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電微力回復創業板問詢:公司尚未確認收入在手訂單共9億元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挖貝網

挖貝網 12月4日消息,創業板擬IPO企業成都雷電微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雷電微力」)近日收到深交所下發的第二輪審核問詢函。深交所要求其對2019年11月、12月營業收入、淨利潤快速增長等事項進行說明。

雷電微力是一家從事毫米波有源相控陣微系統研發、製造、測試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專用和通用的毫米波有源相控陣產品。

據招股書,該公司2017年-2019年的營收分別為0.89億元、0.46億元、2.97億元。淨利潤方面,2017年和2018年雷電微力連續兩年淨利潤呈現虧損狀態,利潤分別為-0.12億元、-0.31億元,2019年公司實現轉虧為盈,為0.82億元。其中,2019年11月、12月收入佔比45.78%、淨利潤佔比64.38%。

對此,深交所要求雷電微力說明2019年11月、12月銷售收入所對應的客戶驗收證明文件籤署時間,並結合2020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淨利潤的實現情況分析並披露發行人營業收入的可持續性及穩定性。

雷電微力回復稱,公司分別於2019年9月、10月、11月取得D01客戶M07產品的驗收證明文件,但收入確認在2019年12月,主要系公司於2019年12月與D01客戶就該批次產品籤署了補充協議,對產品價格進行了補充約定,對應將該批次產品收入確認於2019年12月。

截至2020年9月末,公司尚未確認收入的在手訂單金額共計91,354.42萬元,預計在2020年四季度、2021年及2022年實現收入。綜上,公司擁有充足的在手訂單,相關訂單正在陸續生產、交付並驗收,公司預計未來經營情況良好,業績具有可持續性和穩定性。

相關焦點

  • 創業板註冊制首現「深圳速度」!這家公司受理4天就獲閃電問詢 比...
    這家公司受理4天就獲「閃電問詢」 比螞蟻集團還快】證券時報·e公司從深交所官網獲悉,在10月13日遞交創業板IPO申請並獲得受理後,東風集團10月17日就獲得「閃電問詢」——從受理到問詢只隔4天,這也是創業板註冊制以來的最快紀錄。這比此前科創板螞蟻集團從受理到問詢間隔5天還快,僅次於中芯國際3天的間隔。
  • 億利達2019年報被問詢:是否存推遲確認收入的情形?
    :是否存推遲確認收入的情形?來源:資本邦 (002686.SZ)日前收到年報問詢函。深交所在對公司2019年度報告進行審查的過程中,關注到如下事項:1、2017年至2019年,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分別為1.41億元、0.26億元、-4.45億元,最近3年末流動比率呈逐年下降趨勢。
  • 募資210億,創業板最大IPO來了!這家公司獲「閃電問詢」,比螞蟻集團...
    據悉,在10月13日遞交創業板IPO申請並獲得受理後,東風集團10月17日就獲得「閃電問詢」——從受理到問詢只隔4天。此外,東風汽車210億的融資額也一舉刷新了創業板註冊制以來的最高募資紀錄。圖 / 圖蟲在10月13日遞交創業板IPO申請並獲得受理後,東風集團10月17日就獲得「閃電問詢」——從受理到問詢只隔4天,這也是創業板註冊制以來的最快紀錄。
  • 繼證監局後 華大基因又被深交所問詢
    ■新快報記者 塗波 4月4日晚,華大基因收到深圳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以下簡稱《決定書》),被指「三個不規範」,包括「訂單型收 入確認依賴的系統存在漏洞」、「部分項目型收入核算與會計政策不一致」及「規範運作程度不高」。其中,部分項目型收入核算與會計政策不一致,使得該公司2017年多計收入1327.94萬元、淨利潤1244.94萬元。
  • 3天即交卷,中芯國際回復科創板首輪問詢:14nm製程在手訂單充足
    29問重點關注技術相關問題上交所首輪問詢共六大類問題,涵蓋中芯國際股權結構、業務、核心技術等,合計29個小問。在業務方面,中芯國際主要為客戶提供0.35微米至14納米多種技術節點、不同工藝平臺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及配套服務,目前28nm、14nm產品收入佔比不高。
  • 萬邦達0元受讓股權收問詢函 標的毛利率下降存貸雙高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8日訊 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近日發布關於對北京萬邦達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組問詢函(創業板非許可類重組問詢函〔2021〕第1號)。截至2020年9月30日,標的惠州伊斯科長期借款餘額4.50億元,佔負債總額的35.66%。此前2018年末和2019年末,長期借款餘額分別為4.90億元和4.70億元。 報告期各期末,標的惠州伊斯科財務費用分別為-237.91萬元、1332.20萬元、3014.35萬元。主要為利息支出。
  • 新宙邦22億收購再收問詢函 短期內面臨較大現金流壓力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5日訊 近日,新宙邦(300037.SZ)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下發的重組問詢函。12月12日,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向新宙邦發出《關於對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組問詢函(創業板非許可類重組問詢函〔2020〕第19號)》(以下簡稱《19號函件》),向新宙邦提出了36個問題。
  • 天和防務:關於深圳證券交易所對公司2019年年度報告問詢函的回覆公告
    西安天和防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於 2020 年 4 月 23 日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下發的《關於對西安天和防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報問詢函》(創業板年報問詢函【2020】第 64 號)(以下簡稱「《問詢函》」)。
  • 光力科技:公司申請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審核問詢函的回覆
    截至2020年9月末,LP公司已籤訂訂單且尚未驗收確認的合同金額為42.22萬英鎊。2、LPB公司 LPB公司主要開發、生產高性能高精密空氣主軸、旋轉工作檯、空氣靜壓主軸、精密線性導軌和驅動器等核心零部件,應用於精密高效切割劃片設備、隱形眼鏡行業的精加工設備等領域,客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亞洲等地。
  • 審計署:中航信收到9.1億元土地補償資金5年後才確認收入
    在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方面,中國航信2010年、2011年收到土地補償資金9.1億元,2015年和2016年才確認收入,其中2016年多計收入5億元。2016年,所屬中航信雲數據少計提固定資產折舊2452.56萬元。2016年,所屬中航信雲數據未及時確認資產出租等收入1161.93萬元。
  • 中芯國際3天「閃電」回復上交所問詢,涉及6大類29個問題
    6月1日,上交所正式受理中芯國際科創板上市申請,3天後中芯國際就進入IPO問詢環節,面對上交所提出的6大類29個問題,公司僅用4天時間便交出首輪問詢的答卷,效率驚人。據了解,上述問詢涉及6大類29個問題,涵蓋發行人股權結構、公司業務、核心技術、公司治理與獨立性、財務會計信息等事項,可說是一份嚴格的「考卷」。
  • 久策氣體擬趕赴創業板 涉及2宗尚未了結訴訟有點鬧心
    IPO|久策氣體擬趕赴創業板,涉及2宗尚未了結訴訟有點鬧心  12月31日,資本邦獲悉,福建久策氣體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久策氣體)創業板IPO申請於12月30日獲深交所受理,保薦機構為五礦證券。  2017年至2020上半年,久策氣體實現營收分別為1.75億元、2.49億元、2.81億元、1.37億元;同期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分別為162.39萬元、3161.03萬元、3649.67萬元、1640.07萬元。  何標現擔任公司董事長,截至目前,其持有久策集團31.11%股權;何經餘現擔任公司董事兼總經理,截至目前,其持有久策集團30.22%股權。
  • 海特生物:公司申請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審核問詢函的回覆
    本次發行擬募集資金9.75億元,用於高端原料藥生產基地I期等3個項目。截至本問詢函回復出具日,該募投項目已投入金額為553.65萬元,籤訂的合同為1,763.00萬元,尚未投入的募集資金按項目建設計劃投入。
  • 誠邁科技業績疑點不勝枚舉 半年內被問詢4次成深交所常客
    根據誠邁科技日前披露的2019年年報,公司2019年營業收入為6.60億元,同比增加23.6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69億元,同比增加964.29%。初看起來,誠邁科技年報十分亮眼。深交所為此要求誠邁科技說明:1、經營活動現金流持續為負的原因,與營業收入、淨利潤的變動是否匹配,現有貨幣資金能否維持日常運營和償還短期債務,公司是否存在資金緊張的情形;2、營業收入連續增長但扣非淨利潤連續下滑的原因,營業利潤下滑的趨勢是否持續。
  • 4月10日股市預警|20家公司遭媒體關注 四倍牛股突然跌停
    雞豬雙歇 溫氏股份預計一季度虧損超4億(每日經濟新聞)4月9日晚間,溫氏股份發布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第一季度將虧損4.58億元至虧損4.63億元,而上年同期盈利14.08億元。小米股價持續低迷,為何雷軍卻能拿「百億薪酬」作善款(南方周末)小米實行「同股不同權」的公司治理結構,管理層在公司管理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的薪酬達到98.18億元(人民幣)。此外,包括雷軍在內的5名最高薪酬員工的年薪合共達到102.18億元,相較去年激增51倍。
  • 華大基因:深圳證券交易所對公司2019年年報問詢函的回覆函公告
    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基因」或「公司」)於2020年6月9日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下發的《關於對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報問詢函》(創業板年報問詢函【2020】第 449 號)。公司對問詢函提出的問題進行了逐項核查與分析,現就問詢函相關問題回復公告如下: 1.
  • 新三板公司如何做收入確認
    《企業會計準則——收入》中描述了商品銷售、提供勞務和讓渡資產使用權 3 大類別,企業所得稅相關法規規定了 9 種收入形式(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國稅函[2008]875 號),增值稅相關法規規定了 7 種銷售行為(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九條,實施細則第三十八條)。以下按不同業務模式分別討論,不限於會計準則和稅法法規的分類口徑,注重結合常見的業務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本文不討論建造合同收入。
  • 新開源:關於公司2019年年報問詢函的回覆
    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版公司管理部:貴部《關於對博愛新開源醫療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報問詢函》(創業板年報問詢函〔2020〕第385 號)收悉,對於貴部詢問的有關事項,我所非常重視,經認真查詢,現將核查情況回復如下:1.
  • 深交所問詢海王生物:為何待付股權款轉利潤?是否存在償債風險?
    因年報披露問題,5月30日早間,海王生物(000078,SZ)收到了深交所問詢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問詢函主要關注海王生物年報將「待支付股權款」轉為投資收益或營業外收入,貨幣資金受限和負債情況,營收增長但扣非淨利潤大幅下滑原因,收購標的的業績承諾未披露等問題。
  • 迦南科技:公司和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申請向特定對象發行...
    截至2020年11月末,公司已籤訂合同但尚未執行完畢的在手訂單共34,972.80萬元,訂單內容主要為配液及CIP系統、製藥用水系統、潔淨管道系統等製藥配液相關產品。公司製藥配液系統業務在手訂單金額(不含稅)已約為公司2019年製藥配液業務銷售收入的231%,因此急需擴大生產能力以快速消化在手訂單和應對下遊客戶高速增長的採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