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飛出去的不是本事,但是能夠回來的絕對是本事。返回的關鍵在於引力,返回的引力系統為地月系統,並月球返航方案,只適用於月球。一旦解決引力問題就可以返航,不然就會成為單程旅行了,所以這在當時有很多的質疑。
登陸月球和返回地球
牛頓提出的第二宇宙速度也就是逃逸速度就是專門解決這個問題的。科學家們想發射衛星或者飛船擺脫地球的吸引力,需要達到11.2KM/s,而引力的大小則是取決於星體的質量,質量越大,引力越大。而現如今任何太空飛行器自身都沒法做到這一點,必須用火箭發射器進行助推,比如阿波羅的土衛五,嫦娥五號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
在火箭的助推下,阿波羅號進入了環月軌道,然後進行軌道變速,最後阿波羅號實現在月球著陸。
月球沒有火箭發射場,這就意味著如果要返回就必須依靠自身的反推能力將自己推向月球軌道從而擺脫月球引力。目前所有的登月飛行器都不是一體的,阿波羅號一般為三個部分,登月艙、指令艙和服務艙,而只有指令艙回到了地球。

登月艙分為上升段和下降段,下降段在下落的時候擔任著陸的任務,在返回的時候下降段就是上升段的發射基座,上升段啟動後,下降段就會自動脫離,從而減少質量提高反推力,儘快擺脫地球引力返回到環月軌道,月指令艙結合,所有東西轉移到指令艙後,上升段也會自動脫離,指令艙利用自身火箭進行發推達到月球逃逸速度也就是2.4km/s,然後進入地球軌道減速後降落在太平洋。
月球沒有大氣層這就意味著飛行器離開月球時沒有空氣阻力。月球質量僅為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引力僅為地球的6分之一。下降段為上升段提供了良好的發射基座解決了月球凹凸不平的問題。
阿波羅號的上升段攜帶有推進劑、燃料和發動機。下降段為上升段提供穩定的發射基座,這就解決了月球沒有發射基地的問題。

總結一下:人類對於月球的探索越來越頻繁,已經不滿足單程旅行,對於返回時技術要求較高,由於月球特殊,登月飛行器所攜帶的燃料可以將登陸飛行器助推到月球軌道與指令艙匯合,最終回到地球。當時阿波羅返回在當時有很大的質疑,一直就有人認為是美國自編自演的一場戲,不過現在看來在技術上行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