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中國 讀懂世界:氣候變化下的中美合作

2020-12-03 南方新聞網

南方網訊 (記者/鄭彤彤)2020年11月22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氣候行動:中美省州合作」專題對話會在廣州舉行。對話會由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21世紀理事會(博古睿研究院)和加州-中國氣候研究院共同舉辦,國創會副會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主持,廣東省副省長覃偉中,中國國家氣象局原局長秦大河,美國加利福利亞州前州長、加州-中國氣候研究院主席傑裡布朗,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主席瑪麗·尼克爾斯等多位來自中美兩國政界、學界和企業界的代表和專家參會。

專題對話現場。主辦方供圖

與會代表和專家認為,氣候變化應該成為中美兩國合作的重要領域。中美在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和行動方面都有重要新變化,面臨新形勢、新發展。我們應探討新形勢下多種合作機制,包括省州市級雙邊合作內容和合作機制,進一步推動雙邊合作。加州和廣東省是友好省州,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涉及低碳發展、貿易、文化、教育等多個領域。實現綠色發展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努力爭取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是習近平主席2020年9月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的重要國家發展目標。加州是美國第一個提出2045年實現碳中和的州,在應對氣候變化行動與綠色發展領域發揮著積極作用。繼續加強廣東省和加州在綠色高質量發展、碳中和政策研究和技術示範項目等方面的合作,意義重大。

廣東省副省長覃偉中在發言中表示,廣東與加州友誼源遠流長、合作基礎紮實,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合作空間廣闊。兩省州2014年在舊金山正式締結友好省州關係,當時正是傑裡·布朗先生與時任廣東省省長朱小丹先生籤署的締結友好省州關係協議,雙方會晤的重要話題就是低碳發展和清潔能源。新形勢下,我們將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指引下,加強與美國對話交流,期待與加州朋友一道,就應對氣候變化、疫情後經濟復甦等議題開展合作與交流,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實現疫情後綠色高質量復甦,為促進中美兩國及世界經濟的共同繁榮作出貢獻。

布朗州長表示,中美各自都面臨很多挑戰,雙方之間也會有很多不同點,但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威脅,減少碳排放、有效應對氣候變化這件事,沒有中美這兩個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的合作,是做不到的。時間緊迫,我們必須聯手,在國家和地方等各個層面上開展合作。我們每個人都要認真思考,我們能為此做什麼?中美現在面臨新的合作機遇,熱切期待和中方夥伴一起,在加州和廣州長期友好合作基礎上,為實現零排放、碳中和目標,繼續努力開展務實合作。

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主席瑪麗·尼克爾斯表示,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省州層面擔負著重要的責任,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期待今後能在以下三個領域推進加州與廣東合作:第一,聯合開展省州一級碳中和路徑規劃研究;第二,促進交通部門電力化,推進零排放汽車的使用和基礎設施建設及投資;第三,提升地方政府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的能力建設。廣東在這些方面已經有很多實踐,積累了有益的經驗,期待與廣東進一步加強交流、相互學習。

與會中方代表和專家認為,中美在氣候變化合作領域有良好的基礎:時間長、領域寬、層次多、互補性強。現在中國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更多地關注應對氣候變化,致力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美氣候合作有了新語境、新目標、新動力,也一定會有新成果。中美應加強在碳中和規劃和路線圖設計方面的合作,全面推進兩國在科技創新、可再生能源產業和綠色金融等領域的合作,進一步推進人才交流,提高中美地方交流的層次,在鞏固現有合作基礎上,推動更多中美省州開展氣變領域合作。

參加本次對話會的中國專家還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小曳,原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原理事長、科技部原秘書長石定環,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吳吟,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徐華清,外交部北極事務特別代表高風,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魯修祿,廣州市副市長林道平,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綠色金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駿,天合光能首席品牌官楊曉忠等。

美國能源基金會北京辦事處總裁鄒驥,加州能源委員會前主席鮑勃·維森米勒,美國能源創新委員會主席何豪,博古睿研究院聯合創始人、21世紀理事會高級顧問內森,加州-中國氣候研究院主任戴凡、高級研究員弗雷德裡克·卡爾等以實時連線方式參加對話。

相關焦點

  • 讀懂中國國際會議 中美就氣候問題展開積極對話
    大會供圖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陳惠婷):11月22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氣候行動:中美省州合作」專題對話會在廣州舉行。對話會由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21世紀理事會(博古睿研究院)和加州-中國氣候研究院共同舉辦。國創會副會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主持,中美兩國政界、學界和企業界的多名代表和專家參會。
  • 讀懂中國 | 在廣州,觸摸大變局中的中國脈搏
    而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的中國,正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從世界汲取發展動力的同時,也讓中國發展更好惠及世界。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11月20日至22日,以「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將在廣州舉行。
  • 【地評線】大洋網評:「讀懂中國」,讀懂大國擔當
    今天,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下稱「讀懂中國」)將在廣州拉開帷幕。來自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政治家、戰略家、學者、企業家等將齊聚花城,透過廣州這扇「窗口」,讀懂中國故事,分享中國智慧。廣州,再度匯聚全球智慧,吸引全球目光。  審時、度勢,此次「讀懂中國」非同尋常。眼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全球經濟政治格局劇烈變化,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疊加。
  • 「讀懂中國」國際會議11月20日廣州開幕
    南都訊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將於11月20日至22日在廣州舉行,聚焦「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就前所未有的大變局下,人類共同面臨的大考驗和基於利益交匯點的大合作展開交流研討。11月13日上午,廣州新聞發布會(2020年總第223場)舉行,南都記者在會上獲悉上述情況。
  • 讀懂中國|印度尼西亞前總統:世界需要互助合作塑造新的社會
    相聚廣州,讀懂中國。11月20日,2020 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開幕。她說,從沒想像過痛過視頻方式參加「讀懂中國」,但在後疫情時代,這成為了新常態。「世界面臨中國的崛起,中國迅速的發展使它登上國際舞臺,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中國致力於為印尼等國家提供建設性幫助。在此,我為中國為世界各國所做出的努力作出誠摯的感謝。」
  • 讀懂中國|鄭必堅:世界上最不怕被孤立的是中國!
    相聚廣州,讀懂中國。11月20日,2020 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開幕。在開幕式後的主旨演講環節中,來自不同國家的重量級知名政治家,通過「雲參會」的方式與來自我國政界、學界、企業界的代表一起,聚焦「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分享觀點、展開交流。
  • 2017年中美關係:7個數字 帶你一圖讀懂
    川普訪華| 7個數字,帶你一圖讀懂中美關係 原標題:川普訪華 | 7個數字,帶你一圖讀懂中美關係 責任編輯:鄭莉莉
  •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開幕
    消費日報網訊(牛付彥 通訊員/紀元 河南報導)11月20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開幕,海畔商學院院長圓光蔚作為新商業學術專家身份受邀參加了為期兩天的研討會。圓光蔚與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諾羅夫同時走進會場新基建、新製造,金融開放合作、跨國企業機遇、城市更新、科技創新……從主旨演講到十場平行研討會,幾乎每一個主題都有同一個關鍵詞——經濟全球化。
  • 面對全球的「大變局」「大考驗」 「讀懂中國」的大國責任與擔當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侯夢菲  2020「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於22日落下帷幕,「讀懂中國」的故事卻仍在繼續。今年是「讀懂中國」國際會議舉辦的第五屆,也是最特殊的一屆——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政要、學者通過視頻,雲端參會。
  • 綜述:中美氣候合作仍有潛力
    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電  綜述:中美氣候合作仍有潛力  新華社記者周舟 張瑩  自川普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以來,美國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將何去何從引發外界擔憂,也給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 ​呼籲大合作應對大考驗,外媒聚焦讓世界讀懂開放中國和活力廣州
    近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成功舉辦。這一場中國與世界的對話,凝聚了和平發展大合作的「廣州共識」,也擦亮了廣州的城市精神和價值。 當讀懂中國的「廣州時間」再次開啟,這裡匯聚世界期待的目光。
  • 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都有哪些內容?
    中國還承諾,將提供200億人民幣用於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加強雙邊和多邊氣候合作:13、雙方將在強有力的雙邊合作倡議基礎上來支持實現富有雄心的國內行動,並承諾通過中美氣候變化工作組(CCWG)進一步深化和加強這些努力,氣候工作組是促進建設性中美氣候變化對話合作的首要機制。
  •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舉行 習近平致賀信
    習近平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表明,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面對各種複雜嚴峻的挑戰,人類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加強合作,共克時艱,攜手前行。習近平強調,剛剛閉幕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對中國「十四五」時期發展作出全面規劃。
  •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中國為全球經濟復甦開出「藥方」
    11月20日下午,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開幕。南方日報記者 吳偉洪 攝11月20日下午,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開幕。這是世界了解中國發展戰略最具影響力的平臺之一,來自世界各國600餘位政治家、戰略家、企業家與會,與中方嘉賓務實對話、深入交流,致力構建讀懂中國與讀懂世界的雙向互動。
  • 讓世界更好了解上海、讀懂中國,上海市社聯英文網站開通啦!
    通過貼近中國實際、貼近國際關切、貼近國外受眾,運用國際社會聽得懂、易接受的話語體系和表述方式,主動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思想,提出中國主張,搭建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有效互動交流的橋梁,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 「國際社會高度關註上海,將上海作為觀察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
  •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舉行
    南方日報訊 (記者/王聰)11月20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在京通過視頻連線出席開幕式,宣讀習近平主席賀信並發表演講。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出席會議並作主旨演講。
  • 一文讀懂電容傳感器
    其主要由上下兩電極、絕緣體、襯底構成,在壓力作用下,薄膜產生一定的形變,上 下級間距離發生變化,導致電容變化,但電容並不隨極間距離的變化而線性變化,其還需測量電路對輸出電容進行一定的非線性補償。 因 此,電容傳感器分為介質變化型(ε的變化因此C的變化)、面積變化型(S的變化因此C的變化)和極距變化型(d的變化因此C的變化)三種。
  • 媒體專訪解振華:氣候變化問題上中國非常願意和美國加強合作
    在解振華看來,在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進程中,有些國家後撤了,而中國卻能提出富有創新性的建議,並為各方所接受,這就是引領作用的體現。「中國的建議還是有分量的」,他說,「因為我們有經驗教訓,知道怎麼幹才會更好,有本錢和底氣。」隨著中國作用日益凸顯,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期待也越來越高。
  • 讀懂中國 | 愛瑪胡宇鵬:用中國式創新為全球提供綠色出行新方案
    11月20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開幕。本屆會議不僅邀請了我黨政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專家學者、媒體人士和企業家出席,也邀請了世界多國的政治家、戰略家、企業家代表以線上形式參會,通過圍繞「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這一大主題,展開深入研討和交流,向世界傳遞中國方案,也讓中國人更了解世界。
  • 直播回放|首都科學講堂:世界地球日,氣象專家帶你讀懂地球「表情包」
    >這顆蔚藍色的美麗星球孕育了多姿多彩的萬物生靈保護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題為「氣候行動」中國將於4月20日至26日開展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宣傳活動周氣候變化是地球面臨最嚴峻的問題之一不僅關乎人類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