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達成削減HFCs成果

2020-11-24 製冷快報

  2015年6月22日至24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特別代表國務委員楊潔篪與美國總統歐巴馬的特別代表國務卿克裡共同主持了戰略對話,兩國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雙方就重大雙邊、地區和全球性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並達成127項成果。其中有一項成果是有關削減氫氟碳化物(HFCs)。

  在2014年11月習近平主席與歐巴馬總統共同發表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的基礎上,中美雙方承諾繼續緊密合作並與其它國家一道解決妨礙今年12月在巴黎達成一項成功、有力度的全球氣候協議的重大問題。雙方決定通過政策對話就氣候變化國際談判相關問題保持和加強定期的高級別對話。雙方歡迎各國提出有力度的國家自主決定貢獻。

  在2013年和2014年雙方所達成的共識中,習近平主席和歐巴馬總統決定在國內、雙邊並與其它國家一道逐步削減HFCs的生產和消費。雙方在貫徹落實相關共識方面已經取得進展。在國內,美國正在識別和批准具有較高全球增溫潛勢的HFCs的氣候友好型替代品,建議禁止特定設備使用具有較高全球增溫潛勢的特定種類HFCs,例如機動車製冷設備。中國已經針對所有化工生產設備實施了HFC-23副產品排放管控。在政府大量資金支持下,所有HCFC-22設備需要加建並運行HFC-23焚燒設施。雙方歡迎在HFCs領域雙邊務實合作已經取得的進展,同意進一步探索雙方工業部門合作的機會。雙方在多邊進程下就HFCs問題交換意見,同意共同並與其它國家合作,通過利用包括《蒙特婁議定書》的專長和機制在內的多邊方式來逐步削減HFCs的生產和消費,同時繼續把HFCs包括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有關排放計量和報告的範圍內。雙方強調《蒙特婁議定書》的重要性,包括作為下一步通過建立一個不限成員名額的接觸小組,來審議包括對第五條發展中國家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成本有效性、替代品的安全性、環境效益及修正案在內的所有相關問題。美方同意開展工作,以解決議定書第五條國家在《蒙特婁議定書》下削減HFCs的關切。雙方同意就國內、雙邊和多邊問題在重要會議之前或期間進一步加強溝通,包括面對面就HFCs問題進行磋商。

相關焦點

  • 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戰略對話具體成果清單
    新華社華盛頓6月25日電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戰略對話具體成果清單    2015年6月22日至24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特別代表國務委員楊潔篪與美國總統歐巴馬的特別代表國務卿克裡共同主持了戰略對話
  • 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達成約200項成果 為習近平訪美鋪路
    據外交部網站,經過兩天的對話和磋商,中美雙方在戰略、經濟、人文三軌一共達成超過310項成果。其中,戰略軌127項,經濟軌70多項,人文軌119項。 目前,外交部已經公布戰略對話成果和人文磋商的的具體成果,經濟對話成果尚未發布。詳觀25日公布戰略成果清單,內容涉9大部分共計127條,無疑創下了自2009年首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舉行以來的歷次之最,而與數字上的增益相較,其具體內容的調整更值得人們推敲。
  • 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將討論廣泛議題
    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第六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在美國舉行之際,第十三屆藍廳論壇再次聚焦中美新型大國關係  戰略溝通 增進互信  鄭澤光  本輪對話和磋商是今年中美之間又一次高層戰略溝通,對雙方增進相互了解和信任,促進各個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做好習近平主席今年9月應歐巴馬總統邀請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準備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 HFCs製冷劑逐步削減將不可避免
    張朝暉表示,結合當前國內外形勢分析,未來HCFCs淘汰進程將會進一步加速,2007年《蒙特婁議定書》第19次締約方大會上達成的HCFCs加速淘汰時間表可能將提前實現。  HFCs逐步縮減  隨著全球ODS(消耗臭氧層物質)淘汰進程取得階段性成果,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減緩全球變暖成為製冷劑替代進程中又一個新課題,替代HCFCs、也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製冷劑HFCs成為減排的重要對象。
  • 中美消除戰略猜忌 從經貿去政治化做起
    這一事實說明,無論是總統、議員還是地方政府候選人,為了競選而抹黑中國、進而間接為中美經貿關係的穩步推進位造有形或無形的障礙,從根本上講是犧牲了其口口聲聲「代表著」的美國選民利益的,是選舉政治扭曲下的短視行為。美國選舉政治中對中國議題的負面炒作貽害不淺,顯示出美國各個層次候選人對中國在全球戰略能力的增強而產生的極度焦慮。
  • 中美雙邊投資協定時間表將於7月10日公布
    7月9日,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聯合開幕式在北京舉行(新華社記者龐興雷攝)中國日報北京7月9日電(記者 李加寶) 第六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於7月9日在北京拉開帷幕,商務部部長助理張向晨在當天的記者吹風會上透露,本次對話將制定的中美投資協定談判的時間表將在10日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成果中公布。
  • 中美協商對話找到解決方案——為何美國政界學界多名重要人物撰寫...
    2月8日,世界事務理事會西密西根分會在大急流城舉辦中美建交40周年對話會,應邀與會的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表示,中美之間存在分歧是正常的,重要的是雙方增進相互了解和理解,正確判斷對方的戰略意圖。「競爭」本不是一個壞詞,競爭在國家關係中也普遍存在。但現在有人將競爭解讀為零和遊戲、勝者通吃,乃至預定贏家,這種想法對中美關係傷害很大,我們應當堅決摒棄。  合作是中美最好的選擇。
  • 中美關鍵時刻的一場智庫對話,折射諸多重大信息
    中方對話的大門是敞開的。任何問題都可以拿到桌面上來談,任何分歧都可以通過對話尋求妥善處理。並就此提出三條中美關係重回正軌的建議:一是激活和開放所有對話渠道。當前美國的對華政策基於缺乏事實依據的戰略誤判,充滿情緒化的宣洩和麥卡錫式的偏執。二是梳理和商定交往的清單。
  • 全球就禁用「超級溫室氣體」氫氟烴達成歷史性協議
    原標題:全球就禁用「超級溫室氣體」氫氟烴達成歷史性協議  為了應對超級溫室氣體氫氟烴(HFCs,又稱氫氟碳化物)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超過150個國家達成協議,通過了《蒙特婁議定書》下氫氟碳化物減排的修正案,即推動停止氫氟烴的生產和使用。
  • 讀懂中國國際會議 中美就氣候問題展開積極對話
    中美省州就氣候問題展開對話會。大會供圖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陳惠婷):11月22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氣候行動:中美省州合作」專題對話會在廣州舉行。對話會由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21世紀理事會(博古睿研究院)和加州-中國氣候研究院共同舉辦。國創會副會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主持,中美兩國政界、學界和企業界的多名代表和專家參會。
  • 國際戰略形勢研討:新世紀新戰略新篇章
    突出表現在經濟貿易,海上權益之爭,海外華人的權益保障,與周邊國家政治外交的糾紛等。因此,我國的安全環境中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增加,並帶有突發性和難以預測性。 第二,中國由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發展成對國際事務有越來越重要影響力的大國,並在國際上被各種戰略力量視為合作夥伴或者競爭對手,標誌著中國在21世紀新的國際形象和新的角色定位。
  • 金山雲與連江縣達成戰略合作 共繪海洋經濟新圖景
    近日,福州市連江縣(以下簡稱「連江縣」)與金山雲正式達成戰略合作。,為數字經濟產業的高速發展不斷做出新的貢獻。連江縣副縣長劉江遠,金山雲高級副總裁、合伙人宋偉,NESM大區總經理關健等領導出席本次籤約儀式,雙方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中美關係期待四十不惑且更應共同進化
    一方面中美在意識形態方面存在巨大差異,且雙方缺乏戰略互信;另一方面中美兩國在經濟上已是高度相互依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美關係這種既重要又複雜的現狀,決定了只有兩國最高領導人投入關注,才能得到有效協調和發展。如果沒有頻繁的高層互訪,中美之間的問題可能會更多、更嚴重。在正式訪問前夕,習近平接受《華盛頓郵報》書面採訪,向美國表達了坦誠與友善。
  • 中美關係四十年發展歷程
    今年的2月28日是中美《上海公報》發表四十周年,四十年前,尼克森總統的訪華和中美《上海公報的發布》不僅開啟了中美兩國關係的改善和發展的新紀元,對國際關係格局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副所長倪峰梳理了40年中美關係的發展歷程。從1972年到現在,中美關係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從1972年到1989年,中美戰略合作階段。
  • 中美科技關係發展歷程及其展望
    鑑於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戰略意義,中美科技關係走向將折射出大國博弈的力量對比,並對全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本文聚焦中美科技關係,依據中美科技創新相關的政策、歷次中美創新對話的成果以及相關機構的研究報告,通過梳理中美科技關係發展歷程,研判雙方科技實力變化趨勢,探索中美科技關係主要關切的問題,並結合主要影響因素,對中美科技關係的未來走向做出預判,為外交決策和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提供參考。
  • 堅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定力 繼續做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
    習近平主席還同美國、法國、俄羅斯、巴西等國領導人及聯合國秘書長舉行會談,做各主要國家領導人工作,達成相向而行、努力實現聯合聲明成果的共識,會議後期與歐巴馬、奧朗德總統通電話,為確保如期達成協定提供政治推動力。
  • 中美之間,這次,澳大利亞站在了中國這邊
    根據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周邊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周方銀的說法,澳方開始「拋橄欖枝」可能與目前美方正面臨政府交接有關,同時可能還與當前國際戰略形式有關。周方銀還提出,澳方作為中美對抗的前線,莫裡森希望能夠阻止中澳關係的下滑,為以後留下餘地。
  • 楊潔篪:把「保護海洋」打造成中美合作新增長點
    原標題:楊潔篪:把「保護海洋」打造成中美合作新增長點  新華網華盛頓6月24日電 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國務委員楊潔篪24日在華盛頓與美國總統歐巴馬特別代表國務卿克裡共同出席在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舉行的中美「保護海洋」特別會議。
  • 鞠海龍:中美海洋與島嶼戰略是對撞還是相容?
    原標題:中美海洋與島嶼戰略:對撞抑或相容?   美國南海政策的利益與盟友   20世紀70年代初,聯合國暨遠東經濟委員會「亞洲外島海域礦產資源聯合勘探協調委員會」公布了南沙群島東部及南海南部海域油氣資源勘察報告。
  • 沈逸:應對新時期中美關係,需要保持「戰略定力」
    2020年,還是美國總統的選舉年,這次選舉與2016年相比有著重大的不同,其選舉成果不僅會決定未來四年美國政治經濟的走向,也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美國霸權的最終走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會決定整個西方國際體系的發展方向。在這個動蕩不安的世界裡,中國應該如何自立?又該如何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