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很多人疑惑的事情,我們知道在地球上發射探測器都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有著專門的發射場、還需要專門的運送火箭。但是這些裝置在月球上都沒有,那麼當初阿波羅計劃時候的太空人是如何返回地球的哪?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美國進行了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從阿波羅11號-阿波羅17號共成功了6次把12名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並且安全返回地球,其中阿波羅13號失敗了。
我們可以先來看下阿波羅號探測器的構造,下圖中是阿波羅13號,就是失敗的那一次。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登月艙、指令艙和服務艙。其中在進入繞月軌道之後,登月艙執行登月任務,下降級攜帶的噴射裝置控制下降。當執行完任務後,返回登月艙的上升級,這個時候下降級會充當發射架,上升級的噴射裝置啟動,上下分離。登月艙的下降級就被拋棄在月球表面了。
登月艙上升級會和在繞月的指令艙對接,指令艙裡會有太空人留守,所以說每次載人登月都是三名太空人,但只有兩名會到月球表面。對接完成後,兩名太空人進入指令艙,之後便會拋棄登月艙的上升級。最後指令艙和服務艙開始啟程返回地球,最終再入大氣層的時候只剩下指令艙了。
在月球表面起飛相對於地球上來說會更容易,主要有兩方面因素。首先來說月球上沒有大氣層,是接近於絕對真空的,登月艙上升級起飛沒有空氣阻力的限制,更加節省能量。
除此之外就是月球的質量要小於地球。
地球質量:5.965×10^24千克;
月球質量:7.349×10^22千克。
地球的質量是月球的81倍,地球的半徑是月球的4倍。根據以上數據就可以計算出月球上第一宇宙速度為1.76km/s,這要遠小於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7.9km/s。因此在月球上起飛會更加容易一些。因此有科學家就曾提出把月球作為人類探測深空的中轉站。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