑑定難、清理難,拿什麼守護你,我的海洋?  一年多來,我國沿海檢察機關「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立案1773件,督促清理違規養殖場426處、封堵和治理入海排汙口260個、治理海域面積815平方公裡、修復海岸線25.3公裡,推動多地海洋生態環境大幅改善。
  • 汙染髮現難、鑑定難、清理難,拿什麼守護你,我的海洋?
    ➤來自陸海的雙重汙染和開發壓力,導致近海汙染嚴重 ➤跨地域區劃、成因複雜、主體多元,海洋生態汙染髮現難、整治難 ➤創新海域使用監督管理制度,建立海監綜合執法體制,改善海洋清汙「九龍治水」局面 石油洩漏、盜採海砂、海洋傾廢、違法捕撈屢屢出現,無序排汙、非法養殖、海島違建難以杜絕
  • 保護海洋環境,公益訴訟如何常態化?來看這些案例
    為依法保障海洋強省建設,我省檢察機關深入開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公益訴訟專項活動,針對非法排放陸源汙染物、非法進行海岸、海洋工程建設、非法傾倒廢棄物造成海洋環境汙染或生態破壞的違法行為,依法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切實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 《啤酒生產中難培養汙染微生物菌群特徵分子解析及防控關鍵技術...
    11月4日,由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廣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南沙珠江啤酒有限公司,廣州市君和實業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啤酒生產中難培養汙染微生物菌群特徵分子解析及防控關鍵技術》項目,順利通過了科技成果鑑定。本次鑑定會由中國酒業協會技術委員會組織召開。
  • 跨海大橋因為什麼海洋環境難建 螞蟻莊園12月24日答案
    跨海大橋因為什麼海洋環境難建 螞蟻莊園12月24日答案時間:2020-12-23 22:5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跨海大橋因為什麼海洋環境難建 螞蟻莊園12月24日答案 跨海大橋因為什麼海洋環境難建,今天的題目還有很多玩家都不清楚,那麼最新題目答案大家如何選擇呢,下面為大家分享具體的攻略內容
  • ...大鵬先行——大鵬新區多舉措保護海洋環境,加快構建海洋汙染...
    歷史上,大鵬海灣生態環境面臨四大突出問題,用四個字概括就是「弱、短、窮、難」。弱是指脆弱的自然環境和汙染治理基礎設施。大鵬灣傳統村落點狀分布,基礎設施落後,汙染處理不足;珊瑚礁、紅樹林等海灣重點生態系統退化,服務功能降低等。短是指規劃短板。主要有海灣開發利用前期規劃存在短板,生態資源無序利用,自然岸線遭受破壞等問題。窮是指經濟發展的影響。
  • ...大鵬新區多舉措保護海洋環境,加快構建海洋汙染防治新格局!
    歷史上,大鵬海灣生態環境面臨四大突出問題,用四個字概括就是「弱、短、窮、難」。弱是指脆弱的自然環境和汙染治理基礎設施。大鵬灣傳統村落點狀分布,基礎設施落後,汙染處理不足;珊瑚礁、紅樹林等海灣重點生態系統退化,服務功能降低等。短是指規劃短板。主要有海灣開發利用前期規劃存在短板,生態資源無序利用,自然岸線遭受破壞等問題。窮是指經濟發展的影響。
  • 3年間清理160多噸海洋垃圾 保護海洋環境他們這樣做
    海洋環保他為何能堅持做下去?面對那麼多的海洋垃圾他們又是如何讓美景回歸的?跟著志願者的步伐,我們開始探尋他們與海洋的這段情緣。「今天,我們來到大海邊,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讓我們用雙手清理海灘垃圾,用筆和秤記錄垃圾的種類和數量,用數據揭示人類對海洋的汙染,用我們的行動,爭分奪秒,共同護衛這生命的起源。」淨灘前,大家舉起右拳宣誓,儀式感十足。
  • 海洋環境汙染生態公益訴訟分段審理探析
    【關鍵詞】: 公益訴訟 審理模式 分段審理  海洋環境是生物資源產生和依存之本,海洋環境的破壞,直接危及海洋生態系統和生物資源及其產品的根本,直接損害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海洋汙染事故頻發,已成為威脅我國海洋生態安全的重要原因。海洋生態損害的日趨嚴重,使得如何救濟這類損害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 臺灣積極應對海洋環境汙染嚴峻考驗
    該基金會表示,今年活動的主題是「大愛共伴有情天,寸步鋪路護大地」,慈濟志工會身體力行帶動民眾增強環保意識。  保護地球,從孩子抓起。臺灣雲林縣鬥六市繪本圖書館舉辦圖書展覽及親子活動等,精選與環保、生活等相關的書籍,宣導環保愛地球的理念。眾多家長帶著孩子,大手拉小手徜徉書海,聽現代說書人講繪本故事,在書香中學習如何保護環境、愛護地球。
  • 大數據時代如何破局停車難
    伴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一路飆漲,車位缺口不斷加大、公共停車場建設滯後、亂停車現象屢禁不止等問題日益凸顯,「停車難」成為城市「成長的煩惱」。在此情況下,長沙提出利用大數據緩解城市停車難問題,提升城市交通治理水平。   停車難,到底難在哪?該如何破局?利用大數據、網際網路等現代信息技術,能否解決這一「老大難」問題?長沙晚報記者連日來對此進行了調查。
  • 「第二地球」被發現,常年環境適宜,這點難住了科學家!
    「第二地球」被發現,常年環境適宜,這點難住了科學家!無獨有偶,終於在宇宙內發現了這樣一顆星球,環境和地球相比更加舒適,它就是克卜勒22B,這顆星球常年都在21攝氏度左右,各個方面都適宜人類生存,唯獨這兩點卻難住了科學家。
  • 藤壺:海洋中「最難」擺脫的寄生蟲
    因為長相酷似馬的牙齒,又稱「馬牙」,人們對它最大的印象就是它的吸附能力極強,因此,藤壺也被公認為是海洋中「最難」擺脫的寄生物。為什麼藤壺喜歡在海龜和鯨魚等各種動物身上寄生呢?一方面藤壺是一種寄生生物,它依靠寄生在堅硬的物體上來捕食水流中的細小的浮遊生物;另一方面,由於海龜、鯨魚等生物沒有其他魚類的光滑的鱗片、行動也比較緩慢,因此更容易被藤壺寄生。
  • 海洋難抵極?天宮一號的「歸宿」竟然如此特別
    尼莫點,正式名稱為海洋難抵極,位於南太平洋中央南緯48°52.6′、西經123°23.6′之處的海面上,是地球表面距離陸地最偏遠的地點,被稱為地球上最寂寞的地方。以此長度為半徑、尼莫點為中心,可圈出一片與北美洲面積相當的無人海洋。在拉丁語中,「尼莫」意味著「沒有人」 ——這很好地概括了尼莫點的特點。航海界有一個有趣的說法,當船駛經尼莫點,距離海員最近的人類不在澳大利亞也不在南美,而是宇宙空間站上的太空人。
  • 渤海汙染取得顯著成效 海洋汙染防治這盤「棋」剛開啟
    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指出,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是海洋領域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首戰,從渤海當前開展的河海共治「消劣行動」、入海排汙口排查整治、圍填海嚴格管控等行動均是我國探索海洋汙染治理的新路子。渤海汙染治理範圍定為渤海全海區和環渤海的三省一市,重點是環渤海「1+12」城市,包括天津市、遼寧省、河北省和山東省。
  • 水龍頭用久了汙垢難清理?教你一招,趕快告訴家裡人
    很多的朋友呢使用水龍頭,用久了就會發現,水龍頭會變得很髒,有時還會生鏽,如果我們想要去清理就會感覺特別難。但是不清理呢又會嚴重的影響美觀,那麼你們想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輕鬆清理我們的水龍頭嗎?今天呢我們就來教大家如何正確的清理水龍頭,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一起聊一聊:大學裡最難學的專業是什麼,你的專業難學嗎?
    大學裡十三大學科,哪一個專業最難學?幾百個專業,幾百種說法,現在有些大學開始清理不合格大學生,實行清考制度,使許多專業「變得難上加難」。所以,下面這些最難學的專業不知道是否有你所學的專業。這個專業的難,難在競爭,難在高手太多,難在要靜心下功夫,難在智商的被碾壓,難在如何跨越理論與實際脫節的鴻溝。3、數學、物理和化學專業數學、物理守護理科尊嚴的兩大「門神」,化學則是理科大門的門檻。過不了門神,邁不進門檻,在理科面前永遠是「門外漢」。
  • 年關難生活難人生難!看看這條魚,在它面前,你的困難不值一提
    有一位潛水員在潛水時發現一條特別的魚,這條魚的背部有一個非常大的缺口看到這裡很多人都沉默了,一條魚都能這麼堅強的活著,還簡直創造了生命的奇蹟,即使面對身體重大的創傷,依然可以自由自在的翱翔在海洋裡隨著現在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壓力越來越大,人們紛紛抱怨:年關難生活難人生難!但是,你跟這條魚相比,人類的一切困難在它面前簡直都不值一提。
  • 難不難?
    如今氣候預測以及區域環境監測的作用越來越大,大氣科學對保護人們的生命財產具有了更加重大的意義,因此大氣科學專業的就業前景相當的好。大氣科學專升本近年來也受到廣大在職人員的歡迎,那麼大氣科學考什麼?難不難?
  • 風扇積灰難清理?這有一份詳細的清潔方法!
    風扇積灰難清理?這有一份詳細的清潔方法!不如在上面貼幾個創可貼吧,秒變涼風~~圖文 / 高質量生活家原標題:《風扇積灰難清理?這有一份詳細的清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