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關於「越南要取代中國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說法愈演愈烈,誠然,隨著中國人力成本上漲,越南憑藉其低廉的勞動力成為了國際廠商的「香餑餑」,靠進出口貿易也賺了不少錢,2019年,越南的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5170億美元,是其GDP(2660億美元)的兩倍,而且,僅在2019年,外國投資商在越南的投資總額就達380億美元。
其次,越南的出口貿易發展甚猛,根據WTO官方數據,越南出口額從2010年的722.37億美元,猛增到了2019年的2642.73億美元,增長了265.8%,而中國增長了58.4%,速度明顯不如越南。
那麼回到「越南要取代中國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這一說法,社長認為就目前來說很不現實,拿立訊精密和歌爾股份在越南建立的工廠舉例,大家都知道立迅和歌爾主要是為蘋果做代加工的,在越南建廠也是蘋果的戰略安排,蘋果作為全球電子工業的頂端品牌,對代工廠的技術要求也非常高。
雖然越南已經佔到了Airpods超過15%的代工份額,但是iPhone的主要代工還是在中國,儘管越南電子代工技術已經日趨成熟,根據Apple insider在2020年8月報導,蘋果在評估立訊精密的越南工廠條件是否滿足製造iphone的標準,認為暫時還未能達到標準,富士康的越南工廠至今也未能通過生產iphone審核。
除了電子代工,鞋服類也在向越南轉移,像耐克早在2009年在越南的代工廠就已超越中國,但是根據數據顯示,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鞋類製造國,2018年仍佔全球鞋類製造的55.8%。
儘管越南在出口增速數據上好看,增速遠高於我國,但是越南在代工產業鏈上獲取的價值是極低的,2019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3.896萬億美元,越南才431.72億美元,中國是越南的90倍,中國市場也遠比越南市場龐大,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越南還有十年要走。
不過也不能因此忽略了越南,大量工廠轉移確實是事實,未來越南的代工廠份額肯定會不斷擴大,面對這種境況,中國目前要做的是產業升級,保持製造業競爭力,向製造大國轉變。
其次,越南做加工一定程度上也實現了雙贏,由於越南的出口需要從中國大量進口機械設備,半成品和原料來完成,導致目前中國是越南第一大進口來源,2018年,中國對越南出口680億美元,增長19.9%,越南發展代工廠也拉動了中國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