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白雲石砂中提高鎂含量的作用都有哪些?

2021-01-07 找耐火材料網

合成鎂白雲石砂是指用含MgO和CaO的原料,按MgO75%左右、CaO8%25%的配比,經高溫煅燒而得到的以方鎂石和方鈣石為主晶相的鹼性耐火原料。合成鎂白雲石砂是生產鎂白雲石燒成磚和鎂白雲石碳磚的主要原料。鎂白雲石砂的抗侵蝕能力和抗水化能力均優於白雲石砂。

鎂白雲石砂

MgO-CaO系中提高MgO含量的作用:

1.提高抗水化能力

白雲石砂中,以方鈣石為主晶相,方鎂石次之,形成方鎂石分散於方鈣石中即方鈣石將方鎂石包圍的顯微結構。方鈣石以及游離CaO的活性比方鎂石大,易與空氣中的水分反應,使白雲石砂或白雲石質耐火製品發生粉化或崩裂。

圖1 MgO-CaO系熟料的水化增重率

在白雲石中(或其它含鈣原料中)加入MgO,形成以方鎂石為主晶相,方鈣石次之的鎂白雲石砂。在鎂白雲石砂中,隨溫度升高,方鎂石晶體由粒狀、圓粒狀到多邊形,結晶尺寸不斷長大,MgO-MgO晶體間直接結合程度增加,形成以方鎂石為基底,方鈣石呈粒狀、不規則狀均勻充填在方鎂石晶體之間空隙內的結構,即方鈣石細晶被方鎂石晶體所包圍。這樣就封閉了方鈣石與水或水蒸氣接觸的通道,其抗水化能力與白雲石砂相比大大提高。圖8-10為MgO-CaO系熟料抗水化能力的對比情況。

2.提高抗爐渣侵蝕性能

鎂白雲石碳磚是鎂白雲石砂的主要用途之一。鎂白雲石碳磚作為轉爐爐襯具有良好的抗爐渣侵蝕性能,這與鎂白雲石砂的組成與結構有關。在轉爐煉鋼初期,襯磚主要受酸性爐渣(SiO2)的侵蝕,鎂白雲石砂中CaO的活性比MgO大,因而首先與渣中的SiO2反應生成熔點較高的矽酸二鈣(C2S)和矽酸三鈣(C3S),並使渣的粘度增大,阻止爐渣繼續向襯磚深部侵入,減緩了爐渣與主晶相方鎂石的反應。隨著冶煉的進行,CaO的不斷溶解,爐渣逐漸由酸性變成鹼性,此時FeO成為爐襯被侵蝕的主要原因,但MgO與FeO能形成連續固溶體、與Fe2O3可形成有限固溶體,即MgO具有較高的抗FeO和Fe2O3侵蝕能力。

鎂白雲石砂具有較強的抗侵蝕能力也與其結構中方鎂石、方鈣石直接結合程度較高,使低熔點礦物C2F和C4AF孤立地充填於主晶相的夾角處有關。

圖2為鹼性轉爐襯磚中MgO含量與爐渣侵蝕的關係。這是在特定的抗渣性檢驗中得到的典型數值,可見含MgO較高的磚一般顯示出較佳的抗渣性,這主要與易於被含氧化鐵渣爐侵蝕的氧化鈣含量較少有關。

圖2 鹼性轉爐襯磚中MgO含量與爐渣侵蝕的關係

3. 提高高溫強度

在鎂白雲石砂中,高熔點的方鎂石、方鈣石各自和相互之間為直接結合,使高熔點晶相的優良性能得以充分發揮而具有良好的高溫強度。據英國W.C.吉平爾的研究,用1600℃和1800℃(保溫1小時)高溫煅燒的MgO-CaO系熟料,根據其中的MgO含量不同,斷裂模量與變形量是有相當變化的,如圖3所示。1600℃燒成的MgO-CaO砂,MgO含量為70%時,強度達到最大值,但當MgO含量進一步提高時,由於燒結不良,強度反而下降;1800℃燒成的MgO-CaO砂,強度隨MgO含量提高而增加。

圖3 MgO含量與物理性能

日本對MgO-CaO系熟料的燒結性能研究指出,MgO越高、Fe2O3+SiO2含量越低,1400℃時的高溫強度越高;MgO含量在50%70%的鎂白雲石砂,高溫強度幾乎相同。如果人為地減少低熔雜質,並經高溫燒成,熟料中的方鈣石結晶變得粗大,易於水化,但對高溫強度無明顯影響。

4.鎂白雲石砂中MgO含量

在鎂白雲石砂中,方鈣石晶體尺寸遠較方鎂石小,方鈣石呈細小的晶粒充填在方鎂石晶體間隙之中,類似於球體的緊密堆積情況。

由球體緊密堆積原理可知,無論是六方最緊密堆積還是立方最緊密堆積,球體(相當於方鎂石)所佔空間為74.05%,空隙(相當於以方鈣石充填)所佔空間為25.95%。在實踐中也得出,鎂白雲石砂中MgO含量在75%左右,CaO含量在20%25%時具有高的體積密度和低的氣孔率。表1為MgO含量與合成鎂白雲石砂體積密度情況。

表1 鎂白雲石砂的化學成分與體積密度

在鎂白雲石砂的生產與使用中,根據原料種類、成分和對使用性能的要求不同,可以改變MgO/CaO的比例。

關於在白雲石原料中添加MgO,也有從CaO-MgO-SiO2系相圖的研究中得出結論(見圖4),如果白雲石的成分點位於C2S與MgO連線(即阿基馬德線)之下區域,不必追求過高的MgO含量,因為它們耐火度上無明顯差別;如果成分點位於C2S-MgO連線以上區域,則MgO含量愈高,對高溫性能愈有利。

圖4CaO-MgO-SiO2三元相圖

相關焦點

  • 鎂鈣砂的生產中改變其抗水化措施都有哪些?
    在鎂鈣砂的生產中改變其抗水化措施大致有以下幾種:(1)表面處理1)為了做到防水化的作用,可以用磷酸處理鎂鈣砂,導致其在表面產生磷酸化合物,從而隔絕空氣。2)為了做到防水作用,可以使用具有適當濃度的有機矽溶液,潤溼鎂鈣砂表面,然後進行乾燥處理。
  • 耐火原材料——合成鎂質白雲石砂(鎂鈣砂)
    合成鎂質白雲石砂,又稱鎂鈣砂。鎂白雲石砂是利用MgO熔點高,耐熔損性好和CaO熔點高,耐結構剝落性和抗渣浸潤性好等優點,開發使用了高純度、高體積密度、抗水化性好的鎂白雲石砂。合成鎂白雲石砂主要是用人工合成方法分兩步煅燒製成的。
  • 鎂鋁/鎂鉻/鐵鋁尖晶石砂結構晶相與各項指標——耐火材料原料篇
    下表為典型富鎂尖晶石砂技術指標 燒結鎂鋁尖晶石的顯微結構特徵取決於原料種類及合成工藝參數。實驗選擇某公司生產的工業氧化鋁粉和輕燒氧化鎂粉為原料合成的富鎂尖晶石。富鎂尖晶石主晶相為鎂鋁尖晶石和方鎂石,鎂鋁尖晶石晶粒尺寸為10~30μm,晶間分布有粒狀的方鎂石晶體,尺寸較鎂鋁尖晶石晶粒小。
  • 植物對鎂的吸收:土壤鎂含量狀況和土壤中鎂與其它離子的關係
    土壤中的鎂大量存在於矽酸鹽類礦物中,如角閃石、黑雲母、輝石等。除矽酸鹽類礦物外,碳酸鹽類礦物如菱鎂礦、白雲石、方解石也富含大量的鎂。一般來說,土壤母質風化程度越高,鎂含量也越豐富,矽酸鹽類、碳酸鹽類礦物容易風化,因此以這兩類母質為主的土壤具有較高的鎂含量。我國從南到北土壤全鎂含量約為0.5~40 g kg ,平均含量為5 g kg 。
  • 鎂在生物過程中起什麼作用?鎂與植物生長、品質的關係?
    鎂是葉綠素的中心原子,但與葉綠素結合的鎂只佔植株鎂總量的10~20%,類囊體和基質中鎂濃度分別為2、3~5mM。植物缺鎂時葉綠素含量降低葉片黃化是否由於合成葉綠素的鎂不足所致目前還不確定,有研究認為鎂是葉綠素分子的中心原子,但缺鎂植物葉綠素含量降低不是由於葉綠素分子合成所需的鎂不足,而是蛋白質合成受阻所致。
  • 鎂(Mg)在作物中的作用機制
    鎂(Mg)在作物中的作用機制上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了「鋅(Zn)在作物中的作用機制」,接下來將給朋友們帶來另一中量元素的作用機制——鎂(Mg),希望瀏覽、轉發。鎂被土肥學者看作氮、磷、鉀之後,植物的第四大必須的營養元素,在植物中的含量約在0.1%—0.5%。由於鎂是葉綠素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葉綠素中唯一的金屬元素。
  • 提高轉爐鎂鉻耐火材料熱震穩定性的方法
    由於轉爐的間歇操作特性,對鎂鉻耐火材料的熱震穩定性提出了嚴格要求。提高耐火材料的抗熱震性,可採取阻止裂紋擴展,消耗裂紋擴展動力,增加材料斷裂表面能,增加塑性,降低線膨脹係數,增加熱導率等途徑來實現。 (1)適當的氣孔率。
  • 氧化鉻、氧化鋁等物質對鎂鉻磚性能的影響
    ,在鎂鉻質耐火材料中適當添加純度高、粒度小的氧化鉻成分對鎂鉻質耐火材料的影響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1)增加直接結合率當方鎂石中Cr203含量的增加,矽酸鹽熔體與方鎂石等的二面角隨之增大,這一原理也導致了矽酸鹽與鎂鉻尖晶石相較於矽酸鹽與鎂鐵尖晶石之間潤溼性更差;這一現象也導致矽酸鹽在鎂鉻尖晶石之間只能以孤島形式分布,而鎂鉻磚體中的直接結合也隨著增加
  • 銅,鎂,鎳含量對鋁銅鎂鐵鎳合金鋁單板性能有何影響?
    鋁銅鎂鐵鎳合金鋁單板性能鋁銅鎂鐵鎳合金鋁單板製造材料用的主要合金牌號有2A70、2A80,2A90等,其中銅,鎂,鎳含量對鋁銅鎂鐵鎳合金鋁單板性能有以下影響:(1) 銅和鎂:銅、鎂含量對上述鋁銅鎂鐵鎳合金鋁單板室溫強度和耐熱性能的影門鋁銅鎂合金的相似。
  • 鎂鈣碳磚目前存在的4個主要問題及解決措施
    但是磚坯表面石墨被氧化導致表層脫碳形成空隙,使得熔渣進一步向磚坯內部滲入,而鎂鈣砂中的MgO與CaO-SiO2渣發生反應形成MgO-CaO-SiO2低熔相,所以MgO是鎂鈣碳磚抗渣侵蝕的薄弱環節。MgO為鎂鈣碳耐材中較為薄弱的環節,因此需要降低鎂鈣碳磚中MgO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MgO在高溫下與C反應而導致的失重問題;並且使用CaO成連續相分布的鎂鈣砂,以使得MgO不與CaO-SiO2渣直接接觸發生反應。一般地,鎂鈣原料選擇電熔鎂鈣砂時,相對於燒結鎂鈣砂CaO晶粒形成連續相將MgO晶粒包裹,能起到保護MgO的作用。
  • 各元素對鎂鋰合金的影響
    鋅對鎂鋰合金的塑性損害不大,時效強化效果明顯,但鋅的加入使合金密度增大,為保持鎂鋰合金的低密度,鋅的含量不宜過大。另外,鋅能提高合金的應力腐蝕敏感性,從而提高合金的疲勞極限。鋅具有與鋁類似的作用,即隨著鋅的增加,合金的強度提高而塑性下降,不同的是單位質量的強化效果比鋁要差,若要達到相同的強化效果則需加大鋅的含量,這樣會使合金的密度變大。
  • 鎂鉻磚製品的種類與其使用性能及應用分析
    2.直接結合鎂鉻磚:直接結合鎂鉻磚和普通鎂鉻磚生產工藝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採用雜質含量少的原料和比較高的溫度燒成。用於生產直接結合鎂鉻磚的鎂砂,MgO質量分數一般大於95%,最好大於97%,顆粒體積密度為3.25g/cm3左右,鉻礦中的SiO2質量分數一般限定在3%以下,採用鉻精礦時,SiO2質量分數可低於1.0%。
  • 海缸中的三大生長元素——鈣、鎂、KH
    一個良好運行的海缸,除了各種設備參與運轉之外,各種元素含量的維持也是極其重要的一環。今天就來說說這些元素的作用。海水是一種化學成分複雜的混合物,包括水、溶解於水中的多種化學元素和氣體。在海水中迄今已發現的化學元素達80多種。含量較高的元素除組成水的氫、氧元素外,還有鎂、鈣、鉀、鍶、硼等。
  • 奇妙的化學元素-鎂
    燃燒放出耀眼白光的金屬鎂是銀白色的金屬,曾在相機的閃光燈中使用。不管是粉末狀、絲線狀還是其他形狀的鎂單質在燃燒之後都會與氧氣發生反應,同時還會發出耀眼的白光。現在煙火中我們仍然在使用鎂。之前提過,在煙火爆炸之後會濺出各種物質,而白色(銀白色)的亮光部分就是鋁或者鎂的單質在燃燒之後發出來的。
  • 低碳鎂碳耐火材料的研究
    鎂碳耐火材料具有優異的抗侵蝕性、抗熱震性和熱傳導性,且製備工藝簡單,被廣泛用作電爐、轉爐及精煉爐等的內襯材料。但傳統鎂碳磚在製備及應用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1) 消耗大量石墨資源;2) 高的熱導率導致熱損耗增加,難以滿足二次精煉工藝要求;3) 高的碳含量容易引起鋼水增碳而汙染鋼水,不利於純淨鋼和超低碳鋼等的冶煉。
  • 鋯英石粉和氧化鋁粉與鎂質耐火澆注料的性能關係
    採用μf-SiO2作結合劑並添加鋯英石粉後,較明顯的提高了1100℃燒後耐壓強度,一般可達到24~38MPa。因為在該溫度下,鋯英石分解產生無定形SiO2並從其顆粒中分離而形成空洞,MgO與SiO2反應形成2MgO·SiO2,同時產生體積膨脹,故提高了澆注料的中溫強度,線變化也由收縮轉為膨脹;1600℃燒後強度和線變化,均較平穩。
  • 潤滑劑中的硬脂酸鎂
    由於硬脂酸鎂不確定化學組成導致硬脂酸鎂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從而影響其潤滑功能。這包括粒徑大小、粒子形態、水分含量、密度和比表面積。市場上硬脂酸鎂的平均粒徑未5到10微米,也可以低至平均粒徑為1微米高至平均粒徑為20微米。
  • Mg 鎂
    Mg 鎂鎂真是太會炒作自己了,它無時無刻不在求人類的關注:鎂在一段時間很普通①,它就在勒芒日報上刷了存在感——狡猾②!
  • 菱鎂礦、鎂錠、鎂合金等產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鎂底部反轉已現
    菱鎂礦、鎂錠、鎂合金等產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鎂行業底部反轉已現我國是原鎂主要生產國 環保因素限制原鎂供應鎂是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元素之一,主要分布在白雲石礦、鹽湖、海水等資源中。我國鎂資源儲量雄厚,已探明菱鎂礦儲量約 30 億噸,白雲石礦儲量超 40 億噸,西部鹽湖滷水中直接含有大量氯化鎂,如我國察爾汗鹽湖滷水含量 112.4g/L,儲量達 31 億噸。因此我國原鎂及鎂合金生產應用資源優勢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