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鏽鋼「水塔」飛天 火星移民再進一步

2021-01-13 果殼

北京時間8月5日7時57分(當地時間4日18時57分),一個粗9米、高約50米的不鏽鋼「水塔」,在美國德克薩斯的博卡奇卡騰空而起,懸停片刻後垂直降落在旁邊的著陸場上。

星艦SN5原型機150米低空試飛 | SpaceX

這可不是普通的「水塔」,而是SpaceX公司的星艦SN5原型機,成功進行了150米高度的低空懸停飛行測試。


這枚原型機所對標的星艦飛船和未來的超級重型火箭,正是SpaceX正在研製的下一代航天載具,目標是要實現伊隆‧馬斯克移民火星的夢想。


不過這次懸停飛行測試的成功,可是來之不易的。

左為阿波羅登月的土星五號火箭,右為SpaceX現役主力火箭獵鷹9號,中間是星艦飛船和超級重型火箭,紅框框出的是這次試飛的部分  | Kimi_Talvitie

在去年星蟲StarHopper功成身退後,SpaceX公司開始研製全尺寸的星艦。但最近大半年來,星艦原型測試磕磕碰碰,讓人不得不調低對它的期待。


先是星艦MK1在加壓測試時由於焊縫不牢固炸裂,星艦SN1加壓時再次炸裂,SN2好不容易通過測試,SN3又在測試中由於超壓炸裂。SN4通過了加壓測試,還於5月4日進行了猛禽發動機的靜態點火,然而它在5月29日的靜態點火中爆炸了!


半年時間裡,SpaceX公司炸了4個星艦原型,真是太難了!

好在最新的SN5號星艦原型帶來了好消息!6月30日,SN5號星艦原型進行了第一次低溫測試,7月初完成了加壓測試,7月31日成功完成靜態點火試驗,終於在今天騰空而起。


星艦SN5的不鏽鋼外殼,看起來土裡土氣,但技術含量相當不低。9米直徑的不鏽鋼儲箱,外殼只有4毫米,這對儲箱的製造提出了很高的挑戰,也是星艦接二連三炸裂的根本原因。星艦MK1、SN1、SN3在加壓測試中連續失敗後,SN4已經基本解決了這個問題,SN5進一步證明成功絕非偶然。

試飛前的星艦SN5原型機 | cnunezimages

星艦SN5的另一個重大突破在於為未來星艦的垂直降落驗證了發動機偏置控制技術。SN5使用的單臺猛禽發動機,看起來和星蟲似乎一樣,其實不然。仔細看星艦SN5的飛天視頻,星艦SN5是單臺發動機偏置,通過推力矢量控制星艦原型機的姿態,這可要比發動機位於中心位置的星蟲控制難度高多了!


未來,後續的星艦原型機還將裝上整流頭錐及底部的兩個控制翼面,並將增加兩臺猛禽發動機,進行更高高度和速度的飛行測試,通過一步步的迭代最終完成入軌飛行和再入返回。

星艦飛船從未來火星基地起飛的假想圖 | SpaceX

別看這次SN5的試飛只有150米高,這卻是星艦研製的一大步 —— 9米直徑的全尺寸星艦儲箱、正式版的猛禽發動機和垂直起降算法都通過了考驗,未來人類大規模移民火星的夢想,很可能就始於這最初的一小跳呢!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

相關焦點

  • 矽谷鋼鐵俠的「飛天茅臺」,平價火星飛船發展史
    美國當地時間的8月4日,號稱矽谷鋼鐵俠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成功發射了不鏽鋼材質的全尺寸「星艦」原型機SN5。這意味著,馬斯克的人類移民火星計劃,又近了一步。這個大酒瓶,就是「星艦」的試驗機,SpaceX對於星艦的定義則是:一個包含著星際飛船和超重型火箭兩部分的、完全可重複使用的運輸系統,可以將太空人和貨物運送到地球軌道、月球、火星甚至更遠的地方。
  • 馬斯克的「保溫杯」再度跳躍,移民火星更進一步,技術遠超中俄
    別的火箭都是高精尖材料,而馬斯克的火箭不但看著很簡陋,而且是用成本低廉的不鏽鋼打造,據說未來移民火星的成本會被控制在10萬美元,除了馬斯克那個國家能做出這樣的創新?馬斯克表示,現在的原型機是「飛行水塔」,試驗結果證明其擁有非常好的技術穩定性。該團隊還準備建造超級重型助推器原型,要為火箭裝備更為強大的發動機,還會增加火箭的機鼻和基座。接下來,「星際飛船」將應用缺少的襟翼並嘗試高空測試,最終能夠讓其在一天之內多次飛行。
  • 德州大水塔飛天,場面震撼!
    目前仍在研發中的「星艦」被設計為一款完全可重複利用的太空運載工具,具備開展深空載人運輸能力,或將成為人類未來往返月球和火星的重要交通工具。星艦概念圖未來太空移民的交通工具因使用不鏽鋼外殼,被戲稱為德州大水塔
  • SpaceX星艦SN5完成150米低空飛行測試 不鏽鋼「大水塔」有點萌
    星艦SN5外觀看起來就像是一個30多米高的圓柱形不鏽鋼大水塔,在150米低空測試時居然斜著就飛天了。其實,星艦SN5還有個錐形頭部,已經建造完畢,只是沒有和主體組裝在一起,畢竟主體測試風險還是比較大的,此前已有3艘星艦(SN1,SN3,SN4)在測試過程中損毀。
  • 假如移民火星,在火星蓋房子能用什麼材料?西瓜視頻告訴你答案
    自古以來人們就對飛上天空有著難以言明的衝動,從古代傳說嫦娥奔月開始,到明朝的萬戶試驗飛天,再到近代的火箭升空,人類對於未知的外天空總有一種執念。那麼如果我們有一天真的飛出地球到了另一個星球,比如火星時,我們該用什麼樣的建築材料去建設呢?
  • 天問一號,飛向火星!何時人類才能夠移民火星?
    我們為什麼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將天問一號送上天不只是證明我國的航天實力,還要進一步探索火星。這次天問一號共攜帶了 13 臺探測儀器,分別肩負著不同的任務。其餘 6 臺儀器則放在火星車上,探測火星地下土壤的成分和分布,並搜尋水冰信息。這些探索將進一步為我們揭開火星的面紗,可能會給火星的演化過程、是否存在過生命等問題上給出更全面的答案。據測算,火星探測器在升空後,最優轉移軌道需要 203 天,也就是 6 個月零 19 天,即在 2021 年 2 月 11 日被火星引力捕獲。
  • 馮侖: 火星移民計劃
    幾年前,馬斯克提出「火星移民計劃」,面向全球徵集志願者,單程票(有去無回),報名費11美金。據說當時全球報了8萬人,中國就有1萬,但在2015就被爆出是騙局,後來這事兒就不了了之了。前幾天看一個訪談,馮侖談到了他的火星移民計劃,相比馬斯克的「真身」(本尊肉體)移民,他的「分身」(本尊DNA)移民,似乎更靠譜一些。這個計劃分為三步。第一步,建立太空基因庫。將人類DNA凍乾粉膠囊載入火星,一次可以運輸幾萬個,這比真人肉身運輸要方便的多,而且數量也大。
  • 讓我們移民火星!馬斯克提出的火星移民計劃,現在也許不再是夢想
    火星移民計劃是由埃隆·馬斯克所對媒體透露的移民火星並在火星建立社區的計劃。「我們幹的好像都是別人能幹的事情,但馬斯克幹的別人想都想不到。」就以馬斯克想移民火星這件事來說,這個世界上又能有幾個人能想到呢?還付諸於行動的又有多少?
  • 馬斯克劍指火星的「水塔」又飛了!這次高度150米
    矽谷鋼鐵俠馬斯克的「水塔」又飛了,這次高度150米。8月28日,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星際飛船」(Starship)的測試原型「星蟲」(Starhopper)在美國德克薩斯州Boca Chica測試場完成第二次自由懸浮實驗,飛行高度約150米。
  • 「2020年火星移民指南」
    之前只是「鋼鐵俠」馬斯克,一直在宣布要移民火星。從水處理、植物生長體系到3D列印技術,再到對封閉環境中人類行為的分析,他們都進行了充分的實驗考量。「我們目前正探索在甘迺迪航天中心建造第二個EBIO,我們相信在Interstellar Lab、佛羅裡達州、當地大學和KSC所做的工作之間有著非常強的協同效應。」
  • 從地核冷卻到火星移民
    但隨著對地球內部的進一步研究,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地球內部的鐵不是以密排立方結構排列的,而是體心立方晶格的方式排列的。 也就是說,地心的鐵和我們平時接觸的鐵的排列方式是一樣的。 為什麼在那麼高壓下,鐵原子的排列方式卻沒有改變呢?
  • Starship 原型機「躍起」150 米,馬斯克離太空移民又近了一步
    從點火,到傾斜著上升至預定的距地面 150 米的降落區域上空,再到緩慢降落至地面,整個過程持續了 1 分鐘左右。而正是這短短的 1 分種,讓矽谷鋼鐵俠 Elon Musk 離實現太空移民夢又近了一步。Starship 雄心勃勃在 SpaceX 官網,官方對於 Starship(星艦項目)的定義是:一個包含著星際飛船和超重型火箭兩部分、完全可重複使用的運輸系統,可將太空人和貨物運送到地球軌道、月球、火星甚至更遠的地方。Starship 飛船高 50 米、直徑為 9 米,運載能力可超過 100 噸。
  • 馬斯克和他的火星移民計劃
    根據外國媒體最新的報導,馬斯克最近一次在新聞媒體會議上公布了他未來的火星移民計劃,他表示未來十年裡將會有100萬人被送上火星生活。如果你想實現移民火星的夢想,你應該考慮火星的實際情況嗎?事實上,如果火星本身的條件太差,沒什麼用處,那麼即使有錢,也不可能在火星上建立移民基地。然而,從美國宇航局近年來對火星的探索來看,火星上的情況並不像預期的那樣糟糕。長期以來,人類沒有發現火星表面存在液態水,大氣中幾乎沒有氧氣。然而,在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的聯合探索之後,他們發現在火星的一些隕石坑區域可能還有一些水冰物質。這些水冰物質是否能被人類利用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 人類是否可以移民火星?首先,我們要在火星上找到生命
    但人類登陸火星卻是必須要做的事,其一,這可以展示人類文明的先進,作為大國之間科技競爭發展的動力;其二,登陸火星,人類就可以了解它的「移民條件」。以現在的太空科技發展狀況來看,登陸火星在50年內有可能實現。當人類了解清楚火星後,就擁有了移民的可能性。但這是全人類的事,且成功的可能性不高,因為很難先回答那個「為什麼?」 要移民火星這個大問題。
  • 火星移民不再是夢,「2020漫遊者」將為火星移民研究鋪平道路
    火星移民不再是夢,「2020漫遊者」將為火星移民研究鋪平道路>大家都知道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發射升空,開始了它的火星探測旅程,這也填補了中國火星探測史上的空白,為中國火星探測研究打下了堅實的一步。
  • 晉江一樓頂發現女屍 居民稱藏屍水塔長期未啟用
    閩南網5月19日訊 晉江梅嶺鳳和大廈,樓頂水塔發現女屍,晉江警方發布懸賞通告徵集線索(詳見本網昨日報導《晉江一樓頂發現女屍 警方懸賞徵集線索》)。昨日,海都記者回訪現場,有居民稱,是做水塔防水的工人發現女屍,而且有部分遺體未找到。不過,這一說法並未得到警方證實。  昨天下午2點多,海都記者找到事發的鳳和大廈。
  • 移民火星,人類能活下來嗎?
    這不,中東「土豪」阿聯最近也高調宣布要進軍火星。這個不差錢的國家表示,要在2117年前移民火星,甚至在紅色星球上再建一座杜拜塔。「火星2117」計劃的第一階段是形成科學突破小組。目前,阿聯航天局已經和法國和英國航天局建立起合作,未來這個國際科研團隊還會不斷擴大。而阿聯走向紅色星球的第一步,將是2021年的火星登陸探測任務。
  • 火星移民計劃的逃生部分測試成功,火星移民計劃到底是不是騙局?
    據馬斯克公布了火星殖民的詳細計劃也有好幾年了,雖然有很多人一直在質疑這個計劃,但是仍然不影響計劃的逐步實施。其實偉大構想都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但是最後是否能成功,還是僅僅只是一個騙局現在還很難定義。第二個移民計劃的費用,100個人一艘飛船,費用就算均攤也不是一個普通家庭所能承受的。
  • 馬斯克要移民火星,為什麼不改造地球沙漠?
    有人問了個好問題,說馬斯克整天喊著移民火星,為什麼他不去移居在地球的沙漠裡呢?沙漠和火星的環境也差不多,生存條件比火星還好。 馬斯克如果改造沙漠,把沙漠變成宜居地區,比移民火星成本低多了,也更好實現! 好吧,終於有華生發現盲點了。
  • 馬斯克SpaceX的火星移民騙局
    前面說SpaceX的火箭回收,有很多人為馬斯克打抱不平,現在說一說SpaceX的第二個騙局,火星移民。 火星移民這話題不是馬斯克第一個提出來的,卻是第一個說自己要實施的計劃,這也是SpaceX火箭炒的很火的另一個原因,「火星一號」更是騙了一百萬美元的報名費,中國報名的人數更是達到一萬人。如果要是讓我去實施火星移民,我成功的概率會比馬斯克大一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