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歷史懸疑小說《西遊八十一案:大唐敦煌變》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話題,就是「夜觀天象」。最近幾年,經常見到新聞上說我們要經歷多少年一遇的日食、月食、「最圓月亮」之類的,或者在一些論壇上看到討論流星雨、北鬥七星的帖子。
隨著天文望遠鏡的普及,以及近年來我國航天知識的普及,我們對於太空的了解越來越豐富。不過要把「夜觀天象」放在古代,那大家就要小心了,看歸看,討論研究不行哦。
因為古代朝廷嚴禁私人研究天象!
比如唐律中明確規定:「諸玄象器物,天文圖書、讖書、兵書、七曜歷、太一、雷公式,私家不得有,違者徒二年。私習天文者亦同。」還有專門解釋:「玄象者,玄,天也,謂象天為器具,以經星之文及日月所行之道,轉之以觀時變。天文者,史記天官書雲天文,日月、五星、二十八宿等。」
簡單來說,就是天文學這門科學,私人禁止學習研究。
因為自古君權神授,天人感應,天象與古代朝政牽涉太深。天象稍有異常,便會在人間掀起大動蕩。因此歷朝歷代都禁絕私人研究、觀測天象,對天象的解釋只能由朝廷太史局來執行,甚至太史局觀測到異常天象,也必須「密封聞奏,漏洩有刑」。
民間個人別說觀測,哪怕擁有此類書籍器物,最輕的也要吃二年牢飯。即便你沒有直接觀測,只是輾轉從別處學習,也得連坐。敢對觀測結果進行傳播的,便是「造妖書及妖言者」,絞。
歸根結底,在古代的迷信之風下,星象不是唯物主義下天體的運動,而是民間宮廷隱秘的映照、是未來的預言。如果放任民間研究天象,那麼一旦出現一些奇特的異象,可能就會產生動搖國家的謠言。
這對古代的統治者來說,是不可接受的。必須將星辰運行的解釋權握在手裡。畢竟,在封建社會,所謂天象中的吉兆、兇兆,對古代統治者來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