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中學推出「新冠病毒生物學考點」

2020-11-25 高考網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持續開展流感及相關疾病監測,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診斷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經科學檢測,導致此次傳染病的病原體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即「2019-nCoV」。人感染了冠狀病毒後常見體徵有呼吸道症狀、發熱、咳嗽、氣促和呼吸困難等。在較嚴重病例中,感染可導致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腎衰竭,甚至死亡。

  冠狀病毒外有包膜,這層包膜主要來源於宿主細胞膜(磷脂層和膜蛋白),但也包含有一些病毒自身的糖蛋白。膜表面有三種糖蛋白:刺突糖蛋白(S,是受體結合位點、溶細胞作用和主要抗原位點)、小包膜糖蛋白(E,與包膜結合的蛋白)、膜糖蛋白(M,負責營養物質的跨膜運輸、新生病毒出芽釋放與病毒外包膜的形成),少數種類還有血凝素糖蛋白(HE蛋白)。而冠狀病毒的核酸為單股正鏈RNA。

  就當前發生的疫情,筆者從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角度加以粗淺解讀,望給各位同學、同仁以啟示。

  (一)生命觀念

  1.結構與功能觀

  (1)病毒的特異性


  病毒之所以對其所寄生的宿主具有特異性,原因是其表面的蛋白質能特異性地識別並結合宿主表面受體蛋白,而不同類型的生物、同一類型生物不同細胞表現的蛋白質的種類有差別。所以病毒蛋白的特異性的結構決定了其所感染的對象。

  (2)簡單的結構有利於其快速繁殖

  相對於其他生物,病毒結構極其簡單,即使是真病毒,它的結構主要也是核酸和蛋白質。所以它繁殖時,在其遺傳物質的指導下,合成了核酸和蛋白質,兩者組裝便形成子代個體。所以只要條件適宜,它繁殖速度比細菌還要快。

  簡單就是力量。小小的病毒也體現了這樣深刻的哲學道理。

  (3)包膜結構賦予其更強毒性

  冠狀病毒的外面還有包膜,相比沒有包膜的病毒,它「自我保護能力」更強大,致病能力往往更強。

  2.進化與適應觀

  (1)2019新型冠狀病毒與其宿主的共同進化

  蝙蝠存在了8800萬年,幾乎與恐龍是同時代。據目前人類的研究,蝙蝠是超級病毒的攜帶者,它身上能攜帶超過100多種毒性極大、兇險無比的病毒,有伊波拉病毒、狂犬病病毒、SARS病毒等。


  那麼,蝙蝠為何攜帶病毒卻不生病?

  網絡上有的文章說,「蝙蝠有逆天的免疫系統,強有力的防禦功能,很難被異物傷害,病毒也無法對蝙蝠產生作用。」

  從共同進化的角度出發,我們應當從兩個方面來分析這個生物現象。蝙蝠與其攜帶的病毒是共同進化來的:

  一方面,蝙蝠中免疫能力低下的在自然選擇過程中已經被淘汰,留下的個體是經過自然選擇之後性狀更加優良的個體;

  另一方面,病毒中毒性極強的個體已經隨宿主的死亡而失去了繁殖下一代的機會,相應的基因也逐漸被淘汰,而毒性弱、繁殖力強的病毒在與蝙蝠長期共同進化的過程中存留了下來。

  (2)生物適應環境具有相對性

  人作為萬物之靈長,為何感染了包括SARS病毒、2019新型肺炎病毒後顯得免疫力這麼低下呢?

  人的免疫系統有三道防線組成。這三道防線都是在人類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但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SARS病毒、2019新型肺炎病毒這類病毒是一直處於「缺席」的狀態,所以人體對其免疫能力相對低下。由此可以看出,人雖然有強大的特異性免疫,能產生上百萬種抗體,但這種適應的能力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也僅僅是適應其所生存的環境;而一旦遇到之前所未遇到的環境因素,生物即會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不適應性。

  3.穩態與平衡觀

  因為人體免疫系統對SARS病毒、2019新型肺炎病毒反應相對遲鈍,而病毒的繁殖周期又非常短,所以當它們突破人的第一、二道防線後,在第三道防線產生作用前,就已經大量繁殖了,從而引起人相關器官功能下降,引起人體的穩態失衡。

  一般認為,病毒侵染機體後,會導致機體下丘腦的「體溫調定點」上升,從而導致人的體溫上升。冠狀病毒對溫度很敏感,在33℃時生長良好,但35℃就使之受到抑制。

  由於這個特性,冬季和早春是該病毒疾病的流行季節。所以,體溫上升有利於機體快速清除病毒,從這個意義上講,體溫上升也是生物適應環境的表現。

  但是,事物總是具有兩面性,一方面,人體溫上升有利於抵禦病毒;另一方面,人體對病原體的過度敏感導致人在感染病毒期間體溫持續偏高,也嚴重影響了幾乎所有酶的活性,從而影響了人體的正常代謝。關於對病毒的敏感性這一點,人與冠狀病毒的天然宿主——蝙蝠表現得截然相反,這也是後者能與之長期和諧共處的重要原因。

  (二)科學思維

  1.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方法

  檢測傳染病的策略通常有兩種,檢測病原體本身,或檢測人體為了抵抗病原體而產生的抗體。


  (1)檢測病原體抗原。需要利用基因工程或動物細胞工程的方法製備單克隆抗體,利用抗體與抗原做抗原——抗體雜交。若出現雜交帶,則說明已經感染相應的病原體。本檢測的不足是:在感染之初,病原體抗原含量也較低,抗原不容易檢測到。

  (2)檢測病人的體液中相應的抗體。與上述相反,利用基因工程或其他方法獲得的病原體的抗原與待檢病人的體液做抗原——抗體雜交。若出現雜交帶,則說明已經感染相應的病原體。本檢測的不足是:由於抗體產生需要時間,一般幾天至幾周不等,有些免疫功能較弱的病人可能抗體量很低,容易造成假陰性(已經感染,但是測試結果看起來沒有被感染)。

  (3)檢測病原體的核酸序列。提取冠狀病毒的RNA,進行RT-PCR,即反轉錄後再進行PCR,再用螢光探針實時檢測擴增產物。這種檢測方法的原理是DNA分子雜交。這種方法很靈敏,也能夠很好地定量。2020年1月13日至14日,多家公司研發出核酸檢測試劑盒,科華生物最早開始組織規模化的生產。新型冠狀病毒試劑盒正式獲批直供醫院,使確診時間大大縮短,最短僅需兩個小時。試劑盒的快速生產為新型冠狀病毒的確診提供了必要條件,近兩日,確診病例呈指數增加也都是在意料之中。

  2.病毒的傳播與預防

  病毒一般會以某種載體進行傳播,往往不會脫離載體而彌散在空氣中進行傳播。就以導致人類疾病的病毒而言,其傳播往往離不開人的體液。不論HIV、SARS病毒,還是現在肆虐的新肺炎病毒,概莫能外。經過前些天的摸索,人們歸納、概括、總結出2019新肺炎病毒傳播的途徑:①直接傳播,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甚至呼出氣體被近距離接觸者吸入,導致感染;②氣溶膠傳播,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③接觸傳播,飛沫附在物體表面,手接觸被汙染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導致感染。

  基於以上分析,預防傳染病最有效的預防措施首先就是隔離,儘量減少外出、聚會等;若要外出,一定要戴口罩。此外,還要注意衛生勤洗手,避免接觸野生動物,警惕異常症狀,及時就醫等。

  (三)科學探究

  當出現傳染病後,首要的應急和防控措施就是控制傳染源,其次是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者。

  經過筆者查閱、搜索資料和報導,整理出以下的研究歷程與線索:

  1.醫務人員、研究人員基於相似、相同症狀且有傳染性確定有傳染病。

  2.基於一定事實推測武漢是傳染源。當疫情出現後,研究相關傳染病的專家指出,患者要麼去過武漢,要麼來自武漢,並結合其他的信息,迅速確定傳染源應當在武漢,這一推測與假說為後期的行動指明了方向。

  3.通過樣本分析確定武漢是傳染源。然而,推測需要實驗與事實作為支撐。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持續攻堅,該所首次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但這次暴發的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和直接源頭,還無法確定。

  4.系統研究確定病毒為新病毒且最可能來自蝙蝠。1月29日最新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的一篇研究論文對病毒的宿主有進一步的研究。研究樣本來自9名住院病人,其中8人有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研究人員從患者的病原體中提取了8個完整和2個部分2019-nCoV基因組序列。相比於和SARS-CoV(約79%)、MERS-CoV(約50%)的相似性,2019-nCoV與兩個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關聯更密切(同源性為88%)。研究數據可以看出,感染的9名患者樣本基因組序列幾乎相同,這意味著該病毒最近才在人類中出現。2019-nCoV與SARS-CoV的差異很大,被認為是一種新的可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與蝙蝠冠狀病毒的密切關聯性反映了蝙蝠可能是該病毒的原始宿主。

  5.推測斷定還有中間宿主。又因為華南海鮮市場並不出售蝙蝠,所以在武漢海鮮市場出售的動物可能是一個中間宿主,導致該病毒出現在人類身上。

  科學研究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究竟蝙蝠是不是此次冠狀病毒的天然宿主,研究還在進行中,直到真相昭然於天下。

  生物學科是一門基於科學實驗的學科,觀察現象後提出問題,根據問題做出假說,基於假說設計實驗並實施實驗,讓實驗數值證實或證偽,是所有研究過程所遵循的一般過程。

  (四)社會責任

  1.相信科學,積極面對

  有人說,此次疾病若在100年前爆發,它將會是人類的大災難。儘管此言具有一定的臆測性,但相信大多數人不會持反對態度。截止2020年2月1日24時,國內患者共計14380人,治癒病例328例,死亡304例。在醫院治療的大多患者病情穩定,情緒平穩。精密的布置、科學的指導、有力的防控,全國發達的交通網絡與春節期間人口的極高流動性與相對低的發病率、疫情的迅猛性和病毒的高致病性與低死亡率之間的反差,強有力地說明了一點:此毒最猛,但可防、可控、可治,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恐慌。

  我們需要的是基於對科學的認知而應有的謹慎而淡定、關切而不憂慮、積極而不慌亂的態度與處事風格。

  2.不信謠言,不傳謠言,不造謠言

  「謠言止於智者」,「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我們應當將基於事實或實驗而發表言論或結論當成一種內化於心的自覺。作為高中生,使它成為自身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一部分;將來我們步入社會,成為社會的一分子,將這種習慣輻射於他人,進而使這種習慣成為中國公民的集體素養。

  近幾天,雖然疫情發展「有點迅猛」,但一方面,診斷試劑盒的使用,使診斷的時間大幅縮短,本來就患病但未確定的病例在較短時間內確診了;另一方面,數據分析顯示最近出現了漲幅回落的跡象。

  3.疫苗研製,八方給力

  疫苗的本質是抗原,它注射到人體後,引發人的特異性免疫,使人產生抗體和記憶細胞;當相應的病原體進入機體時,可以被迅速識別,儘快被清除,從而有效地避免人罹患相應的患病。

  鍾南山院士表示正月十五之前疫情將得到控制,李蘭娟院士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苗將在1個月內研發出來。攻克疫情最關鍵的時候,馬雲公益基金會1月29日宣布,捐款1億元用於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其中4千萬元給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用來研發病毒疫苗,而剩下的6千萬元用於其他科研機構和人員預防治療新型冠狀病毒。

  普天之下為命運共同體,四海神州同胞一家人。研究者出心力,愛心人士出財力。「天若有情天亦老」,可歌可頌不可泣的一部壯麗詩篇,正在被華夏兒女用行動書寫著。

  4.保護自然,和諧共處

  2005年,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研究團隊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的源頭。果子狸可能只是病毒的一個中間宿主,它可能是被中華菊頭蝠感染,從後者身上得到了這種病毒。

  鍾南山後來曾經諄諄告誡,若不加以重視冠狀病毒傳染源頭及野生動物食用的問題,非典可能捲土重來。似乎一語成讖,2019年,還是冠狀病毒,還是下呼吸道感染,還是蝙蝠。

  我們為什麼沒有做到「不貳過」?

  原因恐怕是我們沒有敬畏自然,沒有看到人的自然屬性從而與其他的物種和諧共處,而一味地追求所謂營養豐富的「野味」。在瘋狂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時,受到了無情的懲罰,也連累了同胞。

  老子在幾千年前說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我們要遵循大自然的規律做事,不破壞環境,與其他生物和諧共處,取所當取,食所當食用,不粗獷無禮,不標新立異,做新時代守法守禮不逾矩好公民。

  5.擁抱瑰寶,弘揚文化

  1月31日晚,人民日報發布消息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和武漢病毒所聯合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看到此消息,我相信不少人會想起幾個關鍵詞:屠坳坳、青蒿素、瘧疾。當年,屠呦呦曾說,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寶庫,青蒿素正是從這一寶庫中發掘出來的。而最近關於「雙黃連」有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奇效,又一次印證了屠呦呦的的論斷。這可能要讓一小部分一直崇洋媚外、目光鎖定在西方的人動搖觀念了:中藥醫文化歷久彌新,依然是世界醫藥方面的瑰寶。

  作為新時代的公民,應當擁抱中華文化,相信中華文化,傳播中華文化,運用中華文化造福中華,影響世界。

  當然,以上消息一經報導,很多藥店的雙黃連口服液一夜脫銷。事實上,我們只要做好防護與預防,我們根本用不著雙黃連口服液;可是,一旦我們去買藥時不小心感染了新肺炎病毒,僅在家裡喝雙黃連口服液可能不僅治不了自己的病,而且還會感染全家。所以,我們說,要理性,要運用科學思維分析問題,任何時間都不要聽到什麼就馬上做什麼,絲毫沒有自己的判斷與分析。

  附:病毒方面相關知識

  1.病毒分類:


  (1)按遺傳物質分類:DNA病毒、RNA病毒

  (2)按宿主分類:植物病毒、動物病毒、細菌病毒(即噬菌體)

  (3)按化學組成分類:真病毒(至少含有核酸和蛋白質)、亞病毒(僅含有核酸或蛋白質)

  (4)根據RNA能否直接起mRNA作用而分成單股正鏈RNA病毒(正股RNA病毒)與單股負鏈RNA病毒(負股RNA病毒)兩種。

  正股RNA病毒(如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單股RNA可直接起mRNA作用,轉譯早期蛋白質,包括RNA多聚酶和抑制宿主細胞合成代謝的調控蛋白。負股RNA病毒(如正粘病毒、副粘病毒、彈狀病毒)的單股RNA不能作為mRNA,稱為負股,須先合成互補股(正股)作為mRNA,再轉譯蛋白分子,而後產生核酸的複製型,成為合成子代病毒RNA的模板。

  2.病毒的培養

  病毒是營寄生生活的生物,只能藉助生活的細胞進行繁殖。並且病毒的特異性強,對寄主有專一性。所以病毒培養必須利用活細胞,並且需要特定的活細胞。

  3.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在系統分類上屬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因外形像王冠,所以叫冠狀病毒。冠狀病毒屬的病毒是具外套膜的RNA病毒,可以感染人、鼠、豬、貓、犬、狼、雞、牛、禽類脊椎動物。

  2003年冠狀病毒一個變種SARS病毒引起非典型肺炎。SARS是一種起病急、傳播快、病死率高的傳染病,被傳染的病人多數都與患者直接或間接接觸,或生活在流行區內。

  該病毒主要通過近距離的空氣飛沫,接觸病毒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和密切接觸進行傳播,另外,患者的消化道排洩物及其汙染的水、食物和物品等也是重要的傳播途徑。(此段摘自《微生物學》(第2版)沈萍陳向東)

  4.病毒的培養

  病毒是營寄生生活的生物,只能藉助生活的細胞進行繁殖。並且病毒的特異性強,對寄主有專一性。所以病毒培養必須利用活細胞,並且需要特定的活細胞。

  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過程可分為吸附、注入、合成、組裝等幾個步驟。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願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河北衡水中學,高中數學押題試卷,考點精準,難度偏難,考前突擊
    1.資料名稱:河北衡水中學高考押題試卷2.資料介紹:該篇資料為河北衡水中學的高考押題試卷,我們平時做試卷的時候,也要有所區分,並不是「模擬卷」,「綜合卷」,「章節卷」,「押題卷」,一應亂做,毫無章法。而押題卷,是用來探索高考的題型與考點的。每種試卷都有自己的用處,希望同學們能夠依照自己的進度和規律去練習提升。3.資料優點:(1)河北衡水中學的高中數學老師編纂,在難度和考點精準度上都高於其他大部分押題卷。(2)押題卷的考點,難度,以及知識點分配都更接近於高考,更適合檢測考前水平與突擊複習。
  • 高考:衡水中學作業讓學生背新型冠狀病毒考點,還是熟悉的味道
    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成為高考考點嗎?有網傳衡水中學已經把考點匯總了!冠狀病毒屬的病毒是具外套膜(envelope)的正鏈單股RNA病毒,直徑約80~120nm,其遺傳物質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感染人、鼠、豬、貓、犬、狼、雞、牛、禽類脊椎動物。冠狀病毒的一個變種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屬於RNA病毒。
  • 破案了,河北疫情病毒來源確認|河北|新冠病毒|石家莊|基因測序|...
    【河北邢臺新冠病毒基因測序結果公布:與歐洲輸入病毒高度同源】1月6日晚,邢臺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鄧素雪介紹,1月3日,第一時間將首批3例確診患者的核酸樣本,由河北省疾控中心送至國家疾控中心開展基因測序(北京日報)【廣東報告新冠病毒南非突變株】1月6日,廣東省疾控中心成功從一例境外輸入南非籍新冠肺炎病例的咽拭子中分離出501Y.V2南非突變株。這是廣東省疾控中心繼1月2日在一名英國輸入新冠肺炎確認病例的咽拭子樣本中發現了B.1.1.7突變株以來,再次發現並成功分離出新冠病毒突變株。
  • 衡水中學學子「對話」世界頂級科學家
    河北新聞網11月7日訊(記者馬南)今天,由騰訊科學WE大會、河北日報、河北新聞網聯合主辦,衡水中學承辦的河北省青少年「愛科學」校園行暨2020騰訊科學WE大會走進衡中如約舉行。7位世界頂尖科學家齊聚騰訊科學WE大會,通過線上的形式為廣大網友帶來了精彩演講。
  • 河北衡水「赫赫有名」的3所高中,學霸雲集,遠近聞名
    眾所周知,河北是我國的教育重省,其教育事業多年來在國內可謂是名列前茅。今天帶大家來認識一下河北衡水的3所「頂級」高中學府。河北衡水中學河北衡水中學,簡稱「衡水中學」,始建於1951年,現位於河北省衡水市。
  • 2020全國百強中學出爐,不出意外,人大附中第一,衡水中學第二
    2020全國百強中學出爐,不出意外,人大附中第一,衡水中學第二。可以看出來,人大附中和衡水中學在我國高中的地位還是處於超然狀態。尤其是衡水中學,常年壟斷河北優秀生源,造就了河北上重大學的考生幾乎一半都來自衡水中學。
  • 【直擊】走進河北醫大二院:一枚小小咽拭子如何檢測新冠病毒
    河北新聞網訊(趙強、周穎、楊玫)通過一枚小小的咽拭子究竟如何發現新冠病毒?怎樣才能及時準確提供檢測結果?出具檢測結果報告需要多長時間?帶著這些問題,1月7日晚,筆者走進河北醫大二院檢驗科,直擊核酸檢測樣本檢驗現場。
  • 「直擊」走進河北醫大二院:一枚小小咽拭子如何檢測新冠病毒
    河北新聞網訊(趙強、周穎、楊玫)通過一枚小小的咽拭子究竟如何發現新冠病毒?怎樣才能及時準確提供檢測結果?出具檢測結果報告需要多長時間?帶著這些問題,1月7日晚,筆者走進河北醫大二院檢驗科,直擊核酸檢測樣本檢驗現場。
  • 以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的視角看新冠病毒生物學
    由多個研究團隊進行的全基因組CRISPR-Cas9篩查互為補充,共同揭示了新冠病毒生物學的新見解,包括病毒進入、翻譯、複製、排出以及調節這些過程的基因等各個方面。他們將新冠病毒與其他冠狀病毒進行比較,讓我們更充分地了解了這一新型病毒家族的細胞生命周期,這對醫學的發展非常關鍵。
  • 衡水中學崛起靠掐尖,培養的學生高分低能?我卻不這麼認為
    有這樣一所中學,聞名全國。走在馬路上,攔住一個人,問他聽沒聽過這所中學的大名,都會點頭稱是。有這樣一所中學,讓人又愛又恨。愛的人對其盛讚不已,恨的人對其極力否定。它,就是一直飽受爭議,卻迅速崛起乘風破浪的--河北衡水中學!
  • 首個新冠病毒3C蛋白酶藥物高通量檢測細胞體系推出
    新冠病毒在全球的大流行目前已導致超過250萬人感染,逾17萬人死亡。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發現以及機制研究是當前科技衛生領域的緊急任務之一。儘管通過抗病毒的表型篩選,一些老藥已經被發現並緊急應用於臨床實踐,但是從目前的臨床試驗結果來看,尋找高效藥物的任務還遠未完成。
  • 蚊蠅不具備傳播擴散新冠病毒的生物學基礎
    烏魯木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文國新說,研究顯示,新冠病毒主要通過結合宿主體內ACE(血管緊張素轉換酶)受體而感染宿主細胞。而蚊蠅體內並無類似受體,因此不具備傳播擴散新冠病毒的生物學基礎。 新冠病毒主要通過近距離的飛沫傳播,或手部接觸了感染者汙染的物品,再接觸自己的口、鼻、眼而感染,特殊情況下可能發生氣溶膠傳播。
  • 蚊蠅會傳播新冠病毒嗎?專家:不具備生物學條件
    蚊蠅是否會傳播新冠病毒?在今天(6月27日)的北京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王麗萍介紹,蚊蠅不具備感染新冠病毒的生物學條件。全球目前沒有發現因為蚊蠅等媒介生物導致人感染新冠病毒,新冠病毒主要通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飛沫,或者手部接觸被汙染物品然後觸碰口腔等黏膜傳染。
  • 結構生物學解鎖新冠肺炎病毒
    據上報今天報導說,結構生物學扮先鋒,解鎖新冠肺炎病毒。 消息說,目前科學家已透過結構生物學,了解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的外觀,是藥物疫苗研發一大突破。
  • 中山大學郭德銀教授-新冠病毒的生物學特徵和致病機理
    中山大學郭德銀教授受武漢大學邀請於2020年8月11日在微醫樂問教育平臺做了「 新冠病毒的生物學特徵和致病機理」的精彩報告。
  • 新冠病毒又被「扒掉一層皮」!浙江省結構生物學研究重點實驗室成功...
    近日,以西湖大學為依託單位的浙江省結構生物學研究重點實驗室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此次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的全長結構。這是世界上首次解析出ACE2的全長結構。相關研究內容於北京時間2月19日凌晨3點左右在預印版平臺bioRxiv上線。
  • 「風靡」衡水中學的21句話,每句都可以當「座右銘」!給孩子看看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風靡衡水中學的21句話,每一句都可以當「座右銘」,非常勵志,建議大家給孩子看看,尤其是家裡有高中生的孩子,相信從這些勵志語錄中,會讓他們得到啟發和學習的動力。每年高考成績出來後,河北衡水中學都是備受關注,從那裡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每年的數據都讓人羨慕不已,很多家長認為衡水中學是「名校的搖籃」,其實大家只是看到了衡中的成績,卻不知道衡中的老師是怎樣教育的,學生們是怎樣學習的。
  • Cell綜述:以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的視角看新冠病毒生物學
    由多個研究團隊進行的全基因組CRISPR-Cas9篩查互為補充,共同揭示了新冠病毒生物學的新見解,包括病毒進入、翻譯、複製、排出以及調節這些過程的基因等各個方面。  他們將新冠病毒與其他冠狀病毒進行比較,讓我們更充分地了解了這一新型病毒家族的細胞生命周期,這對醫學的發展非常關鍵。
  • 【重要提醒】河北教師資格考試最新通知!這些變化一定要知道
    4、申請參加初級中學、高級中學和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考試應具備大學本科畢業及以上學歷。5、申請參加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考試應具備大學專科畢業及以上學歷。三、所有考生考試入場需要出示有效期內的身份證件、準考證、「河北健康碼」綠碼,並提交一份本人籤字的《考生健康情況自我承諾書》見附件。四、考試當日考生應提前60分鐘到達考點,按考點安排驗證入場。所有考生進入考點,須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體溫低於37.3℃。考生通過檢測通道時,應保持人員間隔大於1米,有序接受體溫測量及入場安檢。
  • 衡水中學的印刷體英文,遭老外批評,不應該把重點放在字體上
    國內的衡水中學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河北的衡水中學每年都會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學生,這些學生大多數高考成績都非常好,考上985和211高校的人不在少數,衡水中學也因此在全國出名,甚至不少高中爭相模仿衡水中學的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