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觀遺傳學變化促使細胞產生「永久性」癌變
來源: 轉化醫學網 發布者:尹海華 日期:2017-11-15 今日/總瀏覽:1/2779
來自倫敦瑪麗皇后大學(QMUL)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改變單一基因的表觀遺傳密碼足以導致健康的乳腺細胞開始連鎖反應並變得異常。這些發現可能幫助實現癌症的早期篩查,以及找到運用基因編輯技術的新型療法。
表觀遺傳學改變是癌症的標誌,但到目前為止,還不知道這些改變是否足以使健康細胞產生癌變。
使用CRISPR-dCas9表觀遺傳學編輯工具,研究人員將健康乳腺細胞中的不同基因甲基化,發現這些變化足以導致細胞發生「過度增殖」,而異常快速的細胞分裂正是腫瘤發生的早期階段。
這項研究利用來自「Breast Cancer Now Tissue Bank」乳腺癌細胞,並將在《自然通訊》上發表,這也表明,表觀遺傳變化是會隨著細胞分裂一直被遺傳下去的,並且研究人員的這些操作會永久地,負面地影響來自健康人體的乳腺細胞。
首席研究員Gabriella Ficz博士說:「令人驚訝的是,來自多個健康人體的細胞是如此輕易地接受這種表觀遺傳變化,並且來自表觀遺傳學編輯工具的「命中」足以引發這種表觀遺傳學的連鎖反應繼承。」
這些發現可能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了解可引發異常細胞的早期表觀遺傳變化,以及疾病前狀態與癌症之間的轉變。這可能有助於開發新的生物標誌物用於早期診斷。
促使新的治療方式的出現
在未來,表觀遺傳學編輯也可以通過發起細胞生物學的永久性變化來設計新的療法。這對於基因編輯來說可能是一種更可行的或替代的方法,因為直接進行DNA編輯將具有更大的風險,表觀遺傳學編輯更容易可逆。
Ficz博士還解釋說,這些發現可能會影響我們對衰老和癌症的認識:「表觀遺傳的波動每時每刻都在我們的細胞中發生,我們知道,在衰老過程中,我們的表觀基因組被逐漸扭曲即所謂的」表觀遺傳漂移「。因此,我們很想要弄清楚這種漂移是否會引發或加速衰老相關疾病的發生。年齡是癌症中最大的引發因素,因此我們的研究強調了理解表觀遺傳漂移背後機制的重要性。
參考資料:
Epigenetic editing reveals surprising insights into early breast cancer development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