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記者/鄭彤彤)2020年11月22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氣候行動:中美省州合作」專題對話會在廣州舉行。對話會由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21世紀理事會(博古睿研究院)和加州-中國氣候研究院共同舉辦,國創會副會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主持,廣東省副省長覃偉中,中國國家氣象局原局長秦大河,美國加利福利亞州前州長、加州-中國氣候研究院主席傑裡布朗,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主席瑪麗·尼克爾斯等多位來自中美兩國政界、學界和企業界的代表和專家參會。
專題對話現場。主辦方供圖
與會代表和專家認為,氣候變化應該成為中美兩國合作的重要領域。中美在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和行動方面都有重要新變化,面臨新形勢、新發展。我們應探討新形勢下多種合作機制,包括省州市級雙邊合作內容和合作機制,進一步推動雙邊合作。加州和廣東省是友好省州,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涉及低碳發展、貿易、文化、教育等多個領域。實現綠色發展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努力爭取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是習近平主席2020年9月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的重要國家發展目標。加州是美國第一個提出2045年實現碳中和的州,在應對氣候變化行動與綠色發展領域發揮著積極作用。繼續加強廣東省和加州在綠色高質量發展、碳中和政策研究和技術示範項目等方面的合作,意義重大。
廣東省副省長覃偉中在發言中表示,廣東與加州友誼源遠流長、合作基礎紮實,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合作空間廣闊。兩省州2014年在舊金山正式締結友好省州關係,當時正是傑裡·布朗先生與時任廣東省省長朱小丹先生籤署的締結友好省州關係協議,雙方會晤的重要話題就是低碳發展和清潔能源。新形勢下,我們將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指引下,加強與美國對話交流,期待與加州朋友一道,就應對氣候變化、疫情後經濟復甦等議題開展合作與交流,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實現疫情後綠色高質量復甦,為促進中美兩國及世界經濟的共同繁榮作出貢獻。
布朗州長表示,中美各自都面臨很多挑戰,雙方之間也會有很多不同點,但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威脅,減少碳排放、有效應對氣候變化這件事,沒有中美這兩個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的合作,是做不到的。時間緊迫,我們必須聯手,在國家和地方等各個層面上開展合作。我們每個人都要認真思考,我們能為此做什麼?中美現在面臨新的合作機遇,熱切期待和中方夥伴一起,在加州和廣州長期友好合作基礎上,為實現零排放、碳中和目標,繼續努力開展務實合作。
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主席瑪麗·尼克爾斯表示,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省州層面擔負著重要的責任,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期待今後能在以下三個領域推進加州與廣東合作:第一,聯合開展省州一級碳中和路徑規劃研究;第二,促進交通部門電力化,推進零排放汽車的使用和基礎設施建設及投資;第三,提升地方政府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的能力建設。廣東在這些方面已經有很多實踐,積累了有益的經驗,期待與廣東進一步加強交流、相互學習。
與會中方代表和專家認為,中美在氣候變化合作領域有良好的基礎:時間長、領域寬、層次多、互補性強。現在中國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更多地關注應對氣候變化,致力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美氣候合作有了新語境、新目標、新動力,也一定會有新成果。中美應加強在碳中和規劃和路線圖設計方面的合作,全面推進兩國在科技創新、可再生能源產業和綠色金融等領域的合作,進一步推進人才交流,提高中美地方交流的層次,在鞏固現有合作基礎上,推動更多中美省州開展氣變領域合作。
參加本次對話會的中國專家還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小曳,原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原理事長、科技部原秘書長石定環,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吳吟,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徐華清,外交部北極事務特別代表高風,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魯修祿,廣州市副市長林道平,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綠色金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駿,天合光能首席品牌官楊曉忠等。
美國能源基金會北京辦事處總裁鄒驥,加州能源委員會前主席鮑勃·維森米勒,美國能源創新委員會主席何豪,博古睿研究院聯合創始人、21世紀理事會高級顧問內森,加州-中國氣候研究院主任戴凡、高級研究員弗雷德裡克·卡爾等以實時連線方式參加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