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中國國際會議 中美就氣候問題展開積極對話

2020-11-25 國際在線

中美省州就氣候問題展開對話會。大會供圖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陳惠婷):11月22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氣候行動:中美省州合作」專題對話會在廣州舉行。對話會由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21世紀理事會(博古睿研究院)和加州-中國氣候研究院共同舉辦。國創會副會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主持,中美兩國政界、學界和企業界的多名代表和專家參會。

  廣東省副省長覃偉中在發言中表示,廣東與加州友誼源遠流長、合作基礎紮實,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合作空間廣闊。2014年,兩地在舊金山正式締結友好省州關係,雙方會晤的重要話題就是低碳發展和清潔能源。新形勢下,我們將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指引下,加強與美國對話交流,期待與加州朋友一道,就應對氣候變化、疫情後經濟復甦等議題開展合作與交流,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實現疫情後綠色高質量復甦,為促進中美兩國及世界經濟的共同繁榮作出貢獻。

對話會通過實時連線的方式進行。大會供圖

  美國加利福利亞州前州長、加州-中國氣候研究院主席傑裡•布朗表示,中美各自都面臨許多挑戰,雙方之間也有很多不同點,但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威脅,減少碳排放、有效應對氣候變化這件事,沒有中美這兩個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合作,是做不到的。中美現在面臨新的合作機遇,熱切期待和中方夥伴一起,在加州和廣州長期友好合作基礎上,為實現零排放、碳中和目標,繼續努力開展務實合作。

  「廣東在應對氣候方面已經有很多實踐,積累了有益的經驗,期待與廣東進一步加強交流、相互學習。」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主席瑪麗·尼克爾斯表示,期待今後能與廣東聯合開展碳中和路徑規劃研究,推進零排放汽車的使用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共同提升地方政府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的能力建設。

  與會中方代表和專家認為,中美應加強在碳中和規劃和路線圖設計方面的合作,全面推進兩國在科技創新、可再生能源產業和綠色金融等領域的合作,進一步推進人才交流,提高中美地方交流的層次,在鞏固現有合作基礎上,推動更多中美省州開展氣變領域合作。

  參加本次對話會的中國專家還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小曳,原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原理事長、科技部原秘書長石定環,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吳吟,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徐華清,外交部北極事務特別代表高風,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魯修祿,廣州市副市長林道平,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綠色金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駿,天合光能首席品牌官楊曉忠等。

  美國能源基金會北京辦事處總裁鄒驥,加州能源委員會前主席鮑勃·維森米勒,美國能源創新委員會主席何豪,博古睿研究院聯合創始人、21世紀理事會高級顧問內森,加州-中國氣候研究院主任戴凡、高級研究員弗雷德裡克·卡爾等以實時連線方式參加對話。

相關焦點

  • 讀懂中國 讀懂世界:氣候變化下的中美合作
    南方網訊 (記者/鄭彤彤)2020年11月22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氣候行動:中美省州合作」專題對話會在廣州舉行。對話會由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21世紀理事會(博古睿研究院)和加州-中國氣候研究院共同舉辦,國創會副會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主持,廣東省副省長覃偉中,中國國家氣象局原局長秦大河,美國加利福利亞州前州長、加州-中國氣候研究院主席傑裡布朗,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主席瑪麗·尼克爾斯等多位來自中美兩國政界、學界和企業界的代表和專家參會。專題對話現場。
  • 「讀懂中國」國際會議11月20日廣州開幕
    南都訊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將於11月20日至22日在廣州舉行,聚焦「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就前所未有的大變局下,人類共同面臨的大考驗和基於利益交匯點的大合作展開交流研討。11月13日上午,廣州新聞發布會(2020年總第223場)舉行,南都記者在會上獲悉上述情況。
  • 讀懂中國 | 在廣州,觸摸大變局中的中國脈搏
    明天,「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將再次在廣州召開。 當下,新冠肺炎疫情令世界大變局加速演變,國際社會正在經歷多邊和單邊、開放和封閉、合作和對抗的重大考驗。而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的中國,正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從世界汲取發展動力的同時,也讓中國發展更好惠及世界。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11月20日至22日,以「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將在廣州舉行。
  • 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戰略對話具體成果清單
    ,支持"阿人主導、阿人所有"的和解進程,推進中美阿三方對話。雙方共同重申,呼籲塔利班同阿政府開展直接對話。美方對中方主辦2014年"亞洲之心"阿富汗問題部長級會議表示讚賞。雙方將共同支持巴基斯坦於2015年舉辦該會議。雙方決定舉辦第四輪中美聯合培訓阿富汗外交官項目,於年內啟動兩項聯合培訓阿醫護人員和農業技術人員的新項目。    25、伊朗核問題:強調中美在通過外交手段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
  • 綜述:中美氣候合作仍有潛力
    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電  綜述:中美氣候合作仍有潛力  新華社記者周舟 張瑩  自川普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以來,美國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將何去何從引發外界擔憂,也給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 中美關鍵時刻的一場智庫對話,折射諸多重大信息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是本次論壇的主要承辦方之一,會議以網絡視頻連線形式召開,來自兩國20多位政要和智庫學者參加會議。雙方參會嘉賓就中美關係現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進行了深入探討,並就未來中美合作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建議。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吳海龍主持開幕式並作總結髮言。
  • 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達成約200項成果 為習近平訪美鋪路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沒有迴避熱點南海問題。中方稱美不是南海島礁爭議當事方,南海航行自由與安全沒有問題;中方重申在堅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同時,繼續致力於與直接當事方通過對話談判和平解決爭議。南海地區航行自由是有保證的,中方希望美方採取客觀、公允的立場,以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中美就氣候變化達成的一系列合作成果是本輪戰略軌道對話的一大亮點。
  •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開幕
    消費日報網訊(牛付彥 通訊員/紀元 河南報導)11月20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開幕,海畔商學院院長圓光蔚作為新商業學術專家身份受邀參加了為期兩天的研討會。「讀懂中國」經濟全球化與區域化專題研討會現場會議上,國家創新與發展研究會會長鄭必堅與圓光蔚親切交談,圓光蔚院長認為,在這個全球經濟飽受衝擊的特殊之年,在開放合作經受相當考驗的時刻,中國對堅定擴大開放、積極推動國際合作的態度始終如一,充分彰顯了大國風範,大國擔當。鄭必堅會長非常贊同此看法。
  •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中國為全球經濟復甦開出「藥方」
    11月20日下午,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開幕。南方日報記者 吳偉洪 攝11月20日下午,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開幕。這是世界了解中國發展戰略最具影響力的平臺之一,來自世界各國600餘位政治家、戰略家、企業家與會,與中方嘉賓務實對話、深入交流,致力構建讀懂中國與讀懂世界的雙向互動。
  • 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將討論廣泛議題
    雙方還將在戰略對話框架下舉行以「保護海洋」為主題的特別會議,以及關於聯合國和多邊事務、科技與創新、綠色港口和船舶、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及其他配套磋商。兩國軍方及有關部門代表都會參加戰略安全對話,對話將會就共同關心的戰略安全、綜合安全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增進戰略互信。
  • 解振華: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 中國都將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解振華: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 中國都將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2017-當地時間5月22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八屆彼得斯堡氣候對話會議上講話。 中新社記者 彭大偉 攝  「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將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達成削減HFCs成果
    2015年6月22日至24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特別代表國務委員楊潔篪與美國總統歐巴馬的特別代表國務卿克裡共同主持了戰略對話,兩國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雙方就重大雙邊、地區和全球性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並達成127項成果。
  • 堅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定力 繼續做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
    中美聲明為《巴黎協定》談判涉及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全球目標、減排、適應、資金、技術、透明度等關鍵難點問題找到了「著陸點」,為巴黎大會如期達成協議提供了政治解決方案。習近平主席在中美聲明中宣布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計劃於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受到國際社會好評。
  •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舉行 習近平致賀信
    習近平向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致賀信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於11月20日在廣州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會議致賀信。習近平強調,剛剛閉幕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對中國「十四五」時期發展作出全面規劃。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目標即將實現,明年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進入新發展階段。希望大家深入思考、積極研討、凝聚共識,為促進中國和世界的交流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
  • 【中美研究】何亞非:扭轉中美「自由落體」,需重新認識兩國關係
    中美戰略競爭並非中方所願,那是美國多年反思兩國關係之後得出的戰略判斷,或者說誤判,短期內恐怕難以改變。既然如此,現在的關鍵是如何把競爭關進籠子,扭轉兩國關係的「自由落體式」下滑,同時通過對話和建立信任措施爭取和擴大必要的合作空間。拜登上臺為中美對話提供了機會,雙方需要冷靜思考兩國關係「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問題,努力避免新冷戰,重新開啟合作空間。
  •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昨日開幕 多國前政要呼籲:互助...
    中外大咖齊聚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俊傑攝相聚廣州,讀懂中國。11月20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開幕。在開幕式後的主旨演講環節中,來自不同國家的重量級知名政治家,通過「雲參會」的方式與來自我國政界、學界、企業界的代表一起,聚焦「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分享觀點、展開交流。
  • 中國代表:波恩氣候大會有四方面特點 中方將力促會議取得成功
    原標題:中國代表:波恩氣候大會有四方面特點 中方將力促會議取得成功中國代表團副團長、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苟海波(右)和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氣候司副司長陸新明(左)。中國代表團副團長、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苟海波和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陸新明當天下午共同接受了中國媒體採訪。  陸新明表示,今年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承前啟後的重要交匯期」,波恩氣候大會此時召開顯得非常重要。他指出,本屆會議主要有四方面特點。
  •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舉行
    南方日報訊 (記者/王聰)11月20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在京通過視頻連線出席開幕式,宣讀習近平主席賀信並發表演講。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出席會議並作主旨演講。
  • ...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開幕;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
    ■廣東科技要聞    11月20日下午,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在廣州開幕。南方日報記者 吳偉洪 攝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於11月20日在廣州開幕。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認為,中國是科技大國而非強國,科技自立自強就是要鼓勵科研人員作出更多原創性貢獻,加快我國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轉變。科技自立自強與開放創新是辯證統一的關係,科技自立自強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創新,而是指要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 讀懂中國:「松果健康」為你破解「後疫情時代」的生命密碼
    11月20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在廣州舉行,與往屆不同的是,受全球疫情影響,本屆會議採用線下為主、線下線上結合的方式進行。在廣州設線下主會場,中方發言嘉賓和參會嘉賓到現場參會,境外國際嘉賓均採取視頻方式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