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了?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可能並不是黑洞|雙星系統|地球|黑洞|...

2020-11-22 騰訊網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新媒體專電 澳大利亞科學預警網站10月21日發表題為《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其實可能並不是黑洞》的報導,全文摘編如下:

今年早些時候,科學家確認一個天體是已經發現的距離我們最近的黑洞,現在該天體可能被降級。重新分析相關數據之後,不同的科學研究團隊得出結論,認為這個名為HR 6819的天體系統並不包含黑洞。

相反,科學家發現,可能只是兩顆恆星的雙星軌道稍有異常,造成了解釋難度。

HR 6819系統距離地球約1120光年,一段時間以來一直是個謎。最初,HR 6819系統被認為是一顆B型發射星(簡稱「Be星」)。

這是一顆熾熱的藍白色主序星,其光譜中有一條強大的氫發射線,科學家認為這證明恆星以每秒200公裡左右的赤道速度旋轉時,環繞恆星噴射出圓盤狀氣體。

20世紀80年代,天文學家注意到,該天體似乎也表現出另一顆B型恆星B3 Ⅲ星的光特徵。2003年,科學家發現這意味著HR 6819系統有兩顆而不是一顆恆星,儘管無法分別區分兩顆恆星。

進一步分析顯示,B3 Ⅲ星質量約為太陽的6倍,約40天運行一周,而Be星質量同樣約為太陽的6倍,卻似乎是靜止的。如果這兩顆恆星構成一個同等質量的雙星系統,它們應該圍繞一個共同的引力中心運行,而不是一顆恆星圍繞另一顆運行。

經過仔細計算,一支天文學研究團隊得出結論,B3 Ⅲ星可能在圍繞另一個天體運行,一個看不見的天體。黑洞。

但其他天文學家認為,這遠非唯一的可能。如果我們計算的恆星質量有誤呢?

喬治亞州立大學天文學家道格拉斯·吉斯和王露茜(音)在論文中寫道:「HR 6819系統的光譜中存在一顆Be星成分,這表明對這個天體系統有另一種解釋。」

論文寫道:「B3 Ⅲ星成分可能實際上是一顆由剝落物質形成的質量較低的恆星,相對年輕,而且能夠發光。在這種情況下,運行周期為40天的雙星系統中的伴星是B3 Ⅲ星,而不是黑洞。」

換言之,質量低得多的B3 Ⅲ星將圍繞Be星旋轉。如果是這樣,那麼可以在環繞這顆恆星的氫氣中探測到軌道運動——這顆恆星被質量較小的恆星牽引,因此幾乎察覺不到它的運動。這就是吉斯和王露茜(音)尋找的東西。

他們仔細研究了該系統光譜中的氫發射情況,發現Be星周圍的氫盤的確在都卜勒頻移和發射線形狀上呈現出40天的周期性。這與B3 Ⅲ星的運行軌道一致——如果該系統是質量不對等的雙星系統,也是可以預料的。

論文寫道:「這表明,雙星系統HR 6819由一顆質量極大的Be星和一顆質量較小的伴星組成,伴星是在質量轉移雙星系統中,質量較大的恆星剝落的殘餘天體。」

換句話說,Be星從B3 Ⅲ星處啄取大量物質,所以B3 Ⅲ星的體積要小得多。研究團隊指出,近期有證據表明,許多Be星都是這一過程的產物。根據他們的計算,這顆Be星的質量約為太陽的6倍,與此前的結論一致;但B3 Ⅲ星的質量為太陽的0.4到0.8倍。

但情況越來越有趣了。並非只有這兩名研究人員在研究這個觀點。在另一篇論文中,由比利時魯汶大學的尤利婭·博登施泰納領導的一個天文學研究團隊獨立研究了Be星的氫排放情況,並對該系統進行了軌道分析。她和她的同事得出了幾乎完全相同的結論。

他們在論文中寫道:「我們推斷,第一顆和第二顆恆星的光譜質量分別為0.4(太陽質量)和6(太陽質量)。這表明第一顆恆星可能是一顆剝落形成的恆星,而不是B型巨行星。進化模型顯示,可能的起源系統是一個經歷過傳統質量轉移的緻密雙B型恆星系統……在這種解釋框架內,HR 6819系統不包含黑洞。」

此外,在另一篇預印論文中,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天文學家卡裡姆·巴德裡和埃利奧特·誇塔爾特也獨立分析了該系統光譜,B3 Ⅲ星和Be星的太陽質量分別為0.47和6.7。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可能並不是黑洞……
    參考消息網10月22日報導 澳大利亞科學預警網站10月21日發表題為《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其實可能並不是黑洞》的報導,全文摘編如下:今年早些時候,科學家確認一個天體是已經發現的距離我們最近的黑洞,現在該天體可能被降級。重新分析相關數據之後,不同的科學研究團隊得出結論,認為這個名為HR 6819的天體系統並不包含黑洞。
  • 研究發現: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可能並不是黑洞……
    澳大利亞科學預警網站10月21日發表題為《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其實可能並不是黑洞》的報導,全文摘編如下:今年早些時候,科學家確認一個天體是已經發現的距離我們最近的黑洞,現在該天體可能被降級。重新分析相關數據之後,不同的科學研究團隊得出結論,認為這個名為HR 6819的天體系統並不包含黑洞。相反,科學家發現,可能只是兩顆恆星的雙星軌道稍有異常,造成了解釋難度。HR 6819系統距離地球約1120光年,一段時間以來一直是個謎。
  • 太陽系內部存在黑洞嗎?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在哪裡?
    可以肯定的是太陽系內部不可能存在黑洞,否則如今的行星軌道就不是這個樣子了。黑洞是不易被觀測到的奇異天體,只有當黑洞的周圍有星體或星雲時,黑洞開始「進食」時才容易被觀測到,觀測它的主要方式是觀測X射線源頭。
  • 1000光年外發現一個黑洞,科學家:已知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
    一個由歐洲南方天文臺科學家Thomas Rivinius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對HR 6819雙星系統進行觀測的時候,偶然發現該雙星並非彼此圍繞,而是在圍繞一個黑洞運行。HR 6819在太空中的位置科學家的觀測表明,HR 6819雙星系統中一個恆星大約每40天就圍繞一個尚未被觀測到的天體運行一周,而另外一顆恆星由於距離該不明天體較遠,因此,其公轉周期較長,目前尚未被確定。
  • 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
    新聞速遞 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 提到黑洞, 大家一定不陌生, 近日科學家又有了新發現, 一起來看看吧!
  • 銀河系現巨型黑洞,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會把地球吞噬嗎?
    天文學家早就提出,在銀河系中央一個名叫人馬座 A 的區域可能盤踞著一個巨大的黑洞,但一直沒有直接的觀測證據支持這一假設。美國科學家最近報告說,他們在這一區域邊緣觀測到了一次 X 射線爆發,從而首次為銀河系中心黑洞的存在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科學家推算出,這個黑洞質量超過 260 萬個太陽的質量,直徑約 1.5 億公裡。
  • 銀河系現巨型黑洞,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會把地球吞噬嗎?
    天文學家早就提出,在銀河系中央一個名叫人馬座 A 的區域可能盤踞著一個巨大的黑洞,但一直沒有直接的觀測證據支持這一假設。美國科學家最近報告說,他們在這一區域邊緣觀測到了一次 X 射線爆發,從而首次為銀河系中心黑洞的存在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科學家推算出,這個黑洞質量超過 260 萬個太陽的質量,直徑約 1.5 億公裡。
  • 科學家最新發現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是怎麼回事?它會威脅地球嗎?
    2020年5月6日,《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刊登了一篇研究論文,來自歐洲南方天文臺的幾位科學家通過光譜分析發現了可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該天體系統位於南半球星空的望遠鏡座,編號為HR 6918的雙星系統,距離地球約1100光年。
  • 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和其他已知黑洞都不一樣
    天文學家才在銀河系內發現了一個黑洞HR 6819,它距離地球很近,只有1000光年。1000光年是什麼概念呢?打個比方,從地球到太陽系邊緣的距離是1.5光年,因此1000光年相當於從地球到太陽系邊緣飛行333個來回,不過考慮到銀河系的直徑是10.6萬光年,因此1000光年非常短。這一次,HR 6819被發現純屬運氣,因為這個黑洞位於一個三星系統內,而科學家此前認為是雙星系統,也就是只有兩個恆星存在,沒有黑洞。
  • 科學家最新發現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是怎麼回事?它會威脅地球嗎?
    昨天(2020年5月6日的)《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刊登了一篇研究論文,來自歐洲南方天文臺的幾位科學家通過光譜分析發現了可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該天體系統位於南半球星空的望遠鏡座,編號為HR 6918的雙星系統,距離地球約1100光年。
  • 天文學家發現距地球最近黑洞,會不會吞噬地球?
    第一張黑洞照片2020年5月6日,《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發布了一篇文章,稱:歐洲南方天文臺(簡稱ESO)發現了一個史上距地球最近的黑洞。麒麟座v616(A0620-00)是在此之前人類發現最近黑洞,儘管如此,它依舊遠在地球2800光年以外。此次黑洞竟近距地球1000光年!
  • 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在哪裡?地球會受到影響嗎?
    黑洞是大質量恆星最終的歸宿,由於它極其巨大的引力,任何物質包括光線都不能從黑洞中逃逸,所以科學家們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觀測到「黑洞」,只是通過觀察到圍繞它運行的星體狀態進行間接觀測。在質量更大的情況下(達到奧本海默極限以上,即3.2倍太陽質量),塌縮程度會更加強烈,並向外拋散大量的重元素物質,形成超新星爆發,最後形成黑洞。1974年,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應用量子力學的方法推斷,黑洞不僅吸收黑洞外的物質,同樣也會以熱輻射的方式向外釋放物質,這種現象後來被人們稱為霍金輻射。
  • 科學家再次承認「烏龍」,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可能並不存在
    1120光年,位於一個名為HR 6819的雙星系統中。這就奇怪了,因為二者質量相當,應該不可能出現一顆完全統治另一顆的狀態。如果它們是一個普通的雙星系統,應該共同繞著一個質點公轉。巧的是,就在今年早些時候,我國天文學家利用郭守敬望遠鏡,在宇宙中發現了迄今為止已知最大的恆星級黑洞LB-1,發現的根據就是附近天體不規則的運行模式。
  • 地球會被黑洞吞噬嗎?最近的黑洞在1000光年外
    黑洞的質量有大有小,即使是最小的黑洞,也有1.7~2.7倍太陽質量,可以輕鬆地吞下太陽這種等級的恆星。如果地球附近真的有顆黑洞,那最終必然無法逃脫被吞噬的命運。科學家很關心,地球附近到底有沒有黑洞呢?想找出一顆黑洞並不容易,放眼整個星空,吸引我們的都是那些閃閃發亮的恆星。其實這些恆星離我們都很遠,其中很多離我們有1000光年以上。
  • 科學家發現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由恆星爆炸形成,地球有危險嗎
    這個黑洞位於望遠鏡座的HD 167128星體系統中(視星等約為5.36,略亮於天王星),先前科學家們認為它是一個雙星系統 那麼,這個已知距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黑洞,會不會對我們地球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吞噬地球呢?
  • 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原來長這樣
    歐洲南部天文臺(ESO)的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黑洞,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靠近地球的黑洞,距離我們只有1,000光年,近到肉眼可見。
  • 太陽系附近存在黑洞嗎?距離我們最近的黑洞有多遠?
    當然如果說是最近的比較有威脅的倒是有一顆,它就是處於獵戶座的紅超巨星——「參宿四」,距離地球約640光年。據觀測「參宿四」這些年體積不斷縮小,質量急劇下降,這是紅超巨星重力崩潰的典型徵兆。「參宿四」隨時都可能發生超新星爆炸,最早可能在數千年之內成為有史以來我們可以觀測到的最亮的一顆超新星,它形成中子星或黑洞的概率相等。
  • 天文學家發現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僅1000光年
    天文學家發現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僅1000光年  Emma Chou • 2020-05-07 18:50:45 來源:前瞻網
  • 新發現最接近地球的黑洞,距離地球有1000光年
    一個新發現的黑洞可能是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您無需望遠鏡就可以在夜空中發現它的宇宙之家。 這個黑洞位於地球的最南端,位於Telescopium的星座中,距離地球有1000光年。它是由兩個伴星組成的系統,它們的亮度足以用肉眼觀察。
  • 歐洲南方天文臺發現一個距離最近的黑洞,它會威脅到地球嗎?
    按照質量的大小,黑洞一般可以分為三類,第一種是原初黑洞,被認為在宇宙大爆炸之初而形成的,質量很小,有可能類似於地球這樣的行星一樣,不過在體積上有可能類似於中子和質子等微觀粒子大小。歐洲南方天文臺聲稱發現了有史以來最接近地球的黑洞。據美國媒體5月6日報導,歐洲南方天文臺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距離地球1011光年的HR 6819的恆星系統中,發現了一個質量大約為太陽4.2倍的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